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侠济苍生
繁体版

第十六章 建康城中遇乞丐,国子监中老儒生(二)

    佳人已远去,回首梦中人,收好令牌,姜易居下船向着城中走去,因为他一头白发,路上免不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为了不引人瞩目,在进城的约莫十丈之处,有处卖帷帽的小摊,姜易居索性买了一顶戴在头上,并向摊主打听了一下去往国子监在什么地方,快步向着国子监走去,没走几步,肚子咕咕叫了起来,恰巧旁边有家包子铺,包子铺叫包吉祥,在建康城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名气极大,每天排队买包子之人络绎不绝。小店刚好做出一层笼屉的包子,竹笼盖刚一起,热腾腾的蒸汽飘向天空,扑面而来的肉香味浓香四溢,约莫这会时间还早,人还不多,姜易居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想了一想,排在队伍后边,一会的功夫,轮到自己,付了银钱,手上多了一袋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姜易居迫不及待的拿出一个,一口下去,面皮酥软,咬在口中糯糯之感,肉馅鲜美,新鲜的肉和青菜混合在一起,带着丝丝香味,两红一黑一绿,味道恰到好处,三下五除二,一个包子就已经进肚,甚是惬意,行进间,看到路旁有个老乞丐,破旧的小帽搭在脸上,翘着二郎腿,衣衫褴褛,不知几时洗的澡,路上行人走过之时纷纷避而远之,老乞丐一会把手伸入怀中抓抓虱子,一会抠抠脚,再者扣扣鼻子,那模样将邋遢表现的淋漓尽致。姜易居从小本性善良,见此情景,想到之前自己村里的那些大爷,照此年纪尽享天伦之乐,再看这位老大爷孤苦伶仃,不觉同情之心油然而生,缓缓走到大爷身边,慢慢放下手中的包子袋,默默寻着国子监的方向走去。

    大爷刚刚还眯着吨,姜易居前脚刚走,后脚一个鲤鱼打挺,端坐起来,一边笑着一边把那袋包子拿在手中,两口一个,三下五除二吃完,看着姜易居离去的方向心中暗暗思忖,这小子什么来头,身上气息怎么这么古怪,一股武夫的气息,一股儒家浩然气,怪哉怪哉,算了算了,我老乞丐莫管他人闲事,正事要紧,今日一饭之情,他日有缘再见之时相报。

    不多时,走至一处闹市中,在闹市中央赫然是座学府,门沿之上挂着一个大大的牌匾,上书三个字,国子监。这让姜易居看的目瞪口呆,心中所想的学府一般在僻静之处,便于学子专心研究学问,不成想国子监在整个建邺城最繁华的地方,定眼看其门庭,正是应了古诗中所言:“宸翰符玄造,荣题国子门。笔锋回日月,字势动乾坤。檐下云光绝,梁间鹊影翻。张知圣莫拟,索靖妙难言。为著盘龙迹,能彰舞凤蹲。更随垂露像,常以沐皇恩。”这几句诗字迹矫若惊龙、入木三分。儒家浩然正气扑面而来,即为君子不忧不惧之象。门口有两位仆役站岗,姜易居定眼一望,这两人呼吸悠长,太阳穴凸出,手指关节粗壮,虎口处老茧厚厚一层,心中暗叹两人是练家子,也不知是武者一道几境高手,踌躇之间,心中思忖要不要拿信与人,让他们劳烦通传一声。未及多想,一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声爽朗的笑声响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只见来人身着对襟长衫,袖口颇宽、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挽成一个小冠发髻,中间有中分然后再束发,看似硬朗又不失美俊,白衣黑发,白衣都飘飘逸逸,微微飘拂,衬着悬在半空中的身影,直似神明降世。他的肌肤上隐隐有光泽流动,眼睛里闪动着一千种琉璃的光芒。容貌如画,漂亮得根本就不似真人,手摇折扇,不紧不慢,走走停停,仿若流连路旁风景。看那容貌,好个清朗才俊。此人立于门口之内,摇着摇扇,淡笑道:小师弟,师傅早知你今日要来,让我在此恭候多时了,快里边请。说完摆出一个请的手势。

    姜易居也不扭捏,大步跨入国子监,今日起,国子监中张儒圣又多了一名小徒弟的消息很快将会传遍建康城及天下。青年在前边走着,一边摇着摇扇,一边慢悠悠的说道:小师弟,我叫李温良,温文尔雅的温,善良的良,是老师的大弟子,以后要跟小师弟朝夕相处,想来也是人间美事,天下治理源于礼,礼源于祭祀,我辈之人延续先贤努力,薪薪之火,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温良在此路上能与小师弟共行深感荣幸,说完小扇一收,双手作揖,深深鞠了一躬,道:愿我温良与小师弟秉承先贤意志,将儒家浩然气洒向人世间,此路纵有千般险阻困难,吾与君同行大道,以利万民。姜易居回礼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大师兄,你我二人笃爱意诚,我辈牢记先贤教诲,建明义理,扶植纲常,为生民立道。

    大师兄听完,表情郑重,先整理了一下衣冠,后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行其礼。道:今日小师弟一番话如雷贯耳,字字珠玑,义与理之变化讲述令人听后耳目一新,儒家经义理解直追先贤,正所谓日日新,又日新,苟日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受教,当受此一拜。姜易居赶忙回礼双手托住大师兄道:大师兄,以后还需大师兄多多指教,学海无涯,至圣先师所讲述的思想还需不断学习领悟。不知不觉间已走入后庭。小院名叫学无涯,右提两个大字书山,左提两个大字学海。进门后,一方汉白玉八仙桌在一棵杏树之下,树下坐着位白衣老者,老者一身白衣,须发皆白,端坐在此,给人以沉稳如山之势,又有春风和煦之感。让人觉得亲近暖洋洋的。老者背对两人,手中拿着本《春秋》,问道:何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为天地立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即为生民立命;将孔孟阐扬继承孔孟先儒之道,拓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为往圣继绝学;实现文化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才能让弊惑无明的现代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万民精神家园即为万世开太平。老者捋了捋胡须,合上书本,道:善。回头看了看姜易居,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道:这几年功课没有落下,不错。姜易居抬头望去,没想到今日见到的师傅竟然是当年在私塾的先生,与先生一别之后再未相见,原来先生是当代儒圣,张圣。经过这一路上的奔波,听着其他人的聊天,姜易居对天下之事有了一些基本了解,自家先生是这方天地的儒家圣人,究学天人,不管哪个国家的读书人都要尊称一声:张圣。回想起曾经有老师陪伴的点滴生活,姜易居不觉眼角湿润,哽咽的道:老师,家父家母以及村子里的人都死了,全村上下被血衣楼屠尽,我想报仇。先生眼神稍微暗淡一下,抬头看向姜易居,道:我已知晓,我的弟子被欺负,我这个做师傅的就要去讲一讲道理,温良,易居,随我走。一步之间天地变换间下一瞬就到了黑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