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者归来,我变身为大学男神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替霞姐谋出路

    从那天晚上之后,夏风和邱雨桐便正式成为了名正言顺的情侣,不用再以朋友的身份相处而保持一定的距离,也不用再压抑或者藏着自己的感情,两人光明正大地手牵手走在上课或者下课的路上。

    随着夏风出现在邱雨桐的身边,那些曾经对邱雨桐抱有过想法的男孩,都不得不退避三舍,因为他们无论是外观还是头脑都比不过夏风,硬要和夏风抢无疑是以卵击石;而夏风对邱雨桐的好,也让不少爱慕他的女孩知难而退,除了羡慕再也不敢有任何心思。

    连宿舍的三个哥们,除了夏风独自一人的时候才会邀着夏风同行,只要在路上看见邱雨桐,便立刻识趣地自行离开,让老大和“大嫂”享受二人世界。甚至有几次和夏风同行时,与邱雨桐迎面相遇,他们立刻像电视剧中小弟见到黑帮老大夫人一般毕恭毕敬地敬了个礼,然后大喊一声:“嫂子好。”

    这句“嫂子”往往羞得对面的邱雨桐面红耳赤,而夏风却不以为意,走上前,大大方方地牵着邱雨桐的手,或者搂着邱雨桐的纤腰,在雷鸣他们挤眉弄眼的羡慕当中双双离去。

    除了上下课路上,课堂上夏风和邱雨桐总是成双成对,课后的时间,夏风也渐渐地抽出时间来陪邱雨桐了,不再花那么多时间练习篮球了,他已经不需要怎么练习了,风神队目前由马奔看守着,基本不会出什么乱子,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考虑比赛制胜策略。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件事需要亲自操心,那就是霞姐店铺的生意。

    夏风内心对霞姐还是有些愧疚的,早就说好的要帮她想想办法,虽然并不是当着她的面许以承诺,但心里的承诺那也是承诺,只不过最近自己忙着篮球组队,还有陪着邱雨桐,毕竟刚相恋在一起,对于热恋没几天的男女来说,这段时间的腻歪陪伴是必需的。

    尽管夏风最近这段时间依然抽空准时去店里打工,但那本也是他的本职工作,霞姐可是明码开价付了工钱的,只能说他完成了对霞姐最起码的责任,但是说到私人情感上的援助,却做得不到位。

    尤其是上次去霞姐店里的时候,当夏风准备下班离开,霞姐主动叫住他,走到他的面前,擦着额头上的汗水,手里拿出一沓钱递给夏风,柔和地说:“夏风,来,这是最近这两个星期的工钱,你收好。”

    夏风看着霞姐手上的那沓毛爷爷,连忙摆手说道:“霞姐,距离你上次给我钱才一个多星期,不用这么快就给,而且你给的也多了,我可没干这么多活。”

    “没事,看你最近挺忙的,还要来兼顾我这里的生意,而且在店里忙前忙后的,出了不少力气,店里就你一个男丁,什么累活重活都让你干了,我还不得给你点奖励啊,不然到时你一个不满意跑了,我去哪里找这么好的帮手。”霞姐又将钱推了回来。

    夏风还欲推辞,霞姐直接豪气十足地将钱塞进他的衣兜,并且用令人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好了好了,你再给我推来推去的,我可就生气了,一个大男人婆婆妈妈的。这点钱都不敢拿。”

    虽说霞姐是好心,但这番话像是激到了夏风,他也不客气,直接收了下来,只当是作为自己将来为霞姐出谋划策的报酬。

    霞姐的店铺生意依旧惨淡,只能说勉强维持,但照这情形下去,估摸着也撑不过三个月,寻找解救之法迫在眉睫。但她一个女人,除了懂得按照常规的流程去学着人家开店,连店内运营内容和模式都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或者模仿别的店铺来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因此当遇到生意不好的时候,除了拼尽全力阻止萧条迟一点到来,似乎也没有其他办法。

    所以,这重担,无形之中就落在了夏风的身上。

    但他其实也没有什么经验,毕竟也没亲自开过店,但好在他感知够敏锐,头脑够聪明清晰。

    夏风拿出学习的那套模式,打算从书本下手,学校的图书馆资源丰富,是他的首选,趁着和邱雨桐一起去图书馆共同自习地时候,夏风会找一些经济、商业、市场营销、餐饮商业模式等方面的书籍来看一看。

    虽说在很多人的眼里,书上的知识过于理想化,不少言论和结论脱离现实,使得不少人对于书的看法就是:说了一堆很有道理的废话。但还是有很多内容是相通的,夏风从这些书籍中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抽丝剥茧,硬是找到了其中一些核心的内容,久而久之,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结论和方法。

