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有多大
繁体版

第11章 上阵父子兵

    圣心大悦,迁都顺利完成,没有发生大的风波。一个不经意的造船任命,得到一名制器大师,还顺手灭了两个小国,锡伯国和扈伦国。朱棣无心在辽东插了一枝柳,刘清还他一片树林,灭国开疆是武人的最高追求,无论皇帝还是将领,忐忑不安的刘清听到了一段口头嘉奖:“朕心甚尉,假道灭虢,爱卿很好!易信(亦失哈)也不错!小秀才就留在船厂,给朕好好地做都水司主事(正六品)!你二人的差事,让朕好好考虑一下,都回罢。”

    兀也里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官,前世也就在电视看到过。一句话没说,就捞了一个国企的经理。朝中有人好做官。朱棣一句“小秀才”,把刘清对大明的忠诚度提高到百分百,亦失败达到百分之一千。兀也里知道自己小瞧了大明这位成祖,难怪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这脑袋瓜子:点到为止。就看你们表现了。

    兀也里没有去骠骑将军府拜见奉议大夫祖父刘国安(因刘清军功敕授)和三位哥哥。而是随亦失哈去了他在皇宫外的宅第,北京城东安门左侧一个新建大四合院,亦失哈告诉兀也里,这是永乐皇帝在十四年处死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后,感到没有心腹人做一些特别的事情,正巧,亦失哈回来汇报极东奴儿干都司建《永宁寺》时,东海观音大士金身下凡一事。“东缉事厂”脱口而出,亦失哈也成了“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太监”。故永乐十四年至十八年,他没有再巡抚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在京师组建东厂班底,皇帝组建东厂的目的就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者等,与锦衣卫均权势”,为尽快见效,从锦衣卫抽调精兵强将,一名掌刑千户,一名掌刑百户,一个千户手下1120人,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档组,设大档头、档头。余者称“干事”,又叫“番子”。锦衣卫在纪钢被凌迟后,人心涣散。一个忠心耿耿,有点贪财的指挥使被主子割了三千多刀,来到东厂的一千多人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一个大号的加强“卫(在编五千六百人,编外万余人)”在剔除一千一百二十正式编,用后脚跟都能想到谁走谁留,一个超强力绝高福利部门搞人事改革。去一个新部门的人都是“白骨精”、“白”白衣无钱;“骨”骨头太硬,不媚上;“精”经常加无人付费班。三年多的工作,不及纪纲领导下锦衣卫一个月。亦失哈决定回辽东找娘家人,组建自己的班底。经朱棣同意批准,一个卫的正式公务员编制从吏部拿到。

    首先进入亦失哈视线的兀也里和他的练兵方法。其次是佛家奴和刺头大队。最后是船厂留守百户的一百一十二人。大街旁边一个对开的大门旁边的门房,二人一进屋,有四人跪下:

    “欢迎厂督回家!”

    “这是你们少厂督,陛下亲口御封工部辽东船厂主事!”亦失哈让开身,指着兀也里说。

    “弟兄们好!干爹满意了,皇帝陛下也就高兴。那么,江船厂给陛下的贡品也会多出几份来!”兀也里画了一个饼。他知道,在这个诚信第一的年代,言必行,行必果。

    “谢少厂督赏!”四人齐声说道。

    穿过了门房,进入一个大天井,有四百平方,正中间是汉白玉岳飞雕像,头朝皇宫,双膝下跪,赤*上身,后背“尽忠报国”四个金字,托着岳飞像黑色岩石四面都刻“流芳百世”。石匠黄三儿妆塑匠方善庆钻字匠罗泰安、正前方一行青砖黑瓦的平房有四个门,左右两侧也一样,每个门之间有六米的距离。门上有子、丑、寅、卯、申、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字样。院内乱哄哄的十二伙人,一见亦失哈,“霹雳扑通”跪下,七嘴八言:“欢迎厂督回家!”

