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秦记
繁体版

第27章:黄石公!

    现在的儒家八杰,只剩张良,孔伋、漆雕开、乐正克四人。

    而白云帆已受重伤,行至南阳黄石山下,遇一石桥,干净凉爽,两人瘫坐在桥头上两边。

    休息不多时,一位白发佝偻老者杵着一根精木拐棍从桥下走了过来,刚走上桥头,一只脚的布鞋掉落桥下。

    老者先后对视了白云帆和张良两人,场面一度尴尬。

    于是老者向二人问道,“二位侠士,有谁可愿帮老夫拾起这棉鞋?”

    当为21世纪的新青年白云帆,自然对老者这种试探性的行为很不感冒实,然后又看了看老者和张良说道,“老人家,我这位兄弟愿意,他愿意帮您拾鞋。”

    “小伙子,你真的要让这位小兄弟去拾鞋吗?”

    白云帆再次微笑着点了点头。

    然后老者再看向张良。

    “真是无语,云帆兄真的狡诈啊!居然直接说让与我,为什么好事论不到我呢?”

    张良见二人都看向自己,很是无语,只好下去捡鞋。

    张良拾到鞋后,立刻上桥交于老人。

    但老者似乎还有要求,于是微笑着又说道,“小兄弟,可否帮老夫将这鞋穿上脚。”

    说完,便伸出手撩起长袍,把脚露了出来,等着张良给他穿上。

    此时,老者手腕处的书简掉落在地,正好滚到白云帆身旁,白云帆顺势捡起打开查看。

    而老者本想弯腰去捡,而张良正在给他穿鞋。穿好鞋后,老者摇了摇头,“天意啊!这天书几十年都未在老夫这儿脱手,今日离去,固然遇到天命者!”

    白云帆和张良相视一眼,不明所以。

    老者本是在桥上等待有缘人,无奈,到桥边时,桥上却有两人在上边,这就让老者犯难了,这部天书该交给谁呢?

    于是老者急中生智,打算考验二人一番,故意掉鞋于桥下,试探二人心性,如拾起者,便将天书交于给他。

    但是这天书还是不该这善良的年轻人得啊?老人又叫人穿了鞋,就更不好意思。

    老者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交于张良,“年轻人,这本《素书》是老夫毕生心血所著,今天感谢你帮我穿鞋,便赠予你!”

    “这怎么可以呢!老先生,这帮个小忙,没什么的!”

    张良不好意思的推辞说道。

    这时,白云帆看向老者,凝惑的问道,“老先生,这书简上没有字啊!”

    白云帆虽然没有帮老者穿鞋,但也没生气,毕竟人家才是天命者。

    老者微笑着说道,“这叫无字天书!”

    “此书乃周朝姜太公传下,唯有天命者可获得,以济苍生,书中有一兵法,得之兵法可定天下。”

    白云帆凝惑不解。

    “那我该如何才能看到呢?”

    老者捻着胡须,微笑着继续说道,“天书岂可凡人观看,唯有开天眼,可窥其书。”

    老者说完伸出右手,食指收起,其余手指闭拢,形成一个四指掌,首先在自己眼睛上一遮,一团紫气萦绕在手掌心上。

    给白云帆看后,随即往老白的眼睛上一遮,老白自然反应的闭上眼睛。

    “好了,你现在就有天眼了!”

    白云帆睁开眼睛,首先感谢了老者,然后看了看书简上面,果然一目了然,天书上的字全部显现出来了。

    老者又提醒道,“天眼非凡,可观天地灵气,日月之精华,山川大海的妖魔鬼怪。切不可用其行不轨之事,否则天眼会自动闭合。”

    随后,老人家又将一把赤红色长剑交给白云帆。

    “这把剑名叫赤霄,十大名剑排名第二,此剑具有帝王之气,也称为帝剑!”

    “你是天命者,自然也能寻得这剑的主人!有此剑者,起势可成。”

    白云帆听后吃惊不已,这老头怎么知道自己的心思的,难道我要造反已经这么明显吗?

