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行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宰相府前遇小鬼

    赵大人叹了口气一脸无奈的看着眼前的几人,说道:“我得到的消息是定了秋后论斩……”。

    “看来还是到这一步呢!”在南平的时候,梁垣他们就已经做好了明月最终被处决的最坏打算。现在听到此消息,心里虽然一紧但也将之前有时冒出的一些希望之火完全扑灭,虽然是最坏的消息但反而有了一层轻松之感。

    “不知赵大人对冯道大人了解多少?”见梁垣陷入自己的思考中,孙余蕊宽慰了一下,又看着赵大人问起了其他人的一些消息。

    “冯大人……?”听见孙余蕊问起了冯道的事情,赵大人刚端起的茶碗又缓缓放下,不紧不慢地说道:“冯道,冯大人,字可道,早年效力燕王刘守光,同光元年,庄宗皇帝擢升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天成元年,先帝即位,授其为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郎。天成二年,拜为宰相,后来,又改任为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加授尚书左仆射,封始平郡公。是在朝文官这边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见孙余蕊微笑着默默点头,似乎对自己所说之事了然于心,赵大人卡钝了一下,追问道:“不知孙姑娘是要知道些什么?”

    “他有什么喜好吗?”见赵大人问道了,孙余蕊也就开门见山的说着。

    “这……”赵大人迟疑了一下,慢慢地说道:“我与冯大人接触不多,只知冯大人为人淳厚,从不与人红脸,要说有什么喜好的话……”赵大人当然明白孙余蕊想知道冯道的喜欢,定是要交好冯道,又想了想接着说道:“要说钱财,他在回乡守孝期间,正逢灾荒,他却将家财赈救乡里,亲自耕田砍柴,住在茅草棚中,对地方官吏所赠财物也是分毫不收。要说女色,复唐的时候,有的将领将掠得的美女送给他,他退却不掉,便将美女安排在别室之中,然后将其送还……”

    赵大人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兴奋地继续说道:“如果说有什么爱好的话,他倒是非常喜欢读书,下到私塾授童的课本《兔园册》,上到黄老典著《道德经》他都看!”

    “读书……?”孙余蕊点点头,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在来洛阳之前,孙光宪曾经给她普及过一些洛阳官场的重点人物及兴趣爱好点,当时查阅到的信息也是说冯道喜好读书,孙余蕊觉得一定是南平在洛阳的暗探刺探的情报不够全面,一个已经如此位高权重的人怎么可能只是喜好读书呢?当从赵大人口中得知一样的信息时,孙余蕊一边默默的表示认同一边感叹着越往上的人物真的将自己隐藏的越深。

    “你们是要……?”见孙余蕊沉默不语,像是在思考什么一样,赵大人慢慢的问道。

    “我们明天要去拜访一下他,所以要准备一下。”见赵大人已经猜到了,孙余蕊也不在隐瞒。

    “其实也不用特意准备……”赵大人看着孙余蕊皱着眉头,说着自己的想法,“毕竟你们是第一次去拜会,如果太特意的物什,我想他反而不会收……”

    “啊……!”听到赵大人这样说,孙余蕊瞬间豁然开朗,笑着说道:“我明白了!……我这脑子怎么一时没反应过来呢!”

    “蕊儿……?”梁垣不解的看着他们两人欣喜的样子,不解地问道。

    “傻子,这你都不懂吗?”黄宛天未等孙余蕊回话,抢先一步呛声着梁垣道:“你第一次去见他,而又对准他的喜欢准备了物什,他会怎么想?他会不会觉得你是不是之前调查过他,是不是对他有所图?这个层级的人处事一定都是小心翼翼的,不会给人留下把柄的,所以,你明白了吗?”黄宛天是有机会就会损一下梁垣,一口气说完还不忘看着梁垣得意的笑着。

    “就你聪明……”梁垣也不和黄宛天辩解,看着孙余蕊说道:“那我们就把带的一些南平的特产给他呗。”

    “嗯……”孙余蕊认同的笑着点了点头,南平王府朝贡的事情有南平自己的官员去唐廷礼部交涉,他们主要是受梁震所托去见下当朝的一些权贵,想着明天就要见到当朝的宰相,心中又不免紧张起来。

    梁垣看出了孙余蕊那紧张的神态,假装给孙余蕊倒茶的功夫,递给了孙余蕊一个宽慰的笑脸和眼神。也是从小一起长到大的缘故,孙余蕊也明白了梁垣的意思,暖心一笑,端起了茶杯喝了起来……

    翌日,梁垣一行早早的起床,一行人在赵大人的带领下朝洛水北岸的内城而去。冯道的府邸就在宫城附近的承福坊,过了洛水河桥便是承福坊牌门,赵大人告诉他们相应的位置之后便沿着洛水往西向宫城而去。

