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末,直面霸王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兴、亡,皆是百姓苦

    (PS:四千字,二合一,今日一更)

    灰云蒙蒙,云烟雾绕。

    入冬前的最后一场降雨,即将到来。

    章邯走出帐篷,仰望天穹。

    他等的时机到了。

    所谓蛟龙走水,就是今日的局势。

    秦军是那条于水中翻腾、顺流而下的蛟,而英布所率领的叛军只不过是蛟化作龙的一块垫脚石。

    “命令:但见雨落,立刻扯开沙袋,放水泄洪!”

    “唯!”

    班景领命而去。

    为将者,不仅仅要会排兵布阵,天文地理、水文星象、占卜算卦皆要通晓,如此方能抓住天时地利,求那百战百胜。

    原主虽然担任将领没多久,但架不住他脑袋好使,拿着二世皇帝御赐的《尉缭子》夸夸一顿猛读。

    虽然不敢说尽数通晓,但起码也是略知一二、粗通皮毛,观测天象还是不成问题。

    天空中的灰云在章邯的注视下逐渐凝实,黑云压下恍若天倾,狂风卷起枯黄的茅草,吹得帐篷飒飒作响。

    没多久,雨便落下。

    急且快。

    严寒的气温此少数水滴凝聚成冰,夹杂在落下的雨中,形成雨夹雪的气象。

    “时候到了!”

    章邯面无表情,没有再看外面,落下蓬布,转身回到帐篷里坐定。

    果不其然,片刻后,漳水上游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轰鸣声。

    沙袋被扯开,沙堤出现了一个溃口,洪流旋即将整座沙堤尽数冲垮,携着万钧之势,浩浩荡荡往下游冲去。

    两岸辅军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一幕,不敢相信这竟然是自己造成的战果。

    短短数息,便有四五个只顾围观的辅军被洪流卷入,眨眼间就已经不见了身影。

    “还愣着做甚?等死乎?

    跑啊,跑的远远的!”

    班景也没想到这所谓的洪水竟然如此势大。

    他站得很靠前,好在胯下战马及时察觉到了危险,在洪流席卷两岸的那一刻就驮着他跑的远远。

    辅军们闻言,也回过神来,当即撒开脚丫往两侧跑去。

    可别没死在敌人的箭矢下,反而被自己制造的洪水给淹死了,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等到站到高处,众人才敢停下脚步,回身远远眺望。

    洪水早已将他们之前站的地方给淹没,周遭的树木连树梢都看不见踪迹,想必已经处于水面之下。

    听着耳畔人声鼎沸、胯下战马打着响鼻,班景那颗悸动的心脏此刻才缓缓平静下来。

    他长出一口气,望着那肆意蔓延的洪流,幽幽吐出一句:“此真天力也,非凡人能相抗。除非叛军能插上羽翼,否则任他百十万人,也必死无疑。”

    光是这洪水就够叛军喝上一壶了,更别说章邯还布置了一伙架着楼船的军卒。

    班景心中打了个冷颤,对于章邯的谋略更是钦佩不已。

    “他日不论如何,吾决计不与上将军交锋,此非同等相抗,而是萤火与皓月争辉。”

    刑徒军中由老秦人担任骨干,而班景正是老秦人。

    按照秦朝军制,这些人是由各地抽调来的部曲组成,打完这一场仗他就要跟随各部回归建制,不可能一直跟随章邯,所以才能说出这种话。

    当然这也是对一个将军最大的肯定。

    仅仅凭借名声就能吓退敌人,放眼五千年历朝历代,也不过薛仁贵、郭子仪等寥寥数人能做到。

    ……

    距离沙堤十数里外,前军副将敏锐的察觉到水流变得逐渐湍急,水中鱼兽也正在朝下游逃窜,似乎身后有什么恐怖的东西在追赶。

    “二三子注意,不要解开缰绳,等第一波浪潮过去,吾等再顺流而下!”

