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玄武道略
繁体版

第三章 铁线钱

    王毅钻入群山便仿若鱼儿归海一般,十二三岁的年纪,即便是读了书,依然处处透出孩子气,沿着熟悉的山路,伸手一招就摘下了一颗野生水梨啃了起来,一想到终于可以继续读书识字,便充满了欢喜,许是好事成双,一路走来,柴火砍的都比前日顺利了不少。

    “咦……有人!”

    还没走到自己熟悉的山洞,王毅便看到不远处有袅袅白烟,“嗯?这是什么,真香!”

    待王毅走进一看,眼睛不由得睁得好大,“那颜色鲜艳,仿佛与周围融为一体的绿色,圆圆的是帐子吗?”

    “还有上面挂着的泛着明晃晃但异常柔和光芒的是传说中的琉璃灯吗?可为何一点也无烟子呢?”

    “还有那白闪闪,亮晶晶的圆盘,是灶台吗,为何却不用柴火?”

    “那煮饭的锅也好是奇怪,嘶……,怕不是百炼精铁!”

    ……

    被眼前奇景惊呆了的王毅嘴巴微张,已然忘记了旁边还坐着的杜雨,小嘴一张一合,喃喃自语,实在是眼前的景象太过于奇异,“听夫子说,在外面的大城里,富贵人家锦衣玉食,可即便如此,琉璃也是极为难得的,不用柴火便能点燃的炉子……”

    “听说有异人可引天地之气点燃火种,这难道是……”

    杜雨看着眼前出现的呆小子,麻衣麻鞋,傻傻的站在洞口望着自己,也不知脑补了什么,脸色像是开了染坊一般变幻不定,最后更是浮现了满满的敬畏之色。

    “这,这位大先生,您……您这是从何处来……”虽然是个孩子,但也是读过书,懂得礼的人,震惊过后,再看盘坐在一旁的杜雨,内心充满了好奇之余,还是不失恭敬的问道。

    “大先生?”杜雨哑然一笑,“是了,自己虽然看起来年轻不少,但也有三十岁了,这小朋友叫自己一声大先生倒是没错?”

    想罢,对着王毅一招手,温和道:“来,小兄弟,到这边坐,说来也是请你见谅,昨日我便来了此处,见你藏书于此,便索性在这里安顿一夜等你来,我也是才来贵处,有好多事情正想和你打听一下!”

    见杜雨面色白皙,清秀柔和,处处透出一股读书人才有的礼貌,些许紧张的王毅也慢慢放开了心神,走到杜雨身边坐下,看着面前卡磁炉好奇道:“我见大先生这一身衣物甚是……甚是奇异,方才有些失礼,望大先生见谅!”

    “无妨无妨……”杜雨似笑非笑的看着好奇宝宝王毅,指着前方,柔和道:“我自海外来,在山里走迷了路,这些都是家乡的东西,喏,这是方便面,早上也不知道吃什么,便随便煮了点!”

    “方便面?”王毅探出身子,深吸了一口气,“这味道,真是……奇特。”

    看到王毅嘴角微微的抽动下,一颗晶莹的液体滑落,杜雨莞尔一笑,“来来来,正好我们边吃边聊,初到贵地,我还有好多事情麻烦小哥儿你呢!”

    见杜雨如此大方,王毅确连忙摆摆手,连声道:“书经有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大先生虽身着奇异,但一看便是富贵人家出身的,有什么事情需要帮衬的直说便是,小子鄙陋,却不敢当!”

    “有朋自远方来?嘶……”杜雨到不介意王毅的客气,但这话,却是让他倒吸一口凉气,面色一凌,忙声问道:“书经?又是什么?”

    杜雨从小除了接受正统教育之外,各类国学古籍更是没少读,四书五经更是倒背如流,论语开篇第一句便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没成想,穿越到了大玄世界,遇到了同样的话,还有书经,这和论语又有什么关系,这两个世界的文化又有何联系。

    “书经,便是书经……”王毅脸色微红,事实上他现在还未开蒙,也只是听夫子简单的讲过,至于这书经的来历,确也不知。

    见王毅窘迫,杜雨洒然一笑,按下心头悸动,拍拍王毅的肩膀笑道,“也罢,小哥,来,不说这个,日后我自己一观便知,来,你若不嫌弃,我们一边吃喝,一遍给我说说你这家乡之事。”

