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冥纸店
繁体版

第二章~秫赘

    羽濛:“郎君!你之前说,协会的三位会长都是阴差十二席的成员。那和你有过一战的佛度,岂不是也是?”

    吕:“没错!他不仅是协会的会长,而且还在十二席里排名第一。一个极端教条主义者!另一位副会长是排名第二的度厄星君~申姜。他是南斗六星君之一~度厄星君的凡间分身。”

    羽濛:“排名第一?!郎君排第四,已经厉害的很恐怖了。那他得多厉害?”

    吕:“在上古时期,神佛曾联手与尸家始祖赢勾大战过一场。当时,有一位罗汉不幸战死。而那位罗汉的转世,就是他。所以,他被世人称为转世罗汉!三界能与他一敌的,不多!”

    羽濛听完后,被佛度的可怕程度惊讶到了。过了一会儿,羽濛又说道:“对了,郎君!龙鬼出现时,会和奠红出现时一样,有什么征兆吗?”

    吕:“传说龙鬼出现时,当晚定会是一个无声极黑夜。无月无星无云无风,万物寂静,伸手不见五指。甚至连虫鸣蛙声都会停止。即便是家中灯火通明,笑语畅谈。除了自家,也见闻不到别人家的灯火及声响。待到了午夜子时,便会准时看见一道铺满半个天空的雷霆。以及,听到一声震天的雷响。”

    羽濛:“哇~!单从这出现时的阵仗,就已经可以感觉到龙鬼的可怕了。”

    吕:“等天亮后,村中恶妇定会消失不见。同时全村的榆钱树上也会留下一道龙爪的爪痕。因为,传说榆钱树是龙鬼的落脚点。”

    二人交谈间,不知不觉已走到了村子口。这村子名叫十八里铺村。所在乡镇,名叫白衣阁。十八里铺村是白衣阁镇最大的村庄。

    这村子口,当地话又叫寨门口。这寨门口处,有一口齐地古井。传闻村子里共有两口这样的古井。分别位于村子的两个主要出入口,村中和村西!被当地人称为“双子井”。

    这村后,还有一个三百年古庙。只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开放,名叫“南鼎姥爷庙”。庙中供奉的神像,也大有来头。传说是曾经黄河口决堤发大水时,被冲到了此村子。听说十分灵验,但是香火却只有村中年迈的老人会去供拜。

    进入村子没多久,他们二人便看到一处高宅的门前围着一群人。人群中的声音,十分嘈杂混乱。有在迎头大笑的,有在指责谩骂的,有在跟风附呵的,让人摸不清原由。待走近人群后,才发现所有人原来是在围观两个人。

    那两个人的面相都是年龄颇高的男性。但打扮却是奇装异服,举止也是十分滑稽和奇怪。

    其中一个,一身庙会女装打扮,脸上浓妆艳抹,化的白面红唇十分诡异。甚至,脸上涂着的妆粉,眼看已经干裂欲碎。只见他在那手舞足蹈,胡话连篇,姿态十分的滑稽。

    而另一个却完全不同。他一身粗麻孝衣,怀抱哭丧棒,眼睑泛黑。干瘦的脸上,有着两道极其明显的哭痕。只见他唱着丧歌,在一旁跪地嚎啕大哭,看着十分晦气。

    围观的人看到这么滑稽的场景。所有人都在仰头大笑着。而谩骂声,则是来自这高宅里的人家。他们觉得自家门口有人穿衣戴孝,蓬头垢面,觉得十分晦气丢脸。所以,在谩骂驱赶而已。

    那是一位老奶奶,他儿子和儿媳在远方工作。只留下了她在这老家照看小孙子。只见这老奶奶拿着扫把,十分气愤的朝那二人挥打着。一心只想要把那二人赶快赶走。

    再加上,这老奶奶的小孙儿还在家中哭闹着。老奶奶着急回家安抚。所以,对这哗众取宠的二人肯定是没有什么好脸色。哪怕是其它人家遇到此事,想必也会和这老奶奶一样。

    老奶奶:“俺孙都闹腾一晌午嘞。俺都急晕了快,恁这还给俺捣乱!肯定是恁俩作妖,惊着俺小孙儿嘞!”(方言)

    那二人被老奶奶拿扫帚赶得人仰马翻,灰头土脸。可奇怪的是,那二人却死活不愿意离开。即便倒下了,还是该哭的哭,该闹得闹。老奶奶每抽打一下,围观的人都会发出一阵轰天的笑声。

    羽濛没有笑,只觉得那二人装扮行为十分的辣眼睛。她皱着脸庞,不想直视那二人。吕虽然是一脸平静。可羽濛看的出,他心里其实思绪万千。

    吕转头看着羽濛,说了句:“你在这等我一下!”

