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破球征服史
繁体版

顺利拿下邬县

    麾下的部队已经休整了两天了,韩烁觉得已经可以了,再歇就懒散了。下令召集麾下士兵集合,去攻安阳郡。

    行军路线是早就计划好了,先攻击巨鹿北部的邬县。然后渡过漳水,攻击安平郡郡府安平。然后南下攻击南宫,经县,就可以抵达广宗城了。

    一个郡府,三个县城,即便这些地方全部沦陷,敌方主力不在,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两个月内赶到广宗问题不大。

    部队集结完毕,韩烁下令全军行军。云梯都已经做好了,干脆带着应急,运辎重的辅兵再分出一部分人抬云梯。

    行军一天之后,就已经快抵达邬县了。韩烁命令士兵们连夜行军,再坚持坚持,到了邬县附近扎营。

    抵达邬县附近之后,已经晚上十一二点了。安排一千步兵,一千弓弩手负责警戒,其他人扎玩营就休息。

    邬县也不过是一个小县城,城内应该守军不多,让士兵休息一会,黎明时分用云梯从多处登城。突然袭击的情况的情况下,应该能直接登上城墙。

    一个小破县城,还是不想那么多了,省的战术都还没执行呢,城就破了。或者敌军逃跑,将城拱手相让。

    据斥候回报,邬城还没下曲阳大,城高五六米,长宽约六七百米。城内驻军不多,一两千人,最多不超过三千。

    就这么个小破城,就这么点人,直接劝降就可以了,劝降不成功就直接攻城。攻不下再商议作战计划。

    “通知张燕明日带麾下士兵到北门,李虎带麾下士兵到南门,元梦带五百士兵绕去西门,卯时前往,卯时三刻前就位。”

    “让他两人带着云梯过去,待西门擂鼓喊杀声起,立即攻城。”

    “其他士兵除了两千守营,其余的随我一同去东门。让辅兵也过去,多数旗帜。明日卯时出发,明早上卯时叫我。”

    次日,韩烁在睡梦中被亲兵叫醒,难受的想哭。敲难受!敲生气!敲累!干脆别打了,回家算了。。。

    又赖床一会,这才起来,刚想通知部队集合,就看到士兵们已经列队完毕,就等他一起出发了。。。

    韩烁下令士兵,最前列的两个百人队队列不变,开始行军。后续部队跟上的时候,跟队友前后相差一个身位!

    七千士兵,两千辅兵,派出去两千,留守两千,总的就只剩五千人了呢。努努力虚张声势一下,假装有个三五万,吓吓敌军。

    六七米的城墙,最多也就相当于从三层楼向下看。稳妥点,将步兵部队停在离城两百米远的位置,让元梦带着五百骑兵上前劝降。

    元梦领命之后,带着五百骑兵走到城前。还没来得及说话,敌人就直接用弓箭射了过来。

    韩烁本就没睡好,心情不好。邬城城小兵少,本以为会可以劝降的,谁知道对方这么不懂事!而且射完箭也没人阻止!

    韩烁当即下令让元梦撤回来,士兵恢复正常队列。让王康带着麾下一千士兵攻城,赵斌带着一千弓兵散开向城内射击,掩护步兵攻城。并且让辅兵大声喊杀,以壮声势,消敌斗志。

    一千步兵,同时从四个云梯处登城,每一处安排二十人。死伤一部分之后再派二十个,避免太多人处于敌兵的射程内。

    张燕和李虎听到西门喊杀声响起,立即下令攻城,三面城墙接连开始发起进攻。不到半个时辰,敌军请求投降。

    韩烁担心是对方的缓兵之计,毕竟强攻死了不少人了。于是并未下令停止攻城,而是要求对方放下武器,举起双手,放攻城部队接管城墙。

    在承诺不杀他们,不为难他们之后,韩烁的部队顺利接管了城池。其他两面城墙也先后停止了厮杀,邬县全部黄巾军投降。

    这是韩烁第一次参与攻城战,强攻损耗太大了。在有弓兵互射干扰的情况下,几百人受伤。当场死亡的加上救不回来的,要有几十个。

    而这还是只强攻了不到一个时辰,而且敌方的弓手准头不行,箭支不足。如果是一座大城,守军精锐,兵力充足,强攻得死多少人啊!

    投降的黄巾军放下武器走出城在外边站着,却没人理会他们。但是对方五百骑兵就在旁边,他们也不管问,也不敢跑,就那么忐忑的站着。

    等登城的士兵在城内到处检查过之后,确定各处没有问题。于是出城向韩烁汇报没有发现异常,韩烁这才到投降的黄巾部队旁边考虑怎么安置他们

    按理说最好是将他们编入军队,但是现在要打仗,没什么时间。即便是打乱重编,安插在各个队伍,那也没什么用。要么容易倒戈,要么出工不出力。

    要想他们能够真心归顺,就要妥当安置他们的家人,并且能够保下他们。不但如此,还得是他们本身就没有宗教的盲目崇拜,太麻烦了。

    韩烁心好累,本官缺兵,这帮人还不敢用,要安置他们,还得派兵跟着,就很烦!愁了半天,没什么好办法,就很无奈。

    “本官既然应允不杀你们,便不会杀你们。可是你们无处安身,无法谋生,就还要作乱,本官也很为难。”

    “你们将家眷带出来,将家眷全部迁入本官治下,本官让人将他们分散安置在各个村镇,并且给予少量田地。”

    “你等随本将军参军,自成一军,重新整编,如此可好?”

    黄巾众人一听不但不杀他们,还为他们安置家人,给予土地,当场就跪下了“我等愿意,一切听大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