    亦失哈皱着眉头,连连摇头。鸦雀无声。兀也里一看就知道,这一切有人在组织,但众人底子太差,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在东厂后院,

    亦失哈:“兀也里,你都看到了,看惯了船厂兵营的井井有条、整齐划一,东厂。。。”

    “干爹,让佛家奴领那刺头队给您训三个月,就有形了。关于东缉事厂,我写个条陈,您让陛下看看。”兀也里说,

    “我认为,首先,一切应在阳光下进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监视的目的是不让人谋逆,谁敢众目睽睽下行灭族之事。打击的花费太大,预防只需几人……”

    “好!吾儿的话正合我意!只是皇帝要我们立大功?”

    “干爹已是正二品,内官中有几人?”

    兀也里在亦失哈的书房里呆了一夜,他写了四条:一、忠君报国。忠君是忠金殿上坐龙椅那位,不要去问为什么,而是问自己,我为君干什么。报国就要保国,保住这个红红火火由穷人立国的大明,像忠武岳飞一样,立像不仅仅毋枉毋纵,而是“尽忠报国”。

    二、一切行动听厂督指挥,厂督一切来自皇帝,厂督让干啥就干啥,东厂需要执行命令坚决的“干事”,不是对命令有异问的“番子”。

    三、正大光明地监视一切被怀疑者,让一切曝光于天下,让天下人管天下事,皇家除外。东厂由皇家仆人管理,主人和仆役,与他人无关。

    四、东厂实行一个班子,两套人马,一明一暗。明的就用现有人马,暗的从匠户中挑选各式人才,打入被监视对象身边或家中(马匠、厨匠、衣匠等)。也可从商户中选用,走遍天下,收集情报。

    亦失哈看了后,十分兴奋,与兀也里探讨了暗探的可行性和从船厂匠营子弟中选人,并对有功人员进行转户。转为民户。大明开国虽只有五十年,但匠户政策从蒙元继承过来的,有历史了,所有匠户对转籍一事已经历经了八辈子(二十年一代),现在有了希望,那些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爷俩很期待,这还需要皇帝的圣旨。

    第二天早朝前,亦失哈就进宫了,朱棣十分感兴趣,让内阁行书。对刚刚成立的东厂,反对的只有户部尚书夏元吉,只要是花钱,夏尚书都反对,朱棣对他爱恨交织。但又离不开他。内阁是朱棣下旨成立的,由六部尚书和文渊阁大学士三人(有建议权,无决定权)。大学士杨荣看皇帝不悦

    “东缉事厂是皇帝自己决定成立的,理应由内帑支付俸禄。其它一切事物也由皇帝作主,这等小事无需交内阁讨论。”

    “臣附议”,接连七个“附议”

    花皇帝内帑一致通过。朱棣捏鼻子点头

    接下来,朱棣对刘清升授金吾将军,只能等,而亦失哈由都知监太监兼东厂厂督的提议也通过了。没有内阁的廷推,诏告天下没有可能。作茧自缚,朱棣设内阁时规定,由内阁向皇帝上奏折,皇帝御批,司礼监用玺。一向和睦,今天却风头不对。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回到起居舍人写起居注的房间:

    ”这一段,就不要写了,内阁的权力要控制,开疆灭国的功劳不赏,还有谁替朕打仗?只能御驾亲征吗?”

    “陛下,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奴才只要跟在您身边就知足了。刘骠骑叫着顺口,刘金吾,刘龙虎,别嘴地很?!”亦失哈在旁边说,

    “我那干儿子从《细柳营记》中得到启发,有一练兵方法,表面上它能让人耳目一新,我打算先让他对东厂的番子们调教百日?”

    “江边置船卫,授兀也里昭信校尉,卫指挥同知。东厂京外千户所也交给他,“籍女真制北虏,”给他四年时间,联只要结果,不看过程。”

    “奴才替孩子谢陛下,万岁!万万岁!”

