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
繁体版

第二十章 学期结束

    从十二月初的初雪,到现在一月份,京城又陆陆续续下了好几场雪。

    刘周现在已经适应了京城寒冷的冬天,年轻人火气足,这点寒冷还是能够克服下来的。

    此时已经是九七年的一月份,刘周已经考完了期末考试,班上有不少同学都已经回家了。

    不过刘周买的飞机票是明天的,还需要再在学校呆一天。

    正好刘叶今天期末才彻底考完,约刘周今晚吃顿散伙饭。

    想到刘叶这货,刘周也不禁哑然失笑。

    他也没想到,自己重来一回,玩得最好的是刘叶这个表演班的同学。

    说起来,刘周反而和表演班的人玩得比较好,和自己班上的同学还是如上一世一样,可能就只是点头之交。

    就算是前世关系不错的王青山,刘周因为经常忙碌,然后又更多地和表演班的人待在一起,所以现在关系也只是一般。

    对此刘周也没什么怅然的,王青山看样子今后是很难跟上自己的脚步,既然今后还是无法维持住这段友情,那不如就别开始,做个普通的同学就挺好。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刘周发现自己变化还是蛮大的。

    改掉了前世懒散的性格,养成了自律的习惯,而且心中有目标,找回了久违的奋斗的激情。

    唯一让刘周有点心塞的是,他发现自己在导演上似乎没有太高的天赋。

    那天和颜丹辰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了解到贾樟可拍摄的短片在香江获奖的消息,当时刘周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去观摩一下。

    没想到第二天来北影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在课上给大家放了这部片子。

    看来北影还是很重视贾樟可,对他的期望蛮大的。

    刘周很认真地看了一遍贾樟可的这部处女座,是用录像机拍摄的,画面非常的粗糙。

    但是此时已经体现出了贾樟可未来纪录片式的拍摄风格,长时间晃动的跟拍镜头,对空间的毫不修饰的呈现,业余演员,剪辑上的反流畅,声音的拼贴,都挑战了以往的规则。

    从这部片子就可以看出贾樟可在导演上的特色和理念,能成为名导的无不是有自己的特色。

    这让刘周有点沮丧,因为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该怎样去拍电影,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特色是什么,只知道一直吸收当导演的知识。

    对于这个问题,刘周也去请教了老师。

    对此,老师只是笑着说你现在才大一,不用想那么多。

    听到这话刘周本来是好受不少的,但是最后老师又带了一句,当导演也是需要天赋的,又让他心塞起来。

    刘周也读懂了老师这句话的意思,不就是暗示自己在导演上不是很有天赋吗!

    说实话,刘周如果没有重来一回的机会,家里没有钱的话,自己当导演的成绩应该也和前世当编剧差不多。

    就算现在自己有金手指,自己可能也很难拍出一部拿奖的片子。

    毕竟一样的剧本一样的演员,不同导演拍出的片子可能会是两部不同的电影。

    就比如就算把《霸王别姬》的所有配置都给刘周准备好,他也无法拍出陈诗人的水平来。

    也就是说,今后文艺片大概率和自己无缘了。

    或许今后自己拍的电影多了,感悟也更多了,到时可以尝试一下文艺片。

    不过就算是拍商业片也不错,未来华夏电影的电影环境越来越好,大家都是以票房论英雄。

    但是作为学院派的人,心中怎么可能没有一个文艺的梦呢?

    就连冯大炮这个宣称不拍文艺片的野路子导演,最后还是屁颠屁颠地去拍文艺片。

    对于自己可能天赋不高的结果,刘周也不气馁,还是照常认真的听课。

    如果不把基础打好,那今后自己可能商业片也拍不明白。

    想到北影,刘周的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个靓丽的身影。

    在刘周借笔记给颜丹辰的那个周末之后,当刘周再次来到北影上课的时候,发现她气鼓鼓的看着自己。

    原来他是去北影的文学系找过自己,发现根本没有自己这个人,以为自己欺骗她。

    刘周也只好向她坦白自己是中戏的。

    弄得刘周挺不好意思的,他也感觉得出颜丹辰是把自己当朋友的,刘周心里也承认她这个朋友,骗人确实有点不好。

    为了让她消气,足足请她吃了三顿饭。

    也不知道这学期他的导演基础课过了没有。

    其实一学期过去,不仅刘周改变了很多,刘叶这货也同样改变不少。

    后世刘周是记得他在公开采访的时候说过,他和张子怡在大一的时候,成绩一直是倒数几名,差点被退学。

    但是现在不知道是不是演了那部小品让他打通了任督二脉,专业成绩可谓是名列前茅,经常受到常利老师的表扬。

    他在刘周面前还得瑟了好几次。

    而且一个学期的时间,刘叶的东北口音已经没有了。

    他从一开始根本分不清东北口音跟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到现在除了台词说得标准之外,一口的京片子也初见端倪了。

    时间缓缓来到下午,考完试的刘叶立马飞奔回宿舍,还是一如既往的风风火火。

    “老刘,走吧,我还叫了耗子。”

    “那走吧。”

    说完三人立马往校外走去,呼呼的寒风不能阻止他们丝毫。

    到了校门口,刘叶说道:

    “我们去哪吃?”

    “要不还去东来顺?那里的羊肉确实很好吃。”

    “都去了好几次了,换一家吧。”

    三人在校门口吹了会寒风,刘周建议道:

    “要不去簋街吧,听子怡说过那里很热闹,也有很多吃的。”

    “走!”

    “走!”

    簋(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刚开始刘周连这个字怎么读都不知道,为此专门去查了一下字典。

    簋街,顾名思义,就是属于食物的街。

    每个城市应该都有自己的簋街,京城的簋街位于东直门内,二环路东直门立交桥西段,西到交道口东大街东端。

    这里周边有许多大使馆,周围还有医院,人流极其密集。

    中戏是位于二环内极少数的大学,在南锣鼓巷东侧,被东棉花胡同跟北兵马司胡同包围着。

    从中戏到簋街,坐公交车只需要十分钟,从交道口东大街到东直门内大街就是所有路程了。

    簋街确实很热闹,现在还没天黑,一眼望去,整条街有几十家商铺,人流真可谓是摩肩接踵。

    这样热闹的美食街,对于大学生来说当然是最爱。

    刘周三人先是整条街逛了一个来回,你能想象得到的小吃这里都有,如果不是还要去吃饭,吃这些小吃就快吃饱了。

    大概了解了一下这条美食街之后,三人也找了家装修的比较好的东北菜馆。

    今晚上刘周也破戒给自己开了瓶啤酒。

    “来,让我们干一杯,祝我们相识,成为好朋友。”

    三人干完一杯,刘叶接着给三人倒满说道:

    ”再干一杯,祝老刘今后成为大导演,我和耗子成为大明星。“

    刘周连干了两杯啤酒,实在有点受不了了,见刘叶还要倒,连忙阻止道:

    ”先缓缓,吃点菜。“

    这一顿饭三人吃了两个多小时,刘叶和秦皓已经醉了,如果刘周不是酒量不行,也得被他们灌醉。

    看着自己左右扶着的俩货,刘周虽然有点无奈,心里却感觉很舒心。

    加上前世的日子,刘周已经很久没有和朋友尽情地吃饭喝酒了。

    能和朋友畅聊畅饮,这种感觉非常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