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力争锋
繁体版

一二〇 大手笔

    这次比赛从一开始准备就弄得声势浩大,要不怎么说老卢是弄了个大手笔呢。

    四年前从他满怀着对拳击运动的一腔热情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弄出了一个全市少儿拳赛,却因为各方面组织不周,最后并没有达到他内心中的预期效果。

    原本他是期望能让全市的小孩都过来跟他学拳,让他们一下子就对格斗产生浓厚的兴趣,虽然从一开始他也知道这不过是个不切实际地幻想,但是好歹能影响到一部分人才好。

    可最终,折腾了一趟下来,喜欢上拳击的孩子没有多少,原本就喜欢拳击的孩子倒是发现了好几个。

    这远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要知道在少年宫办的预赛早就把这比赛的口碑给毁了,那些家长回去到处宣扬比赛组织不利,弄得像过家家一样,对孩子一点儿都不负责。

    这种言论搞得本来就讨厌让孩子接触打打杀杀的家长们更加排斥拳击运动了。

    要不是在最后时刻歪打正着地蹭上了政策的东风,让他连着上了一段时间的电视,可能连这点收获都没有。

    那次比赛对老卢来说,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全峰这么一个他眼里的拳击天才了。

    所以他在第一次比赛在差强人意中落幕之后,他就憋着一股劲儿想要立刻重新办起第二届比赛来。

    打算利用新一次的比赛为自己的组织能力正名,也为拳击运动正名。

    初时还好,处在政策蜜月期,他干什么都是一路绿灯,结果就在市体委高主任已经拍板决定办第二次比赛的时候出了事情,整个比赛就这么耽搁了下来,这一耽搁就是四年。

    期间虽然那个名不见经传地小王记者写过一篇报道,试图从当时舆论的反面角度来看待整件事情的发生,可是那篇文章虽然掀起了一时风浪,却最终如石沉大海没了下文。

    领导的决定哪能因为一篇文章就随便更改,不过王记者却在那一年之后不久的时间里就受到了重用。

    有心人已经能在这个时候猜出来,政策其实已经松动,只是需要时间去等社会舆论沉淀下来,再让这件事重新出发。

    所以,热爱拳击的市民们和朱山市拳击从业者们一起,整整等了四年。

    卢向东没有理由不把这次比赛搞大,他在得到正式批准之前就从高主任那里私下得到了风声,那还是在两年前,朱山市民眼里体育运动在朱山市最沉寂的那一段时间,老卢就已经开始暗自筹备了。

    他提前做好了前期准备,也跟专业的策划团队签订了合同,只要项目一上马,他们立刻杀过来帮他操手这场赛事,力争将它做成千禧年前朱山市最吸引人的体育盛会。

    要说这团队也挺有意思,老卢虽然健身俱乐部生意做得还算不错,可远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实力和名气去请高级别的策划团队,在两千年的时候,这样的策划还是一线城市大型晚会的专属策划者。

    只不过这团队的领头人在跟老卢接触的时候感受到了他的勃勃雄心,也被激发出了热血豪情,不仅承接下来了这单业务,所有的费用还都以成本价算给他。

    仅仅是为了他心中熊熊燃烧的奥运情结。

    千禧年的奥运会,北京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悉尼。这让那个团队的领头人十分不爽,他原本打算在这跨千禧的两年里再也不接跟体育运动有关的单子。

    结果在见了老卢之后,就下定决心,就算不能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也至少要把朱山市人民的目光从远在南半球的悉尼给抢回来。

    结果尽管这场比赛比奥运会要早上半年举行,他们就干脆利用奥运会在群众中掀起的体育热潮为老卢的第一届全市拳击大赛暨第二届全市少儿拳击比赛造势。

    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千禧年是全球的奥运年,九九年就是朱山的拳击年。打拳击,迎千禧,为中国健儿加油,为朱山健儿喝彩!”

    这句生搬硬凑拼在一起的广告语却在那个时代的群众当中有着极强的煽动性,于是后来在朱山市民当中流传了好久。

    有了这样的前期宣传,整个后勤以及擂台的搭建和设计也不能拖后腿。

    这方面老卢虽是个菜鸟,不过依然借那个策划团队的光,他们在朱山邻省的一线团队有着一批合作多年的舞台搭建供应商。

    在获知老卢的难处并且听说这场比赛还有朱山市政府站台之后,他们纷纷千里驰援,开着拖挂车将舞台从邻省省会直接拉到了朱山市,其他的零七杂八的物料则更不用说了。

    这件事这么一搞,很快不仅在朱山市弄出了声势,就连隔壁的省市都听到了动静,甚至还有地处中原的武术大省的电视台派人过来与老卢接洽,商量电视转播权的。

    老卢从来没经历过这么大的阵仗,事情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他的想象,他虽然要搞大,结果没想到搞得这么大。

    于是老卢在这里鬼使神差地点了一脚刹车,错过了登上跨省电视台的机会,事后全峰严厉地批评了他,最终,电视转播权还是半卖半送地交给了朱山本地电视台。

    也就是说,老卢错过了在全国人民面前进一步推广拳击的机会,虽然武术大省的省台不可能给他全程直播,甚至录播也是经过剪辑,但是至少会有更精良的电视制作将拳击这门格斗艺术在朱山市的发展更多地介绍给全国的观众们。

    让看腻了国外高水平拳击比赛的拳击爱好者们接触本土拳击运动发展现状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错过也就错过了。

    好在朱山电视台这回非常重视,已经跟策划团队商定好,派出一整组人全程跟拍,多机位多角度录像,并且在决赛进行时,在全市一号频道全程直播。如果前期比赛足够精彩的话,决赛录像送进省体育台择机录播也是有可能的。

    再也不是四年前那种派出一个跟体育无关的生活栏目的实习记者带着一个摄像敷衍了事的态度了。

    这一切都让老卢压力倍增,却让全峰信心满满,当他听说了比赛报名人数超过了500人之后,更加激情高涨。

    这四年来,他每天不是训练就是特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队友们跨省集训,他却因年龄问题不能参加。

    按理说,集训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他也跟队参加过一次,可是老秦是个在体育圈里名不见经传地教练,没人卖他面子,总是刻意拿全峰的年龄问题挑刺。

    带全峰去集训也只能绑着手靶给人打陪练,当集训各队出队员实战的时候,他们全都刻意避免挑选跟全峰对练。

    据全峰揣测,这里面有对方教练的授意,当然也有队员们自己的意志。

    他这年龄到哪去都是最小的,可身形却偏偏十分唬人,队员们都争强好胜,可是一想到自己刻苦练了这么多年,万一输给一个只练了不到一年还比自己小上好几岁的孩子,换谁也不乐意去冒这个险。

    于是全峰也生生地憋了四年,在后山上玩了命地揍树,在训练馆里玩了命地拉着老秦跟他对练——他这体型,同龄人见了都绕着道走,别说对练了。

    现在终于有这个机会,让他检验自己的训练成果了,他怎么能不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