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神都卷
繁体版

第68章 于氏

    李钰交由裴先决断,裴先一头雾水,满心迷惑,他望着昏迷不醒的裴玉娘,又看了一眼垂头不语的阿紫,没有办法决断这件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

    裴先思忖,自己对齐王府的内情一无所知,如果因为自己的错误判断,冤枉了人,那就不好了。

    裴先以这是齐王府的内务,自己不便插手为由,推说一切都听凭齐王的处置。

    齐王有心偏袒阿紫,再加上嘉儿临时推翻了说法,说阿紫是无辜的,于是这件事情就以裴玉娘自己不慎失足落井结案了。

    裴玉娘昏迷不醒,裴先是男子,不便留在齐王府的内宅照看堂妹,便殷殷叮嘱嘉儿,让她一定好好照顾主人。如果有什么事情,务必第一时间差人去裴府向他通报。

    裴先离开了齐王府,一连几天,都在记挂裴玉娘的事情。

    裴玉娘一直昏睡着,裴先十分忧心,他思考了一番,就主动去接近了李钰的亡妻于氏的弟弟——于校尉。

    于校尉与裴先虽然隶属不同,但一样也是武将。于校尉为人爽朗,裴先与他结交,问起他死去的姐姐的事情,于校尉也没有隐瞒。

    根据于校尉所言,他的姐姐于氏嫁入齐王府,一开始一切都好,后来于氏似乎有了苦恼,回娘家与嫡母和姐妹闲谈之间,仿佛有什么恐惧难言的隐情。

    于校尉的父亲有一妻五妾,他的兄弟姐妹很多,父亲对于一众子女也不太在意,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仕途。

    于校尉和于氏是一母所生,在一众兄弟姐妹之中,他们姐弟的感情格外亲厚一些。他们的母亲早就去世了,嫡母虽然从未苛待他们,但毕竟不是生母,而且于家兄弟姐妹众多,嫡母也并没有格外疼爱他们,也就是维持着外人看起来满堂和睦的美满场面。

    于氏真正有苦恼了,回娘家是说不出口的,也不知道可以对谁诉说,她无法寻求到真正有用的帮助。

    于家的人只知道于氏出嫁之后,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导致逢年过节偶尔回娘家时,也神思忧虑,疑神疑鬼。

    当时,于校尉还不是校尉,只是一名京畿营里的兵士。他一直待在京畿的营地之中,常年不在家。于氏出嫁后,他一年也难得见姐姐一次,所以当时并不知道姐姐的处境,更不知道她的苦恼。

    回忆中,于校尉最后一次见到活着的姐姐时,是寒冬时节他从京畿营地回家休沐假。

    京畿营的沐假有半个月,于校尉趁着休假,就去齐王府探望许久不见的姐姐。

    当时,于校尉简直没认出自己的姐姐。

    于氏从内室走出来,她清瘦了很多,形销骨立,死气沉沉,虽然画了美丽的妆容,贴着华艳的花钿,但是满脸都是愁苦之色,无神的双眼里写满了忧惧。

    于校尉十分吃惊,他试探着和于氏叙话,想知道姐姐为何愁苦忧惧。

    于氏沉默寡言,不发一语。

    在于校尉的记忆里,姐姐一直是一个开朗爱笑,性格爽利的人。是什么让她变成了这样,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

    这一次的相见,于氏并没有对弟弟说什么,两人相聚时,她一直魂不守舍,沉默寡言。

    于氏留于校尉在王府吃饭,但是于校尉早就与同僚约好了一场聚会,不能留下。

    最后,离别时,于氏的双眼终于焕发了一丝神采,她对弟弟道:“入冬了,天寒地冻,军营里生活清苦,你要记得添衣,多吃饭。”

