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八极传人过目不忘
繁体版

第89章:报社交锋之大清亡了(求订阅)

    “抱怨,我可没有抱怨。要是有抱怨,那也只能怪清朝的皇帝太不自信,又太过狂妄,自持天朝上国,竟然闭关锁国。”

    说到这里赵信笑了,底下的学生们也笑了起来。

    虽是笑着但大家伙对赵信这话却是认同的,清朝可不是既不自信又狂妄吗,一边防着汉人,一边又自持天朝上国,不和世界接轨。

    毕竟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的书信,至今还在大英博物馆里珍藏。

    赵信继续道:“也不用抱怨,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作为企业家的我,以及作为学生的你们都应该拼搏奋斗。为此我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助力天之骄子的你们更好地成长。”

    赵信取出了一张存折,将捐款和奖学金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在场的学生们倒也不吝啬掌声,毕竟这代表着眼前的这位已经赚钱的资本家真的是个爱国企业家。再者说,无论如何己方算是受益者。

    一番演讲简简单单,却也代表着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解放的成果。

    晚间时候,赵信甚至接到了大领导的电话,对赵信的这场演讲大加赞赏。

    甚至各大报社也对这场演讲做了评论,基本上都在赞扬。

    不过有一家报社却是例外。

    “爸,你看这家报社。”赵月悦风风火火地走进后院,此刻的赵信正在细细打量一个清朝的花瓶。

    “怎么了?”

    “这家报社抨击伱污蔑大清,上面还罗列了清朝乾隆皇帝的种种功绩。”

    “哦。”赵信一愣,接过报纸看了一遍。文辞犀利,基本上直接开喷了,从那字里行间中赵信都能感觉到写这篇文章之人的愤怒。

    “可惜了,文辞只有犀利。”赵信摇摇头,拿着放大镜继续看手中清朝的花瓶:“有查这家报社的背景吗?”

    “这家报社名字叫清风报社,背后老板是爱新觉罗·以喜。”

    “我查到的消息,他买了一套三进的院子,前不久还挂了个牌匾叫喜王府,还开了一家饭店名字叫东莱饭店,规模不算大。”

    “啧啧,清风报社,大清遗风好名字啊。看来有的时候这种老顽固也能瞎猫碰上死耗子,竟然还能买一套院子。”赵信啧啧称奇。

    这种人虽然很讨厌,但未来肯定过得不差。单单是这种还自认为是大清遗族的心态,就会让他们收集古物件,在当前这个时代想法设法购买四合院。

    然后就能妥妥吃到时代福利,一跃成为富豪,甚至声名鹊起。

    “爸,你要不要也写一篇文章,回敬一下。”赵月悦给赵信送上了一杯热茶。

    “为了你新开的报纸打响名声?”

    “爸,你怎么知道的啊?”赵月悦一愣,她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钱,全部投入进去方才开了这么一家报社,还想着做出一些成绩后再告诉自家爸妈,没想到压根没瞒住。

    “你妈说的,说是叫悦阅文学。”

    “爸,什么都瞒不住你。”赵月悦笑着继续道:“爸,那文章呢?”

    “行等会儿你来取。”赵信说道。

    “好咧,那我去切些水果。”赵月悦跑了出去,不多时端着一盘瓜果走了进来,赵信也没耽搁,将花瓶拿出来送给了孙姐,这是件赝品,他竟然也打眼了。赵信回到书房,一边吃着水果一边开始写。

    读书破万卷,他这些年的涉猎可不下于一个大型图书馆了。

    一篇名为‘大清亡了’的文章洋洋洒洒写在纸上,文章的内容很中肯,没有否定康乾盛世,只是对闭关锁国的国策感到惋惜。

    后半段则是立足于这一段历史,展望未来,记住当年才能更有动力,毕竟‘大清朝的祖宗们不争气’,只能由后人们加倍努力,才能重新在各个方面跻身世界前列。

    写完之后,赵信思忖:“该取个什么样的笔名呢?”

