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鸿锁链
繁体版

第三十章 寒褪节

    寒褪节,是冬季的最后一天,过了寒褪节便是逢春节,是与春日重逢的日子。

    若不是日历上标红的寒褪节摆在面前,晓俞还不能相信他已经离家四个月了,这是他在卫府之外过的第一个大节。

    晓俞刚刚洗漱完,脸上的水迹还没干,便盯着日历直勾勾地看着。

    忽然,叶怜葭在楼下喊道:

    “难得过个节,今日就出去放松一下吧。你都埋头修炼一个多月了,不会无聊的吗?”

    倒不是他真的喜欢修炼,而是他每日醒来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有一种丰收的喜悦。不过既然过节了,那就出去玩会吧。

    晓俞倚在楼梯旁,问道:

    “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延雨城我都没逛过,今日去哪玩就跟着你了。”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叶怜葭那柔和的声音却变得有些埋怨了起来:

    “那你赶紧换衣服啊,整天就那两件练功服来回穿,十五岁的少年穿得跟五十的大叔一样。我买给你的那几件衣服都没见你穿过几次。”

    不穿这些衣服,只是因为晓俞觉得这些衣服硬绷绷的,穿着练剑太束缚了。实际上在他看来,这些衣服也就一般吧,再好看也好看不过他在卫府中穿的那些。

    想是这么想,但姐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晓俞便勉为其难地回到房间换衣服。

    再出来时,已是身披暗红长衫背有金凤飞舞,内着莹白衬衣似有雪花纷飞,墨色腰带将衣摆束起与窄袖扎紧显得一分少年侠气,玄色笔直长裤于八字衣摆之下显露,纹云鎏金黑靴将裤口藏起。

    长发梳得一丝不苟,束于脑后,显露出晓俞那张仍有稚嫩却初现英俊的面庞。三尺长剑插在朱红剑鞘中,系于腰带上,再添一分侠气。

    这般装扮已是晓俞近一个月以来难得有心去做的事了,当他下楼后,看见了同样精心打扮的叶怜葭。

    身着齐腰对襟襦裙,衣为玉白色与肌肤相衬,束腰下的裙摆浅红色由渐变为桃红色,金珠连串系于束腰上垂于裙摆前,这般清新的色彩衬托着少女的青春气息。

    柔顺的长发盘成朝云近香髻,两根镶有青玉的银色发簪饰于其上。红润朱唇上胭脂浅抹,动人眼眸旁略施粉黛,好一个精致秀气的美人儿。

    叶怜葭已在楼下等候许久,虽然心中有些急切,但看到了晓俞这身器宇不凡,少年侠客的装扮,心中的不悦消散了许多。

    此时李秋海大爷正悠闲地躺在摇椅上等待病人到来,并没有出去的打算。

    晓俞邀请道:

    “都过节了,咱们就休息两日,出去玩吧。”

    大爷摆摆手,微笑着回道:

    “明日才是逢春节,今日你们先去玩吧。要是有人在佳节前夕生病无处医治,那就太可怜了。”

    叶怜葭看着门外逐渐变得热闹起来的东城道,有些顾虑地说道:

    “我们出去玩了,大爷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怎么办?”

    这时,杨启一步迈入药铺中,看着眼前气宇昂轩的少年与秀美动人的少女,愣了一会。随后他疑惑地说道:

    “你们穿得这么花哨,这是要出去玩啊?”

    杨启一个多月以来,一直来药铺玩,跟大爷聊得熟络了许多。大爷也不怎么在意他缺心眼的性格,毕竟人老了有个后辈愿意天天陪着自己也不错。

    “小启过来,今天陪我看药铺,我教你灵药药理与炼丹。”

    晓俞面含微笑,拍了拍这个年长他两岁的青年的肩膀,说道:

    “今天我们两个出去玩了,药铺要是忙的话就麻烦你了。”

    诊桌旁,杨启愣愣地看着两人走出门外,你夸我一句挺漂亮的我夸你一句还算帅气,忽然不忿地喊道:

    “他可是你姐姐!你小子可想清楚了,别瞎来啊!”

    晓俞回头把杨启的话怼了回去:

    “你这家伙能不能想点正常的。先不说我与她的关系,我一个正人君子胸有鸿鹄之志,岂能自缚于情爱之中?”

    昨夜新下的薄雪盖住了灰浊的旧雪堆,天边照来的清冷阳光撒在大街上。虽然是清晨,但东城道上已经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两人正要一同前往更为繁华的内城,身后响起一道清脆的声音:

    “晓俞和怜葭姐姐,我能跟你们一起去玩吗?”

