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繁体版

第五百四十章 真正的汉末

    公孙瓒是辽西名门公孙家出身。

    公孙家可不是什么地方豪强,那是堂堂两千石的世家。

    只不过因为他是庶子,在家族之中并不得重用,出仕的时候不过是县中一小吏尔。

    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依靠自己搏杀出来的。

    所以他与袁绍袁术兄弟这种,几乎完全仰仗袁家家势的心态截然不同。

    袁家兄弟更多的是考虑袁家如何如何,可公孙瓒却是考虑自己该如何。

    因为从小不受公孙家待见,所以公孙瓒也不会为了公孙家如何如何。

    李云泽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另外一个光明之路。

    若是自己做得好,说不得能得仙长相助,取大汉儿代之也说不定。

    若是不行,那就在仙长那儿刷些好印象,以后跟着仙长修道求长生也未尝不可。

    实在还是不行的话,那得仙长庇佑,雄霸一方总可以了吧。

    而无论是哪一条,首先就得让仙长看到自己值得投资。

    李云泽的动作也启发了公孙瓒,能够被李云泽所看重的刘备,想来也是非凡之人。他也给刘备出了一笔投资。

    投资的规模不算大,三百白马义从外加一批军马粮草。

    大汉天下的物资,其实是很丰富的。

    不说西汉,就说东汉也有着二百年的积累,各类财富物资总量很大。

    然而之所以在拥有大量财富与物资的情况下,却是依然爆发了黄巾之乱,唯一的原因就是分配不公。

    不惜重新打一遍天下,也要和世家门阀战斗到底的刘秀,最终还是输掉了这场战争。

    到了汉末的时候,整个大汉天下与其说是皇帝的,不如说是已然被各地的世家门阀,地方豪强给分割占据。

    东汉没有科举,实行的是举荐制,也就是谁想要出仕,必须得得到名人举荐。

    像是这种唯心的事情,自然是紧着自己家的人,自己的亲朋好友们来。

    你举荐我家子侄,我举荐你家叔伯兄弟的,互相帮助大家一起做官。

    久而久之,一个家族四世三公什么的,就是这么出来的。

    他们不但在朝中掌握大权,在地方上更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地方郡守与朝中大臣,是兄弟叔伯亲族同一家族,互相帮助侵吞田地,逼迫无立锥之地的百姓沦为农奴,再侵占朝廷的各类物资,吸着大汉的血养肥了自己的家族。

    这种事情发展到了极致,就是桓帝灵帝时期的党锢之祸。

    大头巾们说党锢之祸是宦官迫害士大夫,这纯粹是在睁着眼睛胡扯,拼命的泼脏水。

    桓帝与灵帝又不是脑残片吃多了,世家门阀在地方上称王称霸,导致朝廷甚至连最基本的税收都收不上来。

    国库里面没有钱粮啊!

    皇帝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看不到。

    因为给大汉交税的百姓们已经不存在了,基本上都沦为了各地世家门阀地方豪强的农奴,自然也就没有税收可言。

    这种事情只要派宦官们出去看一看,问一问立马就能明明白白。

    所以,为了大汉不被世家门阀所覆灭,桓帝与灵帝接连发动两次党锢之祸,竭尽全力的打击士大夫们。

    这跟宦官没有丝毫关系,他们只是皇帝打击这些无法无天的士大夫们的工具人。

    那些被下狱的士大夫,哪一个不是家财万贯?哪一个不是家乡良田无数,农奴成群?

    大头巾们辱骂桓帝和灵帝卖官鬻爵,不是他们有正义感,而是官职被皇帝出手了,他们就拿不到了。

    而皇帝为何要卖官鬻爵?