    于校尉点头。

    于校尉便告辞离开了,他想着反正自己的沐假有半个月,过几天再来齐王府看望姐姐,到时候再和姐姐好好聊一聊。

    谁知,这一别,便是阴阳相隔,不复相见。

    两天后,于氏的死讯传到了于家。

    齐王府给出的说法是,于氏生病而死。

    于校尉得到这个消息时,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发黑。

    于校尉的父母接受了这个说法,于家上下和齐王府上下都表现出了哀悼亡人的悲伤。

    于氏的葬礼十分隆重。

    于校尉在姐姐的葬礼结束之后,还一直神思恍忽,浑浑噩噩。

    当时,于校尉并没有怀疑姐姐的死因,他也跟大家一起接受了于氏是病死的这个说法,并在心中对姐姐华年早逝而感到悲伤,为自己失去了最亲的姐姐而难过。

    三年后,于校尉在父亲的斡旋之下,升上了校尉,从京畿营掉到了南衙任职。开始在家里生活后,他无意中窥破了当年姐姐死亡的一丝真相。

    一次宴饮时,父亲喝醉了酒,失言告诉于校尉当年于氏根本不是病死的,而是上吊而亡。

    当年,嫡母接到丧报,带着女眷去齐王府为女儿敛尸哀悼时,发现死去的于氏的脖颈处有绳索的勒痕。

    齐王妃尉迟氏见瞒不过去,便坦白了于氏是上吊自杀。

    于氏上吊自杀这种事情,一旦宣扬开去,无论对齐王府,还是于家,都是莫大的丑闻,会被人指指点点,沦为众人的话柄。所以,为了两家的面子,齐王府认为,最好把于氏的死亡原因掩盖为病死。

    于氏确实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病,心魔恐怖,精神惶恐,她的上吊自杀,也正是因为生病的缘故。

    嫡母震惊,她不知道怎么办,赶紧回去告诉了自己的丈夫。

    于校尉的父亲根本不关心女儿是怎么死的,他反而痛骂于氏不争气,居然如此短命无福,不管她为什么要自寻短见,都是不应该的。不管她受了什么委屈,受了什么惊吓,受了什么折磨,都不应该自寻短见。

    在于校尉的父亲的规划中,只要于氏熬到齐王去世,世子承袭齐王的爵位,她就是王妃了。而他,就是齐王妃的父亲了。齐王虽然还有几个儿子,但是都是庶出,年纪也小,他是好不容易,才给于氏攀上齐王嫡子这门好亲事。于校尉的父亲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于氏是病死的这个掩盖说辞,因为他不希望丑闻和流言影响他的仕途,影响他接下来给别的子女议定的巩固自己仕途人脉的亲事。如果于氏上吊而亡的丑闻传开,必然会发酵成更无稽的流言蜚语,那么他想攀附和结交的人家可能会受流言的影响,不愿娶于家的女儿,也不愿将女儿嫁给于家。

    于校尉的父亲还担心于氏一死,自己失去齐王这个姻亲,在仕途上也失去了势力靠山,甚至打算再把别的女儿嫁给齐王世子续弦。但是,被齐王一家婉拒了。

    于校尉的父亲酒后失言,却不是哀悼早亡的女儿,他一点悲伤也没有,他只是絮絮叨叨地向于校尉抱怨,抱怨这个短命无福,早早退场的,浪费了他的人脉规划的棋子。

    于校尉十分震惊。

    震惊之余,于校尉又十分悲伤,继而十分愤怒。他的姐姐明明是那么开朗爱笑,乐观爽利的人,她怎么可能因为生病了就萌生死志,上吊自杀呢?肯定是李钰杀了她!即便不是李钰杀了她,也是因为李钰的缘故,才会让她觉得生不如死,选择上吊而死。是李钰害死了自己的姐姐,是齐王府害死了自己最亲的姐姐。

    于校尉越是思念姐姐,就越不能原谅李钰和齐王府。他曾经去质问李钰,李钰却不承认,只一口咬定了于氏是病死。

    于氏下葬了三年,尸体早已腐坏,没法挖尸验证,于校尉的父亲也站在齐王府那边,帮着齐王府掩盖自己女儿的真实死因,于校尉拿李钰没有办法,只是义愤填膺,仇恨难抑,见到了李钰就要和他起冲突。

