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女儿国
繁体版

第一百四十六章 初到长安

    农历春节越来越近。长安城内,货商采买,络绎不绝,让原本就热闹的长安城更显繁荣。

    平康坊,长安城内的烟花之地,也是文人仕子们留念往返之所。上至皇亲贵胄,下至平民仕子,不管你是多才多艺的文人骚客、一掷千金的富商巨贾,还是囊中羞涩的贫民子弟,只要你来,平康坊都会包容的接纳。

    可就在这么一个烟花柳花巷里,当朝右相李林甫的府邸就坐落于此。相府是这座坊内唯一向坊外临街开门的官宅,虽也是尽显气派,但与坊内其他地方的热闹相比,此时的相府显的有些冷清。

    李林甫这位一生潜心于弄权的权臣,为一已私利,建言重用胡将。为争权,向玄宗进言将杨国忠派去了剑南道,以为朝中大权从此独揽。

    兴奋的李林甫正陪着唐玄宗在华清宫,却在这时听闻玄宗已招杨国忠回到长安,方知自己已斗不过杨国忠,为此竟一病不起,此时已卧病在床。

    他深知自己时日已不多,政敌杨国忠必将取代自己,而此时自己的小儿子李屿与广平王李俶却下落不明。他知道这事绝对与杨国忠脱不了干系,这也印证了杨国忠绝不会放过自己。

    然而,他已不再有机会与这位曾经的朋友,后来的敌人继续斗下去,他似乎已看到了自己的身后之事,但却再也无能为力。

    而此时,在长安城的“开远门”,一位少年公子携两名随从策马赶在城门关闭前进了城。他们沿开远大街直行,一直来到“颁政坊”。来年开春即是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而颁政坊因坊内寺观云集,因此成为了科举考生们考试前的清净学习之地。

    刚才在城门口时,少年公子的随从向门吏打听城内的落脚之地,门吏见这少年公子像是考生模样,就推荐他们来到了颁政坊。

    这位少年公子不是别人,正是乔装之后的李洋。因她们本就是陌生面孔,再加上这乔装改扮,沿途也就出奇的顺利,她们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从陈仓赶到了长安。只是,要如何在这陌生的长安城内避开杨国忠的耳目,并找到可将信送达太子李享的人,这才是她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人在颁政坊随意找了座道观住下。却不想这长安的道观,虽是清修这地,但也有贫富之分。

    香火旺的道观,那香油钱自然也就更多,那观内的陈设用度开销也就更好更多。而香火不旺的道观,那就得节衣缩食了。

    而李洋他们投住的道观就是属于香火冷清的那一类,听闻他们要投宿,一位道士不冷不热的将他们带到殿后的一间厢房,连一句寒暄也没有的转身就离开了。

    一盏油灯跟只萤火虫似的发着微弱的亮光,借着这点微光,勉强能看到这厢房里的陈设。大通铺,一张床板,上面铺了一些干草,一床薄的不能再薄的被子,除此这外,再无其他。

    这大冷天的如何睡呢?这简直就和监狱一个样嘛?只是这里是他们自愿来的。李洋看着这不能再简单的陈设,对叶琳说道:“富生,你去找师傅再要两床被子来吧?”

    李洋的话刚说完,叶琳还没来得及抗议,墙角传来一个声音说道:“公子还是不要麻烦了,他们这里也没有多余的被子,将就着住吧!”

    她们这才发现,在房间阴暗的一角,那里居然早就躺着一个人了。三人对视一眼,这千年前难道也流行男女混住间?想想又不对,她们现在可是着男装。

    李洋端起那盏萤火虫灯走到那男子躺着的地方,听男子有气无力的说话声,就随口问道:“公子你是病了吗?”

    男子勉强的点了一下头。

    看这男子冷的直哆嗦,身上就盖一床薄被子,李洋不得不摇头叹息,这人也太迂腐了。都冷成这样了,旁边床上不是还空着一条被子么?为什么就不能拿过来盖呢?

    李洋让陈忻把被子拿过来给男子盖上,男子却一个劲的说:“我怎么能自己贪图暖和而占用你们的被子呢?”

    陈忻望着天花板连翻几个白眼:“公子你就盖着吧,反正这床被子也不能让我们三人更暖和,盖在你身上还能让它实现一些价值。”也不管这人听不听得懂千年后的价值理论,陈忻也难得再去解释了。

    李洋看看这冷冷清清的房间,出门去找到两位道姑,给道观里捐了些香油钱。在银子的作用下,道姑那原本冷着的脸看上去才暖和了一些。

    她们告诉李洋,屋里那男子来自江南,叫啥名他们也没问过,应该是一位寒门学子,因为科考需提前一月报名,因此已在这道观里住了快一个月了。前些日子突然病倒了,又没钱去抓药,虽然道观里也给他送了些药,无奈他的病情依然不见好转,反而是越来越严重了。

    李洋心想,这大冷天的给人盖那么薄的被子,能不生病吗?不过后来又想想,这人还真是被他自己给蠢出病来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这样的人就算中举做了官也只会成为炮灰,就算现在救得了他的命,说不定以后死的还更惨。反正自己身上的事现在都还毫无头绪,也就任由他去吧?

    “生活中站错队可能会葬送你的整个职业生涯,这会儿三人在颁政坊里选错了门进,说不定就会冷死在寒夜。”这是李洋说的。

    她可不想拿生命去冒这种一点也不好玩的险,长安可是此时世界最大的都城,何愁找不到一个优越的去处?反正她们口袋还装着好几锭黄金呢!三人商议决定还是向道姑辞行,另寻他处去。可道姑告诉她们,此时已宵禁,不能再出门,否则被巡逻队发现就会抓去问罪。

    早就听说过长安有宵禁,但没想到会这么早,堂堂都城,这夜生活时间也太短了吧?三人面面相觑,相对无言,却又无处申辩。

    或许是看在香油钱的份上,道姑看三人也不像穷酸书生,又去什么地方给倒腾来了一床被子,还给拿来了一个叫“汤婆子”的东西。

    谢过道姑,三人无奈的抱着这些东西又回到了那间厢房。此时那穷书生只剩粗重的喘气了,陈忻和叶琳盯着李洋手上的汤婆子。李洋知道她二人都怕冷,尤其是叶琳,去年同游亚青时全身贴满暖宝宝还叫冷。李洋把汤婆子塞叶琳手里,转身坐那铺满干草的床上发呆去,不就是冷吗?抖抖也就过了,明天早上坊门一开就马上离开这里。

    叶琳拿着汤婆子并没有给自己用,而是蹲下身去将汤婆子塞在了那书生的胸前。男子气若游丝的说了声谢谢。好半响又说道:“几位公子,我能拜托你们一件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