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有神灵
繁体版

第九章 白老妇人的心事

    近几日,衡阳县连续下雨,不见太阳,白狐就在观音庙的庇护下休养生息,修为和法力在观音庙的加持下,也逐渐增长。

    终于有一日,天气放晴,白狐修养好功力后,闲闷得慌,跟观音化身说想要出去走走看看,观音化身看着它笑笑说:

    “你确实也不能总是待在这里。”

    说罢,从宝瓶中抽出杨柳枝,又为它洒了些甘露水,这些甘露水晶莹剔透,在白狐身上闪闪发光,形成一道保护层,对它说:

    “去吧,索刹不会找到你的。”

    白狐于是化成人形,在凡间人群中闲逛,玩玩小商贩卖的小东西,看看周围街边人群的忙忙碌碌,看看热闹,天气有些热,白狐走着走着,觉得累了,就坐在一家茶馆桌边,伸手变出一枚铜钱,跟店小二买了碗茶水喝,正喝着,突然听到旁边有人说话,白狐寻声望过去,只见旁边一桌上围坐着几个准备上京赶考的书生,说话声音很大,只听一位书生说道:

    “这次我必须要考中,我可不能像白礼一样,都快四十岁了,头发都花白了也去跟着凑热闹,让人笑话。”

    另一个书生接着说:

    “听说他家老母亲,因为他读书的事,没少被亲戚笑话,你说他书没少读,文章写的也不差,怎么就是考不中呢?”

    旁边一位还在搭茬:

    “听说他家穷的都快过不下去了,他老母亲……”

    正说着,几个人突然都不做声了,纷纷互相使眼色,说道:

    “好了好了,不说了,吃菜吃菜。”

    白狐回过头,看到街边正走过一位衣着朴素、面露愁容的老妇人,不用问,这定是那多年考不中的,叫白礼的那个书生的老母亲。

    这位白老妇人走在街上,路过旁边一个卖布料的摊位,恰好几个妇人在看布料,一边看布料,一边斜眼看着白老妇人,一边又在互相窃窃私语,那白老妇人觉察到后,突然走上前去,对着那几个妇人耳边大喊道:

    “我儿子这次一定能考上,我儿子这次准能考上!”

    吓得那几个妇人一声不吭,布料也不看了,一哄而散。

    白老妇人继续走在街上,嘴里一直念念有词:

    “我儿子能考上,我儿子准能考上……”

    白狐看着白老妇人,觉得很好奇,不知道她这样走在街上是要去哪里,为什么她一直说她儿子一定能考上,于是白狐起身,跟着白老妇人。

    走着走着,突然白狐觉得周围的环境很熟悉,似乎什么时候来过,突然它想了起来,这周围就是当初它亲眼看到红狐和修罗妖被击毙的地方,这条路就是通往神龙观的路,白老妇人是准备去求神龙观的。

    想到这里,白狐想起观音化身说过的话,于是她想了个办法,转身施法,化作一个小道姑,突然出现在白老妇人面前,拦住了她的去路。

    白老妇人一惊,看着白狐化身的小道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是好,小道姑看着白老妇人,喜笑颜开的对她说:

    “老夫人,看您面相,瑞气盈门,近期家里定有喜事,为何如此愁云密布啊?”

    老妇人听了这话,顿时有些欣喜,一时语无伦次:

    “啊,是真的吗?太好了,我家儿,太好了……”

    这时,小道姑,打断了白老妇人,接着说:

    “您先别太高兴,我说的是近期有可能的喜事,能不能喜从天降,还要看您自身的造化。”

    白老妇人这时有些清醒,连忙说道:

    “哦,明白,我一定,哦,还请道姑点化。”

    白狐神气了一下,接着对她说:

    “点化谈不上,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你一点意见,”

    “你说,你说。”老妇人很开心。

    白狐看时机已到,笑笑接着说:

    “衡阳县郊区城外,有一座破庙,里面久无香火,你若能每日去打扫祭拜,你心中所想之事,定会实现。”

    白老妇人听后,有些犹豫,她问道:

    “村里人都说神龙观是最灵的,你说的那个破庙,灵不灵啊?”

    白狐一听,顿时有点生气,微嗔道:

    “怎么,你还不信我,我是看你可怜我在帮你,你看,我可曾收过你一个铜板没有?”

    白老妇人此时人早已经失去了判断,经常被人误导,这小道姑与自己无亲无故,也没有收自己一分一毫,一心想帮助自己,自己怎么还能怀疑她呢?想到这,白老妇人顿时觉得很过意不去,于是应声道:

    “好好好,我去,我去!”

