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之霄侯传
繁体版

华兰回府

    正月十五以后,何霄和明兰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很微妙,但是一直都没能有机会和明兰单独说话,现在明兰和长柏长枫每人下课都要先去给盛老太太请安。

    就是何霄以去寿安堂请安的名义也没找到机会!

    这是何霄万万没想到的,不过齐衡也更没有机会了,长柏长枫得了父亲的命令自然是要完成的。

    加上课的时候,庄学究让大家讨论的时候,明兰也从不接齐衡的话。

    一直到了五月份,关中大旱,结果救灾的粮食被爆出贪污,激起了民变,幸亏靠着西军,这才没闹出大乱子,为了平息民愤,朝廷将当地的一名知府和四名县令都下了狱,这事闹的汴京沸沸扬扬。

    这一日庄学究就让大家讨论这件事,并且还要写两篇策论。

    一篇如何抗旱救灾,一篇关于吏治的。

    讨论一开始,盛长柏就很气愤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觉得这几位官员一定应该重判,以儆效尤。

    这次整个学堂人都支持长柏的观点,唯有何霄不同。

    庄学究看着整个课堂都呈一边倒的趋势,唯独何霄不说话。

    “叔明,你觉得呢?”

    “我觉得那四名县令应该重罚,但那名知府,应从长计议。”

    盛长柏说到“叔明,这有何从长计议的?”

    “长柏,你过邸报了吗?”

    “还没有,邸报上只在那名知府的府上搜出了近七成的救灾粮食,但是银子等贵重物品确没馊出多少,为什么?”

    “这不是证据确凿吗?”

    “长柏,你可知道为什么只给灾民发糟糠吗?”

    “自然是把粮食买了,那糟糠充数的。”齐衡这时出来说到。

    何霄继续问道“那你们一斤粮食可以换多少糟糠?”

    “这个我知道!在汴京一件粮食可以换到五到七斤的糟糠!”

    “这就是为什么要用糟糠的原因啊!原来一个人的口粮,现在可以让七个人活下来啊!”

    “那也不能用糟糠啊,那东西不是用来喂猪喂牲口的吗?”盛墨兰开口了。

    “猪?牲口?确实,不过灾民还算人吗?”

    这一句话把整个学堂都震住了。

    “灾民怎么就不算人?”一向好脾气的齐衡直接就坐不住了。

    何霄笑着摇了摇头“你见过灾民吗?你知道人到了那个地步是什么样子吗?”

    “那时候就算是想卖儿卖女你们都没有地方可卖!对了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卖自己是孩子吗?”

    “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活下去!”

    “糟糠?那是好吃的!逃荒的一路上草根!树皮!什么都不剩!”

    “你们知道观音土吗?知道易子而食吗?哦!这个你们知道!史书上见过!史书上白纸黑字的记着呢!”

    “可这些在灾民那里都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啊!”

    何霄用着最平淡的语气说着最残忍的话。

    “这不是用糟糠替代粮食的理由!”盛长柏开口说道

    “不是吗?那要是六月依然不下雨呢?七月仍然不下呢?”

    “粮食不够可以继续向朝廷要啊?”

    “国库哪有那么多收入?官员的俸禄发不发?边关将士们的粮饷抚恤要不要发?河道要不要修?”

    “那你的说法就是那名知府无罪了?”齐衡接过话茬说道。

    “当然不是!官仓多的是,把粮食放到自己家里?放也就算了,还让灾民知道了!不把他推出来平息民愤把谁推出来?”

    “叔明哥哥,你见过灾民吗?”明兰好奇的问道。

    “见过一次,那年在江南见过一次水灾,山镇的童养媳就是这么来的,十五六的姑娘,饿得就剩下皮包骨头了,被他爹跪着抱着山镇的腿送给了山镇做老婆。一点也不嫌弃山镇脑子不好使。”

    “那种地狱一般的场面,再也不想见了。你们日后若是遇见灾民迁徙,有多远躲多远,千万不要靠近!人为了活下去会什么都做的出来,那时候什么家世什么宋律都没有一口粮食好使。”

    “好了,叔明说的你们要引以为戒,今日便以吏治和救灾为例各写一篇策论。”

    放客以后,何霄跟着去了寿安堂,结果发现华兰也在。

    “何霄见过二表嫂。”

    “叔明快不必多礼。”

    原来盛华兰是回家来将养的。

    “什么?落胎了?”如兰身边的小丫头在如兰身边耳语了几句,如兰不禁出声说到。

    “也没有妹妹说道那么严重,这样怪我,起先不知道自己怀里孩子,这才到了如此的地步。”

    何霄觉得自己来的有些不是时候。自己不记得原著里有这段呀!华兰不是一直怀不上孩子盛老太太才去请的白石潭贺老太太吗?

