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域:交错的轨迹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烽烟再起(三)

    战略会议正式开始,就在这间算不上大的封闭房间里同时出现四位将军的身影。不夸张地说,此时此刻这里聚集了全人类已知顶尖战力的至少一半。而他们正在讨论的是与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敌人——北方异族的战略部署。

    利娅作为沙盘的操作者按照四位将军的指示摆弄沙盘。沙盘中显示的是从秋霖镇到北地山脉南侧山脚下的区域,东西两端分别以朝陵谷东侧和西海岸边的森林中部为边缘。轻语镇的楼堡一线在整个沙盘中央偏南的位置,那里是兵力部署的主要位置之一,将军们称之为“西线战场”。另一个则是由芙蕾将军坐镇的朝陵谷北部,将军们称之为“东线战场”。

    从沙盘上可以看到,东线战场的主营地距离战役目标冰天城已经非常接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大概只需要一场遭遇战就能展开攻城。

    尤菲站在旁边默默地看着,这是一次非常严肃的会议,将军们并不会顾及旁听的尤菲,他们时不时冒出各种她从未听过也不太能理解的词语。伊登和涂月倒是听得津津有味,相比尤菲,这是他们真实参与进来的战争,是比以往听过的任何案例都更加真实的场景,参与这次会议对他们的帮助远比尤菲更大。

    说起来,好像没人对涂月的加入表示意见,厄勒卡将军和索洛托将军没有,连我还活着都不知道的芙蕾将军应该也看到了涂月,却同样没有提出意见。这里除了自己和涂月之外,不是将军就是少将,自己获准旁听似乎就已经是破例了。难道是因为涂月的父亲是已故的雷洛将军吗?尤菲的脑海里突然冒出这个念头。

    随后,尤菲又想到,现在在沙盘上展示出来的区域好像也是六百八十年前帝国创立时与异族决战的地方,当时人类帝国的初代帝王索拉就是在今天的崭丘附近斩杀了异族中自古占据领导地位的祖龙和一众古龙族,才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人类家园的和平。

    向前追溯的话,当年那位开疆拓土建立不世功勋的索拉就是尤菲的先祖。只可惜时至今日,索拉因为晚年的独裁与苛政,被冠以“戾王”的恶名,就连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索拉王城,也被人为地抹去了他的名字,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王城的真实名称了。

    尤菲此刻就像是个在课堂上走神的学生一样,尽是想到这些与现实没什么关系的事。

    已经在战场上确认到负翼族和猿人族的加入,说明异族的后援正在源源不断地赶赴战场。寒冬之前进攻的第一批异族军中的绝对主力就是蜴人和珑人,其他族群的人数非常少,敌人的集结和动员应该就发生在蜴人王治下的龙祖城,随着战果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蜥人、狼人加入了战场,狼人的数量甚至已经超过了珑人,仅次于蜴人部队了。

    芙蕾说她们在两天前遭遇到一批超过三千人的狼人部队进攻,带头的是一个实力着实不弱的家伙,她和索洛托的次子爱诺联手才将那带头的狼人击杀。因为没有坚固的高大营墙,东线战场上的伤亡比西线大得多。

    爱德汇报说,这两天在冰天城外似乎有异族集结的动向。因为集结的位置在城西,他们不太容易探查到具体的情况,远远看过去,保守估计人数在万人以上。

    鸠鲁比较关心冰天城上的城防力度,相比于步步为营的遭遇战,攻城战才是最难的。如今的四大军团都没有攻城的经验,这么多年来,人类一直在守城,异族永远都是进攻的一方。现在攻守互换,着实有种不得要领的感觉。

    他得到的回答是,看不到明显的城防。厄勒卡认为到时候或许可以将城里的异族吸引出来,从而避免正面攻城。而从已经得到确认的冰天城的西城墙尚未进行修缮的情报来分析,异族很可能也没有守城的概念。索洛托赞同厄勒卡的观点,从历史上人类和异族的战争来看,就从来没有发生过异族据守在某个地方的记录,帝国成立至今,人类从来没有冒险进行过北征,异族不懂得守城是可以接受的。

    就在情报渐渐堆积,沙盘上愈发丰富时。一直没有吱声的伊登突然加入进来,他指着沙盘上磐石堡的位置说:“这里呢?磐石堡现在怎么样了?”伊登最先加入鸠鲁将军麾下时,重锤军团还在南方驻扎,他成为少将后的主要经历就是在磐石堡的三年,他对那座被成为“不落要塞”的坚堡是有感情的。

    磐石堡的位置位于整个沙盘的西北角,从地理位置来看,那里与当前人类控制的区域还太远。厄勒卡回答他说:“寒冬之后就没有更新过西北方向的情报了。最后派出的斥候传回的消息是磐石堡塌了一半。”

