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之霄侯传
繁体版

利益分配

    老伯爷回府之后,三兄弟已经在书房等着了。

    老伯爷做在主位,“官家已经答应了,都说说吧!你们有什么想法。”

    何霆刚刚在边境回来不久,还留着边军的习惯,谁的功劳是谁的,就看向何霄,说道“三弟先说吧!”

    这里说一下边军的习惯,谁的功劳是谁的,这个是一般边军的传统,钱粮保障不了,边军多半就骂骂朝廷,但是功劳分配如果不明确,边军就极易哗变,大家脑袋别到裤腰带上,为得是功劳,不然谁来玩这个命?

    抢功这种事只会在戏文里出现,因为今天他被抢了功,谁也不能保障明天自己不被抢,一旦暴出来,大家就只能跟着一起闹起来。

    这在古代军队里可不是开玩笑,功劳是古代边军的核心利益,一旦有一个人抽了刀子,就是所有人都跟着抽刀子。有一个人情绪激动会带动所有人。这基本上就是哗变的前奏。

    要是再来个和长官不对付的莽夫直接在长官安抚情绪时给长官来一下子,所有人就都上了贼船,就只能裹挟营里最高的长官造反,你不和跟我们反我们就整死你,换下一个。这基本就是哗变的过程。

    何霄看着老伯爷说到“我们的选择不多,父亲这边肯定是不够用,最多就是留些香火情。”

    “大哥哥之前在边关是六品,又有功劳,加上这次的事应该能用半成的份子换到一个京城从六品实职的缺,六品就不行了,京中六品要的资历太高,两成的份子都用掉也不可能过去这个坎。”

    “另外的,我的想法是在海贸上插上一手”

    老伯爷疑惑道“海贸?”

    何霄解释道“玻璃虽然易碎,但是不易腐烂,没有几十年是用不坏的,就算房屋推倒重建,玻璃也可以拆下来继续用。”

    “如今的销量不愁,不过是大家都没有,等到大家都用上了,就没有想象中这么赚钱了,所以必须通过海贸售往海外。”

    其实何霄是想通过海贸去找橡胶,橡胶可不像玻璃,用途有限,作为材料系的研究生,天然橡胶在何霄手里用途可是绝对的广泛。

    老伯爷坐在主位沉思,想着该如何利益交换。

    这时门房来通传,齐国公府来下了帖子,说是两日后齐国公过寿。以往齐国公府和寿山伯府少有往来,或者说齐国公府转文之后,和侯爵府往来还多一些,和一般的伯爵府邸都少有往来。

    何霄笑着看自家老爹,说道“爹爹也要早做决断了,这往常齐国公可不会给咱家下帖子。”

    何霄回头对门房说到,“你回去告诉来人,两日后父亲会亲自去齐国公府祝寿。”

    门房一脸为难的看着老伯爷,见老伯爷点了点头。扭头去门口通知来人了。

    老伯爷挥挥手让三个兄弟都下去了。

    何霄见自家老爹一脑门官司,话虽然没说完,但也不好多说。便和哥哥们一起退出去了。

    一出门何霄就被自家大哥哥一把拍住了小脑袋,“老三啊!哥哥我待你不薄啊,你这给了老二一成份子,我的呢?你小子厚此薄彼呀!”

    何霄一脸纳闷?“府里不是有两成份子吗?”

    “咳咳咳,老三呀!这府的是府里是府里,大哥是大哥呀,这府里目前不还不是大哥说了算嘛!”

    这时,何雲来了一句,这府里以后不都是大哥的吗?

    何霆一脸尴尬,挠头一笑。

    何霄这时反应过来了自家大哥这是手里没多少私房钱了,这汴梁的物价是西北的好几倍,两趟广云台,一个月的俸禄就没有了。大哥又没什么来钱的路子,总不能一直挂单,让人来府里要吧。

    于是自己这个手里有玻璃生意两成份子的弟弟就成了ATM了。

    “一个月五百两!”何霄面无表情“不然你自己问爹爹要去。”何霄大概估计了一下汴梁城的消费水平,给定了一个五百两。

    “七百两!”何霄完全低估了自家大哥的脸皮。只见何霆语重心长地和何霄说,“老三啊!你还小!广云台有名的姑娘一晚就要一百两银子!五百两是绝对不够一个月的。下次我带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何霄顿时一头黑线!无奈也只能答应自家大哥,谁知道自己大哥在自己这里骗完之后又扭头看向了二哥何雲!

    何霄直接扭头就去找母亲袁大娘子了,

    和母亲说了自家只赚生产玻璃和京城售卖的钱就好,剩下别的地方的钱没必要都拿到手,其他地方的售卖交给别的人就好。

    自己家吃了肉,别家也要喝点汤不是?如今已经是近十倍的利润了,没必要吃像太难看,保证卖方市场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走的时候还顺便告诉袁大娘子大哥要带自己和二哥去广云台!

