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汉献帝,还好我有模拟器
繁体版

第九十三章 关闭南城门(求推荐,求收藏)

    相比于前前任皇帝刘宏还需要参加朝议才能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张明通过北军的设计,已经初步完成了无需朝议,便可掌握长安城内消息的布局。

    而且这种方式比起百官制度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禁军靠的住,禁军依附于皇权而产生,他们的唯一职责便是护卫京都,因此做任何事情之前,往往先考虑到皇帝的需求,而不等同百官,在国家利益和世家利益之间,百官几乎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世家利益。

    当然这些设计,张明只能一点点的来,比如他借助长安城被敌军围攻的这个时机,才能够有效的将北军安排在长安城的各个位置,完成了第一轮部署,至于收集城内的重要消息,那都是北军顺手而为而已。

    “报,陛下,新兵监察使在宫外求见。”一个小黄门汇报道。

    “让其进来。”张明说道。

    只见五个监察使都来到高门殿,随后便汇报起了今天的训练日常,不得不说,有了宫中监察使的监督,新兵营的老兵全都拿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要知道一个监察使只需要负责十个老兵,所以想要偷懒,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还有5个训练结果考核官,要是半个月后考核结果为最后三名,则由新兵统领王临扣掉其当月一半的俸禄。

    张明听着训练结果,并没有太多表情,毕竟这才是新兵入营的第三天,对新兵也不用过于苛刻,所以能做好整队就已经很不错了。

    待五个新兵监察使离开之后,新兵统领王临也来了。

    与五个监察使不同的是,王临负责新兵营中的全部内容,其中既包括50个教官,5个考核官,10000名士兵,整个军营除了5个监察使不归其管以外,其余的所有人都归他管。

    所以王临的汇报内容就会相对多点,张明也听得更加仔细一点,有些内容其实与刚才五位监察使所说的一样,有些内容则是新的,比如涉及到如何考核的标准,他还没有制定好,也没有完整的思路,需要与陛下商议。

    这可难倒了张明,他也没有很好的思路,所以他只能让王临参考皇甫将军的训练要求,然后在制定训练标准即可。

    这下新兵统领王临倒为难了,皇甫将军,那可是大汉的名将,虽然他现在带的是董卓旗下的旧部,但以皇甫嵩的才能,十几天下来,这支部队已经可以如臂驱使了。

    而且在这个守城的关键时刻,王临无法亲自去请教皇甫嵩练兵的细节,不过很快他便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亲自前往军营观摩名将训练的要求。

    想到解决办法的王临随后也离开了皇宫。

    不一会儿,崔明便来到了皇宫,此次他所要带来的消息与弘农杨氏有关。

    “尚书杨瓒出身弘农,弘农杨氏三代公卿,除了杨瓒以外,其中杨彪任光禄大夫,九卿之一,而且满朝大臣,大多出自其门下,族中之人多在宫中担任要职,陛下需要谨慎之。”崔明说道。他在这几天的时间内与北军统领交换意见,发现杨家的门生比想象中还要多。

    弘农杨氏,始于西汉初年一个叫做杨喜的人,他本是刘邦手下一个毫不起眼的养马官,又来又在宫廷负责养护,楚汉最终决战的时候,在垓下的杨喜的好运也来了。当时项羽英勇,刘邦手下的士兵不敢上前,刘邦为了鼓舞士气,下令“凡斩杀项羽者,赏千金,并封侯”,并决定集中全部兵马围剿项羽,杨喜这个护卫官也在其列。在项羽自刎之后,杨喜眼疾手快,抢到了项羽的一根大腿,随后被刘邦封为了赤泉侯。这也就是弘农杨氏的始祖。

    如今的弘农杨氏经过了四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天下知名的望族。即使在本朝也是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董卓入驻洛阳时,曾经意图诛杀与何进关系较好的袁氏一族,汝南袁氏也是四世三公,所以为了抵消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董卓特意拉拢关西豪族,对同样是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一族进行了大肆封赏。

    董卓虽死,但其所做的行为却影响到了现在,弘农杨氏一族在朝为官者有大小数十人,分布内外,有尚书杨瓒,侍中杨琦,谒者仆射杨众,光禄大夫杨彪,地方上还有河南尹杨懿。

    如今杨彪赋闲在家,杨瓒作为尚书,管理着朝中的大小具体事务,比如各地前来进京汇报工作的上计掾史。

    张明叹了一口长气,如今长安城危难之际,他每天都是关心城外战争的事情,哪有闲工夫处理朝中的大事,崔明所说的虽然是事实,但别说在此关键的时间点,即使战争结束之后,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张明摆了摆手,崔明便心领神会。

    “陛下,最近各地进京的外官越来越多,是否要暂停接待外官?”崔明说道。

    自城内专门用于接待外地官员的客栈设立之后,从一开始每日一到两个官员入驻到现在一天十来个官员入驻,这种变化并不是因为到了各地上计的时间,而是董卓之死的消息已经逐渐传遍各州,各州的州牧,太守对于现在朝廷的现状需要一个了解,才能决定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张明设立官方客栈的目的也是探各地的口风,当然依靠着北军的监视,也不会出任何问题,甚至这些外来官员在长安城都没有太多自由可言,只能住在特定的地方,与特定的人交流,所以对于长安城要么是亲眼所见,要么就是特定的人告诉他们的,比如小二。

    不过现在,来的官员实在是越来越多,客栈都快要容不下了,而且北军监视起来也越发的困难,所以崔明才有此一言。

    “那便通知南城门守卫暂时关闭城门,不放地方官进入长安城中。”张明说道。

    反正到了城外敌军和城内守军的决战时刻,南城门也是时候需要彻底关闭了,否则一支高机动力的骑兵就有可能突破南城门,毕竟现在的南城门守卫并不牢固,决战时刻,一切都需要谨慎为之。

    “是,陛下。”说罢,崔明便前往了北军统领处,将陛下的话传达给了北军统领,再由北军统领传达给南城门守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