    华兰是老太太亲自去接回来的。华兰身边的有老太太当初给的妈妈,不过那妈妈前几个月回了老家一趟,走的时候还没怀上,结果一回来这已经落胎快一个月了。

    这落了胎华兰连月子都没坐,这还得了?就赶紧回去告诉了老太太。

    盛老太太就亲自去了忠勤伯府,把华兰接了回来。

    “她们忠勤伯府也太过分了!何霄看你舅母干的好事!”如兰气的直接开始找何霄的不是。

    “如兰,这和叔明没关系的事

    ,这不怪叔明,如不是这几年姑母常来我们府上,我这日子怕是要更难的。”

    “你那管家权还在你手上?”盛老太太开口了。

    “在的,婆母说她和大嫂身体不好,也管不了家,所以一直在我手上。”

    “你嫁妆贴了多少了?”

    “这两年没有了,姑姑府里这几年带着我们府做了些生意。每个月府上还能多少剩些银两,就是累了些。”说完还看了看何霄。

    这会盛綋和王大娘子也回来了。

    “我苦命的华儿啊!”王大娘子人还没进来,已经开始哭上了。

    盛綋也一脸阴沉。

    “这忠勤伯府,也欺人太甚,怎么能这般作践我家华儿!不行今日我定要去要个说法!让这汴京城都知道知道这忠勤伯府究竟是个什么德行!”王大娘子进来压根就没注意到何霄。开口就闹了起来!

    华兰给王大娘子使了好几个眼色,王大娘子才看到何霄。

    “哎呀!叔明也在呀!那个,用饭了吗?”

    “回盛叔母,还没有。”何霄尴尬极了。

    “行了!华兰已经接回来了。你在外头只说是回来将养的,不要胡说八道!叔明你要是没事,就先回去吧!”盛老太太开口了把何霄放了出去。

    何霄赶紧道了一声告罪,起身离开了。

    结果刚一出寿安堂,盛明兰和盛长柏就一前一后追了出来。

    “叔明哥哥!你等等!我给你做了双鞋,你等一下,我让小桃去拿了。”

    “那个叔明哥哥,华兰大姐姐如今这种情况可有什么办法没有?”

    “你要托我想办法直接说就可以,没必要这么说的,还跟我拐弯抹角的?”

    “华兰大姐姐尚未出阁时对我和小娘十分照顾,我就想托你想想办法,忠勤伯府是你舅舅家,你应该有办法的。”明兰有些闷闷不乐。

    这时盛长柏也出来了,因为离的并不远也听到了二人的对话。

    “叔明,此事你应该有办法吧!别买关子了,赶紧说吧!”长柏看出来何霄在那里逗弄明兰,于是开口说道。

    “长柏呀!我的规矩你是懂的,好处呢?”

    何霄这会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居然和长柏皮了起来。

    盛长柏脸色一板,“叔明,你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怎能如此奸滑世绘?你这个样子成何体统?”

    “六妹妹,你云英未嫁,不可与外男多处一处,你快些回去吧,另外你那鞋也不要拿出来了,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没有给外男做鞋的道理!”

    “啊?”明兰知道自己的二哥哥要教训人了,但是万万没想到这热闹看到自己身上了。

    “好吧。”明兰觉得先走为妙。

    何霄麻了,这自己的剧本了没这一茬呀?“慢!表兄何必如此,我怎么能算外男呢?明兰表妹给我做鞋实是合理不过!”

    “怎么都是养在寿安堂的,大姐姐那里你是外人,六妹妹就不是了?”

    “我,我说还不行吗?多大点事非要教训人干嘛?”

    “我这是再劝你,叔明,你这岁数越来越大,性子怎么越来越孩子气了?”

    ………

    小桃已经拿着在边上等了好一会了。

    “停!你还想不想知道什么办法了?”何霄终于忍不住了。

    “咳咳!你说吧!”盛长柏清了清嗓子。

    让华兰大姐姐解决我二表兄袁文绍,再让二表兄去找舅舅。

    “就这么简单?”盛长柏不信的说道。

    旁边的明兰眼睛亮了,对呀我怎么没想到?“不过老伯爷和伯夫人关系不好吗?”

    “不,舅舅知道舅母做事上不了台面。这也就是舅舅一直默认华兰表姐管家的原因。”

    “咳咳,不是,是舅舅知道舅母做事有时不太妥当。”

    何霄赶紧改口,这时代说自己舅母的坏话还是很忌讳的。

    “要是这招不管用呢?要是大姐姐解决不了姐夫呢?”盛长柏又提出一个漏洞。

    何霄翻了个白眼。

    盛长柏又要开口,何霄怕他又要教训自己“慢着!我今晚就去找二表哥喝酒!”

    盛长柏点了点头。

    何霄这个气呀,“行了!不要装模作样了!赶紧走!”

    “那你就把大姐姐要怎么做都告诉六妹妹吧,我不好听,就先回去看书了!”

    何霄无奈了,说这盛长柏懂人情世故吧!你看看他干这个事!你说他不懂吧,又把妹妹留下了。

    盛长柏走后,明兰开始笑。

    “哈哈哈!被教训了吧!你也有被人教训的时候。”

    “他居然拿你威胁我!要不然你看我理不理他!”

    “那你被威胁到了吗?”

    “攻敌之所必救,你说呢!”

    噗嗤!“这个给你,那事你可不要忘了!”

    “你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