    晓俞回头一看,是隔壁茶楼掌柜赵拓的女儿赵妙依。这女孩今年十六,比他大一岁,性格较为活泼。自从看见杨启每日早晨都熟练地进入药铺以后,也常常来寻他玩耍。

    赵妙依不像他们有修为御寒,衣物能按照喜好随意穿搭。

    她身穿温暖的鹅黄裘衣,用金色的绸带扎起秀发,耳坠上水滴般的金色宝石点缀着少女的活力。

    隔壁茶楼的掌柜赵拓站在女儿的身后,看见晓俞望过来,便带着笑意对着他点了点头。

    叶怜葭对这女孩也是颇为喜欢,道:

    “好啊,一起来吧。晓俞他难得愿意出趟门,多一个人玩得开心些。”

    话中的含义不言自明,晓俞脸上的笑容都有些尴尬了,低声说道:

    “你还比我年长两岁,这么急着给我寻媳妇,你自己也找一个啊?”

    赵妙依快步奔向两人的背影,落在杨启眼中只剩下幽怨,有说有笑的三人浑然忘记了这个被留在药铺中的大冤种。

    大爷走上前来,站在他身边,亦看着三人消失在人流中的背影,开导道:

    “别看了小伙子,不用去羡慕他们,强者总是孤独的。跟我学好了药理跟炼丹术,以后走出延雨城去见识更广大的世界,你能获得更精彩的人生。”

    杨启叹了口气,随便寻了张椅子坐了下来,道:

    “那大爷您炼药技术那么好,现在怎么成了一介凡人流落到延雨城来了呢?”

    大爷绕到他身后,在他后脑勺轻轻拍了一下,道:

    “有些事情不要乱讲,教你你就学,总之对你是好事。”

    “药鼎没有,炼丹炉也没有,就净学药理能学会吗?”

    “炼丹房的事,等过了元宵我再到院子后面买块地找人建一个。这十几日你先学了药理,到时候就能直接上手炼药了。”

    入冬前的那次强捐之后,延雨城的税赋便降回了正常的水平。这让延雨城的平民缓过了这口气,不至于冷死在寒风中。

    那群身居官位的人居然能考虑百姓的生死,也算是难得了。

    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庆祝着冬日寒冷的褪去,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晓俞被叶怜葭与赵妙依拉着到处围观新奇的玩意,但他却总提不起兴致。

    倒不是因为晓俞不喜欢跟着女孩们到处转,而是这般热闹总是会让他的记忆浮现出来,好似回到了焕城中父母带他出门游玩的时光。

    他们路过了一处戏台,忍不住被那凄美的爱情戏曲吸引,驻足听曲。

    “钦郎本是穷书生,眉似剑目若星,灵兰贵为名门女,明眸眇眇秀美无双。彼时薄云伴落日,清风抚水出涟漪,一见相倾心,未诉衷肠却匆离...”

    这讲述的是良滨的开国先祖韦钦年少贫贱时,与贵族女子宁灵兰相爱时的故事。

    随后的戏曲中讲述了他们的爱情先后跨越了身份差距,战乱分割,叛贼夺爱等阻拦。最后一次重逢时,苦难已将宁灵兰摧残,却把韦钦磨砺成独镇一方的强者。韦钦对她不离不弃,寻来神药为她重塑昔日美好的容颜。

    这段充满波折却最终圆满的爱情,看得两女是泪眼摩挲。连晓俞也为他们之间坚韧的情感而动容,往戏台上抛了几块银子。

    正处佳节,各行的店家都会搭起一些桌台展架,将自己售卖的器物摆在上面引人注目。越往城中心走,展架上摆出的事物就越贵重。

    赵妙依看中了一个赤红的竹枝玉饰,觉得很配晓俞这身打扮。她便捉着晓俞的手腕将其拉过来,把这玉饰系在他腰带上的另一侧。

    端详一阵之后,发现确实衬托晓俞的气质,赵妙依便称赞道:

    “你这身打扮什么也不差,唯独缺了这赤竹来点缀你锋芒内敛的气质。”

    晓俞本是不会在意这些的人,但对于眼前少女的主动亲近还是产生些许拘谨,道:

    “看上什么东西,我也买一件送给你吧。”

    赵妙依正为这赤竹付钱,听闻这话,对他回眸一笑,道:

    “你去挑一件,认为哪件适合我,我便喜欢哪件。”

