三国之定疆
繁体版

025 玉玺

    直到第二天上午,关东联军的大部队才进入雒阳城。

    草草的吃了午饭,孙坚等各路诸侯便在盟主袁绍的带领下,带着各自的文官武将,以太牢之礼祭祀大汉诸位先皇。

    周瑜站在孙坚的身后,默默不语。在他看来,这次祭祀或许就是大汉朝最后的悲歌了。从此以后,大汉的皇权被践踏到了极致,也被压缩到了极致,令不出宫门,这是何等的悲哀。

    望了望高台之上,那个一身华服,身形挺拔,面色坚毅却又带着暖人笑容的男人,周瑜有些不解,袁绍这家伙到底是怎么把自己手中的一把好牌给打得稀烂,最后彻底成了曹操的踏脚石。

    自己也是时候想想以后的路怎么走了,以乌程侯的性子,希望能忍得住那东西的诱惑吧,或者,忍不住也行,至少要让我们这群人明白乌程侯你到底是想为大汉尽忠,亦或是……周瑜心中思索着。

    “孟德兄,你,你这是怎么了?”祭祀结束后,孙坚找到了曹操,低声问道。孙坚心中很是疑惑,袁绍他们刚进雒阳的时候,曹操怎么一副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的样子?

    “唉,文台兄,”曹操扯了扯嘴唇,最后却发出了一声长叹。“一言难尽呐!”

    当曹操将自己的遭遇说出来后,孙坚暴怒。“盟主怎可如此,我等讨贼,皆为汉室,自当勠力同心,怎可董贼在前而逡巡不进,以致孟德陷入如此险地!孟德,走,你我且去盟主处讨一公道!”

    “罢了,罢了!袁本初有大志而无胆略,难成大事。此番既已事了,我当引兵回返,文台兄,莫为我担心,孟德,无事!“曹操摆摆手,劝孙坚道。

    “你,唉……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我等讨贼,皆为义举,以救苍生,本应一战而天下定,然各路诸侯,皆怀异心,遇战不前,遇董则惧,以至于天子流离,百姓失所,帝陵遭劫,京城一空,此危难之际,吾当与谁勠力乎!“话未说完,孙坚与曹操已泪如雨下。

    ……

    孙坚与曹操别后,便在大帐中休息。

    忽然,一名小校跑进帐中,说在大殿南侧发现异象,程将军请主公前去查看。

    等周瑜和孙策赶到时,只见四周已被孙坚近卫团团围住,孙坚更是激动地浑身发抖。

    “伯符,伯符,你知道我们发现了什么?”见周瑜孙策到来,孙坚一个箭步跑到孙策面前,兴奋地拍着孙策的后背说道。“你知道我们发现了什么!哈哈,天佑我孙家,天佑我孙文台!”

    咳……咳……老爹,我知道你兴奋,可是,你也不能把我往死里拍吧!孙策心中呐喊道。

    “将军,可是那玉玺?”周瑜悄声问道。

    “公瑾,你怎么知道?!”孙坚猛地抬头,双眼紧紧地盯着周瑜,一脸的骇然之色,他怎么可能知道???

    “呛!”“呛!”

    程普韩当四人纷纷怒视周瑜,拔刀出鞘,大有一言不合就杀人灭口的迹象。

    周瑜摊手,苦笑。

    “孙将军,我说我什么都不知道你信吗?”

    说着,周瑜从腰间香囊里取出一张纸条,递给了孙坚。

    孙坚接过一看,只见那上面赫然写着:帝都有火,凤鸟于飞;讨逆难成,帝玺已回。

    “孙将军,今日无事后我于军营里闲逛,忽然见树上有一纸条,瑜心中好奇,便将它取下,谁知上面写的是这些。”

    其实周瑜心中更加惊讶,这个纸条是他今日闲暇时所写,目的就是为了诈孙坚,却没想到真的诈出来东西了,井里的那东西,真的是传国玉玺!

    那一晚那个后世扑街写手记忆中的事情,竟然是真的,孙将军真的得到了传国玉玺!?

    那么,孙将军真的是死于刘表手中,乱箭之下?伯符死时真的只有二十六岁,真的是死于刺客之手?自己也是只活到三十六岁,永固江东彻底成了奢望?

    想到这里,周瑜对于后世那些记忆的态度,从将信将疑,彻底变成深信不疑。

    “阿翁,那……真的是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个?”孙策声音颤抖。

    “是的。”看到这张纸条,孙坚心中再无怀疑,自己就是天命所归!

    “义公,把玉玺拿过来让伯符和公瑾看看。”

    程普四人收了刀,韩当将一拳头大小的黄色锦囊小心翼翼的递给了孙策。

    孙策颤抖着双手,小心翼翼的打开了锦囊,只见里面露出了一方四寸见宽的玉玺,宝光温润,入手带着丝丝暖意,只是玉玺的一旁缺了一角,被人用黄金镶补了上去。玉玺上面有五龙交纽,孙策翻开来看,底部刻有八字篆文,正是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孙策即惊且喜,朝孙坚说道:“阿翁,此宝乃天授!吾等不取,必被天弃!”

    程普也说道:“有传言曰:得玉玺者得天下,主公今日得天授宝玺,他日必有荣登大宝之时。主公当早做准备,速回江东,以图大业!“

    “程将军所言差矣!”

    一个声音在众人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又是周瑜这家伙!

    程普对周瑜刚刚好起来的观感再次跌入了谷底。

    “呵,周郎你什么意思?”

    程普压抑着心中对周瑜的厌恶感问道。

    孙策也不解的看着自己的兄弟,他脑子进水了吗?

    “孙将军,依瑜之见,这纸条上所言,其实还有一种说法。”

    面对着周围审视的目光,周瑜似乎一点也不紧张,缓缓说出了他的看法。

    “呵,这纸条上还说什么了?”

    程普轻嗤了一声,语气不屑,这上面都说玉玺是主公的了,你小子出来捣乱,到底是什么意思?

    “诸位请看后两句,讨逆难成,帝玺已回,第一种意思就是讨董没有成功,帝玺到了孙将军手中,”见众人都点了点头,周瑜继续说道,“在我看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讨逆将军你,”周瑜指了指孙坚。“拿到玉玺却没有成功,最后玉玺回到了天子手中。”

    “胡言乱语,不知所云!”程普冷哼道。

    “孙将军,这两种说法都是我等猜测。只是不知将军,心中准备的如何?“周瑜望着孙坚,语气罕有的严肃。

    “公瑾所言何意?”孙坚看着这个与自己儿子有着总角之好的少年郎,饶有兴趣的问道,这小子似乎话里有话啊。

    “若将军想当汉之英雄,则将玉玺归还于朝廷,此后唯汉室马首是瞻,扫平天下,得享尊位,此之谓汉之英雄。”周瑜拱手说道。

    “那另外一种呢?”

    “另外一种,凭手中利刃,为万民荡平天下,以求万世之业,此为世之英雄。

    若如此,那玉玺不要也罢。若非言得玉玺者得天下,那秦为何经二世而亡?若得玉玺者得天下,那董贼为何弃之而奔长安?无他,怀璧其罪也!且以瑜观之,此玉玺乃李文优之诡计也,意图离间众诸侯,使董贼得喘息之机,望将军明鉴!“

    说完,周瑜朝着孙坚躬身深深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