    “也就是说,磐石堡的位置就是现在异族从北向南增援的途径了。”伊登继续说着,他看向鸠鲁时,刚好对上后者鼓励的目光,这令他心安了不少。“是否有必要在夺回冰天城之前优先夺回磐石堡?毕竟那里是挡住异族数百年的关隘,可以切断来自北地的增援,应该会对后续的战斗很有帮助吧。”

    或许伊登的智慧已经不输给四位将军,但在自信这方面还差的远,他在说这番话时就是越说越不自信。

    鸠鲁率先声援伊登,他说:“伊登少将的提议确实应该纳入考虑范围。否则万一我们兵临城下时,后背杀出来一大批敌人的增援就麻烦了。”

    “可我们还有多余的兵力去防守磐石堡吗?”镜面中的芙蕾适时提醒道。

    鸠鲁正想说话,他犹豫了一下后看向伊登,示意让伊登继续说下去。伊登努力平复紧张的情绪,终于下定决心说道:“我们不需要防守磐石堡,直接把剩下的一半炸掉,彻底堵住敌人的增援路径,就可以安心在冰天城附近与敌人周旋,打歼灭战了。”

    鸠鲁似乎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对,我也是这个想法。”

    芙蕾垂下眼角思考他们的话,这边厄勒卡发言道:“可这样的话,我们不仅阻断了异族的增援之路,也把他们的逃跑线路堵死了。很可能会增加正面战场上敌人的战斗意愿。如果留出逃跑的路,有可能我们就不需要打歼灭战,只要击溃敌人,放他们自行逃走就好了。”

    随后,厄勒卡操作着沙盘,指着西线楼堡前的区域继续说道:“比如说,假设我们西线这边成功吸引住异族的多数兵力,战场就在这一片区域,这里即便面临来自北地的援军也不存在鸠鲁将军担心的背腹受敌的情况。”

    他指向东线的位置:“而攻城的主力从东线展开,一旦破城,东线就有了据守的资本。届时冰天城与楼堡形成共同防线,就算异族再来增援,也不太可能冲破了。”

    “可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要面临长期战争了。如果异族死战不退怎么办?我们的粮食储备恐怕不太可能同时供养四个军团再过一次寒冬了。还有死伤的军士,新军士的补充和训练都是问题,后方已经没有现成的预备役了,再打下去就得调出南方四城的城防力量了。”鸠鲁对于战争的理解是未谋胜先谋败,率先考虑的就是最坏的情况。

    索洛托接了一句:“调出城防军恐怕不可行。我听说今年林生城已经安排城防军参与田间劳作了,再调人北上,怕是连粮食生产都会出问题。”

    提出的战术被否定,厄勒卡继续说道:“如果要突袭磐石堡的话,应该是从西线北上吧。这样的话,就得靠东线拖住异族的部队了,以现在东线的军备情况,恐怕不太容易打阵地战吧。”

    芙蕾紧接着说道:“确实不容易,我们这边的后勤线太长,又没有便于行进的道路,如果要打阵地战的话,恐怕我们就得先后退一段距离,拉开纵深才行。”

    “可如果这样,就等于放弃了上次会战打出来的优势位置。好不容易靠近冰天城,现在让东线主动后退的话,能不能吸引到敌人的主力姑且不论,一旦西线的突袭受阻,战争的持续时间和伤亡程度恐怕会更大。”厄勒卡成功诱使芙蕾说出支持自己的言论,立刻给予补充。

    其实伊登的本意只是想提出似乎被大家忽略的部分,却不曾想引出了双方的争执。

    索洛托小结性地说道:“目前就算是提出了两套战术,其一是由西线拖住敌人,以便东线进攻冰天城,暂时称为‘夺城作战’。其二是由东线拖住敌人,以便西线突袭磐石堡,切断敌人的增援路线,就称为‘阻援作战’好了。两套战术各有优劣,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先决条件,就是敌人将主力放在两线的其中一边。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如果异族不按我们的想法行事怎么办?比如他们将部队平均分配,同时进攻东西两线。”

    “那就再打一场会战。目前来看,异族要突破楼堡还是有难度的,东线也可以随时退入朝陵谷。再打一场会战,大概率也能取得上次的战果,异族不集中兵力的话,或许对我们更有利。”厄勒卡回答道。随即看向索洛托补充了一句:“而且这次索洛托将军回来了,我们的准备也比上次更充分,再打一场会战之后乘胜攻城说不定更好。”

    “好。”索洛托简单地回应后,继续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们最优先要决定应该是要主动出击还是等敌人先有动作?芙蕾将军和鸠鲁将军似乎有各自的倾向,厄勒卡将军,你怎么看?”

    关键的问题被抛了回来,厄勒卡不由得慎重起来,他抬起右手揉了揉自己的后颈,随后下定决心道:“我赞同芙蕾将军,应该主动出击。”

    “既然如此,”索洛托并没有讲出自己的答案,而是接着厄勒卡的话往下说道:“有没有可能双线同时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