    那玉饰阁的伙计听见这句话,立刻迎上来,将晓俞请入店中,为他介绍各样精致的饰品。

    晓俞看中了一枚由金银两带拧成环形,缝隙中镶有许多翠色宝石的手环。

    正当他要买下这手环时,忽然心头一动,回头看到了玉饰阁外亭亭而立的叶怜葭。

    自己只顾着为隔壁的女孩买手环,却忘了给照顾自己那么久的姐姐买一个礼物。

    晓俞四处张望周围琳琅满目的饰品,又取下一条由宝石为花瓣镶嵌在纯金花萼上的项链,将其与手环一并买下。

    赵妙依拿到手环自然是喜欢得很,晓俞果然在叶怜葭眼中看出了一丝失落。

    随后,他走到叶怜葭面前将项链交到她的手上,道:

    “我怎么会忘了给你买礼物呢,你对我的好,我在心里都是记着的。”

    叶怜葭将项链戴好以后,给了晓俞一个大大的拥抱。本应该是香软的怀抱,但叶怜葭没收好力度,差点给晓俞勒得背过气去。

    旁边路过的大叔目睹了这一切,嘀咕道:

    “现在的公子哥真挺厉害的,才花了几十两银子就能讨得两个美人欢心。”

    然后就被叶怜葭瞪了一眼,凝源期的压迫感将这个凡人大叔震慑得腿脚发颤,赶忙强撑着发软的双腿快步离去。

    晓俞屈腰缓了好一会才缓过来。叶怜葭在一旁装作无事发生,直夸这项链好看,赵妙依则被这两人的举动逗得遮嘴轻笑。

    东城道上人来人往,热闹得很。在一次给车马让行时,晓俞与赵妙依挨得很近,她摸着手上的金银玉环,想要趁此机会挽着晓俞的手臂。

    但晓俞的手臂不动声色地往前挪了一点,赵妙依的小手再往前挽,晓俞的手臂便向腰间靠了一点,不留缝隙。

    这次“袭击”不成,赵妙依也不恼,仍是开心地跟在晓俞身旁。

    她的父亲跟她说,晓俞长得不错,修炼很有天赋也很刻苦,整个人没什么缺点,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原本她对这个少年不以为意,直到听闻他为朋友出生入死的事迹,来药堂串过几次门以后,才产生了一些好感。

    但晓俞不这么想,他跟赵妙依的关系来源于叶怜葭对着赵拓的大力宣传,性质跟恶作剧差不多。

    而且赵拓觉得他俩很合适,叶怜葭觉得他俩很合适,赵妙依看起来也挺喜欢自己。

    重点是,他觉得合适吗?

    晓俞在路上走着,好似完全没注意到赵妙依的小动作,心里寻思道:

    这年纪成家立业的大多都是为了生计奔波劳累的凡人,有个伴能互相照应。我不过十五岁一个少年,又不需要为了生存去操心,谈这种情情爱爱的,岂不是乱了我挥剑的心思?

    寻道者一心向道,孑然一身都是常事。哪怕要成亲,几十上百岁也是很常见的,而且大多都是修炼到了梏桎,再埋头苦修也没什么意义的时候。

    像我这般正处修为突飞猛进时,若是与她相爱。不是我负了她,恍惚间年岁流逝青春不再,就是她误了我,恩爱中修为迟滞泯然众人。

    再往前走半里,有一个名为沁湖园的园林。

    这园林占地千亩,中央有一个方圆二百亩大小的湖泊,名为沁湖。官府花了很多钱在周围刻下大阵,将整片沁湖园的气候维持在春季。

    沁湖园的大门之外是成堆的冰雪,园内竟是成片的芳草与翠绿的柳树。

    晓俞迈入门中,就如走入另一个温暖的世界。温暖的柔风抚软了他那被冻得硬直的长发,轻薄的衣裳不再透着寒风。

    三人寻了一处湖边的长石椅,抱着在街上买来的点心,看着水边的鲤鱼游动,湖中的鸳鸯戏水。

    或许是湖中水鸟看腻了,三人起身沿着石板路走过松林、竹林、柳林,感受这片翠绿中蕴含的生机。

    这些树林虽远看茂密葱郁,但走入其中才能看见有一条条石子路将树林分割开来。只要这天还算晴亮,无论何处的林中都是明媚青翠的。

    园中游人众多,不乏情侣坐于草地上歪腻,互喂食物。

    赵妙依见此情景,也是随学随用,从油纸袋中夹起一块糖糕伸到晓俞嘴前,道:

    “这种点心味道甚好,尝一块如何?”

    晓俞下意识地微微躲闪,随即接过这块糖糕吃下,随口赞道:

    “清甜而不腻,略有弹劲,算得上好吃。”

    再夹一块也是这般接下再吃,整得赵妙依柳眉一皱,掐了一把晓俞的胳膊。虽然掐的没什么感觉,但晓俞还得装成被弄疼的样子,顺一下她的心意。

    就这样他们打闹说笑着绕湖转了两圈,才从温暖的园林回到这寒冷却喜庆的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