    唐制规定,王公贵戚和三品以上的大官可以自己在坊墙上开大门,不经由坊门。梁垣几人已经走进到了坊门口,也就不在在意,而是从坊内的街道朝冯道的府邸而去。许是更靠近宫城的缘故,这里的街坊不像洛阳其他地方喧闹,反而更加的安静,一路走过除了树林上乌鸦的叫声,更多的便是来往稀疏的马车声音,以及经过时一排排肃穆的达官贵人府门前站立的家丁投来的凌厉的眼神。

    冯道府的大门外有一层一层黄土夯筑起来的外墙,算是一种保护和界限划分。梁垣一行走入土墙中间的道路,见有一间左右立门柱,柱顶套黑色柱筒,柱上安衡木,柱内安两扇门,由于柱筒是黑色,所以叫乌头门。孙余蕊解释着这是只允许六品以上大臣使用的一个标志。进了乌头门,旁边有一间阍室,就是冯府的几个护卫正在值守着。

    “请问冯道,冯大人在府中吗?”梁垣抱拳询问着门口的护卫。

    “你谁呀?”门口的护卫吊着嗓子,一副臭脸的看着眼前梁垣一行人。

    “我们是南平王……”那护卫的声音和摆着的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令人极其厌恶和不爽,梁垣皱了皱眉头,如果是以前在江陵的时候,梁垣可能早已爆发,但现在毕竟在洛阳还有事所求,所以梁垣只能忍着心中的不悦,说着他们拜会的目的。

    “等着!”听完梁垣说的拜会目的,接过梁垣递过来的拜帖和隐藏在拜帖下打点的银两,掂量了两下,护卫也没展现出太欣悦的样子,仿佛很平常一样,熟练地将银两装入自己的衣袖,一如刚才一样的摆着臭脸冷冷的丢下一句话,转身朝府内走去。

    梁垣见护卫朝府内走去,回头朝身旁的孙余蕊,黄宛天摇了摇头,苦笑起来。

    “这是杀威棒……!一些权贵府上都会有这样的几个人专门杀杀来人的气势,你忍一忍,别太放在心上。”黄宛天破天荒的劝慰起梁垣来,显然他也对这种权贵府里小厮的做派感到不满。

    “明白,宰相府前小鬼难缠呗。”梁垣苦笑了一下,和几人继续在门前等着。

    半响,护卫从里面走了出来,像是没看见梁垣他们一样又站在了原来的地方,看着前面的街道,梁垣愣了一会儿凑上前去。

    “什么事啊?”护卫像是忘记了梁垣和刚才的事情一样,继续吊着嗓子,不耐烦的问道。

    “这位大哥,刚才您向府里禀报的怎么样?”梁垣见此景,仍压着自己的怒气再次客气的询问道。

    “啊……”护卫玩味的瞥了一样梁垣,冷冷的说道:“进去吧!管家在正门口等你们。”

    “好勒,多谢大哥!”梁垣快速地抱拳说完,头也不回的和孙余蕊,黄宛天一起向前面的院落走去,此时他是一刻都不想再和这个护卫有任何交谈。

    阍室后面,夹在外墙和宅墙之间的是一个很大的院子,这里分布着冯府的马厩,仓库和菜园,有几个马夫正搭建着草棚。过了院子,沿着砖石铺就的路,几人来到正门前,正门两边的地面上有一排长坑,是用来安放戟架的地方,戟顶上还绑有幡旗迎风飘扬着。唐制规定,三品以上大官和王公贵戚可以正门外面排列竖立一根根长戟,官品越大,列戟越多,冯府的主院门前摆放的是最高等级的十六根长戟。

    冯府大门楼高两层,左右宽度相当于三个房间,前后深度则有五架房梁,屋顶是悬山式的,顶上覆盖着黑色陶瓦,屋顶两角各有一只上翘的鸱尾,看得出来这位即将要面见的宰相深受皇上喜欢。因为鸱尾属于宫殿专用,一般官员甚至藩镇节度使也不能随便使用,除非得到皇帝的授予。

    绕过大门前高约八尺的门屏,穿过装饰着铜头乳钉和兽嘴衔环门把手的朱红大门,一行人来到了冯府中门外,此时冯府的管家正在中门前的庭院内等着梁垣几人。

    见几人进来,管家笑脸相迎的给几人抱上合手礼,一眼看出梁垣应该是这群人领头的人,边走到梁垣身前,躬身道:“梁公子,我家老爷入朝去了,一会儿回,麻烦您几位请先在外舍小憩一会儿,待会儿老爷回来了小的我在领您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