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之霄侯传
繁体版

请帖

    到底是腊月了,这风真冷啊,肖大人和钱大人不由的同时心里冒出同一个念头。

    如今的雍王兖王还远远没有以后那么强势,官家刚刚丧子,这会跳出来不是找死吗?

    这二人并没有得到明确的指示,此时也反应过来了,密召立嗣这招儿是何霄提出来的,这小子一定知道有什么暗箱操作。

    万一这小子转投了雍王,给兖王使坏,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钱大人冷哼一声,“肖大人,我们不和这黄口小儿一般见识。”

    二人转身离开以后不久,官家就知道了消息,密召立嗣是何霄出的主意,这事已经传的满城风雨了。

    官家此时脸色铁青,这君不密失臣的道理官家如何不懂?

    自己明明下了封口令,竟然闹的人尽皆知,官家此时心里怒极。老子就是死了儿子,但老子还没死!

    宴会结束以后,朝廷就放假到正月十五。

    一回到御史房,官家龙颜大怒,大伴贾公公差一点挨了板子!事情查到最后是当时伺候的小太监是兖王的人。

    这小太监已经不止一次向兖王传递消息了。

    官家决定给兖王一个教训,当场就吧这小太监给打死了,就等着等元夕之后上朝,就找个由头贬两个投靠兖王的的官员,当然雍王那边的官员也要贬一个。

    这会官家就做出姿态,再有谁敢接受这两位王爷的拉拢,就等着被贬吧。

    元夕之后,盛府的小课堂正式开课了。

    何霄先去见过盛老太太后,和小明兰一起去了前院的学堂。

    依次见到长柏、长枫、墨兰、如兰。

    “这是寿山伯府的三公子,唤作何霄,比长枫大上一些时日。”

    “霄哥儿,这是我三个弟弟妹妹,分别是三弟弟长枫,四妹妹墨兰,五妹妹如兰。”

    三人给何霄见礼,“见过何三公子”

    “见过几位弟弟妹妹,我与你们祖母又亲,有尚无表字你们唤我何三哥就好。”

    何霄见到了庄学究,老爷子此时就已经是须发皆白了,衣着不算华丽也说不上简朴,但看上去精神很好。

    庄学究今天上午考了众人四书五经的释意,一考完庄学究心里就有数了,盛綋将他请来主要就是教导盛长柏的。

    盛家其余的孩子,差的就多了,特别是三个兰,墨兰还好一些,如兰明兰年纪小。就和那红楼梦中林黛玉所言读过几本书不做那睁眼瞎罢。

    不过林黛玉那是谦虚,这俩是实打实的“真·不做睁眼瞎罢。”

    不过何霄发现,小明兰今天的表现和在寿安堂中完全不一样,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如兰墨兰欺负她,她也不做回应。

    中午何霄和小明兰回寿安堂用饭的路上,何霄就好奇的问道

    “小明兰啊,你这有了祖母撑腰,怎么反而不如当初那般明快了?”

    “啧啧啧!当初那个赢就赢输就输的盛明兰哪里去了?你不是别人假扮的吧?”

    小明兰被何霄说的满脸通红。

    “何三哥,你这不是冤我吗?祖母年事已高,怎么能让她一直替我出头?况且因为我当初的一时之气,差点害死小娘,我有如何能想当初那般不管不顾?”

    何霄不解的问道:“怎么你小娘和弟弟的境遇还像当初一般?”

    小明兰没有说话。

    “我当初在船上告诉你的你没和你小娘说吗?”

    小明兰依旧没说话。

    何霄看出了小明兰应该没有和卫小娘说当初的话。

    “你只需要告诉你小娘你父亲当年的经历即可,你小娘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不过他低估了人心的恶。”

    小明兰有些不信,“你确定这能有用?”

    “哈哈哈,”何霄笑了,“这已经元夕,最多三五日,你父亲文选清吏司员外郎的任命文书就要来了。这事你知道前因后果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你何三哥哥的本事了。”

    说话间二人进了寿安堂。

    三人日后盛綋的任命文书,和苏州通判的判决同时下来了。一个升任文选清吏司的员外郎,一个被抄没家产流放了西北。

    盛綋升了官,这文选清吏司的差事可与原著中的工部员外郎不同,主管的是官员考核盛府设宴,盛綋请了这汴京城诸多的达官显贵。热闹极了,但盛綋没请寿山伯府。

    盛綋害怕何霄给官家提议密召立嗣一事沾到自己身上,索性就没给寿山伯府下帖子。

    等忠勤伯和寿山伯相约一起去盛家时才知道盛家没给寿山伯府下帖子。

    忠勤伯不解的问“姐夫,你家不是和盛老太太有亲吗?缘何没有给你下帖子?”

