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王朝之男权崛起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兵发东崮

    银月女王终于下定了决心离开南岭。在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搜索和作战后,虽然独松仍未捕获,其部下大多不是已作鸟兽散,就是已被消灭,少数残余当地新组建的治安军就可对付了。只是那支精锐始终没有找到,也没有再出现过。银月女王已经越发否定是否真的有这样一支精锐存在,至少应该不会有当初预想的规模。当初女王也怀疑那些打了败仗的军官们为了掩饰自身的无能而夸大敌方的实力,所以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询问了众多幸存者,最终将敌军的数量从原本报告的三千到五千降到了一到两千。但现在看来,自己还是高估了对方,或者说,还是低估了某些人在死里逃生时对危险因素的感知上的有意或无意的放大程度。其实,大约一个月前,女王就已经开始怀疑了,但一则没有真凭实据,二则此时改变部署就意味着承认自己判断失误,有损声望,所以女王又多坚持了一个月。在这段时间内,如果能捕获独松,无论生死,都可以给此次作战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即使找不到独松,只要再多消灭一些敌军,自己也可以顺势把敌方精锐的帽子扣到他们头上,任务仍然算是完成了。

    一个月后,女王的计划基本实现,大捷报告也已经送去京城了。京城里为此还特意欢庆了三天。女王的声威随之大涨。但女王此时却高兴不起来。最初计划在夏季就展开对东崮山的围剿,现在早已入秋,自己却还滞留在南岭。本想着赶在秋收前派出部分人马赶到东崮山去破坏那里的秋收,却没想到先锋营贪功冒进,全军覆没,其它部队被吓到,逡巡不前,以至于东崮地区至今尚无女王军的一兵一卒。而自己这边,野战军团主力在南岭剿匪,战斗伤亡虽不算大,但山中地形复杂,意外频发,由此造成的伤亡不比战斗伤亡少多少。另外,这里的盛夏不仅酷热难当,而且蚊虫肆虐,搞得军中疫病流行,许多人都病倒了。为了补充兵员,训练新兵,大军只能延缓行动,预计冬季之前不可能抵达东崮地区。为了迅速补充野战军团,女王直接从治安军团抽调精锐,补入野战军团,但也因此导致治安军团充斥着大量新兵,使其本来就不高的战力更成问题。还有,冬季的东崮天气寒冷,可将士的冬衣尚未到齐,按理应该先暂留南方等待冬装,可崮南城的大败却让女王不能再等。此次失败实在是惊人,女王已经努力去封锁消息,但最近东崮山居然释放了战俘。有些战俘根本没回来,直接逃散了,大败的消息也就瞒不住了。为了赶在元老院发难之前取得一场大胜来挽回颜面,只能仓促出发了。好在自己的大军现在基本满员了,六个野战军团,六个治安军团,再加上其它一些辅助部队,总共约十五万人,可谓军容强盛,怎么着都能把东崮山踏平了。

    当女王的大军抵达崮南城下时,初冬的第一场雪已经下过了。飞鹰部队侦察回报,崮南城内看不到行人,只见全副武装的士兵站岗。向城头望去,但见每隔十步就有一个士兵立在那里,纹丝不动。看来,对方是要坚守了。女王随即下令,打造攻城器材,同时四面围城。

    第二天,女王又一次向城头观望,却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劲。于是,命令飞鹰部队抵近侦察城墙一线。一名侦查兵驾鹰冒险紧贴城头掠过,却没有遭到攻击。她又兜了两个圈子,突然直冲下来,那鹰爪抓起城墙上的一个士兵,随即抛下城墙。一名军官飞马赶到,俯身一捞,举着那士兵来到女王面前。那是一个穿着纸糊盔甲的稻草人。女王冷哼了一声:“雕虫小技!”遂下令,大军入城。城中早已空无一人,只有一些类似的稻草人立在街边。城中粮食、布匹等必需品也早已搬空。“至少房屋还在,士兵可以避寒了。”女王心里想着,嘴上却说道:“我还以为山岩有多么勇猛,原来也是胆小如鼠,竟然连一战的勇气也没有!”副官奉承道:“陛下雄才伟略,那山岩不过是一逃犯,哪敢与陛下争锋!”女王没再说话,心里在琢磨着该如何写战报。

    两日之后,京城就收到了女王在东崮前线大捷的战报。战报中声称崮南城一战,一日即破城,歼敌六千余众,缴获大批武器,而女王军损失轻微,大获全胜。战报同时强调,东崮气候严寒,女王军自南方而来,冬装不足,急需多方紧急援手。一时间,在庆祝大捷同时,各地也掀起了为前线将士捐助冬装的运动。

    南飞燕在东崮山中得到了女王入城的消息后,有些懊恼地说道:“才过了一天就被识破了,早知道就不费力气去扎稻草人了!”

    很快,女王就确定了,东崮山西、南方向的所有城镇都已经被东崮军放弃了。女王军兵不血刃,收复大片失地,自然又是一次大捷。军事会议上,女王布置任务,派出小部人马前去东崮山东、北方向上最近的仍在王朝控制下的地区,协助防卫,派出一部人马监视东崮军在东、北地区的驻军,而自己则亲率主力,在东崮山西、南两侧集结,准备攻山。会后,副官不解地问道:“山区易守难攻,平地则易攻难守,陛下为何要先难后易?”女王解释道:“山岩虽然怯战,却也是懂些兵法。他是以山区为干,城镇为枝。如果剪其枝叶,主干犹存,而若斩断主干,枝叶也将不存。所以,山区才是重点。另外,他放弃了西、南,而保留了东、北,就是因为他知道我们会从西、南而来,所以可以用山区来屏障东、北两地。情报显示,东崮军有不到五万守军,料敌从宽,应算成五万。我们虽有十五万,可是必须要分出部分人马去扼守东、北方向的要道,以防备对方向那两边流窜;同时,山区地形复杂,要防备对手潜出,袭击我后方,所以,还需一些人马去防守我方的交通线。这样算来,我能用于一线作战的不过八万人,如果主攻东、北,需要绕山而过,供给线暴露在敌前,太过危险,如果分兵同时攻击山区和城镇,每一方都难以形成绝对优势。对方内线作战,调动迅速,如果突然合兵攻我一边,我方可能会吃亏。所以,我不去冒这个险,就在这里稳扎稳打,先拿下东崮山再说。如果对方调兵回援,那我派的监视部队就可趁机变成攻击部队,夺取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