    裴先从于校尉口中得知这些事情,心中更愁了。

    昨天下午,于校尉突然派人给裴先传来消息,说是知道了当年于氏的死因,于是两人相约晚上在铜驼陌的桃花春相见。

    原来,于校尉自从得知姐姐是上吊而亡,便一直在打探齐王府的事情,他找到了一个因为偷窃,被赶出齐王府的婢女。

    那婢女在齐王府当差时,正好是于氏还活着的时候。

    于校尉给了那穷困潦倒的婢女一些银子,那婢女便吐露了一些齐王府的秘密。

    “裴将军,齐王府闹鬼!我姐姐可能是被鬼害死的。”

    于校尉对裴先说道。

    裴先惊奇,道:“说来听听。”

    “那婢女说,我姐姐还没嫁入齐王府,齐王府里就已经开始闹鬼了。那是一个可怕的女鬼,据见过女鬼的下人说,她的一半脸美艳绝伦,一半脸却又丑陋可怖,还抱着一个啼哭的婴孩。”

    根据婢女的说法,那女鬼一直在齐王府阴魂不散,曾经把齐王都吓得大病一场。

    李钰曾经有两个美貌的姬妾,被那女鬼作祟,全都死了。后来,李钰又纳了阿紫和徐氏。

    齐王府忌讳闹出流言蜚语,把王府闹鬼的事情封锁了,不许任何下人在外言谈。王府中也曾秘密请了一些和尚道士,来驱逐妖邪,但是都没有什么用,后来不了了之。

    当时的主母于氏,曾经屡次被鬼惊吓,缠绵病榻,神思衰竭。

    据婢女回忆,她被卖出齐王府时,于氏还在被鬼惊扰。

    于校尉道:“我姐姐曾经被女鬼作祟,惊吓患病。令妹如今的遭遇,只怕也和齐王府的女鬼有关。”

    裴先愁道:“如果是怪力乱神的事情,本来也好解决,我认识一个很擅长解决这种事情的朋友,只是她突然远游去了……”

    于校尉道:“裴将军,我有一件事情想不通。”

    裴先问道:“什么事?”

    于校尉道:“齐王府闹鬼,这也不是什么奇事。东都西京里,一直不乏妖邪作祟,祸乱扰人的事情,上至皇宫王府,下到市井民宅,都有这些鬼魅的踪迹。我奇怪的是这女鬼在齐王府作祟,齐王夫妇没事,齐王世子没事,家仆奴婢没事,为什么唯独出事的是李钰的妻子和姬妾呢?我的姐姐嫁给李钰,死得不明不白,您的妹妹嫁给李钰,如今命悬一线……曾经还死过两个小妾……”

    裴先一听,心中也顿时觉得疑惑。

    可是,齐王府的谜团太多,他知道的消息太少,根本看不清迷雾之中的真相。

    于校尉也是疑惑重重,愁绪满怀。

    裴先和于校尉相对无言,喝了一夜闷酒。

    洛水,浮桥上,元曜听完裴先的叙述,不由得有些吃惊。

    裴先愁道:“轩之,玉娘命悬一线,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事情涉及怪力乱神,本来想求助于白姬,白姬也答应相助了,可是她突然走了……”

    元曜也十分担心裴玉娘的安危,他又想到离奴说了即使白姬不在,也得帮她收集因果,而离奴平时吹嘘自己妖力强大,法力无边,想来也能对付得了齐王府里的女鬼。

    白姬离开前,答应了裴先替他解决裴玉娘的事情,那这件事也算是缥缈阁的因果,不如让离奴去降伏女鬼,这样既能救裴玉娘一命,也是帮白姬收集了一个因果,一举两得,再好不过。

    念及至此,元曜便道:“这样吧,仲华。小生回去跟离奴老弟商量一下。虽然白姬不在,但是离奴老弟也颇有一些降妖除魔的道行,如果真是女鬼在齐王府作祟,那离奴老弟解决这件事情应该没有问题。你明天抽空来一趟缥缈阁,小生和离奴老弟会给你回话。”

    “啊?那个离奴也能降妖除鬼?我还以为他只会做饭呢!”

    裴先惊愕道。

    元曜笑了,道:“离奴老弟降妖除鬼的能力和他做饭的厨艺一样高超。这件事情,问题不大,离奴老弟肯定也愿意帮助解决。”

    裴先闻言,虽然有些不放心,但还是道:“那好,我明天去一趟缥缈阁。”

    于是,商议已定,元曜和裴先便在浮桥上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