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秦记
繁体版

第37章:二道伐秦!

    楚怀王的夺权,令项羽十分恼怒。

    “真以为自己就是楚国君主了吗?要不是我项氏一族辛苦打下这片江山,他熊心还在帮人牧羊!”

    “少主,切勿乱言,隔墙有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军师范增连忙对项羽劝道。

    项羽看向范增,有些凝惑,这个老头平时也不多言多语,今日怎的突然劝谏于我,令项羽着实有些吃惊!

    不过,范增是项梁生前极为看重的谋士,倒也有几分好感。

    项羽好奇的问道,“先生何意?”

    “禀将军,秦未灭,楚国怎能太平,楚秦之间必有大战,然现在可以领兵攻打秦军的大将屈指可数。他日大战再起,将军可再次获取兵权。”

    项羽也瞬间明白范增之言的含义,立即拱手致敬。

    “请先生助我!”

    秦二世三年十月,秦朝大将章邯率军进攻河北,赵国邯郸陷落,赵国急忙遣使向楚国求救。

    张耳向赵王歇禀报,“大王,都城兵力不足,信都难守,我们还是暂时迁都避战!”

    “名为迁都避战,实为保命逃亡。”

    赵王歇和张耳被王离的带领的秦兵围困在巨鹿城中。巨鹿城中兵少食尽,秦军又昼夜攻打。

    赵王歇急忙向张耳求计,“张相国,现在秦军已经围城,我们四方无援,这可如何是好?”

    “大王,我们向此方向逃避,正是因为我有一刎颈之交的好友在此,他名叫陈余,正拥兵数万驻扎巨鹿城北之外方向,我即可便派人突围,去向陈余求援。”

    张耳对赵王歇安慰道。

    看见张耳的信使,陈余脸色苍白,有些为难的神情。

    “秦军势大,且王离英勇善战,目前兵力较少,难以抵抗秦军”

    陈余向张耳回信,“同秦军作战,如以肉委虎,徒尽亡军”。

    这句话可把张耳气坏了。

    张耳大骂,“陈余乃背信弃义之小人也!”

    此时,张耳只得寄希望于楚国来援。

    楚怀王仁义,召大臣上殿商讨出兵征讨。

    陈婴献计,“大王,为分散秦军力量,可遣使两路大军攻打秦军,一路北上救赵,一路西向攻秦。”

    经商议,北路军以宋义为主将,一经提出,大家都赞同!

    但西路军主将迟迟无人敢担任,由于秦军兵势正盛,楚国上下皆不看好西征,谁都不愿意领军西征。

    白云帆对刘邦轻声说道,“大哥,此次攻秦定能灭秦成功,且秦军主力在北不在西,大哥此行定然畅通无阻。”

    “老弟此言当真?”

    刘邦此时心里激动难耐。

    此时,吕臣等向楚怀王谏言。

    “刘邦向来宽厚,是有德行的长者,适合“扶义而西”,减少西进阻力,能更好地不动用暴力让秦国父老归顺。”

    楚怀王点了点头,“武安侯确实是德行兼备之君,不知可愿意担任西行大将军!”

    “大王,臣虽年迈,愿西行伐秦,为大王分忧!”

    刘邦立刻跪下向楚怀王拜道。

    楚怀王甚是欣喜,高兴的点了点,“即可任命刘邦为西征军统帅。”

    项羽因叔父之死,借此欲与刘邦出征。

    “大王,臣项羽愿同武安侯一同西行伐秦!”

    项羽向楚怀王跪拜请求道。

    陈婴与众老将极力劝阻,“项羽为人僄悍,所战之后皆有残灭,此去西征是为收复秦地,鲁公同往不利于西征之行。”

    项羽愤恨的看着众老将,但还是强压怒气。

    “如让臣往战场杀敌,臣定将敌军头颅献上。”

    以此,项羽发下军令状!

    吕臣请求楚怀王说道,“大王,项羽之英勇,可助大军一臂之力,就让他担任北路军的次将,随宋义北上救赵。”

    楚怀王也满意的点了点头。应允了吕臣的建议。

    九月,两军共同出发征讨秦军,楚怀王拨兵五万给宋义北上救赵,而刘邦只有八千兵马。着实让刘邦也有些失落。

    楚怀王微笑着继续说道,“武安侯不必担忧,朕赐你一道御令,沿途可收陈胜、武信君等散卒。”

    刘邦这才安心下来,而宋义此刻是无比膨胀,自认为自己才是此行伐秦的主力,于是向楚怀王请功道。

    宋义拱手向楚怀王说道,“大王,我们兵分两路,此次肯定灭秦可待,何不我二人立下军令状,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此话一出,顿时让在场的人沸腾起来,议论纷纷。

    “战争未赢,倒先请功,宋义真是胆大包天啊!”

