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咸鱼暴君
繁体版

第四十九章 范文程的毒计(求收藏,求票)

    崇祯十分重视水路的袭击掠夺。

    第一,对敌后方造成严重破坏。

    第二,切断建奴与朝鲜的运输线。

    第三,也切断建奴与西欧商人的贸易线,建奴用从华夏与朝鲜掠夺到大量财富,向西欧商人直接购买大量先进大炮。

    大明水师抢掠到物资后,郑芝龙当然不敢独吞。

    为了报功,也要运回大明,充盈大明。

    抢到的人口,可以先运送到台湾去,挖矿,开垦种地什么的,台湾眼下还没开发,正却人手。

    人力,对于种植园、工厂,非常重要。

    台湾是岛屿,又远离内陆,很难逃跑,不会对大明造成不利影响。

    掳掠还能影响山海关外的建奴大军。

    担心家里父母被杀,财产、老婆孩子被抢走了,还有心思打仗?

    建奴本就是小民族,人口相对稀少,如果长期持续的来回抢,对他们的影响可以想象。

    打着文明旗号的西洋殖民者,对与他无冤无仇的黑人、印第安人,也是以此来富国强兵。

    而建奴,是大明的死敌。

    曾经,文臣把持的大明朝堂,口口声声仁义道德,礼仪之邦,不可能允许这种野蛮阴险的行为。

    而现在,不一样了。

    都要亡国了,哪管野蛮不野蛮。

    单单从这个角度,也要大力发展海军。

    海洋争霸,是必须的。

    航海必备的指南针,火器必要的火药,都是华夏人发明。

    明朝初期,火器、航海也领先世界。

    却因大明搞海禁,国家不发展航海贸易,也不允许民众发展,关起门大玩孔孟之道,吟诗作对,自以为天朝上国。

    英格兰那样的岛国,打造出强大舰队,就搞到个日不落帝国。

    如果疆土、人口与潜力,胜过英格兰不知几倍的大明,举国之力发展舰队和火器,发展工业,加强民族战斗力……

    想到这,崇祯脑海中展现出一张宏伟蓝图,更加清晰了。

    但,先得扛住眼前的建奴大军。

    思索间,九门口耸立的斑驳城墙,映入眼帘。

    ……

    黄昏过去,夜幕降临。

    今夜月黑风高。

    此刻。

    崇祯站在山海关城墙塔楼上瞭望。

    马蹄声渐渐接近,好似隆隆响动的闷雷,大地轻微颤动。

    不得不说,清军经历几十年肆意发展,精骑越发强悍。

    他们注重武力,全民皆兵,从小在严寒的黑山白水间磨砺、厮杀,从大明叛将那里学习到各种战法,火炮技术,抢回大明工匠,得到先进工艺制造的战衣、武器等,以此消灭了漠南蒙元,获得大草原优质战马……

    相比之下,被一群顽固守旧大臣拖着的大明,老本都快吃光了。

    野战,明军再也不是清军对手。

    而几十年前,野外遭遇,明军常常追着他们杀。

    “邦邦!”

    “邦邦邦……”

    清军精骑集结城下,敲响约定暗号。

    崇祯挥了挥手。

    城墙上,一将领敲击暗号回应。

    与此同时。

    巍巍山海关的大门,徐徐打开。

    山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墙上驾着数十门大炮。

    居高临下,凭高俯击,射程远高于清军同等大炮,因此很难攻克。

    强攻的话,清军必定损失惨重,清军人口有限,不想承受太惨重损失。

    现如今。

    不消一兵一卒,就能轻松拿下这道大明最难攻克的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吴三桂掌握的关宁铁骑,是大明最精锐骑兵,也是大明唯一能与清军战骑抗争的力量。