    副将虽然不是楼船士出身,但也算得上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对于该如何布置水战也有自己的心得。

    第一波浪潮汹涌澎湃,且前方水域并不宽广,被如此一冲,船容易撞岸、触礁散架。

    因此第二波浪潮最适合出击,既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又不用太过于手忙脚乱。

    一切几乎如他所预料的那样。

    唯一有些措手不及的地方在于命令的传达。

    洪流涌过,噪音太大,下达命令的声音被压住。

    不过这也好解决,激昂慷慨的战鼓声一响,众将士皆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避开第一道洪峰后,大军斩断缰绳,浩浩荡荡冲出渡口,朝着下游飞速而去。

    ……

    诸国联军用来吸引秦军目光的营垒里,英布听着头顶雨落在篷布上的声音,心中七上八下,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他出生贫寒,早年犯法,处黥刑,故又名黥布。昔年到骊山罚作苦役,与其徒长豪杰交通,亡遁江中。

    如此经历使得他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兵家教育,连本兵书都未曾读过。

    他的作战方法,就如同项羽一样,凭借自己独到的战略眼光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

    甚至他和龙且就像小号的项羽。

    正因如此,英布才格外相信自己的感觉。

    “不对,不对劲,一定是有哪里出了纰漏。”

    他猛然站起身,朝着帐帘走了两步,刚想掀开帘子,就感觉脚下的大地在发出颤抖,一股惊天动地地轰鸣声从南方传来。

    “战马?战车?”

    不可能啊!

    你就算是万乘之国,将战车全数拉出来,也不可能有如此声势。

    “不会……”

    不会运气这么差,撞见地龙翻身了吧?

    他脸色一白,快步掀开帘子往外看去。

    全营上下基本都在与他做相同的动作:走出大帐,南望。

    冰冷的雨夹杂着雪砂打在他们的脸上,可这些人仿佛都陷入了呆滞。

    英布望着南方,原本略白的脸色刹那间变作了惨白,按在腰间剑柄上的手止不住颤抖。

    南边已经化作了汪洋。

    浑浊的洪流携带浮木、树枝,浩浩荡荡朝着营垒奔涌而来。

    “跑!跑!跑啊!”

    英布双目圆睁,疯狂在叫嚣,唤醒身边的士卒。

    当然他也没有这么大公无私,喊了两句之后,转身就去找寻自己的战马。

    现在靠两条腿已经不可能跑过洪水了,只能寄希望于四条腿的战马能对得起它多长出的两只腿。

    营垒刹那间好似活了过来,乱做一锅粥,有人甚至为了争抢战马而大打出手。

    英布也管不了这些。

    在天威面前,人力是如此渺小,甚至连迟疑都不敢迟疑一瞬。

    就在他骑上战马的那一刻,第一波洪峰到了。

    在秦军面前坚不可摧好似龟壳的营垒,此刻却脆的像薄纸,被洪水席卷着浮木一冲就垮做碎片。

    一顶顶帐篷、一杆杆旌旗大纛被撕得粉碎,之前尚在大打出手的士卒此刻已然被洪水吞噬,不知所踪。

    英布也不例外。

    他的战马真的白长四条腿了。

    好在他出来得匆忙,没穿铠甲,且水性不错,勉强能在洪水中挣扎着沉浮。

    或许是命不该绝,他攀上一根浮木,死死扣住,总算得到了一口喘息之机。

    “此、此天威也,果真如鲁君(项羽)所言,吾等是败于天威,而非章……”

    他感慨的话还没说完,远处便有一艘艘挂着秦军旌旗的楼船顺流直下,浩浩荡荡,哪怕在洪水中也依旧井然有序,丝毫不像是临时起意。

    “这、这……”

    他想到了一种可能,心脏颤抖,眼中一抹惊诧浮现。

    拦水筑坝的战术虽然少见,但并非没有,英布之前只是不敢往这方面去想。

    可如今……

    “咚咚咚——”

    秦军在擂鼓,这是进军的号令。

    同时,秦军副将还命令麾下士卒大声呼喊:“降者不杀!”

    “上将军有言:此战乃肉食者之间为利益而进行的博弈,尔等黔首皆是无辜之人,何须为了他们的利益而搭上自己的性命?

    战败投降无需愧疚,吾等将会好生对待俘虏……”

    这句话喊了数遍,却无一人应答。

    河面上仅剩下少数没穿甲胄的士卒,大多数甲士早在第一波洪峰到来时,便已经葬于河中,再也浮不起来了。

    如今还在勉力支撑的士卒听了这句话,忍不住悲从心头起,泪水自两颊流下。

    他们想活命吗?

    这是肯定的!

    可如果他们活下来了,只要被诸国探听到名单,那他们的家人就会有性命之危。

    他们岂敢赌?

    舍一人而保全家,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也是他们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担当。

    “阿娘,儿去矣!”

