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夫人有张乌鸦嘴
繁体版

第二百三十六章中秋佳节,庆丰台大典

    马车被拦住,晨风和晨阳翻身下马想要将人拖走。

    马车里却传来了女子清灵悦耳的声音。

    “诸位,我是圣女,并不是神女,你们的愿望我实现不了。”

    众人一听这话,多数人眼里都浮现出失望之色。

    “怎么就实现不了呢!不是说圣女在草原那边降下福泽之灵后,好些人的旧疾都痊愈了,多年没怀上孩子的妇人都有了身孕吗?”

    “对啊!求圣女也为我大周降下福泽之灵吧!”

    “求圣女为我大周降下福泽之灵吧!”

    有人带头跪求,长街两旁原本看热闹的人眼睛一亮,呼啦啦全跪了下来。

    这两日圣女在乌兰城和察哈降下福泽之灵的事,可是在燕京城传得神乎其神呢!

    马车内。

    顾以沫听着外面一浪高过一浪的声音,颇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就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再有半月便是中秋节,届时开一场大典吧!”

    胡国人都享受了她的福泽之灵,大周这边是铁定赖不掉的。

    “好!辛苦娘子了。”

    韩昀璟将人拥进怀里,运起浑厚内劲朝马车外面扬声道:“中秋佳节,庆丰台大典。”

    众人闻言,顿时兴奋得两眼放光。

    就在大家准备叩首拜谢时,男人低沉嗓音挟裹着层层威压,再次响彻长街。

    “今日之事若再发生,跪一个本王砍一个。”

    直至马车远去,长街上跪着的众人才冷汗涔涔的站了起来。

    “好险啊!刚刚我差点没被吓晕过去。”

    “可不是嘛!摄政王发怒的声音好恐怖啊!”

    也有人表示理解:“人家圣女王妃出趟门,你们就堵在路上求这求那,也却是过分了些。”

    “对啊!看看你们都求的些啥乱七八糟的。”

    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头子,指着最开始跪在街边的几人嘲笑道:“王老三你求人家圣女王妃给让你赌运亨通,你咋不求老天爷直接赐给你一座金山算了。

    李老五你个不要脸的,竟然求圣女王妃给你个十六岁的大姑娘当媳妇,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一个三十好几的懒汉,还长得这么磕碜,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还有那个拦马车的女的,你家求儿子不该去求送子娘娘吗?跑来求咱们圣女王妃干啥呢!想生儿子连几个香油钱都舍不得了……”

    老头声音很是宏亮,从他数落王老三开始,众人的哄笑声就没停过。

    而被他数落过的人,则全都讪笑着摸摸鼻子没敢反驳。

    可不是嘛!

    他们现在想想,也觉得自己所求有些过于好笑了。

    人家神仙还各司其职呢!

    圣女王妃跟他们一样,都还只是有血有肉的凡人。

    哪里能啥事都去求人家啊!

    不过八月十五的大典,倒是值得人好生期待的啦!

    老头数落完人,捏着胡子便急急往家赶。

    进门看见正在做豆腐的儿子儿媳就嚷嚷开了:“都别忙活了都别忙活了,大郎你赶快套车,去安县把你岳母一家接来燕京过中秋节。”

    夫妻两个被嚷得有些发懵:“为什么啊爹!不是说好了今年我陪秀儿回安县去过节的吗?您咋出尔反尔呢?”

    “是啊爹!八月十五正农忙呢!我娘他们肯定不愿意来燕京的。”

    李秀儿搅拌着盆子里泡得胀鼓鼓的豆子,脸上满是为难之色。

    安县离燕京可要好两日的路程,地里的庄稼可耽搁不起啊!

    “我知道他们正农忙啊!这不是让你们两个马上回去帮忙吗?”

    老头眼睛一瞪:“你老娘的咳嗽,不是总也治不好吗?还有你那个小侄子,不是三天两头就闹肚子吗?刚刚摄政王说了,八月十五那日,圣女王妃要在庆丰台开大典,届时会降下那个什么福泽之灵,你们现在回去帮忙把庄稼该收的收了,该种的种了,然后赶在八月十五之前回燕京。”

    夫妻两个听完,脸上都露出欣喜的神色。

    李秀儿更是感动得眼眶都红了。

    人家的公爹都防着儿媳往娘家搬东西,可她的公爹不止不拿她当外人,还总教育大郎要对自己爹娘好,逢年过节,自己为了省两个银子给孩子买笔墨纸砚,回娘家的礼买薄了些,公爹还会悄悄拿银子给大郎让他补上。

    她常常在想,自己上辈子,肯定是功德无量的大善人,才会嫁一个这么好的人家。

    张大郎想到岳母和小外侄儿,也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就去牵栓在后院的驴子。

    套好驴车,张大郎和李秀儿坐上去就要出门,张老头又忙将人喊住。

    “你们动作快些,将该收的全部收完,如果八月初十该种的还没种往,就都先别种了,等回去了再种,务必要在初十就从家里出发,不然的话,我担心你们八月十五回不来燕京。”

    “为什么啊?安县到燕京,顶多就两日的脚力啊?”