    羽濛乖巧的点了点头。随后,吕便挤出了人群。并用手接住了打向那二人的扫帚。还顺便安抚着那老奶奶:“奶奶,你的小孙儿,我有办法让他不哭不闹!您暂且先放过这二人。”

    老奶奶带着发火的脸和语气,说道:“恁是谁啊?不会是同伙吧?难道恁是想合伙骗俺这老太太的钱?俺可没有钱让骗!”老奶奶看吕虽面向和善,可气质里却有些许诡异。便又说道“恁咋看着都不像是个好人呐!”(方言)

    吕微微一笑,面色和善的说道:“您放心!我不跟您要钱。我只是路过,又看这二人可怜而已。您看这里人这么多。不行的话,您和其他人一起把我赶走就是了。”

    这时,一旁围观的人都随声附和着。对那老奶奶说道:“让他试试呗!他不中的话,咱一块把他撵走!”(方言)

    随着围观人的起哄,老奶奶也是没办法。便同意让吕去试一试,并带他进入了家中。吕也示意羽濛跟着自己进去。围观的人,也紧跟在老奶奶、吕和羽濛三人的身后进了院子。而之前的两个人,还是和原来一样。在老奶奶门前的大路上,该哭的哭,该闹得闹。

    老奶奶带吕走进了小孙儿所在的房间。只看见,一个小男孩坐在床中间嚎声哭闹着。满是泪痕的脸上,可以看出已经哭了很久了。

    老奶奶:“清起来(早上),俺带着俺孙去赶集。回来后,他就一直哭一直哭。问他想吃么?想要么?要玩么?他也不哼(说)!奏搁那(就在那)一个劲干哭。咋哄也哄不好!”(方言)

    听完,吕走到小孙儿的面前,用手摸了一下他的后脑勺。看似,他是在安抚这个小孩。但实则,吕刚才摸到了一张人脸。一个人的后脑勺上,长着另一张人脸。正常人看见,肯定会吓昏过去。

    但吕摸到人脸的那一刻,嘴角竟然出现了谜一样的浅笑。他的手从小孙儿的后脑勺,划过脖子,托起了他的下巴。然后对着老奶奶说道:“奶奶,麻烦您去准备一只三花白瓷碗和三根尖头乌木筷。然后再舀一碗井水过来。切记,井水一定要装满整个碗里。”

    吕毕竟一千两百多岁了。羽濛看见他喊别人奶奶,不禁偷笑了一下。然后小声对吕说道:“郎君!你要这些东西,是想说这孩子撞邪了吗?”

    吕点了点头。为了避免他人听见,引起恐慌。小声对着羽濛回道:“那小孩的后脑勺有另一张人脸。”

    羽濛看了看那小孩的后脑勺,却什么也没看见。正准备问吕时,吕也早猜到了她会问。就抢先一步说道:“你是凡人,自然看不见。”

    说完,吕右手简单擦拭了一下羽濛的左右双眼。然后,示意羽濛再看一眼那个小孩。这次,羽濛果然看见了一张脸长在那个小孩的脑后。那是一张煞白的老人脸!她闭着双眼,像是睡着了一样。羽濛感觉十分瘆人,吓得闭上双眼贴近了吕。

    过了一会,那老奶奶便用三花白瓷碗端来了一碗井水和三根尖头乌木筷。只见吕接过后,右手握扶着三根尖头乌木筷。让三根筷子并立在装有井水的碗中央。

    而这时的院子外,路上正手舞足蹈的花面男子,小声对着丧衣男子说了一句:“那年轻人是要秫赘!”

    按理说,他们在院子外是不可能知道院内发生了什么事才对。然后,那哭丧男子带着哭腔回了句:“他不简单!”

    吕:“奶奶!您和孙儿从集上回来时,是从村中哪条道上回来的呐?”

    老奶奶看此场景也认真了起来:“村西小路!”

    吕:“那道上途中,可有已居地下的人家?”这句话说完,吕看那老奶奶没听懂。又跟了一句“就是坟头!”

    老奶奶默念着,又拿手算了一会,说道:“有四家!”

    吕:“奶奶,我讲完,您别怕。您的小孙儿,估计是在路上不小心碰到了哪一位?然后,惊着了。”

    老人最深信鬼神迷信一说。听到自己小孙儿撞邪后,马上就紧张了起来。问道:“那该咋办?她不会上了俺孙子的身吧?”

    吕:“您别着急!您先告诉我第一家是村中的哪位?”

    老奶奶听后,还是有点害怕。颤颤巍巍的说道:“村南,李黄氏!”

    这时,吕手扶着的乌木筷,正看碗中念道:“今日清晨,户主小孙儿从您的宅邸路过。因调皮,不小心冒犯了您。如果打扰到您的休息,还望宽恕。如果您是李黄氏,还麻烦您在此站一站!”

    说罢,吕便松开了扶着筷子的手。松开之时,那三根尖头乌木筷也应声倒下。吕:“不是!下一家”

    老奶奶:“村西,李钱氏!”

    吕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只不过李黄氏换成了李钱氏。可吕再次松开手时,那三根乌木筷还是再次应声倒下。按常理说,三根尖头的筷子在有水的碗里是怎么都站不住的。

    吕:“不是!再下一家”

    老奶奶:“村南,李周氏!”