    当然是因为被逼急眼了,朝廷收不上来税收,只能是向大头巾们掌管的利益开刀。

    别相信那些大头巾们写的所谓史书。

    什么士大夫坚贞不屈,什么被冤枉下狱,什么皇帝昏庸云云。

    这都是胡扯,真正的黑手就是这些耍笔杆子的。

    可惜世家门阀根深蒂固,桓帝与灵帝拼尽全力也没能打赢,死后还被恶意冠上了桓,灵这等羞辱谥号。

    至于说黄巾之乱,那就更简单了。

    天灾的时候收成不好,可世家门阀们要收取的粮食却是丝毫不能少。

    农奴们交不起,要么被打死要么被饿死。

    不愿意被打死被饿死的,就在张角兄弟的鼓动下,拿起了刀枪棍棒粪耙子。

    然后,很自然的就席卷了天下。

    话说若不是身处于汉末的话,黄巾之乱无论是在唐末宋末还是明末,都必然会成功。

    可惜汉末大汉的军事实力太强大了。

    大汉不缺粮食不缺物资,只不过这些东西都在世家门阀与地方豪强们的手中。

    想要从他们手中拿东西,要么就是让他们觉得你值得投资一笔,像是刘备曹操乃至于孙家兄弟,本质上都是接受了多轮天使投资才逐步发家的。

    要么就是最干脆点办法,那钱财去买。

    这其中,黄金白银的价值早就得到了认可,在世家门阀的眼中是真正的硬通货。

    因为铜钱什么的,他们自己就能铸造。

    而绢帛这东西,也能植桑养蚕织造出来。

    唯有金银,是真正的稀罕物。

    刘备带着三百白马义从,并关张以及自己带来的人手离开联军大营,直奔河内而去。

    沿途在诸多世家门阀与地方土豪那儿,用李云泽给的金子购买大批粮草军资,以及人手。

    没错,大汉在册纳税的百姓已经很少了。

    绝大部分的百姓们,都已经沦为了世家门阀的奴隶,是其私有品。

    像是徐州大豪糜竺投资刘备的时候,一笔就给出了八千奴仆。

    而这些奴仆,就是兵,也是被世家门阀所侵吞的人口。

    三国演义最后的描述里,蜀国灭亡的时候,全国上下只有九十万人。而吴国灭亡的时候,全国上下男女老幼只有二百万人。

    智商正常的想想也知道这不可能了。

    那可是边境虽然打仗,可内部却是已然和平安宁数十年,已然繁衍了数代人。

    这些仅仅只是在册的,要交税的民。

    而世家门阀与地方豪强所占据的奴隶们,并不计入其中。

    沦落到世家门阀的手中,百姓们已然是连民都做不到,仅仅只是奴隶罢了。

    李云泽之前之所以不愿意主动给公孙瓒提供投资,根源就是在于公孙瓒是世家出身。

    他是打心底里反感世家门阀。

    刘备不算,甚至连地方豪强都算不上。

    他是最典型的落魄王孙,祖上几百年前阔过的那种。

    毕竟他整日里挂在嘴边的中山靖王,那可是汉武帝的兄弟,这算算差不多有三百年了。

    这位中山靖王乃是著名的超级大仲马,单单是记录在册的儿子就有一百多个。

    还没算女儿,还没算那些没被承认的。

    相比之下他弟弟刘彻就不行了,毕竟整日里忙着开疆拓土,哪里有时间去传宗接代。

    可大头巾们却是给刘彻泼脏水,说他欺辱苦寒之地的游牧部落不给其活路,毫无仁慈之心乃是暴君昏君。

    反倒是对中山靖王刘胜这种大加赞赏,因为这样的废物最适合大头巾们掌控大权,从而将自己的家族发展起来成为门阀世家。

    所以李云泽也反感大头巾,因为这帮人毫无底线可言。

    想要刷新自己的道德底线,只要去听听大头巾们在嗷嗷叫着什么就行了。

    这边曹操,却是在跟张邈解释道歉。

    张邈本想带着陈留郡兵直接返回陈留去剿匪,可回到自己的营地才发现,自己的兵马竟然被好友曹操给吞了!

    他心底那个气啊,我拿你当好兄弟,你就是这么对我的?

    曹操也没办法,他也没想到张邈居然还能活着回来。

    无奈之下只能是连连道歉,然后拍着胸脯担保,这些郡兵依旧是张邈的,他只是担心发生营啸,帮忙管理了一会。

    张邈接受了这个解释,毕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只不过这份隔阂,却是无法再消除了。

    李云泽的事情,在关东联军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各路诸侯心思各异,尤其是在公孙瓒与张邈言之凿凿,各自领兵离去之后,群雄很自然的采取了观望的姿态。

    此时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了袁绍的身上。

    这位联军的盟主,本意是借着这次的机会确立袁家的超然地位,强势入主朝廷从而掌控天下。

    可李云泽的出现,却是宛如泰山一般横贯在了他的面前。

    连虎牢关都过不去,还谈什么入主朝廷。

    之前他打的主意是忽悠群雄去打仗,好处自己作为盟主来收获。甚至为此将自己的主力留在了河北之地招兵马买,扩充实力。

    可是现在,群雄都是谨慎起来不再出头,他这个盟主若是不想联军就此解散无功而返,那就必须要继续下去。

    指望群雄是不可能了,没搞清楚李云泽的底细之前,他们除了饮酒作乐之外是不会再出头了。

    这个时候,袁绍只能自己上了。

    此时的袁绍还不是官渡时期蔑视天下,唯我独尊,什么样的劝说都听不进去的那种张狂心态,他此时的思绪正常的很。

    直到单纯凭借自己的实力根本打不下虎牢关,所以直接派遣许攸作为使者,去关下投了书信。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直接招呼李云泽‘你不是说你是前知五百年,后晓五百载的仙人吗?既然如此,那就出来当着天下群雄的面,证明你自己!’

    ‘证明了你自己,那群雄自然愿意听你的话,去扫平诸胡。’

    ‘若是证明不了,那就哪里来的回哪里去,莫要再参和此间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