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之霄侯传
繁体版

大朝会

    文武百官于大殿列位,几位大相公相互交流的目光,几人都下定了心思今日一定要让陛下过继太子。

    不一会,九声静鞭响起,之后就是一声尖细的声音

    “陛下驾到!”

    群臣下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长江水灾的后续处理的如何了?下面可有近期从长江边上过来的?”

    盛綋一听,这扬州的水灾控制和救灾安排的可是相当漂亮,就赶紧出来跪下,将扬州的水灾处理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

    官家一听,这次水灾扬州这边已经迅速处理了,没造成什么动荡。

    就提了一嘴,夸了盛綋一句字写的不错。

    这时候几位大相公出手了,一通引经据典,请陛下立嗣。整个朝廷除了几位手握重兵的武将勋贵,都呼啦啦的跪下了。

    官家企图将此事拖后,结果被一位大相公拉住了,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最后官家坐在阶下卖惨,群臣也看出来了,今天人官家过继立嗣是不太可能了。

    这场面已经有些没法收场了。

    言忠言御史这会儿出来了,“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讲吧!”官家见台阶来了,赶紧就下了。

    各位大相公也不能太过逼迫了,官家都坐地上打滚了,这次是不能再逼迫了,下次再说吧,也就没人阻止。

    “臣参苏州通判陈北毓,贪赃枉法,纵子行凶,强抢民女。”

    另外的五位御史见状,也站了出来,六个人轮流弹劾,这下可有意思了。

    盛綋这会反应过来了,这是时机,只要是证据确凿,陈北毓可就彻底没了,这何霄可真狠啊!

    这些御史昨晚就写好了奏折,那五家人是一起来的汴京,这一问就知道了。

    他们明知道自己这是被人利用了,但是也没有办法,这有人弹劾了自己就要跟上,不然身为御史替人隐罪也是不小的罪名。

    再说了这些人都是人证物证俱全,这自己要是不弹劾,谁知道有没有人趁机弹劾自己?

    这弹劾了就是政绩,干嘛不要?

    这都有人打头阵了,自然要跟上的。

    官家看了六人的奏折,直接就加把刚刚被几位大相公逼到墙角的苦闷。和膝下无子的悲哀都转变成了怒火!

    “陈北毓呢?”官家冷冷的开口了

    “微臣在,”这位通判大人这会已经懵了,这昨天自己才收到消息今天就被弹劾了?

    “你自己看看吧!”官家把折子甩给了陈北毓。

    “官家恕罪,微臣教子无方,以致小儿今日,请陛下绕他一命啊!”

    这陈通判的儿子可没有功名,不在不杀之列!

    “那就是上面的罪你都认了?”

    “官家!误会啊!小儿之事尚有疑虑,但所奏微臣之事,属实冤枉微臣啊!”

    这陈大人来信中已经知道了自家儿子的苦主已经来了汴京,知道事不可为,也不做挣扎。

    先保住自己才是要紧的,自己岁数不大,努努力未必不能再生。

    “启奏陛下,陈北毓侵吞良田,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包庇其子,以致苏州城十数人家家破人亡,证据确凿。

    这是陈北毓假借其妻其子的名义的买地文书,于苏杭各地共七千于亩,苏州的田地五千余不到市价两成!请陛下过目。”

    言忠将一堆文书从袖子里拿了出来。

    陈北毓再苏州时天高皇帝远,只是简单的绕了个弯就把事情办了,是真没想到有朝一日会被人翻出来。

    这就是家里没有一个明白的老人坏处了,你当初犯的事,没人管你是因为没有一个有能量的人想管。

    陈北毓这会慌了,只知道跪下喊冤。

    官家叫小太监拿过文书一看,好家伙这五千多亩上好水田,连市价两成都不到,都是在陈北毓在当苏州通判时立下的字据。

    “启禀陛下,陈北毓其子在苏州城几十次以数千两包花魁,就在前几日在广云台与人争妓,开价高达九千两。”

    言忠再一次开口说到。

    “此事证据确凿!请陛下圣裁。”

    “陈北毓,你有什么好说的吗?”官家不悦的说道。

    “启奏官家,微臣冤枉啊!”

    官家也不说话。

    “在苏州的事纯属子虚乌有。广云台的事也没将争到,微臣冤枉啊。”

    “哼!那扬州的地呢?白纸黑字也是冤枉你?”

    “来人拟旨,将陈北毓暂押刑部大牢,此案由刑部审理!一应证人证物移交刑部。”

    刑部尚书此时站出来领命。

    各位大相公都没有反对,让皇帝过继嗣子才是最重要的事。这会一个贪污案,不值得和官家过不去,给官家压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下衙后,盛綋来到寿安堂,和盛老太太说了今日大朝会,苏州通判被弹劾当场下狱一事。

    盛老太太不解的问道

    “这事没有能拿到大朝堂讨论的资格吧?官家怎么会亲自过问?还当庭拟旨下狱?这不应该啊!”

