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袁术大楚帝国
繁体版

第51章 西凉军败

    “败了,就这样败了。”马背上,董旻的神色几近呆滞。

    董旻自小追随大哥董卓,在西凉这种羌人众杂之地厮杀,什么金戈铁马没见过,羌人自恃武力,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刀枪相见,杀人放火,乃是常事,自东汉怀柔政策以来,自马伏波以来(马援(公元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杨凌西北)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将军,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称为“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叛乱不断,东汉朝廷大部分国力都用在西凉平叛上,如果说西汉败在常年对外用兵(匈奴),国力衰败,名不聊生,那么东汉衰败就在西凉,所以中庭才会常常有放弃西凉的提议,董旻在西凉这种地方,勇武明于郡县,向来以少胜多,今日却以优势兵力惨遭败北,不觉在马上喃喃自语。

    “杀,杀,杀。”相反,袁军几乎人人士气高涨,顺着大流,顺着董军败逃方向,杀向董旻。

    董军数千大军,及至袁军大营,不足千人,此时袁军大营火光冲天,上千董军带着数千民夫压着袁营缴获钱粮向着荥阳前行,不想遇到董旻败军被袁术追赶,军马一哄而散,董旻无法顾及,直往荥阳而去,袁术留下千人看守,领着数千骑兵继续追赶。

    徐荣此时已到荥阳,不过全城兵士不足2000人,徐荣心中担心董旻,所以一边派人安排城防,一边派人探查董旻,能胜利最好,万一有事也好应对,所以袁术大营他派遣上千士兵带着民夫整理钱粮,自己留下近2000兵士。徐荣的谨慎没有白费,前方传来董旻打败的消息,徐荣心中一边痛恨董旻,一边又希望他能平安归来,一方面董旻是董卓亲兄弟,自古以来,任人唯亲是中国长久以来通病,更别说在汉末这个士族天下的时候了,这个时候任人唯亲可是好的品德,君不见汉室以来,皇室分封兄弟天下侯国,汉初皇室旁系诸侯王势力日渐膨胀,困扰汉室天子直到武帝推恩令才好转,司马建立晋朝,分封子弟,举贤不避亲,上阵父子兵,兄终弟及等等都表明这一点。二是徐荣认为即使董旻败北,数万西凉健儿,起码也能带回万人,这样荥阳就可以守到董卓援兵(他已经在收到董旻败北时向董卓求援了),可惜徐荣心愿注定成空,徐荣远远看见董旻向荥阳败逃而来,身边士卒不足一千,徐荣微微皱眉,心中惊骇不已,数万大军追逐2万败军竟然遭此惨败,急忙下令不许开城门。董旻赶到城前,见城门紧闭,袁军片刻就到,大怒,正要呵斥,这时城门缓缓打开,大喜,急令军士进城,原来徐荣本来命令王方城门接应董旻,想着王方本是董旻部将,可以安抚董旻,不成想董旻败的如此惨,担心袁军乘机夺城,所以下令不许开城门,可是徐荣忽略了西凉军中派系林立,王方是董旻一派,董旻一旦战死,王方必定边缘化,甚至在派系争斗中惨死,所以考虑了一下,还是下令开城,及至董旻至,上前道:“将军,荥阳已不可守,即可离开”

    董旻一想,荥阳不过2000兵士,袁军紧追其后,马上就要进城,肯定抵挡不住,点头应道,随即同王方穿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