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汉献帝,还好我有模拟器
繁体版

第七十三章 落寞(求推荐,求收藏)

    张明所设计的军纪制度只会小范围在将来他所训练的军队执行,他很清楚,不管他设计的有多么好,这个时代的人是很难理解的,而且执行起来也会极为困难。

    甚至张明都不会把新的军纪制度让皇甫嵩的部队去执行,因为他很清楚,设计与执行是两码事,设计的很好,执行起来事倍功半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于他而言,像皇甫嵩已经可以将军队训练到这个时代的顶尖战斗力,他没必要为了自己的试验而破坏掉原本就优秀的军队。

    更何况张明并不觉得他一开始训练的军队就就能够达到他预期的效果,总之走一步看一步。

    张明所撰写的军纪制度主要参考前世的军纪制度,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士兵理解能力的缺失,他会将内容进行简化。

    然而张明在殿中写了很久很久,随后站起身来,走出殿外,看向此间洁白的天空,心中默然感慨,希望自己做的不是白用功,毕竟这些东西是否有效,还需要时间验证,但他未来的命运只会由接下来的半个月才决定。

    相比史书中的记载,张明为了这场战争至少多走了五步,一是拉拢了徐荣,二是收归了李儒,三是收服了吕布,四是新的军功制度稳定了底层士兵,五是发放粮食稳定了城内的普通市民,他做了这么多,自然不希望这些是无用功。

    张明遥远的看到崔明来了,他昨晚派崔明去将徐荣归降的消息仅仅告知皇甫嵩和吕布,直到现在才回来,也不知道皇甫嵩和吕布的看法。

    “陛下,臣已经将徐荣归降的消息告知了皇甫将军和吕将军,吕将军说徐荣此人可信,既然答应了归降,那必然不会反悔,皇甫将军对徐荣归降没有意见,只是他嘱咐陛下小心李儒,此人毕竟曾经是董卓的谋士,如今董卓部下正在城外围攻长安,切勿让其与董卓部下接触。”崔明一下子将皇甫嵩和吕布都说了个遍。

    “辛苦了,你先去休息吧。”张明对着崔明说道。

    崔明其人已经跟了张明许久,是第一个效忠张明的人,在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中,张明教了他识字还有远超过这个时代的许多东西,因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还需要崔明帮他维持宫中的事情。

    随后张明再次回殿中继续设计新的军纪制度。

    相比于皇甫嵩和吕布等人的忙碌,这段时间朝中许多大臣倒是得了闲,这几天,张明都没有召开朝议,毕竟好多事情他都已经安排好了,那些没办法做的事情,就算他真的召开朝议也解决不了问题。

    只是王允在府中依旧闲的无聊,在他看来,陛下的行为仿佛是在冷落他们,毕竟他们曾经为了陛下,不惜策划诛杀董卓的行为,然而现在面对敌军,陛下做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无论是带领禁军运粮还是在长安大街发放粮食,还是慰问军队,还是招募新兵,这些与国重要之事,仿佛都与他们无关。

    王允坐着府中马车,带着一群小厮前往杨彪府,如今的长安城热闹非凡,外面到处都是人,王府马车也没有之前走的那么顺畅了,到了杨府之后,随即便让手下敲开了杨府的门,走了进去。

    王允在杨府管家的带领下,来到了杨彪所在的客厅之中,此时的杨彪正在屋内画着东西。

    “文先,在家偷闲啊,居然有工夫画画。”王允缓缓的说道。

    “子师,你不也一样,怎么,在家待不住了?”杨彪苦笑道。

    “是啊,陛下有多久没找我们了,长安城如今此般困难之时,可你我却只能在这聊天。”王允也苦笑道。

    王允也在府中养着一些探子,所以对于城外城内的情况也有着一定的了解。

    “那能怎么办,陛下有大才,哪里还需要这群快要入土之人,你我就在家中做做画,听听小曲,注注书,不也快活。”杨彪头都没有抬,手里还继续画着。

    王允自然也能听出杨彪的不满之情,他也有着同样的想法。

    “你说陛下发放粮食为何也不让我们参与,难道我们连发放粮食都做不好吗?”杨彪再次说道。

    杨彪在朝廷做官亦历三世,从灵帝时期,到少帝时期,再到现在,无论是灵帝统治还是少帝时期亦或者董卓时期,他都不曾今天这般偷闲,除了那次曾经因为反对董卓迁都长安而被罢官。

    “可能是我们老了吧,陛下年仅12岁,做事果断,而且效果都很好,董卓刚死十来天左右,陛下便已经几乎彻底消除了董卓曾经的影响,如今的长安,从士兵到百姓,谁不夸赞陛下。”王允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是啊,我曾经在朝中做了那么多年的官,也一直为大汉鞠躬尽瘁,可大汉的情况并未随着我的努力而有改善,甚至,我越努力,大汉越差,若非当今陛下,估计现在朝廷还处在董卓控制之下,只是哪怕是董卓,也需要我们”杨彪有些落寞的说道。是啊,董卓最终也需要王允,杨彪这些老臣来控制百官。

    “你还记得年轻时候的我们吗?曾经你我哪一个不曾是少年,不也像陛下这般做事果断,也不喜欢把事情汇报给长辈。”在王允看来,陛下年轻有为而已。

    只是王允,杨彪全都错想了陛下,陛下并非有意冷落他们,只是汉朝时期的朝议制度对于处理事情而言,太慢了,在后朝,有三省六部制,有内阁制度,有军需制度,而这些制度比起汉朝的朝议制度而言,已经算的上历史的进步了,然而即便如此,对于见识过二十一世纪政治制度的张明而言,也仅仅只是如此而已。

    “哎,待长安危机度过之后,我们再去找陛下吧,想必陛下现在正为了长安城的危机而在发愁,此时打扰陛下反倒是臣子的不应该。”王允再次说道。

    “司徒啊,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关心国家大事,学着我没事做做画,注注经多好,也不会有你这么多的烦恼,陛下既然有卓越的智慧,我等臣子本就应该高兴,可你却依旧忧心忡忡的样子,哎,不想说你了。”杨彪停下手中的画说道。

    杨彪知道王允之前为了策划诛杀董卓老贼,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是大汉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