    说完,老者便已走远,消失在了视野中。

    张良又急忙问道,“老先生,请问你的尊姓大名,改日有机会,晚辈改日登门拜访。”

    “下邳黄石公是也!”

    在预先的约定秘密地点,儒家其余人员足足等了三天三夜,才等到白云帆和张良的归来。

    此时,白云帆和张良身上的衣衫已经破烂不堪,满身的抓痕,和破烂的血肉,二人形似乞丐。

    妙弋一股脑的跑出来保住白云帆,顿时又产生了痛觉。

    “诶,疼、疼、疼。”

    白云帆痛得直叫。

    经过三年来的休养和修炼,白云帆实力终于突飞猛进,已经达到金丹后期巅峰之境。

    “公子,你终于出关了!”

    虞妙弋忍不住哭了出来。

    白云帆只好安慰道,“诶,我还没死呢?不哭了噢,晦气!”

    白云帆用手擦拭妙弋脸上的泪水,发现妙弋的脸已经有自己手掌长的宽度了,从当初的桃花坞带出来的小姑娘已经在几年间,悄无声息的长大成人了。

    白云帆仔细打量着妙弋的身姿和肤白貌美的脸庞,真的是美颜动人。

    妙弋突然说道,“公子,你娶了我吧!”

    这突然的一句话,让白云帆怔住了,好像在想什么,但其实脑子里又什么都没想。

    其实自己本来的年龄就快三十,在这几年的蹉跎后,早已经过了三十岁了,基本快是妙弋的二倍年龄。

    当初收留她时,也只是看着她像胡九条一样可爱,于心不忍见她忍饿受冻。

    “你到底答不答应嘛?”

    妙弋嘟着嘴,又问道。

    白云帆回过神来,笑着说道,“你的真命天子不是我,他是一个英雄,威猛无比的英雄。”

    “哼,你就是敷衍我!”

    妙弋脸上很是不悦。

    白云帆在妙弋脑袋上弹了个脑瓜崩,“我的年纪都快是你的两倍了,我敷衍你吗?”

    “那你说我的那个英雄是谁啊!”

    妙弋好奇的问道。

    白云帆哈哈一笑,“天机不可泄露!”

    妙弋见实在问不出来,也只好作罢。

    张良得知白云帆已经出关,于是急忙跑来商议,“云帆兄,你身体无大碍了吧?”

    “子房,现在基本已经恢复如初!。”

    白云帆微笑着说道。

    张良此行前来带来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就是秦始皇在出巡的路上驾崩了,赵高和李斯已经辅佐公子胡亥登上了皇位!”

    “这并不意外,公子扶苏为人正直,赵高等佞臣是得不到公子扶苏的重用的,所以他们拥立公子胡亥为帝也是必然。”

    白云帆看着张良这激动的心情,但自己心里还是有一些痛惜,毕竟秦始皇对于整个历史而言,他是伟大的帝皇,有着不可替代的丰功伟绩,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废分封,改郡县,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等等,无不是丰功伟绩,利在千秋。

    张良继续说道,“第二个消息就是你大哥来信,说他因押送劳役误了工期,现在芒砀山落草为寇!请求援救!”

    白云帆思考了一下,开始对张良说着自己的计划,“子房,我们兵法两路,你带着儒家弟子前往芒砀山与我大哥会合,我去屯留调取墨家的资源。”

    张良急忙问道,“这人员一会合,消耗的资源粮食可谓是日耗万斤。”

    “放心,我一定会把钱粮辎重在半个月之内押送到位。”

    白云帆保证说道。

    随后,白云帆又将赤霄交给张良,并说道,“这把剑交与我大哥,然后将如何杀白蛇起义的安排讲给张良。”

    这杀白蛇起义,上承天命,下应民心的套路自古有之,但张良还是不解。

    “云帆兄你为什么不自己称帝成王呢?非要交给一个凡俗之人!让别人称帝呢?”

