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域:交错的轨迹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探秘巫术(三)

    巫是沟通天地之人,术是链接万物之法。身若有灵,方可感知原初之存在。心若有法,即可觉见,素流之光。

    这段话是许多巫术相关书籍的开篇语。起初,阿尼娅只以为这段话是某种解答,类似于咒文之类的存在,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她越来越觉得这段话本身带来的问题远比答案更多。

    沟通天地,链接万物?什么意思?

    灵,是什么?原初之存在又是什么?

    身与心、灵与法,能量的素流,感知、觉见,巫术到底是什么?

    大多数书籍记录的都是个别人的修行方法,看了半天不觉得有多大用途,不看又怕错过了真正有用的内容。即便明知道他人的成功与自己并不想干,沿用他人的修行方法,成功是幸运,失败是必然。可还是会不由自主想去读其他人的故事,就好像真的可以从中得到什么似的。

    另外就是对术式的详解。说白了,其实就是各种术式的画法和用途。有趣的是,相同画法的术式在不同的书里有可能被标注不同的名称,甚至介绍的用途也会有差异。这不禁让阿尼娅觉得,术式其实是比巫师更加古老的存在,并不是巫师们研究发明了术式,术式早就存在,只不过是恰巧被一群自称巫师的人发现并且应用起来而已。

    甚至于,阿尼娅还看过同一个术式在一本书中被作为反例说明如何如何画错了,可在另一本书中却大谈特谈这个术式的具体用途。这让她这个初学者感到非常困惑。

    而这几天在读的这本《巫术的发展与巫师的衍化》,则从另外一个角度为阿尼娅揭示出不同的巫师世界。

    按照这本书的记述,最初的巫术起源在帝国成立之前,尽管那时的史料为数不多,能够得到交叉印证确定的史实更少。但关于巫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巫术与人类自古共存。

    作者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以各个族群中相对中等偏下的身体素质持续存活并发展壮大,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巫术,巫术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终极馈赠,是留给族群自保的最强武器,也是促成人类帝国发展壮大的关键钥匙。

    总之就是没有巫术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至于巫师,其实最初的人类全部都是巫师,所有人都拥有各自的“巫术视界”,能够看到能量流的轨迹。但是,随后爆发的反抗异族战争——即其他典籍中记录的“第一次全面战争”——使人类意识到,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光拥有巫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活用术的力量。从那时起,人们才开始重视发现和使用术式,并借此辅助战争。

    书中最初的这段写的绘声绘色,但却鲜有相关史料的引用。作者在最开始的段落中就告诉读者那个年代可用的史料很少,却在之后的叙述中详尽的写出了各种细节。着实让人觉得其中存在故意误导的嫌疑。

    换做之前,阿尼娅读书时虽然也会积极思考,但却没有这么深刻的思路。就辩证的角度阅读文献,完全是这大半年学院生活的收获。此时的阿尼娅还不曾意识到她的改变会为日后的经历提供怎样的准备。

    顺带一提,阿尼娅现在可以随时展开“意识专注”的术式辅助阅读,从而让自己更进入状态,无论是阅读速度还是思考的灵敏度都有显著提高。这也是她能在入冬前这短短十几天里读完许多本书的原因。

    令阿尼娅感兴趣的是这本书中的后续内容,作者在写完巫术的起源后,第二部分开始着重写巫术的发展,这部分简直就是一套别开生面的巫术师八卦记录。许多术式的发现都存在着惊人的巧合,几乎每一个能够对应上名字的巫术师都有一系列跌宕起伏的经历。其中有些是引用自其他文献的史实,比如某位帝王或者将军贵族的故事,也有一切读起来非常像是凭空捏造。比如某个农户家的小儿子因为意外受伤,被证实拥有巫术天赋然后一路勤学苦练差一点就开宗立派的故事。在阿尼娅看来这比说谁谁谁曾经手撕巨龙还离谱。

    但也就是这些内容,在阿尼娅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同的感想。或许这并不是作者的本意,可她就是想到了。那就是有太多巫术师的成功不需要教师或者父母的指导,全凭自悟,反而能够达到更高的层次。而那些经过相对正规的教育循序渐进慢慢变强的巫术师,往往最大的成就只是落在发现某个全新的术式上。还不是自我创造出来的,只是发现。这点就很奇怪,术式不是早就设定好的吗?那么按道理应该是自己摸索的巫师更有可能发现新的术式,而按照系统的教育方式指导出来的巫师水平更高力量更强,这样才合情合理,不是吗?

