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有多大
繁体版

第28章 交趾巡抚3

    交趾巡抚刘鹰开始对自己的辖区进行调研,第一站交州府,北江府、谅江府、三江府、建平府、宁化府、建昌府、新安府、奉化府、清化府、镇蛮府、谅山府、新平府、演州府、义安府、顺化府、太原府(直隶州)、宣化府(直隶州)、归化府(直隶州)、嘉兴府(直隶州)、广威府(直隶洲)。一路上,他没见到普通人,全是官,难怪黄福名声大好,多人上书请他回来,一府之地三州,一州五县,交州府府城内四品以下有一百七十六人,还不算上六房胥吏、三班衙役、皂、壮、快。全城个个是官,这一切开支由朝廷和老百姓负担,上面入不敷公出,与东北采取同样方法也不意外。老百姓造反也必然,巡检九品,黎利造反也就是嫌官小。就成为带头大哥。

    巡抚衙门在林正船队进入红河河口时,发布公告:

    一、取消府、州两级衙门,保留县级,增加镇、村、屯三级,每十户为一屯,每十屯为一村,每十村为一镇,每十镇为一县;

    二、每户有一人当正兵,户交年税三石,不再交他税。否则人交春税三斗、秋税三斗,正兵年龄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

    三、每户可持有土地五十亩,其余收归大明所有;

    四、巡抚衙门免费发放高产种子,保证亩产十石,达不到免税三年。每户三亩地。有了收获,需交三层。人丁必须入黄册。

    五、巡抚衙门招种地农民,年薪一两黄金或十石粮食,工作年限三年。

    从北到南,大喇叭宣传了五天,与宣传车同行的有一千火铳兵和武二郎的七百二十九名夜不收(斥侯、侦察兵)。还有黎利等造反头目的首级。第一个反对的是黄福,他反对裁撤府、州两级官员,理由这些人等级高,没有位置安排。

    “那就不安排!”刘鹰说,

    “他们会闹事!”

    “那就杀!杀到无人闹事为止。”

    二人不欢而散。上行下效,一百五十七县县衙六房书吏罢工了,刘鹰乐了,他派了一百五十七个大队12717名正兵,12717名辅兵,63585名民夫接管了全部政权,在登记黄册的基础上,顺势成立了一千五百七十个镇,一万五千七百个村,十五万七千个屯,三个多月的军事训练结束时,玉米丰收了。整个交趾沸腾了,连带附近的“甘武者”、“真腊”,“暹罗”、“占婆(占城)”等国纷纷派人来,黄福主动要求为巡抚大人分担工作,刘鹰作为助手参加了第一场与“占城国(十五不征之国之一)”的谈判,他被黄福的慷慨给吓到了,占城国来的是礼部尚书和户部右侍郎,二人一唱一和,从太祖高皇帝的十五不征之国的高义之举,到成祖文皇帝派郑和打败安南侵略者,数次赏赉。天朝大国天之高不可见,大之不可觅。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书归正传,二人提出“玉米种子”一事,对黄福大吹法螺,自黄大人上任以来,“七洋洲(南海)”一带国泰民安、少有攻伐。本次……

    “我大明可赐种子万斤!”黄福一张嘴……

    “谢大人赏”二人一辑到地。

    “礼尚往来,”刘鹰接过话说,

    “不知礼节的家伙,滚出去!”尚书喝道,

    “上官谈话,哪有小吏插嘴的地方?”侍郎说。

    不欢而散,刘鹰叫来林正,一番吩咐。三天后,奴儿干号蒸汽动力船停在有石塔(婆那加占婆塔)的港口,树起大明日月红旗,招水手,只要合格,待遇从优,金锭、玉米粉、玉米种子任选其一,人即送往交州,进行军训一年,年龄也控制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刘鹰选择这个年龄段,是因为黄福在交趾实行儒家华夏语教育二十年,他们都知道一个道理,学会大明官话和文字就能当官,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让家族拥有更大的地盘,不再受别人或他族欺负。黄福每年都挑选人去大明学习,十几年有近万人,陆陆续续被任命为各级官员。交趾布政司宣布的“五条措施”,使一盘散沙,开始不合作抵抗,没想到“丘八”识字和数术一点不差,黄册登记、田亩测量、赋税帐簿核对、村落房屋设计建筑。无一不精。与林正做同样事情的还有五伙人,只是在陆地上。

    一批又一批人运进交州城城内封闭的军营,相应的玉米种子交给他们家人。三个月后,这些人手持各类工具进入大山之中,红河边建了一座码头、一座炼钢炉、三个仓库。识字的可以认出“铁矿石”、“焦炭”、“钢锭”。交州周围的路越来越好,每天都有大车进出码头,炼钢炉歇人不歇炉,而且又建了五个。交州城变为内城了,沿红河。大同江交汇处两岸,用铁矿渣做了城墙。

    黄福先走了,从交州上船后,他对这艘无桨无帆的铁船十分感兴趣,渡过珠池,到了琼州府,他才知道铁能浮在水面上的原理。奴尔干号装有钢锭和不少身背四方铁盒子的军士。从琼州府开始,每百里,就寻找海岛或海港落脚,他们手中握有“东厂”和“锦衣卫”的腰牌(铜制百户)。这是刘鹰与亦失哈向宣德皇帝朱瞻基用金子换来的。大明洪武年间从元蒙手中接过来修缮和新修驿路有十四万三千七百里。每六十里设一“驿”,原叫“站”。分水陆两种,全国共有二千四百座“驿站”,这一切开支和日常维护都由户部负责。刘鹰告诉亦失哈,只有拿下户部尚书夏元吉,此公为了国家财政,不计生死,东厂承包“驿站”,不用户部出钱粮,还每“驿”每年上交一两银子。也可把“锦衣卫”并入“东厂”,他们的开支,也由“东厂”管,但人必须培训后上岗。皇帝和内阁正在为开源节流苦恼,双方一拍即合。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厂卫”联合工作委员会成立了,JL侯爵府的物流商队以每年一驿五两金占话事权,负责商业运作,李自城和高风夫妻负责,各驿统一模式,五进套四合院,第一进是“粮”,主营大米、玉米、黄豆及其附产品,种子、铁制农具;第二进是“锦衣卫”;第三进是“东厂”;第四进是“栈”;这才是重点,集吃、喝、穿、用、购物、玩、住、洗一体,只有你想不到。第五进是“驿”,完全按《皇明祖训》规定大驿标准建。入院是太祖朱元璋的圣旨:“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用一面墙刻上洪武二十六年颁布的十二条《应合给驿条例》。水马驿还承担着递传作用,除兵部车驾清吏司有权管理外,通政司也有部密切联系。只要把验符,勘核、火票三种由吏部,兵部、布政司签发盖印的文书,逐一登记即可。

    刘鹰在接到亦失哈的信后,发现自己也有考虑不周之处,海冬青的作用失去后,通信问题让自己头疼,手机要有天上卫星和地面基站支持,刘鹰看着左手,神识进入朱雀空间,他从电信、移动、联通门前飞过,***无线委专卖店……

    于是高频**专用对讲机成了驿路专用产品。船上那些人背的盒子里是太阳能充电器和电池,前世说明书上说对讲机通话距离达五十公里(非洲),今生在无电磁污染的时空,通话质量和距离远超设计预料最大范围八十公里。陆地和海上需要多少与刘鹰无关了,他只找到四千部对讲机,武二郎见过后,直接要走一千部,在完成对交趾的监控后,他们的任务增加了,每名士兵也带了十名徒弟,完成对交趾周围国家的监控,争取“和平演变”,七千二百九十名徒弟也是有选择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