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锦衣卫后,我开摆了
繁体版

第54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郭书航之前是背对西华门的。

    不过发现朱太监的动静后,他也顺着朱太监的目光看去。

    这一看,他当场就惊艳了一把。

    在大明国,喜欢穿古装的人其实不少。

    穿着古装出现在地铁上、公交车上,或在路上与你匆匆而过的男男女女,比比皆是。

    穿古装甚至不是一种复古潮流,而是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

    就像倭国人喜欢穿和服,穿浴袍一样。

    穿现代化的服装,是为了与外面的世界接壤。

    而穿传统的服装,才贴合自己的心灵。

    这个世界,没有经历过清朝的服装改革与变迁。

    也没有经历过国土沦丧,主权丢失,任人欺侮的屈辱与悲愤,却又无能为力的绝望。

    自然就更不存在“抛弃一切传统”“****”,甚至连自己的文字都想要废弃的精神上的自我阉割。

    传统的服装,始终是大明国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不需要声嘶力竭地大喊“我们要汉服”“我们要复古”。

    不会被贴上“标新立异”的标签。

    因为,它们始终都存在于大明国子民的生活中。

    但是,能把古装穿得如眼前这个女子那般好看的,真的不多。

    尤其是穿着如此繁复的宫装,拖着长长的曳地裙摆,显得富丽堂皇。

    但如果自身的气场不够,是绝无可能撑得起这样的打扮。

    这女子可不仅仅是漂亮。

    肤若凝脂,眉如远黛,目含秋水,步履凌波。

    这些词用在她身上,一点都不过分。

    那种从小经历过严格仪态和形体训练养成的挺拔身姿和清丽脱俗的气质,让她的美貌有了绝佳的载体。

    然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那种堂皇大气、不亢不卑的气度。

    着实让人心动。

    比起沐织嬅,还要美上半分。

    她应该正是一个女人最美的年纪,十九、二十岁的样子。

    既没有完全失去少女的轻盈和纯真,又有了几分成年女子的成熟和风韵。

    最是人间好颜色,看遍春光,凝眸处。

    LSP之魂在熊熊燃烧,郭书航在这刹那间,差点忘了自己的1000个小目标,觉得其实先成家再立业也是不错的。

    朱太监还算够朋友,小声提示:“这位是六公主……”

    听得“六公主”三个字,郭书航心中一动。

    但很快,就听朱太监“咦”了一声,赶紧改口说:“哦抱歉,我认错人了。这位是定国公的二女,徐二小姐!”

    郭书航目瞪口呆。

    这也能认错人的?

    你是想说定国公的二女儿,和当朝六公主几乎长得一模一样?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很大的瓜!

    不过朱太监很快就向郭书航解释清楚了:“六公主的母亲蔡贵妃,与定国公的正妻蔡夫人,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都是襄城伯蔡时劼的女儿。”

    郭书航这才恍然大悟。

    这样就确实说得过去了。

    只是脑子里稍微一转,他又面色古怪起来。

    皇帝纳妃,为什么不把这一对孪生姐妹给同时纳了?

    晚上搂着他老婆睡觉的时候,想到一个和他老婆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正被另一个男人压在身下婉转承欢,他难道没有一种被戴绿帽的微妙感么?

    朱太监自然不知道郭书航此时脑海里冒出了少儿不宜的念头。

    等到那位徐家二小姐走近,他行了一礼,“徐二小姐。”

    郭书航也不可能大喇喇地站那儿不动,但以对方的身份,他也没必要太卑躬屈膝。

    而且,脑子清醒之后,LSP之魂又被压制下去。

    他重新找回理智,决定不让女人影响自己赚钱的速度。

    于是他点头微笑:“徐二小姐,您好。”

    对方先对他嫣然一笑,“您好。”

    又对朱太监亲切地说,“朱大哥,我这次可不是偷偷混进来的哦,我在门口的锦衣卫岗哨那里登记了的。”

    听你这么说,以前你还偷偷混进皇宫过?

    这胆子……让郭书航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

    朱太监果然是个妙人,他笑道:“徐二小姐哪里的话,您来这里是走亲戚的,什么偷偷混进来,不存在的。”

    徐二小姐笑得眼睛都弯成了月芽儿。

    若说原本她的气质显得高贵大气,此时就变成了活泼又带点顽皮的邻家女孩。

    “这位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郭总旗,武定侯的嫡子。因立下大功,今日过来,是陛下御赐麒麟服与他。”

    郭书航有些纳闷,又不是相亲,介绍得这么详细干嘛。

    那徐二小姐听闻此言,却是重新打量了郭书航一遍,然后笑得如山花盛开般灿烂,“还真的挺帅,怪不得,怪不得……”

    怪不得什么?

    徐二小姐却没解释,如天鹅般白皙细长的脖子微曲,对两人点点头:“朱大哥,郭总旗,你们慢聊,我先去了。”

    “徐二小姐慢走。”

    等徐二小姐走远,朱太监直起腰,看了郭书航一眼,笑道:“徐二小姐的相貌是天香国色,而且秀外慧中。她在国子监读书,成绩一直十分优秀。再加上出身高贵,是定国公嫡女,追求她的男子排成长队,可以从广宁门排到西华门。”

    “可以想象。”

    虽说徐家是一门两国公,但定国公和魏国公可不一样。

    在九王之乱的时候,魏国公一系站错了队,差点家族倾覆。

    丢了南都城里的祖宅、和三百多年里世代积累的财富不说,还在长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无人袭爵。

    之后到了泰安维新时,泰安帝为了和文官集团较劲,拉拢和扶持了一批勋贵,魏国公家族这才略微有些起色。

    但其实也只是重新拥有了大贵族的名头,里子还是虚的。

    定国公就不一样了,始终是大明国顶尖大贵族之列。

    中间哪怕有低谷,也很快就能翻身。

    虽然在数十年前的世界大战时,定国公一系差点满门死绝,伤了元气。

    但也不是衰落的魏国公、武定侯家族可以碰瓷的。

    见郭书航有些不以为然,朱太监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说:“定国公是个痴情种,没有纳妾,只有一位国公夫人。”

    “这位夫人,只替他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

    郭书航还是不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