    “项羽也是眼前一亮,这倒符合自己的口味!”

    “刘邦确很是担心,毕竟自己才八千人啊?攻打秦军尚可,怎能和宋义、项羽二人争天下!”

    刘邦还是忍下气来,没有发言,而是微笑着面对。

    楚怀王此刻也甚是高兴,关中一定,天下就是楚国的天下,楚国也必将成为天下霸主!于是就爽快的答应了宋义的请求!

    北路军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宋义为主帅率兵五万前往救赵。

    宋义军行至安阳,逗留四十六日,不再进军。

    项羽向宋义建议说道,“秦军围赵于巨鹿,我们快速引兵渡河,和赵兵内外夹攻,必然可以击破秦军。”

    “项羽,我是主帅,一切计划听我的便是,不需要你指手画脚!”

    宋义见项羽怒斥自己,也愤怒的说道。

    范增对项羽劝道,“宋将军肯定有自己的主张,切勿心急。”

    “还是范增识人识相,我给你们说一下计划也不是不行,这秦军和赵军打得正盛,等赵军磨其秦军锋锐,我军再出兵还击,定能大败秦军!”

    宋义喝着酒吃着肉哈哈大笑回道。

    项羽被范增拦下,只好出营巡视,避开宋义这个无耻之徒。

    范增劝说,“少主,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忍,忍,忍到什么时候?前线赵军正在和秦军交战,如果秦军打败了赵军,那我们孤军和秦军奋战又能占到什么好处!”

    项羽愤怒的反问范增。

    范增此时也是一愣,说不出话来。

    这时,在营外巡视的士兵有气无力的从项羽面前经过,项羽怒气未消,便训斥士兵。

    “而等是何营部下,为何巡视这般轻浮,兵器都拿不稳,敌人来了,你们如何应对?”

    “将军,我本是宋将军部下亲兵,由于上头长官克扣军粮,我等实在吃不饱,现在天气寒冷,又下大雨,我们又冷又饿,那有力气巡视军营啊!”

    士兵回复道。

    项羽愤怒道,“此等小人,如此下去,乱我军法纪,还怎能打仗!”

    “少主,当断则断,否则必受其乱,不如击杀之!”

    范增此时也意识到问题是纸包住火了!

    项羽提起一丈二尺九寸的虎头盘龙戟,气势汹汹的前去找宋义算账。

    此时,宋义还在营中寻欢作乐,喝得已是七荤八素,看见项羽拿着巨戟气势汹汹而来,宋义大感不妙,就要翻身爬出营帐呼喊救命。

    项羽那能再给他机会,一戟便是叉进宋义的后背,穿过胸膛,直接定在地上。

    项羽拔出长戟,用剑把宋义脑袋砍下。

    项羽提着宋义的头告诉将士:“宋义想要和齐联合谋反,楚怀王暗令我将其诛杀。”

    诸将因宋义贪婪且贪生怕死,早就不服。

    项羽又令手下伏诛宋义手下少数将领,将宋义头颅悬挂于军前,诸将皆惧,不敢抗拒,于是推项羽暂为上将军。

    桓楚将此事报告给楚怀王,楚怀王无奈只好就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了宋义之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两万士卒渡河,多次进攻章邯给王离军输送粮食的甬道。

    项羽又率领兵马渡河袭击章邯,大战九次,章邯败走,项羽率军继续北上进攻王离。

    楚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天,打退章邯后,诸侯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与项羽一起进攻,斩杀苏角,并生擒王离,秦将涉间不愿投降而自杀。

    大破秦军后,项羽于辕门召见诸侯将领,诸侯皆相全部归附。

    张耳约见陈馀,“陈余你不肯救赵就算了,你为何还要害张黡、陈泽二将。”

    “张耳兄,我只是没来救援,你为何诬陷于我?”

    陈馀怒解印绶推给张耳,起身便要去入厕。

    张耳愣住了,不知所措。

    幕僚对张耳道:“相国,现在正是取其印绶和兵权的好机会,如不取,他日陈余必然报复。”

    张耳听幕僚此话,不由得一震,遂收其印绶,取其兵权。

    由此,张耳与陈余失和而彻底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