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袁术大楚帝国
繁体版

第五章 常山现状

    袁术在陈留逗留了几天继续北上常山,十几天后到达常山,常山郡初筑于赵孝成王十一年(公元前215年)。高帝置常山郡。莽曰井关。属冀州。户十四万一千七百四十一,口六十七万七千九百五十六。东汉建武四年,刘秀带兵来到常山郡平定渔阳太守彭宠和琢郡太守张丰的叛乱,驻扎在古城郊外的万年村。皇后阴丽华(当时尚为贵人)从行,生汉明帝刘庄于此,故该村当时名为万岁村,后人还建立了汉明帝的始生堂和阴皇后的梳妆楼以表纪念。汉章帝(刘秀的孙子)元和三年北巡,到常山郡元氏县舍正堂祭祀刘秀,又到万年村始生堂祭祀刘庄;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出使西域归来的张骞到这座古城巡视,历史悠久,下辖12县,治元氏,西邻并州,北街幽州,为幽冀并三洲要害,兵家必争之地。

    袁术来到治所元氏县,一干官吏已在城前等候,袁术近前,一中年男子上前迎道:“下官程喜见过袁太守。”

    “请起,有劳各位相迎,公路谢过了”袁术施礼谢道。

    “不敢当,这是下官应该的,”郡吏们应道,之后一起迎袁术到太守府,府内早备好宴席,袁术正好了解以下郡内情况。

    “公路初来河北,然兄长本初常言河北自古多豪杰之士,今日得见果不其然啊。”

    “袁太守过奖了,太守出身名门,海内名望,兄长本初公礼贤下士,今得太守牧守常山乃我郡之幸事也。”下吏迎风道。

    “呵呵”袁术微微一笑,自古官场溜须拍马,袁术虽不喜但也不会太多强求。

    “我初来常山,路上流民不断,不知郡内情况如何。”

    “稟太守,这几年鲜卑寇幽、并二州,二州流民南下冀州,故流民四起。”

    “鲜卑寇边?不是听说檀石槐病了吗?”

    “檀石槐是病了,不过檀石槐自延熹九年分设三部鲜卑以来,三部鲜卑不断寇边,熹平六年八月,我朝派乌丸校尉夏育由高柳出发,破鲜卑中郎将田晏由云中出发,匈奴中郎将臧旻率领南匈奴单于由雁门出发,各自率领骑兵一万多人,分兵三路出边塞,深入鲜卑国土二千余里。檀石槐命令东、中、西等三部首领各自率领部众迎战。夏育等人遭到惨败,甚至连符节和辎重全都丧失,各自带领骑兵数十人逃命奔回,汉军战死的士兵占十分之七八。自那以后我朝再也无力讨伐鲜卑,现西部鲜卑主要由陇右乞伏氏、河西秃发氏和吐谷浑氏三部,三部常年虏劫我北部雁门,代郡及新兴等郡,朝廷要求边郡各地自行募军抵御,可惜这几年天灾不断,鲜卑又时常掠夺,边郡穷困,前几年还只是并州,现在已经开始蔓延我常山,都尉陈继就是去年战死,今年秋天恐鲜卑又要打秋风,正想报于太守。”城前迎接袁术的郡丞程喜说道。

    袁术虽然知道三国百年烽火,之后五胡乱华,汉人沦为两脚羊悲惨命运,却不知道汉末时胡人就这么嚣张,心中想到一定要改变历史,“现郡中兵力如何,北方三郡又如何。”

    “雁门郡基本十室九空,代郡,新兴还好,我常山现有3000军队,还有各县郡兵约2500人只是鲜卑每次寇边都有万人,大家思量是否再招募些兵马,只是郡中安抚流民,钱粮匮乏,难以为继,正待太守定夺。”程喜报道。

    “嗯,钱粮不必当心,我自会想办法解决,这几日我将拜访冀州刺史,求他发动冀州世家给予支持募兵抵御鲜卑。不止现军中何人主事。”

    “禀太守,现军中末将主治”这时一中年武将站出应道。

    “汝乃何人”袁术问道

    “末将常山真定人,姓赵名定字子显,现为兵曹掾史。”

    “嗯,军中训练如何”

    “我郡本三部人马,但去年陈都尉被鲜卑击败,末将收拢败军七百余人,之后又从流民中招募青壮2000余人,只是武备缺乏,且多为新兵,”赵定低头说道

    袁术没想到郡兵如此之差,虽是青壮但都是未上过战场之兵,加上一些败兵,战斗力可想而知了,北方雁门基本没什么防御,新兴郡,代郡几乎年年被掠,相对于繁华常山,不用想鲜卑也一定会长驱直入,掳掠常山,想到这袁术眉头微微皱起,放在眼前之事是赶紧募兵以防贼。

    “现郡中还有多少粮草,多少军备。”

    “现郡中还有粮食约2万石粮食,盔甲武器全部已经装备士兵,郡中已经向州刺史部申领,郡中也在加紧炼制,下月底即使刺史部武备未到,也可以装备现在所有士兵了。”

    “我郡士兵还是太少,我决定再招募7000青壮,不然凭借我们现在兵力肯定抵挡不了鲜卑。”“可是钱粮。。。”郡丞为难道

    “这不用担心,我自会想办法,今天先到这里吧,大家都现回去吧。’袁术说道,官吏纷纷告退,袁术留下程喜和赵定,经协商明天就开始招募青壮具体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