    白云帆则是笑了笑,“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佩剑的,这把剑,不适合我!”

    “再说了,我对帝王之位不感兴趣!”

    张良这才想到前两次对战清虚子和赵高时,所用的那柄神秘白剑说道。

    “云帆兄,可否能将你的佩剑让我一观呢?”

    白云帆拔剑极快,一道白色剑光随之而出,剑出游龙,伴随着龙吟之声。

    白云帆将剑背光示下,张良这才看清楚剑本身模样,原来这把剑不是青铜而制,材料属实让人惊叹,是何等材料才有如此光华夺目。

    弹指试剑,剑身立马有一股龙吟之音,辉煌磅礴。

    当看到剑柄下身处刻有龙渊二字时,张良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十大名剑,排名第四的龙渊。

    这把剑虽然排名第四,但它的传说确实十大名剑中最为玄妙莫测的。

    “有人说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号称天下第一之利刃。”

    “有人说它是天命之剑,来自于上天,名叫天命剑。”

    “有人说它为诚信之剑,唯诚信兼顾者可佩之号令天下。”

    张良为止感叹,原来这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白云帆一脸凝重,告诫道,“子房,这把赤霄虽得之可助帝威,但能称帝的不是因为剑,而是人。”

    张良也点了点头,很认可云帆兄说得话。

    白云帆又继续说道,“帝王以仁爱人,兼济天下,勤政务,用贤能,创盛世开元,方可得仁道之剑。”

    “襄盛世,安天下,保万民,此乃帝王之剑。非赤霄可比也!”

    其实啊,这都是七星老头说得,至于有没有用,就看事在人为了!

    说完,事不宜迟,张良带着宝剑赤霄和儒家弟子奔向芒砀山,营救刘老大!

    这老大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们还怎么起事啊,于是张良也不含糊,日赶夜赶,终于来到了这郁郁葱葱的芒砀山。

    话说我们的刘邦在去咸阳骊山的路上因延误工期,怕杀头因此落草为寇。从此过上了流民草寇的生活。

    刘老大还挺争气,居然还拉起了一条几十号人小队伍。做起了山大王。这果然吃这碗饭的噢!走到哪儿,都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报,代王!”

    这儿,为什么手下叫代王呢?因为落草为寇,就不是山代王嘛!所以叫做代王。

    已经年近五旬的刘老大可不会嫌弃,表示有王就做,有钱大家分,十分豪迈气魄。众兄弟也喜欢拥他为王。

    刘邦脸上一副苦大难的表情向手下问道,“什么事啊?”

    “老大,雍齿又来抢咱们地盘的村子了!”

    这雍齿是刘邦的老乡,也是一起长大的发小。雍齿是沛县豪族,刘邦是普通平民甚至于混混,则两人交识多年,雍齿向来看不起刘邦这种江湖混混,一直轻视于他。

    在数月前,雍齿本和刘邦一起反秦,但由于两人各有主张,互看不上。

    两人就分道扬镳,各拉起一支队伍在芒砀山里,一人占山东,一人占山西。数月间,曾产生数次摩擦。

    今天这不,又来抢地盘的粮食了,刘老大咋能咽下这口气,“走,兄弟们,抄家伙,干死那帮狗娘养的,敢抢我们地盘上的粮食。”

    于是,两帮势力在山下的村庄相遇了,雍齿在村里抢的是盆满钵满,脸上都笑开了花。

    “老大,这老流氓的地盘果然粮食多啊!”

    一个手下笑着禀报道。

    雍齿也大笑着,“兄弟们,这是别人的地盘,放开手脚的去抢。”

    刘邦看见这一幕,顿时胡子都气白了“老子都没有这么彻底的抢过,你们这帮土匪,知道什么是竭泽而渔吗?”

    于是两边就开始大战,由于双方都是使用的武器基本都是农具,最多打得个重伤,再留点血,只要你机灵一点,基本就弄不死你。

    刘老大站在一块高大的石头上,急着大喊道,“不要光打架,抢粮食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