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闽王
繁体版

52 不是时候

    临近十一月下旬,泉州港码头上,搬运工人忙上忙下,不停的从岸边搬运货物到船上。

    朱植领着王府左右长史和一众官员来到码头,道:“各位不要送了,王府还有许多事情要忙,都回去吧。”

    说罢,他便抱起朱贵炯,拉起郭素,走下海船。

    “恭送闽王殿下一路顺风平安!”

    其实福建的冬天也不算暖和,临近过年时,也是湿冷湿冷的,在这种环境下呆着,也不舒服。

    相比之下,朱植还是更喜欢在中原地区过年,而今年却正好如愿了。

    七八艘海船没有耽搁,一路往北方而行。

    越往北走,温度则越是下降,过了浙江以后,天上偶尔还会飘些雪花下来。

    朱植和郭素呆在暖和的船舱里,一起逗着儿子玩,朱贵炯被逗的咯咯笑个不听。

    不知怎的,这个时候朱植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感觉自己的父母在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逗自己玩。

    他虽然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但他的父母非常爱他,给了他一个非常快乐的童年,这个童年不是富裕的童年,但却是一个充满了陪伴的童年。

    他明白,童年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哪怕他的父母没有给他买过任何玩具,没有带他去过游乐园、动物园,可他此刻依旧能感受到童年的感动和幸福。

    他现在还能想起,在他还没有上学时,母亲在红砖墙上拿着烧火棍,一笔一划的教他写字,教他算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上一年级时,就学习特别好,老师没有教的课程,他都已经会学习了。

    暑假寒假时,朱植还会借同村高年级姐姐的二年级三年级的教科书,提前学习。

    这也就导致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差。

    郭素见朱植停下了手,疑惑道:“怎么了?”

    朱植笑笑,道:“若是每个孩子,都能和炯儿一样,那该有多好啊。”

    确实如此,朱植在后世,家境不算好,能享受到的东西,恐怕比之现在也差不了多久,就拿饭菜来说,朱植就觉得古代饭菜的味道,比不上他小时候吃的东西。

    营不营养另说,但味道的确比不上。

    郭素道:“王爷怎么在这时多愁善感了起来?”

    朱植道:“也许快要回到京城了,一面对父皇,这种感觉就也不自觉的来了。”

    郭素捂嘴笑了一阵,道:“王爷倒是和我父亲一样了,似乎一与父皇扯上关系,表情就总是忧国忧民的神色。”

    朱植道:“这叫什么话,岳父他老人家是真的忧国忧民,否则又怎么跟着父皇打天下拯救万民?本王跟他老人家差的远了。唉,说实话,你父亲还真不一定看得上我这个女婿,若本王不是王爷,他又岂会把你嫁给我。”

    郭素笑道:“王爷这是妄自菲薄了,臣妾倒觉得这天底下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了你。”

    朱植摇了摇头,道:“这天下的能人奇士何其之多,本王又怎么当得了你的这般夸赞,本王也不过是比他们多知道一些事情罢了,若是他们也和本王受同样的教育,那本王可就没有什么可值得称赞的了。”

    郭素不服气道:“王爷这话说的言不由衷,在詹事府学习的又何止王爷一人,其他人为何就做不出王爷所做的事情?”

    朱植沉思片刻,道:“这个嘛,也许是本王对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感兴趣吧,每个人的兴趣都有不同,比如四哥的兴趣便是领兵打仗,而我却对兵事一窍不通,比如五哥喜欢阅读医书,十二哥则喜欢道书,大家各有各的喜好,如此而已。”

    五哥是周王朱橚,排行十二的则是湘王朱柏,他们在位时,都写有著作传世,算是大家眼中的大明好藩王。

    不过最后这二位好像都被人诬告谋反了,结局都不太好。

    后世流传一句名言,那就是当大家认为你在谋反时,你最好真的是在谋反,否则下场绝对会相当难看。

    朱植虽然还不至于谋反,但肯定是要建立能够自保的势力的。

    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应对削藩之策。

    不管是朱允炆上台,还是朱棣上台,而到最后,都是要削藩的,对朱植来说,削他在福建的藩,他不会反抗,但若是把东番也跟着削,那朱植肯定会和对方玩命。

    俗话说,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真要是热闹了他,那他不介意也要拼了命挣一个皇帝做做。

    大逆不道的思想他可没有,不要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算有种,那他作为福建藩王,也在“种”中,所以不论怎么论,他都是有资格做皇帝的。

    但做皇帝也是要看机遇,看实力的,从未来发展的前途来看,最近十年,他并没有太大的机会,所以真到了装孙子的时候,这个孙子他还是要装的,也不过是“装”孙子儿子,又不是真当孙子。

    这些事情他是不会个郭素说的。

    朱植一收之前的情绪,道:“等到了京城,我们就在皇宫住几天,过年后,你便把炯儿带回武定侯府去,见了哥哥嫂嫂们,顺便帮为夫推销一下我们王府所生产的各种商品,他们这些勋贵公子哥都很会攀比,若是能让王府的商品在这些勋贵中流行开来,对福建百姓的益处可是不少。”

    郭素道:“这是自然,臣妾知道轻重,光是种植甘蔗,就让福建百姓都给臣妾立祠立庙了,臣妾若是不为福建百姓做些事情,又哪里对得起他们的看重。”

    朱植一想到此事,就感觉好笑,道:“这些百姓也是可爱,好在这只是小部分百姓做的事情,并没有传开,倒也让我少费口舌解释此事。”

    朱元璋也许知道此事,也许不知道,但这件事很涨朱家脸面,哪怕朱元璋知道了,也不会和朱植计较太多的。

    况且给活人立庙并非朱植首创,这种事情在三国时期,诸葛丞相时代就已经发生了。

    朱植夫妇比不上诸葛丞相,但二者能自发让百姓为其立庙,也总算是在百姓心中有些地位,皇帝大臣官员文人对诸葛亮的态度,自不必说,朝廷百官肯定也不会拿这一件小事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