    这下全归清军,清军是如虎添翼。

    以后在中原大地难有敌手,横扫四方。

    所以,吴三桂答应投降,对清军来说,是极大的惊喜。

    见城门打开,城墙上有守将友好的挥手示意。

    清军人人脸上露出笑意,跃跃欲试,也流露出一丝鄙夷。

    任何人,看待轻易背叛本民族的人,都会从心底里看不起。

    豪格满面春风,对身旁亲信部将道。

    “山海关一破,霸业指日可待,本王拔得首功。”

    “恭喜肃亲王,真没料到,大明皇帝把最重要军队和防线交给吴三桂,如此信任他,而吴三桂居然会投降。”部将笑道。

    豪格脸上露出浓浓不屑。

    “大明在儒道思想下,失去血性,很多人被训成犬类,看似忠心,但大明皇帝一旦满足不了他们,我大清只要多丢几个骨头,他们便视我们为新主人。”

    “肃亲王所言,甚是精辟。”

    清军将领附和。

    “当年本王破长城居庸关,长驱直入,辽西那帮士绅门阀,根本没有抵挡,只知道拥兵自重,任由我们劫掠烧杀,还派商人送银子粮草给我们,告知明军动态。”

    “从那时起,本王便知我大清,真的有机会夺取大明江山了。”

    “也是太宗采纳范文程的计策,着重对大明西北、河洛一带劫掠烧杀,使其长期民不聊生。”

    “再由细作宣扬是崇祯无德所至,使得汉民把怨气,转移到崇祯身上,引发造反,从内部攻破大明。”

    清军部将恍然道:“原来如此,卑职还以为,这些年大明灾害不断,是天助我大清夺取江山呢。”

    豪格道:“天助也是有,但主要是范文程献的计策起作用,我军每次破关后,依照计策,刻意烧光所有房屋、森林。他们重新搭盖房子,又必须砍伐大量树木,地面失去树木,必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引发旱灾与水患。”

    部将点头道。

    “秒啊,树木生长缓慢,岂是几年能长成。”

    “怪不得,每隔两年,就从辽西破关,狠狠掳掠一番。”

    “范先生真乃神人也。”

    豪格道:“什么神人,包衣奴才罢了,是我父皇以汉制汉之策神妙。”

    “肃亲王说得对,以这毒计祸害他们自己族类,范文程心肠真是恶毒……”

    “嘘,不要再说,范文程过来了。”

    多尔衮瞥眼瞧见一名汉官骑马接近。

    范文程!

    二十年前,他主动投降了清军,颇有谋略,也能披甲上阵,斩杀过很多明军,文武双全,受到清廷重用。

    凡讨伐大明的策略、策反大明官员、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范文程都参与决策。

    这次策反吴三桂,范文程又是第一首功。

    此前。

    李自成一路攻向京城,也是范文程上书摄政王多尔衮,奏请立即出兵,认为入主中原,夺取明朝天下的时机成熟了。

    范文程骑马来到豪格面前,立即跳下马,以极为卑贱的奴才样,俯身跪拜:“见过肃亲王。”

    豪格与身边亲信,相视而笑。

    像是在说,你瞧,多像狗奴才啊。

    “起来吧,今夜得入山海关,摄政王定会记你大功以件。”

    豪格称赞了一句,虽然骨子里看不起。

    严格来说,范文程是摄政王多尔衮的狗,满清军阵大权如今掌握在多尔衮手中,打狗还要看主人,因此对范文程表面上还算尊敬。

    范文程惶恐再拜道:“谢肃亲王,微臣不敢居功,这皆是肃亲王与摄政王威名所至。”

    不着边际的拍了下马屁。

    豪格挺享受范文程会来事这点,范文程把他与多尔衮并列放在一起,让他很开心。

    他笑了笑道:“行了,随我入关见吴三桂吧。”

    话音未落,豪格马鞭一指,清军向山海关靠近。

    “嗻!”

    范文程又磕了个头,这才爬上马,堆着讨好笑容,跟在豪格身后。

    他眼中泛起得意之色,心头爽得很,得到这次大功,他地位更加稳固,清军夺取大明天下后,他就是开国元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