    略微沉思,赵信署了笔名。

    赵月悦看着上面那两个字念道:“信歌”。

    “爸,这个就是你的笔名吗?你说我起个什么笔名好。”赵月悦说道,她自己肯定也会在自个报刊上发文,此前还未想过,但的确应该起个笔名。

    “那就随你了。”赵信拿起一块削好的苹果放进嘴里,很甜。

    “随妮,这个好。”赵月悦眼前一亮。

    “好吧。”赵信有些无奈,自家女儿这个笔名还真随意。

    赵月悦拿着赵信写的文章出去了,她要尽快安排排版,然后将这份报纸散到整个京城,甚至于最开始的标题他都想好了。

    “星海集团董事长说‘大清亡了’。”这个的话题性一定火爆,悦阅文学将会一举成名。

    至于以后的发展那就更加不用愁了,自家在香港那边有渠道,从香港搞来一些一手的信息资料,悦阅文学就是改革开放后,民众了解外界的一个站点。

    第二天下午三点多,赵月悦就拿着一张报纸递给赵信:“爸,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这个是最初的排版,明天早上就会正式发售。你女儿我要一报成名,也跻身为企业家,而非企业家的女儿了。”

    赵信只能大加赞赏,并且让她放手去干,为了表示支持,赵信还取出一张十万面值的存折递了过去。

    一夜无话,翌日赵信开着车去摩托车厂上班,路上经过报刊的时候,特意去问了一下,果然找到了悦阅文学的报纸,并且还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赵信随手买过来一份,算是给自家女儿加一个销售数据。

    而此时,京城某个三进四合院里,一个老人飞速跑进院子里他的手中拿着两份报纸,一份是他们自己报刊刊印的,另外一份则是悦阅文学的。

    “今天怎么买了两份?”不等老人说话,里面一个留着长辫子,身着黄马褂的中年人就问道。

    “老爷,还有一份是星海集团董事长的文章。”老人将两份报纸递了上去。

    中年人一眼看过去,当即气得站了起来,那‘大清亡了’四个字直冲他的天灵盖。

    “好,星海集团董事长赵信。”

    “老爷,上面为什么署名是信歌?”老仆提醒道。

    “哼,这肯定是他的笔名。”中年人正是爱新觉罗·以喜,他气得连出几口长气:“老马,你去打探一下,这张报纸是哪家报社发出来的,必须要对他们追责。”

    “好。”老马点点头,他本名马佳·成峰,是满族八大姓后裔。

    老马走后,以喜思来想去咽不下这口气,原本手中把玩的老祖宗留下的玉佩也差点摔在了地上。

    吓得他赶紧拿了起来,这可是他高贵身份的证明。前些年的做低伏小很长时间,方才能够等到现在的扬眉吐气,可不能损坏了这身份证明啊。

    一番打探之后,以喜知道了悦阅文学,但他也没有办法。毕竟这个新的报刊的老板可是赵信的女儿,而且那篇文章本身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老马,备好文房四宝,老爷我要重新写一篇文章。”以喜说道。

    既然对方踩他了,他肯定得还击。

    还击的内容他也想好了,就以当代大清遗族们的作用来说话。

    毕竟当前官方整理各种文物,还需要他这样的人来回忆和鉴定,毕竟大清朝历代皇帝都是个收藏家,而他可以说是活着的人证。

    这两年来,官方对文物更加珍视,甚至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护和规范文物的收藏流通。

    这篇文章前半段讲述自身的作用,后半段则是对赵信以及星海集团阴阳怪气,甚至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些数据对比,言谈之中都是奔驰1.0摩托车远远比不上日本进口的摩托车。

    甚至于还将这些数据放到了文章里。

    这天赵信正在摩托车厂的办公室里和邵正诚喝茶聊天,他刚刚泡了一壶茶给邵正诚倒上,自个女儿就找来了,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正是刊登着以喜文章的那份。

    “爸,这次绝对要还击,他竟然敢对咱们厂的产品冷嘲热讽。”赵月悦貌似同仇敌忾,但实际上心里头却在期待着。

    赵信将文章大体阅览了一遍,然后将这份报纸递给了邵正诚:“邵工,你看看这份报纸,是否还算中正。”

    邵正诚接过报纸,细细看了起来,赵信则是招呼着自家女儿去端一盘花生瓜子过来。

    盏茶工夫后,赵信嗑着瓜子,邵正诚也将报纸放在了桌子上:“还算中正,我们还需努力啊!”

    “看来那位大清遗风还是讲实事求是的,不全是夸大其词。”赵信看向赵月悦道:“你将这份报纸送给你母亲,让她评判一下广告价值,然后送去一份广告费。”

    “广告费。”赵月悦低头看向报纸,随后恍然大悟。

    当前国产产品比不上国外产品那是肯定的,但这份报纸列出来的数据,分明在说:差距不大,奔驰1.0摩托车绝对是当前最有性价比的!