    兀也里第一次来京师,带回两圣旨,一口谕。以白丁身份来的,回去是昭信校尉(正六品),卫指挥同知(从三品)表面上可以有五千六百名士兵,明初的羁縻政策,让他全民皆兵。看看人家“建州卫”。工部主事虽也是六品,但造船厂的规模没有限制,只是匠户转籍的名额没有,但有了皇帝的口头承诺,运作得法,船卫会成为大明匠户的“圣地”,匠籍可转民籍,也绝不亚于兀也里前世的“农转非”。

    从京师走陆路回船,要走两个月时间,兀也里把佛家奴和六十三名“刺头”留给亦失哈,阿失哈答应给他找秀才和举人。他带着在刘清两卫人马挑出来的一百一十二人和阿哼、阿哈,连同从王恭厂挖来的一万斤火药、五千斤硝石、五千斤硫磺,三千匠户,从驿站老老路先向北,第一站怀柔,第二站喜峰口,第三站大宁,第四站广宁,第五站辽阳。然后走铁岭卫-开原-白城-阿什。这些兵是兀也里精心挑选的,一是年轻,不超二十岁;二是有上进心,接受新事物快;三是听话,基本上是从刘清山陕军户中子弟(从余丁变正兵,预备役转现役)。

    自独立为百户所那天起,每天一个时辰学习文化和野外制图。江和黑龙江两岸的基本情况就成了这些人的第一次,他们每三人一组,在随船队航行途中,按照兀也里所给的标记,进行实地踏查,山、河、树木种类,平地等等,至于村、寨、庄、城,一目了然。此时的东北,无论什么民族都临水傍山而居,大多独居,人口多了,形成户、家、氏、族、部落等等。蒙元不教而诛,只收贡品,辽阳行省有两种贡品风靡大都,一是海东青,所以从大都站(北京)到满泾站(鞑靼海峡岸边)的驿路又叫“鹰路”;二是高丽女人,“初夜权”就是高丽人给蒙元人的孝敬,一直流传下来到清末,袁世凯大人就乐不思华。东北汉人也曾被此“恶习”欺侮,“八月十五杀鞑子”,在东北传说中,蒙元人不允许汉人和男人集会,所以在“月饼”里放字条,也是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一个说法,被初夜过的女子生下第一个孩子摔死,在东北不只是故事。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被压迫反抗夺天下,所以他有一种对穷人的“照顾”情节,对东北的畴民(辽金被蒙元从草原赶入山林的皇族、贵胄),采取羁縻政策,从洪武年设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兀里卫)三卫

    永乐二年的兀者卫、兀者左卫、兀者右卫、兀者后卫、赤不罕卫、屯河卫,安省卫七卫;

    永乐三年的毛怜卫、虎儿文卫、奴儿干卫坚河卫(温河撤力卫)四卫;

    永乐四年的古贲河卫、右城卫、塔鲁木卫、苏温河卫、斡滩河卫(滩纳河卫)、兀者前卫、卜颜卫、亦罕河卫、纳怜河卫、麦兰河卫、兀列河卫、双城卫、撒刺儿卫、亦马刺卫、斡兰卫、亦儿古里卫、脱木河卫、卜刺罕卫、密陈卫、脱伦卫、嘉河卫、塔山卫、阿速江卫、速平江卫、木鲁罕山卫、马英山卫、土鲁亭山卫、木塔里山卫、朵林山卫、兀也吾卫、吉河卫、札竹河卫、三肥河卫、哈温河卫、木束河卫、撒儿忽卫、罕答河卫三十七卫;

    永乐五年:阿古河卫、喜乐温河卫、木阳河卫、哈兰城卫、可令河卫、阿的河卫、哥吉河卫、野木河卫、纳刺吉河卫、亦里察河卫、野儿定河卫、卜鲁丹河卫、好屯河卫、喜刺乌河卫、考郎兀卫、亦速里河卫、阿刺山卫、随满河卫。撒秃河卫、忽兰山卫、古鲁浑山卫、阿资河卫、甫里河卫、答刺河卫、撒只刺河卫、阿里河卫、亦文山卫、木兰河卫、朵儿必河卫、甫门河卫三十卫;