    “何老爹被问的一脸尴尬,只好打这哈哈,掩了过去。”

    忠勤伯走后,何老伯爷就把何霄叫了过去。

    “霄儿,你读书一事,为父在为你找一位大儒,你日后不必去盛府了!”

    “日后你少与这样人家来往,听明白了吗?”

    何霄对于此事倒是看的很开,盛綋这人说好听的是谨小慎微,说不好听的就是胆小怕事。

    对于盛綋做出这种行为,何霄也不奇怪,但是,问题在于,去盛府读书是当初利益交换来的。

    盛綋能去吏部何霄出手对付苏州通判才是最关键的点。不然就他那个家宅不宁的情况,最多就是工部的那个位置了。

    不过这自家老爹明显是在气头上,自己对付苏州通判指定是瞒不过自家老爹的,结果盛綋回头就来了这么一手,不客气的说这是把何家当猴耍了。

    “父亲,稍安勿躁,去庄学究哪读书是当初的交换条件,如今这盛大人打算翻脸不认账了,可没有那么容易。”

    “父亲放心,等盛家宴会之后一个月内,盛家一定会来府上赔礼道歉。”

    老伯爷看了看何霄,对于这个儿子何老伯爷那是相当满意,武艺不俗,最重要的是脑子好用,自己三四十岁才明白的道理,这小子好像生下来就懂。

    不过这小子为人处世还比较稚嫩,就让他先处理着涨涨经验,不行自己再给他兜底。

    何老伯爷于是点了点头,默认了何霄的说法。

    何霄回到沧海阁,在书房练字,写了一副字,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何霄有写了一封信给盛老太太,不过这封信的称号变了,不是姑祖母了,而是盛老夫人了。

    信里说,明白了盛家的意思,自己已经安排好了去白鹿洞书院读书。自己这在盛府多少读过几天书,写了一幅字,请盛大人指点一二。

    “千里,这幅字和信待盛府宴会之后第二日送到盛老太太那里。”

    戏剧性的一幕来了,盛家宴会之日,来客都发现了问题,盛綋的长女和女婿竟然没来。

    原来忠勤伯一回府就带着袁文绍去了外地,忠勤伯知道这会盛家和何家闹起来了,自己夹在中间指定是不好受。

    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带着袁文绍就去了西北。

    本意是让盛华兰自己回去,但是他忘了自己的夫人的反应。

    当日,盛华兰要出府时就被忠勤伯夫人给拦下了。这会府里可是忠勤伯夫人说了算的。

    这忠勤伯夫人放话了,盛华兰若是要回盛府,就不必再回来了。

    盛家的宴会结束第二天,得到华兰消息的王大娘子就急忙拉着盛綋去找盛老太太了。

    二人一到寿安堂就见小明兰在给盛老太太读信,小明兰面带尴尬,老太太脸色铁青。

    王大娘子进门就开口说到“母亲!华儿昨日没回府,我派人打听过了,说是前几日忠勤伯和文绍去了西北,结果华兰昨日早晨回府时就被她婆婆给拦在家里了,还罚跪了一个多时辰,母亲赶紧想想办法啊!”

    “那你想让我如何?”

    “要不母亲把寿山伯夫人请来,说一说?前几次就是寿山伯夫人教训了几句忠勤伯,华儿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盛老太太就开口说了,“寿山伯府那边就不要指望了,他们家老三也不会来咱们家读书了。”

    盛綋顿时喜上眉梢,“母亲如此甚好,何霄此举无疑是对二位王爷不利的,这得罪了两位王爷,我们能与他撇清关系在好不过了。”

    “这是那小子送来到字,说是请你指点一二,看看哪里有不足之处,过几日来取走题序用印。”

    盛綋一打开就看到了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十个字无名无款,但字写的刚劲有力,一副银钩铁画之感,十分少见。

    盛綋认出来这字是何霄的,这句话出自庄子,骂的是人忘恩负义。

    盛老太太说道“你可曾想过,你这突然翻脸,可就算是结了仇了,何霄可不仅仅是自己,他可还尚有父兄,就算是为了寿山伯府在这汴京的颜面,此事也不会轻易过去的。你做好准备吧!”

    “???”盛綋一听就知道自己做错了,只想着离立嗣一事远点,忽略了寿山伯府的态度,寿山伯府也不是自己能得罪的。

    “早就告诉你做事三思而后行,你做事也一向谨小慎微,怎么做了这般糊涂事?先不提华儿以后的日子。”

    王大娘子慌了,“母亲华儿可是咱们家的嫡长女,不能不管啊!”

    老太太的话被打断了,索性一句话也不说,端起茶来慢慢品了起来。

    王大娘子,见老太太说话了也不敢继续说了,这毕竟是来求老太太想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