    为了找到这个疑问的答案,阿尼娅开始在书中后续的段落里寻找。

    书中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巫师的衍化,这部分内容更加庞杂,除了记述大量的巫术师传记或者某段经历之外,核心的观点是术式并不是巫师提高的唯一手段,甚至不是最有效的手段,“常式”状态下对能量流的操纵水平才是巫师真正的实力,滥用术式反而落了下乘。当然,这个观点还是一贯的没有让人信服的例证。

    厚厚的一大本书读完,好像什么收获都没有,反而生出了更多疑问。正所谓学无止境,想要有所成就,就不能轻易放弃。

    为了读完这本书,阿尼娅专注了很长时间。下一次再出现太阳就是寒冬之后了,这天入夜就进入了她的第七个寒冬。完全没有饥饿,女仆定时会给她送来热乎乎的新鲜食物,没有寒冷,也不需要穿许多层让自己活动不便的衣服,更不需要裹着被子龟缩在房间一角。她只是像平时一样读书就度过了这个寒冬的三分之一,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距离那次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的暴风雪仅仅过去一年而已,生活的境遇便有这么大的改变。阿尼娅觉得自己的经历甚至比许多故事更加离奇,她突然想到,如果有机会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说不定几十上百年之后也会有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津津有味的读着,然后在脑海里设想这些到底是真实的事件还是虚构的幻想。

    这样想想,好像还挺有意思。

    卡洛琳夫人在进入寒冬后又进出了两次,应该都是在王城中活动,外出的时间不算太长。寒冬前夜她和爱莉似乎在卧室聊了很久,那之后爱莉便开始静修。所以阿尼娅并不知道她们聊过什么,她也不想去主动打听,不知道就说明与自己无关。只是觉得宅邸中的佣人们一直很忙碌的样子,看来想要维持这座宅邸能够在寒冬中保持一如往常的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现在这些事也已经与自己无关了。

    阿尼娅深刻的感受到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差异,前者的时间都被用在阅读学习和精修,后者却要为服务前者全力以赴。

    不过此时此刻,阿尼娅最感兴趣的当然是自己的巫术修行。按照她的理解,她开始找些不太难的术式做展开练习。阿尼娅并不认为自己可以成为战士,即便有了巫术的天赋,她仍希望可以作为学者继续将来的生活。因而她考虑的都是与学习新知、增强思考有关的术式,但这类的术式要么效果不够显著,要么展开难度太大,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适合用作新手练习的术式。兜兜转转,她还是不得不尝试与战斗有关的术式。

    练习的过程无比枯燥难熬,比如一个最简单的防御术式“源能壁”,术式只有六划,比她铭写成功的“意识专注”还少一划,但使用起来却连续失败近五十次才能成功展开第一次。

    看着一道半透明的防护壁从术式中生成,迅速扩张到覆盖身前的程度,阿尼娅的内心无比激动,只可惜成型的防护壁仅仅持续了几次呼吸的时间便自行消散,之后再使用却又无法展开成功了。

    至于另一个她花了许多时间练习的术式,用于轻盈身体提高跑动速度的“风行者”则是十四划,练习了许久,尝试展开近百次,无一例外全部都失败了。

    按照书上记述的案例,完成首次铭刻后的巫术师,在修习二十划以下的术式时成功率达到二层左右算是中等偏上的天赋水平。如果这条记录属实的话,阿尼娅觉得自己的巫术天赋恐怕低的可怜,大概率是不会有多高成就了。

    在寒冬中很难知道确切的时间,阿尼娅觉得大概过去不到一半时,她便把寒冬前借来的书全部读完了,其中有两本还反复读了好几遍。这天,她打算将书还回去,顺便问一下能不能再拿下来些别的书,如果不行,后面的时间干脆也专注静修好了。

    离开房间,走廊里的温度比房间中低一些,出于习惯,阿尼娅比宅邸中的其他人穿得更多些,稍微紧一紧衣襟便没有什么感觉了。

    进入四层需要征得主人的同意,爱莉在静修,阿尼娅也不知道卡洛琳在不在家,她便准备下楼先去找管家商量。刚刚走下二层的转角,刚好与从外面回来的卡洛琳夫人撞了碰面。

    “夫人,您好。”阿尼娅赶忙侧过身后退半步朝卡洛琳行礼。

    这时的卡洛琳还没有换下外出的服饰,似乎还有外出的打算。尽管神色匆忙,但她还是停下脚步认真地回应道:“你好,沙耶。在这住的还习惯吗?”

    “这里非常好,条件比我家好得多。还有很多书可以读,过的很充实。”阿尼娅微笑着回答,她看出卡洛琳夫人神色匆匆,想到应该是有其他安排,便开门见山直言道:“寒冬之前,爱莉带我去书房借阅的书读完了。想问问我是否可以再拿些其他书下来?”

    卡洛琳略作思索便答应了阿尼娅的请求,转而让管家带她上去。说完,卡洛琳便告辞离开了。

    得到了主人的首肯,之后便更加顺利了。管家帮忙把阿尼娅房间里的书搬回书房,随后留下菲尔陪同也离开了。

    不知道他们都在忙什么,最近阿尼娅也没有看到开朗的娜米。如果向菲尔提问,大概会得到一本正经却没什么实际内容的回答。不过阿尼娅也不怎么关心就是了,很快她就把全部注意力都用在一排排的书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