    对于男友的“不务正业”,邱雨桐倒也没有好奇或者怀疑,只当他是学多了专业课程知识,临时看看经济商业类的书籍来调整放松自己的头脑。

    花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夏风看遍了图书馆内所有相关的书籍,也抽空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加深理解,对于霞姐店铺的现状,问题所在以及解决方法,他已经逐步有了一些眉目,虽然不能说一定会帮霞姐顺利度过这次难关,但多少会有些帮助。

    整个计划预计持续一个月左右,能不能起到作用,一个月之后见分晓。

    他计划的第一步便是调研东阳路东半街的店铺的情况,除了自己抽空去那边店铺门口走走,观察下客流情况,以及平常都有哪些客人,都去哪家店吃东西。他有机会便会利用自身的优势,主动和那些店铺的服务员聊天,探听一些他们最近店铺里的营销活动。因为夏风经常是晚上来,东半街那些店铺的服务员一开始并不认识夏风,因此透露了不少信息,还对这个长得有些帅还能说会道的小伙子很有好感。

    另外他还利用自己篮球队队长的身份,发动队员小弟们,或去各大店铺吃东西,或者干脆直接去应聘临时服务员,探查店内的情况,包括装潢、店铺结构、布局走向以及店内服务,另外找机会和客人们聊天,探查客人们是这附近的熟客还是远道而来的陌生客人,以及他们对于当前店铺的食物的评价,以及想有哪方面的改善,深入了解他们对于美食以及饭馆的倾向,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在琳琅满目、饭馆众多的美食街上选择自己想要为哪家店铺买单。

    另一方面,在霞姐的店铺内,夏风会抓住一切机会,和前来饭馆吃饭的客人聊天,先是利用自身口齿伶俐的优势,获得顾客的好感,甚至有好几次都被前来吃饭的女孩要联系方式,惹得在后厨的殷娇娇忍不住翻白眼,大骂他不安好心。

    趁着和客人聊得开心的时候,夏风便会将话题逐渐引到食物和饭馆上来,倾听客人对于饭馆内食物、设施布置的建议,然后默默记在心上,等忙完之后便细细琢磨,将其中有用的信息记下来。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探查,夏风基本上摸索出了一些规律。

    比如来东阳路吃东西的客人除了节假日多为来东海市旅游的外地旅客占多数,平时则主要以东海市本地人为主,这样的话,霞姐的店要想长期经营下去,那么主要服务的对象还是东海市本地居民。从东海市本地的饮食习惯上来看,当地人还是喜欢口味偏稍微清淡一些,偏甜一些,而霞姐之前光顾着搞特色,想用外地的特色小吃来吸引当地顾客,但口味上偏重偏辣,与当地人的饮食习惯背道而驰。

    再比如夏风还了解到,在这些客人当中,除了一些喜欢在店面装修豪华的饭馆内吃饭,享受那种有面子的感觉,以及请客需要外,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小巧干净、经济实惠、吃饭方便的饭馆吃饭。

    但很明显西半街不仅是在规模上不如东半街,连自身的环境、饭店设施布置,以及价格上,相比于东半街的大饭店,都没有任何优势。不仅外面的街道有些脏乱差,连自家店铺门口的卫生也一般般,至于店铺内,虽然也经常收拾,但从店铺外面看过去,确实很难将这家饭馆和干净整洁卫生联系在一起。

    另外各家饭馆在菜品上容易复制拷贝,比如同一条街上,连续有几家虽然名字不一样,但是店内菜品却几乎相同的饭馆或美食店,没有任何特色或者吸引人的地方,自然吸引不来客人。

    再就是以前不知何故,东半街发展起来后,西半街的客流明显下降,由此引发的羊群效应越来越明显,东半街的客人越多,其他客人见此情形,便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东半街的饭馆更好吃或者更经济实惠,有些人见东半街店铺人多,生意好,第一印象就会很好,即使身在西半街,也会因为从众的心理效应而愿意多走几步路到东半街饭馆吃饭。

    如此种种因素,才导致今日饭馆的生意江河日下。殷红霞虽然也做过几年生意,但大多数是凭借着积攒下来的以往的经验去开店,如果店铺周围本身的餐饮环境状况还好时,那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安安心心做好店铺生意,自然就会有客人上门,无需考虑或者深究太多。

    但一旦市场环境不好时,竞争压力大了,需要增强自身能力去研究经营策略,如何在竞争恶劣的环境下生存,那么殷红霞就完全不会了,她本身并没有读过多少书,知识技能储备以及眼界见识也不高。现在的她就是处在这种情况下,所以才想着花大价钱搬去东半街,而不是在目前的绝境下想办法求生存。

    幸好她招来了夏风这么个伙计,而且还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对待他,并感动了他,才让夏风不遗余力为她想办法解决当前的难题。

    夏风花了两个晚上,根据殷红霞饭馆的情况,替她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经营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