    永乐六年:纳木河卫、童宽山卫、兀鲁罕河卫、塔罕山卫、者帖列山卫、木兴卫、友帖卫、牙鲁卫、益实卫、刺鲁卫、乞忽卫、兀里溪山卫、希滩河卫、弗朵秃河卫,阿者迷河卫、撒察河卫、斡兰河卫、阿真河卫、木忽刺河卫、钦真河卫、克默河卫、察刺秃山卫、呕罕河卫、阮里河卫、列门河卫、秃都河卫、实山卫、忽里急山卫、莫温河卫、薜列河卫三十卫;

    永乐七年:卜鲁兀卫、葛林卫、把城卫、札肥河卫、忽石门卫、札岭上卫、木里吉卫、忽儿海卫、伏里其卫、乞勒尼卫、爱河卫、和屯吉卫、失里木卫、阿伦卫、古里河卫、塔麻速卫、十六卫;

    永乐八年:木兴河卫、木刺河卫、喜申卫、使防河卫、甫儿河卫、亦麻河卫、兀应河卫、法因河卫、阿答赤河卫、木山卫、葛称哥卫十一卫;

    永乐十年:督罕河卫、建州左卫、只儿蛮卫、兀刺卫、顺民卫、囊哈儿卫、古鲁卫(满泾卫)、哈儿蛮卫、塔亭卫、也孙伦卫、可木河卫、弗思木卫、弗提卫十三卫;

    永乐十一年:斡朵伦卫;

    永乐十二年:哈儿分卫、阿儿温河卫、速塔儿河卫、兀屯河卫、玄城卫、和卜罗卫、老哈河卫、失儿兀赤卫、卜鲁秃河卫、可河卫、乞塔河卫、兀刺忽卫十二卫;

    永乐十三年:诸冬河卫、札真卫、兀里哈里卫、忽鲁爱卫四卫;

    永乐十四年:古滩河卫、亦马忽山卫二卫;

    永乐十五年:阿真同真卫、亦东河卫、亦迷河卫三卫。

    总计一百八十四位。绝大部分是永乐朝前几年设置的,朱棣是马上皇帝,大明开国不久,虽然采用羁糜政策,但有内官亦失哈进行宣赉,所赐物资均按每卫五千六百人发放,所以可以得出江和黑龙江流域有人口一千零三十万零四百人,就算吃百分之一的空饷,也应有成丁人口一万人,可以看出东北人口不少,专家们的研究结果从哪来的?学文科出身的兀也里从相关资料中得知,有记载被“薄来厚往”的“卫”有近四百个,一个卫的战士有五千六百人,再加上辽东都司二十五卫,在辽金元明驿路上的人也是不少的,兀也里一行人,每人负责十辆牛、驴车,一个卫四年的生活物资,朱棣一次性拨给“船卫”,同时派一千户所随行保护,回京师时,带一万张“英格兰长弓”十万支“重箭”。

    有了这一千人的保护,这一百人便沿途开始进行地形绘图,每天宿营休息时,兀也里组织全体进行总结,每个人必须发言,一是对自己的得失,二是本小组三人的表现,然后对小旗,最后是总旗,由于这百人中,识字的仅有百户和试百户两人,兀也里从奴儿干返回时,因逆行,船速慢,所以地图画的很详细,同时对他们进行识字学习,他选了《千字文》做模本,每天早操认识一个字,到每天四字一句,每人后背有一薄木片,上面写一句四字,从永乐十八年腊月开始,不要求会写,但要必须认得。整个兵营是学习文化的大学堂,兀也里每天讲解字句释义。华丽词语,简单道理,从大自然到做人做事,忠和孝,忠有岳飞,孝有羔羊。士兵都是军户出身,为博前程,众人对文化的渴望,使《千字文》的学习速度很快,兀也里适时在总结会上讲1-10加减法,兀也里结合生活实际,用在吃上,画图的测量上,士兵们学习热情更高了,千户所千户官赵高找兀也里,要求在教加减法时,把他的百户,总旗、小旗也带上,他可以给“束脩”,一次五两的银锭,兀也里收到第三十个银锭时,“船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