    “母亲,当时几位大相公刚刚奏请完官家过继嗣子,逼的官家没了办法,已经开始打感情牌了。这时言忠言御史才出手弹劾。”

    “这小子了不得啊!这时机把握的太绝了,官家这次势必要敲山震虎,而几位大相公也不会在此时上于官家多做纠缠,这陈大人怕是在劫难逃了。”

    “行了,那小子把事情给你办成了,我答应了他和他二哥来府上读书。二人都是十一岁的秀才,你和庄先生提前说一下。”

    “你下去休息吧!”

    盛綋离开以后,老太太将明兰从里屋喊出来。

    “明丫头,你听出什么了,说说,怎么想的?”

    “何霄表哥这也太快了。我真没看明白他是怎么做的。”

    “你看不出来正常。他和那顾二去广云台应该是提前约好要去的,只是时间没到定下,得到消息后才派人通知了顾二。”

    “这时其实就是一个幌子,就是给一个拿出证据的借口。不过他让人交到内阁的奏折我也没看太懂。”

    “他真正的杀招在朝廷上的弹劾,他能找到六家证据确凿的苦主。这其一。

    判断出今日各位大相公一起向陛下施压,让陛下立嗣,而陛下又不会此时过继,势必双方会闹的都下不了台。这是其二

    至于其三应是官家的当时的反应,就是官家当庭拟旨下狱。这基本就给这事定了性了。我也不能判断这在不在他的算计当中。”

    小明兰一脸惊讶的看着自己祖母。“不太可能吧!他连都不在场,如何能知道官家当时的反应?”

    “如何摸透官家的心思,猜出官家的反应。是每一个朝臣都要必修的。”

    “疾如风,徐如林,奔掠如火,难知如阴,不动如山,动若雷震。我上次给你讲了那小子说的话出自何处,是何意思,你可还记得”

    小明兰有些懵了,这话出自孙子兵法,不是兵法吗?和这事有什么关系?

    “祖母,我不明白,这话不是出自孙子兵法吗?”

    盛老太太呵呵一笑

    “此事从头到尾,节奏极快,可以说是疾如风。

    每一步都有条步稳,是谓徐如林。

    行事不留余地,可谓奔掠如火。

    行动过程对方根本无从察觉,这是难知如阴。

    他在船上恐怕就把一切计划好了,而且每一步的变化,何霄应是都心里有数,且安排了应对之策。这才能不动如山。

    朝廷之上一击绝杀,根本不给对方反应时间,这就是动若雷震。

    这孙子兵法是让这小子玩明白了。”

    小明兰一脸懵,

    “祖母,这话还能这么理解吗?”

    “小明兰啊!读书是为了明智,让你变得更聪明,更有见识。可不是兵法只能用来带兵,历史只能知道历史是怎么回事。

    而是要把这些用在在生活中,才算的上读书。”

    “啊?这也太难了,明儿不要读书了,有祖母就好了。”

    小明兰将脑袋钻到盛老太太的胳肢窝下撒娇。”

    “年后府上开课,你也跟着去听一听,记住不光要听,要记,还要想,记住了吗?”

    小明兰在老太太的胳肢窝下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另一边官家回到御书房,就命人查一下看看今天这弹劾的背后是谁。这六名御史一起上奏,明显背后有人啊。

    结果内卫一调查回来,告诉官家是何霄干的。

    官家当场就问了,“何霄这小子不是去游学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官家,腊月初五在扬州出发,腊月初八回到的汴京。”

    “今天是腊月二十一?十几天前回来的?”

    “是!”

    “你下去吧!”

    “来人!”官家喊来了大太监。

    “大伴,你派人宣何霄进宫,今日没什么奏折了,让他来陪我下棋。”

    等何霄来到宫里时,官家已经拿着棋谱在自己下了一会了。

    “微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何霄自从有了荫封就改口自称微臣了。

    “起来吧!你挺不错啊!一回汴京就扳倒了一个苏州通判。”

    何霄一听知道来了,此事最后的结局就在此刻了。

    何霄赶紧跪下“启禀官家!微臣鲁莽,请陛下责罚。”

    “你哪里鲁莽了,此事可算的上是算无疑策。”

    “陛下恕罪,微臣游历苏州时就知道了苏州通判许多事,在苏州可以说是媚上欺下,没有背景的人家,被其逼的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

    “微臣回汴京后只是派了几个下人去仔细查探,不到十日就找到六家苦主,微臣没有查到的还不知有多少。

    微臣实在是没有忍住,才找人弹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