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降妖记
繁体版

第10章 攻克海晏设盛宴

    神雒城的收复不仅象征着政治胜利,更意味着前线的粮食物资已掌控在大齐手中。

    此次行动,大齐军还捕获了神雒的总阁官员及李滨家眷,彻底消除了总阁在神雒的势力。

    同时,查封了李家的庞大产业,揭示了其惊人的财富。

    李滨,雒西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权势滔天,拥有无数庄园,住所比神宫还富丽堂皇。

    家中财富堆积如山,妻妾成群,生活奢华如皇帝。

    但如今,这一切都已落入大齐军手中。

    更致命的是,卫奇正切断了前线的钱款和粮草,使前线陷入困境。

    这一连串打击让李滨震惊不已。他失去了老巢、家产和家人,前线粮草也被切断。

    他的部队由临时招募的农民组成,缺乏忠诚和战斗力。在无法控制士兵的情况下,他只能隐瞒消息并紧急向总阁求援。

    然而,卫奇正并未给李滨喘息机会,他亲自率领海军战兵主力日夜兼程赶往海晏城——李滨的后勤基地和退路。

    一路上的各领主都因为手中的军队已经被李滨都抽掉光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军一路耀武扬威而过,而自己只能躲在城里连头都不敢露。

    大齐皇朝军队兵员素质高,尽管强行军,但士兵们毫无怨言,队形整齐。

    特别是万盛旗的士兵,风驰电掣般前进,在全军中遥遥领先。他们擅长长途奔袭,曾让草原部落俯首称臣。

    此次行动,他们的目标是抢在李滨反应之前拿下海晏城,掐断其退路。

    在这个信息传递缓慢的时代,李滨虽然收到神雒失陷的消息,但选择了隐瞒。

    因此,当海晏城的守军发现大批骑兵席卷而来时,他们感到惊慌失措。

    城墙上的守军从未遭遇过如此猛烈的袭击,只能龟缩在城里据城而守,同时派人飞马报告李滨请求援军。

    然而,李滨已陷入绝境,援军无望,海晏城的命运岌岌可危。

    城外的马军迅速将海晏城团团围住,他们按照围三阙一的战术部署,有条不紊地准备攻城。

    每名士兵都配备了一人双马,一匹马用于骑行,另一匹马则负责驮运物资。他们并非只擅长野战,对于攻城战也早有准备。

    万盛旗的士兵们拿出了他们的秘密武器——火铳。对着城上的守军一阵火力齐射,先震慑守军。

    然后顶着盾牌,冒着箭雨,在城墙角下放下了一袋袋装有手雷的麻袋。

    最后,勇士们点燃引线,飞快地跑回安全区域。

    城上的守军看到攻城的人数并不多,大多数骑兵都远远地站着放枪,心中稍感安慰。然而,他们并未料到万盛旗的真正意图。

    当攻城士兵点燃手雷引线后,一阵阵轰天巨响随之而起。城墙在火药的威力下崩塌,木屑和尘土飞扬,守城士兵在混乱中血肉横飞。

    守备队长被巨响震得晕头转向,待他清醒过来时,已是一片混乱。

    他目睹了大批骑兵从城墙缺口处涌入,毫不留情地斩杀任何敢于抵抗的士兵。

    守备队长眼前一黑,心知海晏城已无法守住,绝望中他选择了自我了断。

    海晏城的抵抗不到一天就彻底崩溃。当卫奇正率领大军赶到现场时,只看到了盛高林得意洋洋的脸庞。

    他得意地表示这只是小试牛刀,便轻松拿下了这座城池。尽管其他将领对他的小人得志感到鄙视,却无法否认他的功绩。

    卫奇正笑着给予了他丰厚的奖赏,并接管了整个海晏城,开始清点物资和收容俘虏。

    消息传回李滨的耳中,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已陷入绝境。

    前有风原藩的守军纠缠不放,后有大齐军截断退路并切断粮道,自己在这狭窄的半岛上腹背受敌。

    李滨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无助,他是总阁摄政李坚的叔叔,领兵征战多年,却从未遭遇过如此困境。

    大齐军的狡猾和玄鹰司的无能让他倍感愤怒和失望。

    在幕僚左崇纶的呼唤下,李滨从愣神中回过神来。他明白海晏城无法坚守太久,而撤退又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军事行动。在权衡利弊之后,他做出了丢车保帅的艰难决定。

    与此同时,卫奇正占领海晏城后并未停歇,而是迅速集结部队向李滨的大营推进。

    他手下的四大营各具特色:

    怒蛟旗以长枪兵为主力,配备强弓硬弩,是列阵作战的核心力量;

    玄狮旗则装备新式火铳和小铁炮,是战场上的杀手锏;

    而万盛旗则以其迅猛的速度和强大的战斗力令人瞩目。

    卫奇正有信心与李滨正面交锋一较高下,看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名将。

    正当卫奇正率领大军推进之际,前方斥候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李滨及其亲信竟在大军合围之前抛弃了整个部队,沿海岸线逃离了永麟半岛,至今下落不明。

