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奔跑
繁体版

第193章 完结篇

    每年的开学日期如约而至,九月的广州又从全国各地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大一新生。

    时隔两年再次回到学校上班,葛长宁感觉到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

    在学校吃完早餐回到办公室第一个见到的是老同事宋楚文,当年去桃源村支教调研的时候,葛长宁曾经带的学生便是交给了宋楚文。大二大三的已经毕业,大一的也已经剩下最后一年了。

    正所谓铁打的教练,流水的学生,葛长宁又将要重新去组建他的中长跑队伍了。

    “楚文,好久不见。”这是葛长宁第一天回到办公室见到宋楚文的问候。

    “呦!长宁,回来啦!欢迎你回来,早就盼着你回来了。”宋楚文猛然抬头望着葛长宁喊道,嘴里还咬着一口包子。

    “刚才在饭堂吃早餐的时候老远我就看到你了,不过看你打包走了我就没叫你了。”

    “今年的新生太多了,饭堂里人也多,所以就打包回来吃了。要不要再吃一个包子。”宋楚文手里举起一个肉包说道。

    “你吃吧,我已经吃饱了,好久没吃过学校饭堂里的饭菜了,怪想念的。”葛长宁说完在宋楚文的办公桌对面坐了下来,两人的办公桌正好被中间的一道隔板隔开。

    “你还别说,这学校的肉包子就是比外面的好吃,还有这豆浆,都是真材实料。”

    “那是,不过包子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小心别吃胖了哦。”葛长宁笑道。

    打开办公台上的电脑,葛长宁又看了一下办公室墙上的时钟,离体育学院召开的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会议还有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没事,天天带着学生训练,胖不了呢。还有啊,你的学生可想念你了。”宋楚文这时又探出头来问,“长宁,听说一会的会议还有你这次的支教调研分享,看来经过这次下乡,离升职加薪不远了啊。对了,我想问一下...”宋楚文环顾了一下四周,见没有其他同事进来,刻意压低了声音,“你说学校是不是对于那些我们对口支援的地区申请去支教、扶贫的老师会有特别的照顾?比方说升职、加薪、评级什么的。下次要是学校还有这个方案的话我也申请去,反正我跟你一样现在也还没有自己的家庭,没有什么顾虑的。”

    宋楚文比葛长宁小两岁,两人在体育教育学院都是讲师级别,在大学讲师这个队伍里,宋楚文也深知积累足够多的荣誉和历练是一个加分晋升评级的资本。

    葛长宁抬头看着宋楚文的表情,禁不住笑道:“你哪听来的我要升职加薪啦,可别乱说啊。再说了要是这样都可以升职加薪的话,那大家都争着去了。”

    “作用还是有的吧。”

    “作用不作用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去了乡下两年支教调研确实对自己心态改变很大。其实当初选择申请去,压根也没有想过你说的那些什么升职加薪的事情,就是自己想换个环境去做点事情,刚好又有这个机会所以就去了。而且收获还不小,还发现了一个好的跑步苗子。”

    “是吗?是你教的学生?”

    一聊起跑步,宋楚文又提起了兴趣。

    “是啊,今年已经毕业这个月开始上初中了。他是我见过最有跑步潜质的学生。”

    “哦,是吗?被你挑中的苗子,未来可期哦。”

    “那也要看他这三年的表现了,一切都要靠他自己,我也只是教了他一些基本的方法。”

    “那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不过农村的孩子还是很能吃苦的,从我们过去几年带的学生来看,基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

    “不知道今年的新生水平怎么样?”

    “我听说学校今年招了不少的田径特长生,其中也有跑步达到了国家一级水平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下届的大运会我们就有希望了。”

    “这个还不真好说,从过往带的学生来看,很多时候这个水平可能还是掺杂着水分的。”

    对于特招生,葛长宁还是保持着谨慎的乐观,从过往的情况来看,真正有实力在大赛上表现优异的学生反倒不是从特长生那里出来的。

    “没事,下个月的测试赛之后很快就见分晓了。”宋楚文淡定的说道。

    十分钟之后,两个人的谈话在一个同事进来办公室之后而终止。

    整理了一下电脑资料,拿起放在抽屉里的笔记本,葛长宁便离开自己的办公桌去往隔壁的学院会议室开会。

    开学过了半个月之后,葛长宁收到了一封来信,写信的人正是刘轩。

    敬爱的葛老师:

    你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提起笔给你写信。本来是想着用妈妈的手机给你发一段微信的,但是我又不想让妈妈看见我写的东西,于是我就悄悄在自己的房间里给你写信了。

    已经上初中有两个星期了,镇上的中学比我们以前的小学大好多啊,也更加的漂亮。第一天在班上就认识了好多的新同学,我跟刘俊浩、刘思琪、刘凤霞还有刘知彪都分到了同一个班,其他同学分到了其他班,不过我们每天都能见到。

    葛老师,我和宁宁中午吃完饭之后就会到我爸的店里休息,快到上课时间的时候,爸爸再叫我们起床去上学。妈妈和大姨和姨丈她们都很忙,妈妈和大姨在家里从早到晚忙着做烧腊和腐竹,姨丈在店里面忙,我们和宁宁放学之后也会在爸爸的店里做作业,然后等姨丈忙完店里的生意到了晚上再载我们回家。

    有时候我和宁宁也会在店里帮姨丈的忙,妈妈和大姨还有姨丈她们都很辛苦,每天从早忙到晚,生意有时好,有时差。有时候我就在想要是我能够快点读完书出来去挣钱好了,这样妈妈她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不过妈妈一直让我好好用功读书,爸爸好像也开始关心我的学习了,他每天守在店里,有时还要出去给客人送货,也不见他再喝酒了。我和宁宁每天中午都在爸爸的店里休息,妈妈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对了葛老师,我有听你的话一直每天都在坚持跑步训练,中学的操场比小学真的要大好多,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也经常让我们跑操场,有时候放学了我也会去到操场上跑步,我好期待学校的校运会能够快点到来。

    葛老师,我今天就先写到这里了,妈妈现在楼下叫我下去帮忙了,下次再给你汇报学习上的事情。

    读完刘轩写的信,葛长宁抿嘴一笑,看来刘轩是越长大越懂事了。把信折好放在桌子上,靠在办公椅上,葛长宁双手托着后脑勺望着天花板,思绪仿佛又回到了两年前在桃源小学读着当年陈静雯还有其他支教老师写给学生们的信。如今这群孩子也慢慢长大,陆续离开了桃源小学去到外面读书,终于有一天他们也会离开桃源村去到他们想要去的地方,去学习、去生活、去体验更广阔的世界。但终究也还是会有人选择留下,甚至选择回来,去坚守他们的故乡。

    无论将来他们走出去的,还是留下来的,或是是选择回来的,葛长宁都希望他们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过上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希望终于有一天,乡村不再凋零,那里依然有更多的人间烟火...“葛老师...葛老师...,今年的新生长跑测试赛准备就绪了,我在南操场上等你。”

    门口一个同事的叫喊声又把葛长宁的思绪拉了回来。

    “好,就来。”拿起计时秒表,葛长宁便走出了办公室。

    带队的日子正式到来,生活和工作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