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灵诀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消息

    安州城如其他大城一样,天黑以后街道上人们往来仍不绝,说戏人竟比小月城还多,很是热闹。

    不过此刻元皓了没有多做逗留的想法,而是加快了脚步直奔六合铺。

    安州城的六合铺前堂摆着一些刀剑,穿过前堂便来到了客堂,再往后便是后院,后院一面是前堂,其余三面都是房屋,房屋之间还有一处后门,院中间还有一口井,每间屋前都有一小块竹条围起来的很小的菜园。

    三人在门口刚好遇上高飞,高飞很是热情的将三人引到后院,向众人介绍道,

    “这位是安州城六合铺的掌柜,王以平王师兄。”

    然后又向王以平介绍道,“这位是丁珊宁丁师妹,这位是陆元皓陆师弟,这位是药王谷弟子阮青竹阮师妹。”

    三人抱礼齐声道,“见过王师兄。”

    王以平看起来很憨厚的样子,笑着抱拳道,“诸位师弟师妹,幸会幸会。”

    然后看向元皓说道,“这位便是今年的武首陆元皓陆师弟吗,果然是英武不凡。”

    “王师兄过誉了,小弟也只不过胜了一招半式而已,尹师兄、高师兄和丁师姐的修为并不逊于小弟。”

    王以平知他在自谦,便不再多提,转而说道,“我已听尹师弟说明诸位来意,今晚在此宿下便可,这间房可供丁师妹和阮师妹使用,陆师弟便与我住在那一间好了。”

    王以平分别指了两间房,此院的房屋都是三间的套房,一间厅堂,两间居室,每间居室可住一人,所以五人皆能住下。

    元皓抱礼道,“多谢王师兄招待。王师兄可知身在药王谷的方逸嵩方师兄现下如何了?”

    王以平微微叹气道,“贾师兄今日午前刚传信过来,方师兄现在仍是昏迷不醒,陶谷主还在想办法。”

    元皓闻言不禁心底一惊,都已十日了,方师兄竟仍在昏迷中。

    其他人亦不禁生出一个想法,莫不是方师兄永远也醒不过来了吧。

    可众人皆未说话,元皓说道,“但愿方师兄能早日醒来。”

    王以平便说道,“不错。来,大家赶了一天路,先洗漱一番,我叫人准备饭食。”

    进了房间,青竹习惯性的想要去帮元皓打盆水,却听到院中有元皓等人的声音,走到房门望去,只见元皓、尹瑞和高飞三人正在院中的井旁打水,见青竹出现在房门,高飞忙说道,

    “阮师妹,将木盆拿来,我帮你抬水。”

    说着,便从井中网上拎水。青竹刚想摇头拒绝,便听到丁珊宁从屋里走出来说道,

    “那就谢谢高师兄啦。”

    说着便走到了井旁,将两个木盆放下。高飞也不多言,往两个木盆添了水,青竹不好再多说,小声谢了高飞,便与丁珊宁端木盆进屋去了。

    王以平嘴上说着准备了一桌便菜,却足有八道菜,看起来很是丰盛。

    元皓笑着问道,“王师兄在安州城已多年了吧。”

    “呵呵呵,十年前我出世行走,第二年便决帮贾师兄打理安州城,今年已是第九年了。”

    尹瑞笑道,“我们师兄弟几人见这安州城六合铺这般有条不紊,足见王师兄之用心。”

    元皓道,“贾师兄便无忧了。”

    王以平谦道,“哪里,安州城民富城安,六合铺自然也风平浪静,哪里需要多费什么心。”

    尹瑞说道,“王师兄过谦了,阳极峰亦是风平浪静,可家父却仍需要伍师兄帮忙才能勉强打理一峰之事,足见管理一地之繁杂。”

    王以平笑着说道,“这小小铺子,怎能和阳极峰相比啊,哈哈哈。”

    高飞一直想给青竹夹菜,可这样就太过失礼了。却见元皓与王以平聊着天,很自然的伸手从离青竹比较远的盘子里夹了些蘑菇给她,青竹喜滋滋的吃着。于是鼓起勇气夹了一筷子笋子说道,“阮师妹尝尝这笋子吧。”

    青竹笑着摇头道,“我不吃辣的,谢谢高师兄。”

    高飞笑着收到自己碗里,心想,刚刚阮师妹吃过的啊,噢,是了,定是觉得太辣便不再吃了。

    丁珊宁噗嗤笑出声来,众人看过去,丁珊宁镇定的解释道,“我听王师兄发笑,我便也想跟着笑。”

    众人心中诧异,王以平自谦而笑,你这样发笑岂不是有些失礼。高飞却觉得丁珊宁是在笑自己,可看她解释的认真,又不像,但之后终究再也没敢给青竹夹菜。

    饭后,待众人进了屋子,元皓和青竹却不约而同的出现在六合铺门口,元皓冲伙计打了声招呼,便与青竹出了铺子。

    元皓笑着问道,“青竹,你也看到了那张纸上的字吧?”

    青竹拿出纸,又确认了一遍,说道,“上面明明写着‘有信晚上钟楼顶见’,为什么丁师姐说是白纸。”

    “因为只有她看不见上面的字,这是灵狐的特殊之处,这封信便是依依传来的。”

    青竹好奇的问道,“只有丁师姐看不到吗?”

    元皓摇头道,“是只有你我能看到。”

    青竹更好奇了,“为什么我也能看到?”

    “因为依依与咱俩都有渊源。”

    青竹诧异道,“我也有吗?”

    元皓点了点头,说道,“嗯,若非法弥寺高僧相告,我原本也不知道灵狐族信迹还能这般隐秘。”

    青竹问道,“我们现在要去钟楼吗?”