    吕再次念起:“今日清晨,户主小孙儿从您的宅邸路过。因调皮,不小心冒犯了您。如果打扰到您的休息,还望宽恕。如果您是李周氏,还麻烦您在此站一站!”

    这次不同的是,三根尖头乌木筷竟然在碗中央站立住了。为了确定是否为巧合。吕又拿起筷子,重复问了一遍李周氏。果然在李周氏这里,筷子又再次站住了。

    现在,已经百分百确定是李周氏了。吕拿起筷子又对着奶奶说道:“奶奶,您家里有面缸吗?”

    老奶奶:“有的!”

    吕:“您现在去面缸里拿一小撮面粉。记得,一定要拿面缸正中间的一小撮。”

    待老奶奶拿回面粉以后。只见吕将面粉撒入了三花白瓷碗里。然后,用那三根尖头乌木筷搅拌均匀。

    这时,吕又对着老奶奶说道:“您现在双手捧碗,将这碗水捧到院外并泼在门前大路上。这样便可将鬼魂送走了。泼完后,碗不要拿回来。将碗倒扣在路边,二十四小时后再拿回来。”

    老奶奶:“中!俺照恁说嘞办。”(方言)

    吕不放心,又嘱咐道:“记得,途中水千万不能撒出来。不然就再也送不走了!”

    老奶奶听后,便照做了。待老奶奶将碗倒扣在路边,再回到家中后。她小孙儿的哭闹声果然立即停止了。再进屋一看,小孙儿眼里明明还挂着泪。但却安安静静地坐在床边,不哭不闹。

    吕和羽濛也看见小孩后脑勺的人脸消失了。老奶奶瞬间释怀,对着小孙儿又亲又抱。原本围观的村民,也走上跟前去关怀和恭喜老奶奶。

    而这时,吕却拉着羽濛悄悄地离开了老奶奶的家中。大路上,那丧衣男子和花面男子也起身悄悄离开了。

    当院中的村民和老奶奶都反应过来时,吕和羽濛早已经走远了。他们以为是神仙下凡,又回天上了。便跪在地上一个劲的对着天空磕头,祈福神仙保佑。吕虽也是神位!可他是阴间神,赐福送瑞乃是天官管辖之事。

    吕和羽濛走后,去了村后的南鼎姥爷庙。今日并不是农历初一和十五。所以,南鼎姥爷庙紧闭大门并未开放。

    羽濛:“郎君,这庙还没开。我们来这做什么?”

    南鼎姥爷庙虽没有开放。可吕还是不管不顾的走到了庙的跟前。将一只手掌贴在了一处庙墙之上。然后,自说自话的念叨道:“明白了!我会去的。”

    吕的这一句话,显然不像是在回答羽濛的问题。羽濛见吕没有搭理她。有点微微生气,可又不敢言语。只好赌气的躲在了他的身后。

    吕说完以后,看着羽濛有点不开心了。放下手后,转身轻轻抱了一下羽濛。说道:“咱们得去趟村东的李氏宗祠。”

    羽濛虽然还有点生气,但还是在吕的怀里轻轻的点了点头。在走去村东李氏宗祠的路上,吕又说道:“羽濛,你可知道那是谁的庙宇?”

    羽濛气鼓鼓,嘟嘟囔囔的说道:“那上面不是写着南鼎姥爷嘛?”

    吕:“那你知道南鼎姥爷是哪位神仙吗?”

    羽濛故意不看着吕,说了句:“不知道!”

    吕:“南顶姥爷,其实不是你看到的那个鼎。而是天顶,屋顶的顶!传到这里时,村民写错了字。他的真身就是传说中的真武大帝,又称为荡魔天尊。就是凡人常提到的~玄武!”

    羽濛:“那郎君刚才是在和这位天尊对话吗?”

    吕:“嗯!龙鬼封印解除,肯定不能在原本的封印大阵里找到了。为了找到他现在哪里?所以,我就去询问了这位上神。”

    羽濛还是气鼓鼓:“那你刚才为什么不跟我说清楚?所以说,龙鬼现在是在李家宗祠喽!”

    吕看羽濛生气时,还很可人的样子。嘴角不禁泛起了笑:“并不是!李家宗祠现在正在举办丧葬之事。那位大神拜托我先去搭救一个人。救了他之后,才会告诉我龙鬼在哪!”

    羽濛看见吕还笑了起来,被气得跺脚:“你还笑!你还笑!”

    吕看了一眼特别可爱的羽濛。然后单手将她拦腰抱起,再双手一拖。羽濛“啊!”了一声后,便骑上了吕的脖子,坐在了吕的肩上!

    吕:“能坐在阴差司阴大神之上的,可没有几位!”

    这时的羽濛瞬间就不生气了。但还是装作生气的将双手遮住了吕的双眼:“哼~我才不信!”

    吕:“我看不见路,下面你就得指路了!”

    羽濛终于笑了起来:“好!那~向左!向右!向左!向右!”

    吕为了哄她也是配合,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就这样,羽濛骑在吕的肩上,两人在村后小路相互捉弄嬉笑着,向着村东李家宗祠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