    张大郎不解,可李秀儿却想要原因。

    谁家没个亲戚舅子的,他们能去把岳家人接过来,别人肯定也会去接人啊!

    到时候,路上指不定挤成什么样呢!

    思及此。

    李秀儿兀自点头答应:“哎!爹放心,咱们听您的,肯定初十就出发。”

    张大郎还要询问,李秀儿便简要的和他解释道:“咱们去接亲戚来沾圣女王妃的福泽之灵,别人也会去接,到时候路上肯定会堵车,如果回来晚了错过大典,岂不是要哭死。”

    “对哦!”

    张大郎这才反应过来,他抓了抓自己的后脑勺,冲自己媳妇笑得见牙不见眼:“还是秀儿聪明。”

    见儿子这副傻样,张老头简直没眼看。

    想他九曲八拐玲珑心,怎么就生了这个榆木疙瘩。

    还好他儿媳是个聪明的,孙子也遗传了他娘的聪慧,这才考进了南山书院。

    “天色不早了,还不快走,想留下来吃晚饭呢!”

    “哎!那我们走了啊!”

    张大郎丝毫没看出自家爹满眼的嫌弃,鞭子一扬,驴子就嘚嘚嘚的跑来起来。

    他们还没出城门,果然就看见一辆辆的马车驴车往城外赶。

    ……

    第三日的庆功宴上。

    顾以沫被一群诰命夫人小心翼翼,又热情洋溢的恭维着。

    因为太后和太上皇轻易不见任何人,小皇帝谢沐笙仗着有摄政王撑腰,又不许大臣们提立后选妃的事。

    遂!

    那些惦记后位的人家,便将主意打到了楚芸和顾以沫身上。

    于是顾以沫和楚芸一出现在庆功宴上,就被一个个打扮得花儿一样的小姑娘们给围住了。

    一开始。

    两人还以为她们都目标是韩昀璟,可人家三句话不离皇上少年有为,治国有方。

    就是在愚钝也回过味儿来了。

    婆媳两个对视一眼,倒是都好整以暇认真打量起这些小姑娘们来了。

    可看了一圈,两人眼里满是失望之色。

    这些小姑娘年纪不大,可那满心满眼的算计,相互踩踏攀比的样子,弄到宫里不得斗个你死我活啊!

    于是庆功宴一散席,婆媳两个脚底抹油,早早的就溜了。

    而在八月十五大典的前一日,韩玲儿和肖家一家子彻底闹翻了。

    因为韩昀璟特意交代过,肖廷烨复职的事按惯例走,不用特意看镇国公府的面子。

    遂!

    肖廷烨最终,只在锦衣卫领了个总旗的职务。

    这让肖廷烨一家子都心里很不痛快。

    加上这些年韩玲儿在绣坊掙的银子,一大半都用来给肖老婆子治眼睛了。

    肖廷烨这十年要养家养丈母娘,养小舅子,手里压根就没多少余钱。

    他们一家子初回燕京,又是置办新衣,又是置办首饰的。

    而肖廷烨为了复职,没少请以前相熟的友人同僚吃酒。

    他存下的那几个银子,在他复职的那一日,就彻底被掏空了。

    手里没有银子,孩子们又把嘴给养刁了。

    一顿没有肉吃,就嚷嚷着食不下咽。

    这可把肖老婆子给心疼坏了。

    可肖家因为逝去的肖父是个药罐子,本来就穷得叮当响。

    后来肖廷烨考上了武状元,当上了锦衣卫的千户大人。

    家里才好过了些。

    可肖廷烨娶了韩玲儿才一个月便出事了,肖父刚有好转的身子受不了打击,没几天就一命呜呼了。

    肖老婆子又哭瞎了眼,她手上的银子,全在那段时间用没了。

    孙子要吃肉,她自己没银子,便要韩玲儿拿银子出来卖肉。

    可韩玲儿死活说她没有银子了,而两个孙子还嚷嚷着说她荷包里有金锭子。

    肖老太太一恼,这不就在猪肉摊子前打起来了嘛!

    韩玲儿也豁的出去,在老太太打了她两个耳光后,她便用一早就准备好的毒药裹着帕子捂在脸上。

    几息功夫两边脸就肿成了包子。

    然后她就顶着那张猪头脸,让两个婆子搀扶着,从青柳巷,一路哭哭啼啼走回镇国公府。

    等肖廷烨从锦衣卫所出来时,整个燕京城都在传他娘为了一口肉,把辛辛苦苦照顾她十年的儿媳妇给打得毁容了。

    肖廷烨被这一消息给气了个倒仰。

    他家都没顾上回,便风风火火赶到了镇国公府。

    可他连韩玲儿的人影都没看到,只得了张拟好的和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