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逝水,转头空
繁体版

第三章 军议

    皇帝死了。

    自从李枭得知这一消息后,一直黑着个脸。

    周善总觉得李枭是因昨日大家兵阵演练时,自己输得不够干脆而惹恼李枭。

    这月余以来,新卒中的步卒被两人及一众校尉合力操练得嗷嗷叫,一腔热血无处发泄。

    这些家伙如果只在滩口坊闹一闹,倒无所谓,毕竟改制后的滩口坊尽是军属,有的是人收拾这些小崽子,他们唯独怕这些家伙跑去其他坊区闹腾。

    于是,在李枭提一下,选了两千新卒分作两方,在校场演武,一为士卒发泄,二也是检验一番操练效果。

    除开跑去巡城卫的陆晚楼,其余校尉及周善、李枭二人干脆一并下场。

    初时,李枭也打得兴起,与涂正、胡海峰均有交手,唯独避开了周善,打到一半,李枭发现没有统领还是不能够独自成阵,并不能检验结果。

    便找上周善过了几招,然后两人各自退到阵营后方开始发号施令。

    简单的方阵、圆阵,稍难的玄襄,虽然有些纰漏,但新卒也算不错,可以勉强成阵。

    在士卒磨合得差不多后,李枭便开始不按套路出牌了,分阵、变阵、阵中阵等一系列操作后,打得周善势觉得呼吸不畅,周善见状又一次下了场,虽然败局已定,但远比李枭预估的多了不少时间。

    事后李枭还在用膳时,说周善不讲规矩。

    但是,李枭也就只是随后一说,毕竟新卒演武,对他来说最主要的是训练而已,便是他输了也无伤大雅。

    李枭眼下烦闷的是,海泷府居然已经打到江阳郡城了,也就是说,他送去夷州的珍宝等物,全部喂了狗。

    海泷府先一步攻来,也与他去岁谋划想去甚远。

    他从没忘记过,他回过山是为了什么,趁乱拽着张仁、郑随性在津州自立。

    而他第一步计划,便是趁凌川攻海泷时,将峡关换上过山士卒,以峡关为咽喉,谋夺坐湖城,再往南连通津南两郡。

    彼时,他便可以在凌川、海泷、皇室三方逢源,暗中发展自身。

    至于,兵力?他没两把刷子他敢吗?

    李枭谋划中,最费神的便是三方逢源与说服张仁。

    如今,李枭只得将计划尽数作废。

    只因海泷的手伸出来了,还已经伸到了西津之地。

    虽说李枭的战略意图依旧可行,但风险很大,作为咽喉的峡关随时暴露在海泷兵锋之下。

    而且,原计划中,他过山兵马可不是现如今这些入伍时日短暂的新卒。

    李枭愁眉不展的第二天,伍恒秋带着授命文书来到了过山城。

    张仁等人与李枭不同,他们眼下才得知皇帝没了的事情。

    伍恒秋简单交代后,张仁接过文书、将印道:“陛下春秋鼎盛时,怎么会驾崩?唉,陛下驾崩,这下避无可避矣。只愿新皇早日登基吧。”

    郑随性倒是知道些内幕,对于皇帝没了,完全能接受,他甚至觉得皇帝迟早得死,不死也会死,战乱避无可避,就看给谁卖命罢了。

    所以他才会最终答应张仁出仕过山城书记官,就如他与李枭说的,只要三兄弟在一起,他觉得没什么困难的,毕竟上阵亲兄弟嘛。

    剩下的人,表情各不相同。

    如李枭,此刻作一脸悲痛状,实则心中徘徊各种鬼蜮伎俩。

    而户房吏目曹广木则恨不得立时冲回户房,召集文书详细核算钱粮用度。

    也有兵房中人,觉得建功立业便在今朝,其中尤以周善为最。

    伍恒秋来也冲冲,去也冲冲,他还得赶回去阳明郡,下达南部梧关防守的命令,然后又得赶回天府城换身行头出使飞沙府。

    都没要张仁等人相送,领着人自己赶去了飞球营地。

    伍恒秋走后,张仁拿着将印敲打面前几案:“如今府主令我等领兵东出,我观诸位多数兴致勃勃,不妨说说罢。”

    率先出言的正是曹广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要出征,下官不熟兵事,便先回户房核算钱粮。”

    “广木且去。”

    得到张仁首肯的曹广木一路狂奔而去。

    等曹广木去后,张仁坐于上首,扫完左路扫右路,最后就看向角落中的李枭:“李三,你不是一直想要建功立业?如今机会到了眼前,有什么想说的赶快放。”

    李枭抬袖抹了下不存在的眼泪,悲痛道:“弟心痛哉!念吾皇...”

    “少绕!老子还不知道你!”

    张仁喝骂完了,就这么看着李枭,终是李枭受不了,回道:“此军报乃是江阳城尚未被围时,由西津都督用飞球发出。那此时,海龙府前锋不出两日,便该攻打江阳城才对。”

    将厅中无人接话,李枭只得自己接话:“能让西津都督写出那等公文,想必江阳城守不了几日。是以,我等便该将目光放到信州城左近。”

    李枭发现自己说得越多,这些人越不说话,可他又不得不说,不见方才他就停一会儿,张仁那眉毛就跳动起来吗?

    “然,我等久在过山,不知津州情况,不妨先赶往峡关驻守,同时快马探清敌情。毕竟,凌川府也未曾提供更多情报。”

    这一次,就算张仁眉毛跳到后脑勺,李枭也一个字也不再多说,他毕竟不是神仙。

    于是张仁又将目光移到了郑随性那儿,却见后者只是打着哈欠点头。

    一阵敲击声后,张仁起身吩咐道:“钱粮用度还是需大致核算,不过军情紧急,令广木将此去峡关的用度先行算好,由胡海峰押运先往峡关去。”

    今日轮休而一身劲服的胡海峰起身唱喏后,接令往户房去。

    “此番,由周善、涂正随我率兵一万,沿途集结各县士卒东出,李枭随军。”

    两声“喏”及一声“不可”传来。

    张仁看着又有话说的李枭,道:“你这厮,又有何事?”

    李枭理直气壮道:“军情不明,岂可将过山城士卒调走一半?若是不慎兵败,退至峡关,即便峡关有守军一万,我等也不好防守。

    张仁听其未战先败,心中不喜,皱眉道:“那你意欲为何?”

    “不若先点五千为先遣,再沿途集结,我想这一路过去,无论如何也可再凑一万人,彼时若要驻守峡关,可遣人率军往过山郡东部集结部队来援,如此可保海泷不能从我等所在进入蜀州。”

    张仁听完转向郑随性,道:“二弟觉得三弟所言在理否?”

    郑随性先是打了个哈欠,接道:“在理在理。”

    张仁只觉得郑随性有些敷衍,却不曾看到郑随性眼中的意味深长。

    三弟啊,这是第二次了。

    “那便如此罢。各自整备,两日后出军。”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