    白狐这才心满意足的走了,殊不知此时,它在街上与白老妇人的谈话,被屋顶房檐上的垂脊兽全都听了去,其中一只垂脊兽,就是龙九子之一,喜登高好望的朝风,它看着白狐化身的小道姑离去的背影,看了好一会儿。

    就这样,老妇人听了她的话,每日都去观音庙烧香,打扫,每日祭拜,观音化身看这位老妇人心心念念都是所求之事,每做一事都在祈求,根本积不下福报,而白狐又给了老妇人希望,无福强求,必遭劫难,观音化身,很担心白狐,劝她说道:

    “不凭福德,私自改变因果是要背劫难的,白家人功德不厚是不能做官的,他家祖上出过贪官,背过人命,天帝下旨剥了他家三辈的功名,他这一辈注定是要靠出苦力过一生的,根本担不起高官厚禄,世人愚蠢,不积功德偏要强求,若真求到了恐怕会有性命之忧的,做官唯有行善积德,福德深厚此一法,其余,恐祸随福至,我们只可以引导人向善修福,绝不可以肆意妄为。”

    白狐听不进去,说道:“白老夫人为观音庙打扫,供香果,这就是福德,因此得些好处,世人就会都来向佛向善,这不是好事吗?”

    朗如仙子说:“天界众神仙体,奉天帝懿旨,各司其职,各凭修习功德才得以晋封天神,伸手指了指这些香果,此等凡间俗物,天神哪里受用了一丝一毫,不过是感念敬供之人的诚心,给与护佑罢了,岂能和天神修习的功德相提并论,若只因为凡人供了香果,就要满足凡人所求,那佛菩萨于贪官何异?世间人心念不善,屡教不改,你看这些瓜果,几日就变成烂果,你再看看外面,饥荒遍野,到处都有吃不饱饭的人,拿像果供我的功德,和去施舍穷苦百姓的功德相去甚远,何苦舍易求难?白老妇人凡心私念过重,丝毫不懂取舍,这不是在行善积德,是在浪费粮食,损耗福报,此等作为,岂能积攒功德,又岂能改变命运?”

    白狐还是不肯罢休,说道:

    “她家没有功名,那就让我来帮她,她家担不起,那就让我来担,我在观音庙修养了这么久,总不能眼看着观音菩萨一直没有香火供奉,在人间继续冷落下去。”

    白狐为了报答观音庙的救命和庇护之恩,白狐决定帮助白老妇人实现心愿。

    几日过后,京城的考官准备阅卷,每个人都被关在一个小房间里,四下里没有第二个人,白礼的卷子就在其中一位大人手上,这位大人做考官多年,但对这些多年未中榜的名字还是记忆尤深,尤其是白礼。

    此时,这位大人又看到了白礼的卷子,心里笑了一下,心想这个人读书这么多年,文章却没有一点长进,还是老样子,一看这文风就知道是谁,正想着,就把白礼的卷子扔在落弟的一边,回头再拿起别的卷子继续看。

    没想到此时此刻,这位大人的举动全被白狐看在眼里,它略施法术,指动一动手指,那卷子居然自己飞了起来,自己放在了中榜的那一摞上,这位大人看的呆了,以为自己眼花了,于是走过去,亲手把白礼的卷子又拿了回来,刚坐下,谁知突然屋内起了一阵风,吹着白礼的卷子又放了上去,如此来回两三次,都没办法把白礼的卷子拿下来,这位大人于是亲自找了椅子,找了些重物,把卷子压在落地的一边,心想看这回还能怎样,这位大人坐回去继续阅卷,此时突然,屋内大风飞起,卷子上面的重物和椅子全被推翻在地,把这位大人也吹倒在地,卷子又重新飞舞起来,落在了入围的案卷上。

    此时这位大人实在觉得蹊跷,惊恐万分,以为是哪位神仙显灵,于是不敢再对抗,跪在地上对着周围拜了又拜,说道:

    “不知是哪位神仙显灵,庇佑着这位贡生,我通过便是,莫怪莫怪。”

    拜了半天,后来房间里的风息了下来,一切又归于平静,这位大人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第二天放榜,白礼高中。

    白老妇人听说之后,在家里高兴的一病不起,隔天就没命了。

    观音化身看着白家人办丧事,对白狐说:

    “这就是白家福报太浅,根本担不起官禄,如果白礼不中榜,白老夫人还可以多活几年,如今这大福压下来,必是祸患无疑,日后若不再行善积德,恐怕还有更大的祸事等着他。”

    白狐却说:“白老妇人本来就已经年逾古稀,如今儿子中榜,她也算是了了一桩心愿,总比抑郁而终要好啊。我已经暗中警告过白礼了,放心吧日后必会行善积德的。”

    观音化身看到白狐依旧执迷不悟,只看着它,也不再说什么。

    村民听说白家老太太是凭着观音庙的庇佑,才求来儿子的仕途,才能在临终没落下遗憾,纷纷议论,都说观音庙显灵了,增加了观音庙的威望,从此以后,观音庙香火越来越旺盛,来朝拜的人越来越多。

    然而这一切都被屋脊上面的朝风在看眼里,化作一缕轻烟,往神龙观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