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法世界艰难求生
繁体版

第一章 烂大街的穿越

    苗冬麦鹤立鸡群的坐在一堆5岁孩子中间,生无可恋的熬着时间,她要等到中午,吃了那顿免费午餐和那杯牛奶才能走。

    是的,苗冬麦是一个平平无奇,豪无新意,网文里已经烂大街的穿越者。

    她现在应该叫麦茜·莫里亚蒂,今年七岁。

    午餐依然是英国名菜,炸薯条配炸鱼,外加土豆泥管够……炸鱼没有处理好,太惺了,这二十来天吃下来,她觉得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见鱼了。味同嚼蜡的吃着土豆泥,想起大学同学菲菲跟她说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竟然做了蒸土豆,就是把土豆像红薯一样,整个的蒸熟剥皮吃,吃在嘴里感觉像吃了块肥皂……也许那口感太让菲菲记忆深刻,以至于过去十几年还心有余悸。

    你能想像吗?菲菲,我现在天天吃肥皂。

    混到了免费午餐,麦茜偷遛出学校,七弯八拐,走了大概一刻钟,就看到了泰晤士河,坐在河边她常坐的那条长椅上,例行公事的总结分析自己如今的处境,规划未来的发展走势……

    1985年10月23日

    天气:阴

    穿越日期:1985年10月2日

    穿越时长:21天

    穿越地点:英国伦敦

    原名:苗冬麦

    国籍:中国

    年龄:最高机密

    职业:社畜

    现名:麦茜·莫里亚蒂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978年4月1日

    身份:被领养孤儿

    养父:布兰登·莫里亚蒂

    职业:地产经济

    养母:玛吉·莫里亚蒂

    职业:护士

    现有资产:56便士

    系统:无

    穿越金手指:总是被人忽视算不算?此技能非常利于逃课、跟踪、听八卦……

    已知信息:

    1、伦敦有贝克街221号,却没有夏洛克·福尔摩斯和他的好基友约翰·华生医生,也没有《福尔摩斯》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但有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她写的以赫尔克里·波洛为主角的侦探小说系列。有《简·爱》、《傲慢与偏见》等小说作品,有莎士比亚,但没有大仲马与小仲马……推测穿越至平行空间。

    2、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女王,首相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戴安娜还没和查尔斯离婚……因对英国80年代常识匮乏,仅知事件基本与原时空一致

    3、漂亮国的超级英雄只在漫画里,没有活在现实中,真是好消息中的好消息

    4、受年龄与经济限制,未探索查令十字街与国王十字车站,仰望天空21天,未发现猫头鹰踪迹……不能确定此地非哈利·波特世界,或许我仅是个麻瓜--最后一句划掉,我都牛轰轰的穿越了,怎么可能是个平平无其的麻瓜?如果是,那这世界肯定没有哈利·波特。

    …………

    做完每日一总结,麦茜又开始对着泰晤士河发着呆,脑海里一遍遍的像祥林嫂般问着“为什么呀?为什么呀?为什么就穿越了呢?”

    如果能回去,我愿意一遍又一遍的改PPT,愿意反复写不到18页纸就不可能过关的报告;也愿意忍受那些怎么教都教不会,还总要表现那些奇葩的“我以为”的傻逼新人……

    不明白那些傻白甜电视剧的女主是怎么做到一出校门,还在实习期写的方案就会被在职场混迹多年反派上司窃取劳动果实的?为什么她带的新人,连一份完整报告需要的基本格式;一场招商会议的基本流程,要她反复教都还弄不明白……

    不能这么想,他们很好,傻得很可爱,只要能回去,一定对他们耐心又亲切……

    众多的穿越前辈都自带金手指,不然就是有系统,之前看过一本男频HP同人文,那主角穿越就有系统,过几年后才发现那系统是一个黑巫师附在他身上的魂器,读取了男主前世的记忆后伪装的假系统,最终目的是占据这具身体,以中国修仙界的说法就是要夺舍他。

    这书真是思路清奇,大大的开扩了她的脑洞,也给她造成了心里阴影。真是系统有危险,穿越需谨慎呀。

    坐了很久,感觉中午的土豆都消化了,还没到十一月,穿着毛衣加厚外套都觉得有些冷,看来还要再找一个能避风的地方每日例行发呆了。

    站起身,活动活动有些僵的四肢,走进一条巷子,拐过几个弯,就看到了零星有几家店铺的街道,经过这条街,再过一个拐角,就到她现在的家了。

    这条街有二手成衣店、二手物品杂货店、日用品的小超市、公用投币洗衣店、一家面积不大的咖啡厅、还有“老约翰的面包坊”……

    走到街口,麦茜就对在门口擦着广告小立牌的约翰喊:“下午好,老约翰。”

    胖胖的老约翰大概五十多岁,每天笑咪咪,说话声音很大,很友善的人。每次麦茜都会主动跟他打招呼,因为她不主动,就好像会被人忽略到看不见。

    “是小麦茜呀,放学了吗?来,吃块小蛋糕,刚刚那炉有几个烤坏了。”每次都是这样,老约翰总有烤“坏”的小面包或小饼干给麦茜吃。

    拿了一个纸杯小蛋糕,谢过了老约翰,不肯再多拿,在走进家门前把小蛋糕吃完。她养父母在伦敦没有房产,是租的劳拉女士的房子。

    劳拉女士的这幢房子,距离学校以小麦茜的脚程要走二十多分钟,是一幢三层高的,用石料建造的。具体是哪种石料?麦茜不是学建筑的,不了解,但看大楼整体外观,觉得很坚固,有历史厚重感,估计几十年前或是更早的时间前是幢很气派的房子。

    楼内是类似于中国八十年代筒子楼式的建筑,中间是公用走廊,以走廊为界两边都是对称的套间,每一户都有配套的厨房与独立卫生间。

    一楼楼道左侧是封闭的,右边过道两边各有五户。

    二楼,走廊的一边有七户,上下楼道在另一边的中间位置,楼道左右各有三户。麦茜家在二楼正对着楼道的那户,她家有两间卧室,一个卫生间,客厅、餐厅、半开式厨房是连成一体狭长空间,客厅靠近厨房的位置有一个封死的壁炉。一间小小杂物间,麦茜就住在杂物间内。

    三楼麦茜也上去侦察过,公用走廊的一边是五户,靠楼道的一边是四户。

    劳拉女士应该住在一楼左边,因为整幢楼的左边还有一个带围墙的小花园,围墙太高,麦茜在外面看不见里面的情形,但可以看到有几棵长得高大茂盛的大树。

    按麦茜家的房型为参照标准,她推测一楼右边估计是单身公寓的房型,而三楼户型推测应该比二楼空间更大些。

    这幢楼沿着巷子走十来分钟就到了泰晤士河边,往东面大概三公里就是30多年后著名的金丝雀码头,但现在是一片破败的废墟;往西三公里左右是伦敦金融城……她现在还不太习惯用英里来估算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