    “好,我这就去办,事后再去写一封感谢信。”赵月悦又出发了。

    当清风报社收到一百块钱的广告费用时,还有些懵。不过有人送钱肯定也不会拒之门外,还给送钱上门的赵月悦开了收据。

    拿到收据后的赵月悦当即在自己的悦阅文学报刊刊登了感谢信。

    先是感谢清风报社的主编‘喜王爷’对星海集团产品的认可,随后则是委婉提出喜王爷下一次可以将这种数据对比放在前面。

    而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全国首例,飞驰摩托车主动支付广告费100元!”

    当以喜看到这篇文章后,在自家院子里转来转去,没多久直接就去了警察局。他们并没有找去飞驰摩托车厂,而是直接找到了悦阅文学的办公地点,当赵月悦拿出那张清风报社开的收据时。

    这位笔名喜王爷的以喜脸上可是一阵青一阵白。

    看着以喜那灰溜溜离去的背影,赵月悦在后面毫不掩饰地笑了。

    晚上餐厅之中,赵月悦一边吃饭一边说着今天的事情,那以喜灰溜溜的身影,当真像是‘大清亡了’一般让人畅快。

    赵志侠在一旁安静地吃着饭,时不时插一句嘴,给自家二姐做个捧哏。

    赵信和娄晓娥也跟着笑着,老大赵昱天去了香港留学,老四赵刚毅在浙江大学读书,这家伙已经报备过了几天后的国庆节也不准备回来,说是约了几个同学去景点游玩。

    娄晓娥嘴上总是在说一定要好好教训,但电话拨打过去又会是嘘寒问暖,并且还多给了50块钱的生活费。

    吃完饭后,赵信和娄晓娥坐在院子里乘凉,大黑和二黑也在身旁趴着。

    天上的星光璀璨,地上的世界静谧而又美好。

    “老公,你说星海集团以后会多大。以前我小的时候总听别人说我爸是娄半城,当时不明白什么原因,后来才知道我爸的财富能买下小半座城。你说我们以后会拥有多大的财富,不过就算有很多手里也不能留太多,得多捐一些。”

    赵信听着娄晓娥的碎碎念,她本就是资本家的女儿,如今又开始拥有很多的财富,曾经失去过一次的她本身其实是敏感的。

    “星海集团永远站在人民的一边,你放心吧,有我在呢!我们往世界第一大的集团公司发展。”赵信说道。

    赵信着眼长远,但大多数人都只会看着眼前,还有一小部分则是执着于仇恨。

    在京城的一家东莱饭店里,刚刚从自个屋子里走出来的李怀德带着尤凤霞进了饭店。

    “你好我找喜王爷。”李怀德开口说道。

    饭店的服务人员当即询问是否有约,确定有约后,他让两人稍等,前去禀报了。

    “这位喜王爷挺厉害啊。”

    “那可不,老祖宗埋下来的宝贝,换成了这么一间饭店,在京城里也是数得上号的人物。若非前几天和赵信女儿的报社交锋,我们还见不到他呢!”李怀德说道。

    “二位请随我来。”此时服务员朝着李怀德和尤凤霞说道。

    “喜王爷就在里面,二位请进。”服务员在一个包厢门前停下。

    李怀德抬头一看,这包间竟然挂着牌匾,上书‘大清遗风’。

    李怀德一怔,推门而入,八仙桌最里面坐着一个中年汉子,标志的大清脏辫。而包间墙壁上竟是挂满了历代清朝皇帝的画像。其中康熙、雍正、乾隆的画像位于正中。

    “当真宛若梦回大清,喜王爷好雅兴。”李怀德嘴角一翘,却是先恭维了一句。

    “不过是一点爱好罢了,不值一提。”以喜貌若谦逊。

    两人握手而坐,仿若多年好友。而李怀德身后的尤凤霞眼里满是笑意,仿佛在说:“是个神经病就好骗了。”

    注:首先谢谢书友的提醒,之前的产品产值计算的确有问题,在作家的话里面做了当前主角资产的罗列,大家可以看下。前文两所学校捐赠改为了各200万,奖学金改为每年20万。

    现对主角手底下的资产情况统计如下,一月按照上二十一天班计算:

    蜀香轩:月营业额5万元,月利润1万,年利润12万

    太阳灶厂:10个车间,20条生产线,日产量5千,月产量10.5万个,出厂价2.5元,月产值26.25万元,月利润10万,年利润百万(太阳灶厂有两个。年利润总计,200万。)

    摩托车厂:三条生产线,日产量9台,月产量180辆左右,出厂价1600元,月产值28.8万,月利润18万,年利润180万。

    一年总利润为4百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