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在娱乐圈中的大文豪
繁体版

第12章天仙之姿,恐怖如斯

    这个世间有一种美,它是不容于世的,

    它只存在于人的幻想,或者画中。

    一直以来,陈楠对于娱乐圈的美女大多都是来源于网上或者影视作品中。

    那是戴着滤镜看的。

    现实中,哪里会有这样的人。

    这辈子来到了京都电影学院,他更加肯定了自己心中所想。

    当陈楠跟着马威闲逛之时,惊鸿一瞥间,一抹身影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时间像是在这一刻被按下了暂停键。

    余光中,一袭黑色长裙,紫色的长发被发簪盘于脑后,白皙细腻的脸颊上微微带有一丝红晕之色。

    是自然形成的那种羞涩之红。

    兴许是太热了,她轻柔的卷起长袖,修长白嫩的手指轻轻朝着脸上扇了扇风。

    显得有些俏皮。

    一阵不知从哪儿吹来的微风拂过。

    刘茜茜半眯着双眸,轻轻扬起下巴,抿了抿淡红色的嘴唇,脸上露出些许欢愉之色。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鬓如云,腰似柳,妙对绮弦歌醁酒。”

    这两句不同的诗词,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在陈楠的脑海中。

    很奇怪的感觉,他很确定,这不是所谓的一见钟情。

    仅仅只是对于眼前美的一种欣赏。

    “唉!还看还看,人都给你看跑了。”边上的马威暗搓搓的讥讽道。

    其实前几天发布会之时,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今天喊陈楠过来,就是想看看对方的会怎样。

    结果,不出他所料。

    天仙之姿,杀伤力恐怖如斯啊!

    “要不要过去打打招呼?”马威作势要拉着陈楠进入里面的休息室。

    陈楠丢了个白眼给他。

    你倒是动一下啊,光推我做什么。

    最终两人还是怂了半天没有走进去。

    下午的时候,陈楠跟在马威边上远远的看着里面拍戏。

    原来拍摄时跟电影院看的效果差距很大。

    甚至很滑稽。

    功夫李的功夫原来在拍戏的时候并没有那么洒脱,也会有磕磕碰碰的。

    杰克陈的搞笑动作,原来现场这么尴尬,一点儿不搞笑。

    嗯,天仙,天仙还是美美的。

    不过,这两天陈楠也发现了刘茜茜好似真的跟外界传闻的有很大的不同。

    她并没有因为身上这层天仙光环,而有太多的偶像包袱在里面。

    性格很随和。

    咋说呢,给人一种调皮的感觉,和她本身在外界的形象反差很大。

    嗯,武戏很拼,也很飒!

    两天的时间,陈楠除了在片场观看演戏,并没有做其他事。

    既没有上去结交,也没有过去打招呼。

    不是他清高,而是清楚的知道现在自己的定位。

    如今的他,没有资格进入这些人的眼中。

    无论是杰克陈,功夫李,现在的陈楠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路人.....丁。

    同样,在刘茜茜眼中,陈楠只是北电的师弟,甚至都不是一个系的。

    仅此而已。

    所以,没有所谓的大佬看中,欣赏之类的。

    更加没有所谓的一见钟情,或是趣味相投,引为知己的狗血桥段。

    时光荏苒。

    不知不觉中,网上多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尽管很微小,但确实开始了。

    从敦煌回来后,陈楠去了趟人文学出版社,回来的时候,多了一份合同。

    几天后,一些宣传渐渐开始了。

    起初是出现在官方的一些视频号,围脖上。

    接着,一些成名的作家偶尔在访谈中也提起了。

    然后,加入讨论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时代在发展,出版社的宣传也是紧跟着潮流,呈现出多元化。

    不但有专业媒体报道这种基础性宣传,比如报纸、书刊、杂志等。

    还有一些门户网站,论坛,自媒体等新媒体宣传。

    宣传的手法也多样化。

    人文学出版社里。

    “赵主编,您真决定要这样嘛?”

    宣传部主管身边的助理,看着手中的文件,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不确定的再次询问一下。

    整个出版社都知道了,赵主编将今年唯一剩下的主推名额给了一个新人作家。

    要知道,每年每一位主编及副主编手上都有为数不多的主推名额。

    别小看这个名额,因为它决定了新书宣传规格。

    “嗯。”赵胜男揉了揉眉心,淡淡的应了声。

    这几天她是顶着很大的压力,才决定这么干的。

    二十年前,编辑这个岗位是靠着关系和资历往上爬的。

    从新千年开始,单单只有资历和关系已经行不通了,得要有一定成绩。

    成绩是什么?

    无非就是挂靠在手上的作家。

    作家越是出名,作品销量越高,对接的编辑地位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因此每一年手上的每一个推荐名额,对每一位主编来说,都是相当宝贵。

    大多主编都是将手上的名额放在成名已久的作家身上,极少数有放在新作家头上的。

    说白了,老作家有保障,最起码有固定的粉丝群体。

    新作家就不是那么稳定了,不确定因素太多。

    好处就是,只要一战成名,随着作家的名气越来越大,对接的编辑地位也就水涨船高。

    这次,她赌陈楠。

    不是因为陈楠的作品颇为不凡,虽然确实不错。

    更多的是这段时间陈楠对于以后的职业规划。

    她从未见过有哪一个新人作家,对自己的未来有如此清晰和明确的规划。

    起初她还以为是王晓萍教的,后来通过王晓萍的惊讶的眼神里,她才否定的。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当陈楠给她讲述下本书的基本大纲时,她才将赌注押在陈楠身上。

    宣传部主管助理临走前,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道:

    “哦对了,赵主编,关于宣传群体这一点上,是否要再次考虑下。”

    “不用,按照文件上来的就行。”赵胜男摆了摆手。

    互联网大数据的好处就是,在宣传上可以推荐给特定的人群。

    简单一点就是,一本新书在出版前,市场部会对作者的风格以及内容做一个大概的群体区分。

    但陈楠这本书,经过她和王晓萍以及陈楠商量后,前期选择无群体分类推荐。

    等后期数据报告出来后,再考虑是否要选择哪一块群体分类。

    用陈楠的话讲:“既然都赌这么大了,何不在赌大点。”

    他对自己这本新书的期望值很高,被问及销售数量时,陈楠认真的伸出了两根手指。

    赵胜男以为是两百万,跟她预想的差不多,毕竟这本书的单价不高,三十六元。

    陈楠只是笑笑,没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