    晚饭后,老伯爷就把何霆叫去了,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何霆跪了一宿的祠堂。

    老伯爷从齐国公府回来后,这张大饼的分配终于定了下来,英国公府,晋国公府,宁远侯府,靖海侯府,各拿了半成的份子,齐国公府拿了扬州、苏州、杭州的售卖权其余各家也都拿到了不同地方的售卖权。寿山伯府也在海贸中插了一手。

    至此玻璃引起的风波算是彻底过去了,何霄也正式实现了财务自由并拿到了海贸的门路。

    两年后,二月底。

    刚刚下了府试考场的何霄何雲坐在马车上往寿山伯府走,

    何霄学了医学、剑法、笛子,都是第三阶段了,射箭也练到了骑射精通了。

    而何雲在月初的县试上拿了案首,何霄考了第五名,

    何雲这次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次,这种从小被自己双胞胎弟弟压制这种事,没经历的其实都不太懂,就是明明委屈极了,但就是无法说出来。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两个人拥有的外在条件一样,但你就是不如弟弟,偏偏你还比他更努力,想想就很气。

    这次一起考院试,何雲这么多年的努力都没有白费,终于压制了自己这个妖孽一般的弟弟。

    “二哥,看你样子,这次府试考的不错呀!”

    何雲一听,立马摆出一副哥哥的样子。“老三,以你的天赋,你但凡在读书上多用些心,上次的案首就是你的了。”

    “父亲母亲说了多少回,让你在读书上多用点心,你就不能听一听吗?”

    “你读书上的天赋有多好你不知道吗?你这是在浪费天赋!”

    “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汉!你这个态度,你打算什么时候考过进士?”

    何霄顿时被噎了一下,不太明白自己二哥平日不是不爱说话吗?这是咋了?受啥刺激了?

    何霄不知道何雲作为哥哥那奇怪的的想法,就只好一边听,一边尴尬。

    哪知道何雲今天不知道咋了,教训起自己来那是一套又一套的,就没一句话是重复的。

    何霄都怀疑这是何雲老早就想好的,就是自己一直没给他机会说,这次被逮到了,还是在马车里,自己想跑都没办法。

    直到最后把何霄教训的一直抱着脑袋。何雲敲了敲车厢壁。

    “前面找个茶馆停一下,我有点口渴!”

    何霄心里顿时就好气,想着明天早晨演武时一定要打何雲一顿。

    放榜当日,何雲何霄出去看榜,刚到门口,迎面就见到了小黄门,

    “官家口喻,宣寿山伯府何霄即刻觐见!三公子咱们走吧!”

    自从第一次和官家下棋之后,何霄差不多两个月就被官家叫到宫里下一次棋。

    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计之深远。官家这是在给太子培养人才,太子身体不好,基本上担不起太繁重的朝政,将来必须要既有忠心又有能力的人辅佐。

    被官家重点照顾的不知何霄一个,还有七八个说的上是神童的清流世家的孩子,也被官家关注了。

    何霄之所以被官家如此重视,在于何霄的思想和古人不同。

    在下棋时,回答官家的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于许多时政上的问题虽然提不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但他能从不同的角度提一些解决问题的大方向。

    何霄到御书房时官家正在棋盘前喝茶

    “臣子何霄,叩见官家。”

    “起来吧,坐。”

    棋局一开始,官家就说起了钱慌,自从鼓励开耕的政令颁布之后,加上这几年没闹什么太大的自然灾害,如今这市场的粮价降了差不多四分之一。

    以往就存在的钱慌一下就更严重了。

    “回官家,草民以为要解钱荒应该从为何出现钱荒上找办法。”

    “为何出现钱荒?私自融钱?流入辽夏?这也没有什么办法呀!”

    “官家,这些可不是钱荒最大的原因。”

    “哦?这些不是最大的原因?”

    “敢问官家,这百姓富足了,会做什么?”

    见官家沉思不语。何霄又笑这说到。

    “不外乎就是存粮以备灾年,置地给子嗣留下恒产,再有就是存钱了,一方面以备不及之需,一方面以后也可以留给儿孙。

    这民间储藏才是最大的原因,不然朝廷每年大量铸钱,这些钱都去哪了?”

    “你是说,大量的钱被百姓储藏起来了?”

    “不错。”

    “你可有解决的办法?”

    “只能说要想办法让钱流通,但没有具体的办法。”说完

    何霄投子认输。

    起身拜,再拜。

    “草民不日即将远行。多谢官家多年栽培,草民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