    洪水中有人支撑不住,悲鸣一声,双手不再挣扎,转瞬间便被吞噬,不见踪迹。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士卒开始力竭,对着冥冥虚空留下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后,消失在了洪水中。

    楼船上,秦军上下无不动容。

    副将虽然不清楚他们为何宁死不降,但此刻也是打心底里由衷的钦佩这些士卒。

    他回头看了眼同样满脸悲戚的袍泽们,仰天长叹:“罢了罢了,救人吧!此义士也,不可使其命丧洪流。”

    可尚存的各国士卒见状,不喜反悲,更有人被救上来之后反而拔刀自尽。

    副将拦下一人,问清缘由后,咬牙切齿怒斥道:“言吾等为暴秦?此等叛贼与他们口中的暴秦何异?”

    秦国早就用上了连坐之法,副将不是在恼怒六国余孽有样学样,而是在恼怒这群伪君子一边用着连坐法,一边还骂秦朝是暴秦。

    呸!谁还比谁高贵不成?

    言罢,他冲着四方一一行礼,对着身旁的裨将嘱咐道:“待此间洪水散去,你领一军前来为这些义士收尸,不可使他们暴尸荒野。”

    “唯!”

    裨将点头应下。

    另一船,有士卒捞起了趴在浮木上早已力竭的英布。

    英布躺在甲板上,仰望天穹,双眸中还掺杂着些许余悸。

    雨点夹杂着雪砂打在那张黥了字的脸上,可他却好似没有丝毫感觉。

    秦军也没有管他,只当是某个被吓傻了的寻常士卒,直到有个秦军军卒发现他身上穿着的内衬不同寻常。

    “这料子……不像是咱们能穿得起的,这家伙少说也是个...校尉吧?”

    军卒扯过自己的伍长,附在他耳朵边小声嘀咕。

    “果真?”

    伍长眼睛一亮,仿佛看见军功在朝自己招手。

    “错不了,之前咱是做裁缝的,这料子虽不是秦地布料,但这质地一瞅就不便宜。”

    军卒挤眉弄眼,模样要没比伍长好到哪去,看向英布的目光就像在看一块流油的肥肉。

    “你跟我来,去找屯长禀报!”

    秦国的水军主要建于巴蜀地区,统一后广建于江南各地,北边的水军很少,楼船艨艟也多是中小型船只。

    因而一艘楼船上能容纳的军卒数量有限,负责指挥的也大多是百将或五百主。

    很快接到消息的五百主便从船头赶了过来,目光灼灼地盯着地上躺尸的英布。

    这么一来,哪怕英布再如何惊魂未定,也难以忽视这么多道目光。

    “本将英布,鲁君项籍麾下裨将。”

    他撑着身子坐起来,强行压制住心中的恐惧,面无表情地说道:“本将要见你们上将军章邯。”

    ……

    “你就是英布?”

    大帐中烧了暖炉,章邯被熏得面色红润,与对面站着的雄伟武将形成鲜明对比。

    哪怕英布是铁打的汉子,也经不住大冬天穿着湿衣服赶近百里路的煎熬。

    他都有些怀疑,是不是秦军刻意折磨他,想挫败他的锐气。

    可没有必要,自己已经是败军之将,谈何锐气?

    “正是败将。

    吾之贱名,将军也有所耳闻吗?”

    他将姿态放得很低,所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显。

    在正史上,他受项羽封王,却又不尊命令,背弃项羽,可见也不是什么忠贞不二的义士。

    只不过,现在的英布远没有历史上那般厚脸皮,‘愿降’两个字卡在喉咙里怎么也说不出口。

    这种人,有能力,品格差一些也就算了。

    章邯敢用,也愿意用。

    乐意给他台阶下。

    “确实听过……”

    章邯搭好台阶:“去年楚国余孽项梁率师渡过淮河向西进发,攻打景驹、秦嘉等叛逆,汝骁勇善战,总是列于众军之首,被项梁假借楚王名义封为当阳君。”

    秦嘉是陈胜的部下,陈胜被车夫庄贾杀害后,他拥立楚国王室后裔景驹为楚王。

    于是项梁便借口景驹、秦嘉背叛陈王,大逆无道,出兵攻打。

    这算是反秦义军之间的内讧。

    英布闻言,暗暗松了口气。

    还好不是与秦军作战勇猛的名声,不然此刻怕是要被推出去斩了吧?

    “来人啊,与将军松绑,再送一身干净些的衣物来换上。”

    章邯当然知道他在担心什么,招招手,叫来了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