    “嗯,你不是想见依依吗,我们现在就去钟楼。”

    青竹打了退堂鼓,犹豫着说道,“这样好吗…我去了她会不会就不出现了。”

    元皓说道,“放心好了,依依既然传信,定然有事相告。”

    元皓心想,若依依不出现,便用灵羽唤她。

    二人打听了一下钟楼的位置,便直奔钟楼。其实就算他们不打听钟楼的位置,也很容易就能找到,因为刚到直通城门的大街上,视线变开阔起来,一眼就能望见一座挂着大钟的尖顶,静静地耸立在几条街外,背后映着星空显得遥远而神秘。

    到了钟楼,才发现钟楼是一座高塔,下面有门可以进塔,不过现在已经上了锁。当然这难不倒二人,青竹虽仅有奇经诀一层修为,但也实实在在是一位已经感灵的灵修者。二人见四下无人,便原地向上跃起,几下便到了塔顶。

    塔顶挂着大钟,上面有一大屋盖,盖上面则是塔尖。塔顶亦很宽敞,站在塔顶几乎可以纵览整个安州城。

    二人看着满城灯火,错落有序,星星点点,街道上的行人,连着影子,摇摇晃晃不见匆忙,远远望去,安州城便是一片热闹景象,而现在这高塔之上,周边却只有微弱的风声,远离嘈杂,伴着天上一轮明月洒下的月光,仿佛置身于世外,另有一番滋味。

    元皓有些感叹,“安州城安宁,城中的人们这般闲适,生活平静,天下人若都是这般,那我们只需查找黑书生便了。”

    身后突然有人轻轻说道,“若果真如公子所言就好了,只可惜天下并非处处都这般太平。”

    元皓听出这是依依的声音,与青竹转过身来,依依站的稍远,隐在暗处。

    元皓说道,“所以我们灵修者便会努力保障一方太平。”

    依依似在叹息般,“可保的了一时,却保不了一世。”

    元皓有些好奇的问道,“依依,这话听起来为何这般消极。”

    依依走近几步,露出面目说道,“只是奴家这些年见多了罢,有时各派弟子刚平定一方祸患,方离去不久,祸患便重生,世人苦不堪言,再等灵修者来便还要等许久。”

    借着月光,青竹好奇的打量着依依。

    元皓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回应。

    依依笑道,“公子勿虑,如今天下灵修者已比之过去多了不少,相信总有一天会变好的。”

    元皓暂且放下思绪,介绍道,“依依,这是青竹,你知道的。”

    依依说道,“奴家见公子与青竹妹妹都在,便猜到定是青竹妹妹主动想来吧。”

    说着主动走近两步,站到青竹面前说道,“青竹妹妹原谅,奴家早就见过妹妹了,只不过妹妹可能有些记不清了。”

    青竹见到依依的确有些熟悉的感觉,此时她靠近自己,带着一阵香风,心下有些好奇,问到,“我们何时见过?”

    元皓怕依依说来尴尬,解释道,“当初依依去药王谷见到的你,只不过因为当时她并不认识你,便用了灵狐的法术,所以你才不记得了。”

    青竹一下子想起来什么的说道,“你就是那个问我珠子的女子!”

    依依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当时不知妹妹性情,对妹妹用了魅术,还请妹妹原谅。”

    青竹喃道,“魅术。”

    元皓说道,“灵狐一族独有的法术,很厉害。”

    依依道,“可是公子着实厉害,瞬间便破了奴家的魅术。”

    青竹心想,原来她曾对元皓哥使用这种法术,却没能奈何的了元皓哥。

    依依保证似的说道,“奴家今后绝对不会再对妹妹使用魅术的。”

    青竹说道,“元皓哥已经与我说过...姐姐的事,我不怪姐姐的。”

    依依看了眼元皓,说道,“谢谢青竹妹妹大度,青竹妹妹,奴家叫你竹妹可好?”

    青竹点头说道,“姐姐但叫便是。”

    元皓笑着说道,“竹妹,唤起来很是顺口呢。”

    青竹蓦地脸色一红,好在天黑元皓看不清,可却被依依看在眼中,心有所悟。

    依依认真对元皓说道,“公子,今日与你同行的那个女子,心术不正,日后公子还是适当远之为好。”

    元皓和青竹皆是一愣,不过元皓马上就想起依依曾说过,灵狐一族的灵觉能感知人的好坏。青竹却是完全不懂了,看向元皓。

    元皓犹豫着说道,“丁师姐自幼在六合山长大,如今也是方才出世,似乎还颇受华师伯宠爱,怎么看也不像坏人啊。”

    依依掩嘴一笑,说道,“奴家的意思不是说她是坏人,而是有些不正派,这种人公子敬而远之便了。”

    元皓想了想,丁珊宁言行的确有些不自律,自己也有些不喜,那么不如便依言远之罢。于是点了点头说道,

    “有道理,我便依你之言。”

    青竹其实更觉如此,丁珊宁总是无故缠上元皓,凭青竹直觉便怀疑她用心不正,更是不喜。见元皓答应,心中莫名的开心起来。

    依依说道,“公子就不问问奴家,为何今日这般公然传信于你。”

    元皓笑了笑,说道,“可是因为那字只有我们能看见。”

    依依奇道,“公子竟知道了!”

    元皓点头道,“是法弥寺高僧湛明大师与我说的。”

    依依想了想说道,“我未曾听闻,许是曾经与我族有旧。”

    元皓见她不知,便问起,“是有黑书生的消息了吗?”

    “不是真黑书生,而是那个假的。假书生在西门关失去踪迹后,终于又出现了。”

    元皓问道,“假书生现在何处?”

    “就在这安州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