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咸鱼暴君
繁体版

第一百章 皇宫之变

    “对A。”

    “王炸!”

    “要不起。”

    “六七八九十,一条龙。”

    “我要……”

    御书房中,传来一男二女和谐的声音。

    是崇祯与张嫣、白雪婷正在玩斗地主。

    斗地主规则通俗易懂,削些木片,画上阿拉伯数字和字母就能玩。

    消遣娱乐,顺带推广阿拉伯数字,好处不少。

    早在山海关风靡。

    商贾家庭养大的白雪婷,精于心算,一个月下来,玩得贼溜。

    初学的张嫣,颇感新奇,听说是皇帝陛下发明推出,更是兴致勃勃的学习,以她聪慧的脑瓜子,很快便上手了。

    在京师大臣们家里也渐渐流行开,阿拉伯数字也跟着推广开来。

    几个阿拉伯数字,几个简单的运算方式,或结合算盘使用,使得数算变得简便,很大提高运算与记账的效率。

    “1”与“壹”,单单书写上省了许多时间。

    阿拉伯数字已随着西洋人的到来,传入大明,但由于儒臣抱着老祖宗传下来的都是最好的腐朽守旧思想,一直被排斥摒弃,没有得到任何推广。

    如今,皇帝下旨强行推广,人们认真学习使用之后,方知其中大好处。

    大明皇家银行是最先普及的机构。

    “陛下耍诈,你这一条龙里缺个9。”

    白雪婷眼尖,觉察到崇祯想蒙混过关的牌。

    “没有吧,哦,是朕看错了。”

    作地主的崇祯,扬起人畜无害的笑容,强装无辜的收回牌。

    “爹爹耍诈,爹爹耍诈,被抓住啰,嘻嘻。”坐在张嫣腿上观战的九儿欢叫。

    “咯咯……”张嫣捂嘴轻笑道,“陛下的花样还真多,但难逃雪婷妹妹的慧眼,承认这盘输输给我们吧。”

    “好吧,朕输了,拿去拿去,再来。”

    崇祯把当作筹码的碎银,丢给两位佳人,无奈的道。

    “下次再耍诈,可要罚哦,哼哼。”白雪婷杏眸中透着小得意,吸了吸鼻子,嘟起红唇,一副胜利者娇俏姿态。

    “言之有理,要多罚一倍筹码。”张嫣补刀。

    “爹爹,九儿这次站在婶娘与姨娘这边。”九儿依偎在张嫣怀中道。

    这种面对面的游戏,容易增进感情。

    两位佳人与小女儿不知不觉中,融洽相处,站在统一战线叫板皇帝。

    崇祯看着她们这样,心内说不出的开心。

    午后难得的闲暇时光,尽量的放松一把,与她们共度美好时光,其乐融融,第一次在这个世界感受到家的温馨。

    为了更多美好时光,他即将离开她们,亲征辽西。

    “陛下,太医院新炼制的万寿仙丹,送来了。”

    尖细嗓子的内侍,在门外禀报。

    “万寿仙丹?”

    崇祯不太明白。

    张嫣道:“陛下忘了吗,万寿仙丹是太医院郑神医所炼制的丹药,据说服用可固本培元,延年益寿。”

    益寿个鬼。

    要是没有系统的生命精元,崇祯活不过一年。

    “朕身体好得很,不吃这东西。”崇祯道。

    外面内侍略一沉默,没有依照圣意离开,劝说道:

    “陛下,郑神医说,这万寿仙丹,乃是他亲自寻遍终南山,采集吸收天地精华的百味灵草,炼制七七四十九天完成,外人千金难求,极是珍贵,对陛下龙体大有裨益。”

    崇祯目光一动。

    这内侍一口气说完不带停顿,并不像是传话,倒像是背熟了台词。

    一般内侍,也没胆子主动劝说皇帝吃药。

    有蹊跷。

    崇祯眼中流露出警惕,道:“拿进来。”

    门口侍立的玉娟,应声开门,从内侍手中拿到一锦盒,端了过来。

    送药丹的是个眉清目秀的俊美小内侍,看过去颇为机灵,他没有权限进入御书房,只能跪在门口。

    打开锦盒。

    一股清新药味,溢散扑鼻。

    只见是一枚黑不溜秋的药丸子,躺在锦盒中。

    “叮!经检测,药丸有毒,服用会破坏心脉血管机能,多次服用,将导致心脉血管堵塞而亡。”

    系统提升声响起。

    草泥马!

    有人想用毒药杀老子!

    果真有问题。

    就算没有系统提示,他也不会乱吃药丸。

    是药三分毒!

    没病经常吃药,不啻于服用慢性毒药。

    中药材,尤其是药丸,水太深,

    直到后世,也缺少权威科学数据的验证,经不起推敲。

    这所谓万寿仙丹,效用更是全凭太医一张嘴。

    “皇嫂,皇兄在世时也服用此丹药吗?”

    崇祯不动声色的问。

    “嗯,成祖后的每一任皇帝,都有服用太医院炼制补体丹药的惯例,只是名称不同,陛下此前也有服用过几年,陛下不记得了吗?”

    张嫣觉得奇怪,陛下自从得天帝点化,其它能力倍增,对于从前的记忆,却有些忘却。

    她不知道,现在的崇祯,只拥有记忆碎片,从前的事,记得不全。

    被张嫣一提醒,崇祯脑海中记忆碎片,开始拼凑。

    回想起曾经在皇宫中发生的种种蹊跷大事。

    有皇帝夜晚遭几名宫女刺杀,差点被干掉,皇帝吓出病,英年早逝。

    有皇帝意外跌水而亡,英年早逝。

    不止一个皇帝毫无征兆的暴病而亡,英年早逝。

    这些皇帝,正当壮年,多位有中兴明君的潜质,正在酝酿与时俱进的革新,却因他们的去世,大明革新之路戛然而止。

    包括他的哥哥天启皇帝朱由校。

    虽说沉迷乐高木工,不喜欢上朝,其实是聪明的避开朝堂权谋纷争,他内有皇后张嫣帮忙批阅奏章,外有锦衣卫与东厂压着朝臣,国家保持较为平稳的运行。

    魏忠贤搂来巨量的银子,军饷足够,还能拿去购买葡萄牙的弗朗机炮与黑火药,用来研究,改良大明的火炮。

    然而,出现了蹊跷的大惨案。

    火药局发生大爆炸,使得皇宫宫殿垮塌,天启皇帝差点被屋顶掉下的木头砸死,好在他躲到桌子底下,幸免于难。

    但高价买来的黑火药,新式火炮,以及许多火器专家与匠师,全部毁于一旦。

    当时的火药局被夷为平地,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不论怎么查,都查不到大爆炸的确切原因,莫衷一是。

    有人说,火药局的人不专业,乱用焰火。

    也有人说,是火药局做事不慎,铁器互相撞击产生火花,引爆火药。

    可是,大明使用火药作为武器,有近三百年历史,能不知道火药的可怕和易爆?

    火药局其实有严格防范,火药分隔存放在加固的库房中,而且存量并不多,即便爆炸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爆炸威力。

    于是,又有人谣传是天降神雷,是天启皇帝任用阉党,倒行逆施,引怒上天等等。

    然后,天启皇帝没活多久,也英年早逝了。

    火药局大爆炸成了千古悬案。

    崇祯心念电转,只在几息之间。

    他手一指正要离开的小太监,冷声断喝:

    “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