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闽王
繁体版

76 禁钱之策

    有了这三人的帮助,朱植接下来的教学任务轻松多了,以前几乎是每天都要去小院一趟,现在则是隔三差五去一次。节省下来的时间,他则专注在写东西和工坊上。

    在这之间,朱元璋突然给他发来一封急递,他在信中突然提起了宝钞的事情。

    据大臣上奏,最近江浙、两广、江西诸地重钱轻钞情况严重,一百多文钱便可以兑换兑换宝钞,他准备和各部大臣商议禁钱之事,但又经过调查,发现福建的宝钞价值最近并没有下降多少,这也让朱元璋很是好奇,所以才发急递问明情况。

    朱植当然知道这是因为什么。

    福建的宝钞之所以贬值速度减缓,是因为朱植把一部分溢出的宝钞投入到了东番里,同时福建的工商业实力也在逐步增强,生产力上升,导致超发的宝钞并没有超过福建发展速度太多。

    朱植并不想让朱元璋下令对民间禁钱,一旦这道禁令一下达,百姓心中就会出现恐慌,民间的宝钞贬值速度将会愈演愈烈,甚至会出现藏钱现象,一旦铜钱银子等贵金属被大量私藏,对大明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可朝廷这么做,自然有朝廷的理由,毕竟大明可没有太多铜钱白银使用,朱元璋很是缺钱用,这才会无限制的发宝钞。

    朱植只能用一些相当浅显的经济学道理,给朱元璋说明禁钱的坏处。

    朝廷可以禁钱,但必须要让民众对宝钞重拾信心,那如何才能重拾信心呢?就是要拥有大量的真金白银,来支撑宝钞的价值,若是做不到这一点,那么禁钱只能加剧宝钞的贬值。

    朱植用了两个时辰,终于把这道奏疏磨了出来,随后便也用八百里急递传了上去,至于朱元璋会不会听他在奏疏中的提议,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对于他来说,也许朝廷真的禁了钱,对他对福建,也许是一件好事,很明显泉州城目前很需要发展,发展就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大明宝钞在福建的价值比在江南地区高一点点时,肯定会有大量的宝钞流入到福建,哪怕这些宝钞不值多少钱,但也属于资金投入,福建被注入新的资金,发展速度必然上涨。

    在这之后,朱植肯定会时刻关注江南地区的物价和泉州及福建的物价,他不能让福建的物价过低,以免被江南的资本割了韭菜,同时他也不能让福建的物价过高,因为过高的话,福建就得不到新投资,最好能维持在一个适当的区间之内。

    朱植琢磨着王府工匠所的产值上升了很多,他在心里盘算着,将一些奢侈品适当的降价,然后去其他省份多换取一些日常消耗品储存起来,以用来调控物价。

    在现阶段,什么是最适合投资的产品,只要在福建地区经商的都知道,那就是股票,一旦朝廷要禁钱,大明宝钞肯定会贬值,若有人想要让自己的资产保值,用大明宝钞换东南商会的股票,绝对是一门好生意。

    所以朱植才说,禁钱对福建泉州是一件好事,不过对大明来说,就不是多么快乐了。

    这也是朱植提前得到了一些内幕消息,才能提前布局这些事,他也大概明白了为什么上面有人,想要发财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在古代,比后世存在更严重的信息壁垒。

    他立刻对东南商会下达收购物资的事情,当然这件事不能明面上做,要偷偷的做,至少不能让外人察觉,此事最好还不能让福建商人去做,好在商会里有一些其他省份的商人,朱植用的理由是最近东番人口增多,消耗也跟着上涨,他委派这些商人去他们所在的省份,收购粮食等物资,以备东番所需。

    其他商人也没有疑虑,毕竟他们也不知道朱植具体往东番送了多少人。

    朱植购买的人口,全部走的是王府的账,购买人口也是由王府专门委派的人管理,运送人口只是需要商会的贸易渠道,商会并不会过问有关移民的事情。

    朱植经过去年一算账,朱植发现他移民人口不仅没有亏钱,还赚了钱,原因在于东番人口增多了,需要用来交易的宝钞就多,这些宝钞的来源,可都是从朱植这里发放的,大明宝钞转化为东番宝钞利润就达六七倍之多,朱植可是挣得盆满钵满,但赚的这些钱,他并不能提取出来,只能暂时沉淀在东番的市场中。

    并且东番卫的绝大多数军饷,也是出自这一部分,要知道目前东番卫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六千人,若依照朱植的正常收入,肯定是没办法足食足饷发放的,他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让东番卫运转起来。这也是为什么他一定要保证手里有足够的资金兑换东番宝钞的原因。

    朱植这边正琢磨着该怎么利用禁钱政策大肆敛财,朱元璋这边却正拿着朱植的奏疏皱起眉头。

    “乖孙儿,你对闽王的这道奏疏该怎么看?”朱元璋放下奏疏,对身边的朱允炆道。

    朱允炆回道:“皇爷爷,十五叔在奏疏中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孙儿昨天刚去统计打听,直隶地区的一贯大明宝钞,已经折到了一百五十八文钱,江浙和周边地区好一点,一百六十文,而十五叔所在的福建,却少说也值一百七十文。”

    朱元璋为他认真做事的态度而欣慰,道:“那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朱允炆道:“以孙儿看,福建的宝钞之所以这么值钱,原因就在于十五叔组建了东南商会。”

    “哦?”朱元璋好奇道:“这东南商会和宝钞有什么关系?”

    朱允炆道:“皇爷爷,东南商会目前有股份一百万股,股票同样有一百万股,其中股份中的三十万股,已经被十三叔卖了出去,赚的银子三十万两,而股票也卖出去了大约六万股,折合银子大概也在二十万两左右。”

    还没等朱允炆说完,朱元璋就大吃一惊道:“你是说真的?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购买股票?这股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