    李滨的大营瞬间群龙无首,士兵们四散而逃,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卫奇正当机立断,加速行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李滨的大营,力求在最短时间内稳定局势,防止溃兵四处作乱。

    他手下的四大营迅速分头行动,一边收容溃散的士兵,一边对李滨大营施加压力。

    当他们抵达李滨大营外时,眼前的一幕令人震惊:营外黑压压地跪满了投降的士兵。李滨大营竟然不战而降了。

    此战,卫奇正以极小的代价击败了李滨,取得了雒西大捷。这场胜利不仅缴获了李军的所有军备物资,还俘获了除溃兵外的整整三万大军。

    和风原藩军会师于条壁城下后,陆仁广对卫奇正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他一直以为卫奇正借养病之名偷偷回流云府游玩,直到亲眼目睹了卫奇正取得的这场巨大胜利,才恍然大悟。

    陆仁广兄弟作为永麟半岛的杰出武将,一直守护着永麟半岛的安宁。

    此刻,即便是陆仁广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对卫奇正佩服得五体投地。其他人更是对卫奇正马首是瞻,将他视为军中的灵魂人物。

    卫奇正扶起陆仁广,坚定地说道:“愿我等同心协力,共退朝敌。”

    然而,面对这三万多战俘的处理问题,众将意见不一。

    风原藩建议全部杀掉以绝后患,而有人则主张放掉以彰显大齐的仁德。

    卫奇正却看到了这些士兵的潜在价值——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士。杀了或放了都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他决定将这些士兵编入新军,更名为“归正军”,重新进行编练和武装。

    这一决定让降将们感激涕零,其中尤以武阳藩的藩主全允哲为甚。

    因为这三万降兵中有一大半是来自武阳藩的士兵。全允哲对卫奇正感激不尽,将他视为救命恩人。

    为了整合这支新军,卫奇正留下了步军统制廖怀国负责整编工作,而他自己则带着大部分人马返回奇岩城。因为教主即将归来,他需要亲自迎接。

    卫奇正的胜利不仅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更在雒西十藩的领主们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他们纷纷前来投诚示好,在卫奇正回京的路上争相招待大军。为了表示诚意和支持,他们不惜送上丰厚的礼物和财物。

    奇岩城外的金钟港成了这些领主们竞相献殷勤的场所,各种豪华船只和礼物络绎不绝地抵达这里。

    而在金钟港等待着卫奇正的还有一支特别的船队——时廷翼陪着教主一家乘大齐皇朝的大海船返回了奇岩城。

    在教主的号召下,流云府的各大势力都积极响应倒阁行动。此过程中,三家都出了大力,从家、陆家、郝家的要员都亲自随行前来神雒接受封赏。

    当卫奇正见到时廷翼陪伴下的教主时。教主一见卫奇正就流露出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不是陆梦茜抢先代他向卫奇正弯腰行礼的话,他几乎要向卫奇正行礼了。

    卫奇正赶忙上前扶住陆梦茜,同时再次感受到了万妖炼体决的微妙波动。他不动声色地退了一步。

    当要员们纷纷下船,卫奇正精心安排他们在驿馆休息,同时举办了一场私宴,庆祝教主归来,并邀请家眷参加。

    宴会上,卫奇正白衣飘飘,气质非凡。他还应邀一展自己的文采。

    尽管舂国文化相对滞后,却对大陆诗词推崇备至。贵族女子们文化底蕴深厚,对诗词怀有近乎痴迷的喜爱。

    卫奇正曾是太子侍读,受教于当世大儒和文坛领袖,诗词造诣极高。宴会上,盛情难却,他随意吟咏的诗词,说不出的委婉玄妙。让众多人听得如醉如痴。

    宴会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众人依依不舍地离去。

    卫奇正回到房间时,惊喜地发现董娴妏已在此等候。自他出征以来,一直无暇顾及她,没想到这次归来能与她重逢。

    董娴妏身着粉色舂服,优雅地跪坐在房间入口。

    见到卫奇正归来,她立刻行礼:“郎君辛苦了!已为您备好洗浴之水,请允许我为您更衣。”

    她善解人意地换上喜庆的红衣,迎接丈夫归来。

    卫奇正环住她的纤腰,在她唇上轻吻一下。

    他轻声问道:

    “有没有想我。为什么不给我写信?”

    董娴妏急忙回答:

    “他们都说你在忙,所以不敢打搅你,您不在时,我倍感寂寞。”

    卫奇正温柔安慰她:

    “若思乡情切,不妨回家探望。这里离家不远,你随时可去可回。”

    董娴妏眼中闪过一丝喜悦:

    “真的吗?那我先去为您准备沐浴吧。”

    她拉着卫奇正来到浴室,室内布置温馨雅致,大浴桶里热水氤氲,毛巾和内衣一应俱全。

    董娴妏体贴入微,让卫奇正心生感动。沐浴后,两人尽享春宵,随后甜蜜相拥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