    虽然内心极想维持矜持,但这称为方便面的餐食实在是太香,里面还夹着一些散碎却和常见的肉差异极大,被大先生称呼为午餐肉的东西,“长者赐,不敢辞,就尝一小口……”

    不管是在任何世界,美食的诱惑总归是最难抵挡的,只尝一小口的王毅变成了大快朵颐,“大先生的午餐肉真的是好吃,入口绵软、肉香四溢,爹爹支撑家里不易,寻日也就年祭的时候能吃上一点油腥,还有这方便面,真个弹牙劲道,这被大先生成为辣味的作料,也真是刺激,吃了一口便是停不下来了,真想给阿爹、二弟和三弟都尝尝,没想到竟有如此美味,大先生,真好人也!”

    被人发了好人卡的杜雨,仍是笑眯眯的望着王毅,一边小口的吃着东西,一边微笑的听王毅说话。

    “听阿爹和夫子说过,这镇子怕不是有千年之久,镇子后山十余里有座大山,叫东舟山,那里有各种矿脉,怕不下亿兆斤,咱们这里最多的便是赤铁矿,乌衣巷里面的老爷们在后山开了十数个冶炼作坊……”在王毅的嘴里,小镇的情况徐徐道来。

    小镇人口不多,三万有余,世代在此劳作繁衍,有人耕读传家,有人从事商贸,但更多的是有两样产业,一样是冶炼,金银铜铁矿石开采出来,就近冶炼,镇上大部分老百姓干的就是这样的勾当,最大的便是状元巷的王学士家,老大人进士出身,乞骸骨后隐居乡里,耕读之外,最大的营生就是冶炼。

    另一样是铸造,说起铸造,王毅满脸的骄傲,小镇最有名的出产便是剑器和兵刃,小镇不大,但是成规模的剑炉工坊便有十数家,都是乌衣巷的老爷们开的门生。说起剑炉工坊,王毅声音都大了几分,“听阿爹讲,阳阿为剑名,传说前年钱此地还是蛮荒原野,不见大湖,直到一日,天崩地裂,电闪雷鸣,东舟山开,无数金精之气骤然迸发,以天地为炉,以风雨雷电为工,铸造一柄无上之兵,剑成之日,大地开裂,山峰塌陷,乌云滚滚,天雷震荡,剑气纵横万里,压塌了山河,斩断了时空,仅存在一瞬,便破空而去。瓢泼大雨一下便是数十日,日积月累,变成了眼前的这片大湖……”

    百余年后,便有人迁居于此,开炉铸剑,几百年传下来,便成了如此规模,上至朝廷,下至江湖,无不赞颂一句,阳阿好剑!小镇当中因此也是武风盛行,读书不成家里又有些钱粮的中等人家子弟多半去武馆学习,好连上几手拳脚,成人后便是进入钱局当个押运也是极好的饭碗。

    看到小家伙说的兴奋,杜雨撇了撇嘴,“真真好贱……不过,说起这武风,倒是真真有意思了。”

    “除此之外,最大的营生便是朝廷在小镇的钱局,小镇里面,除了里正之外,最大的便是钱局的司局了,镇上的乡民暗地里都称这赵司局为钱财神,日日夜夜干的勾当便是收钱、运钱,妥妥的是门油水极大的营生,这钱财神是外乡人,前些年才来,只得几年,便在乌衣巷起了偌大的院子。听蒙学里的同窗吹牛,里面富贵已极,这钱财神日日大鱼大肉,美酒琼浆,湖鲜不断,美食美酒,怕是比皇帝老儿都过的美咧!”

    说到此处,王毅从麻衣口袋里面摸出了两个黑乎乎的铁钱,递给了杜雨,说道:“大先生请看,这便是最普通的铁钱,镇上人唤做乞丐钱的便是。我这一担柴,若是品质上佳,可换三十钱。”

    “听说朝廷的钱局造的最多的便是这种乞丐钱,日常生计用的也是这种钱,听阿爹说,还有更好的铁线钱。”一边说着,一脸羡慕的指着杜雨用来煮方便面的户外铁锅,“即便是最好的铁线钱,却也远远比不上大先生这精铁……”

    “铁线钱之上,还有更为珍贵的青铜钱、精金钱,听夫子说,钱局最好的是玉骨钱,可我也只是听过,确实没见过。”王毅有些羞涩,小脸通红,“听夫子言到,小孩子家家,知道那么多也没甚用处,反而易惹人好高骛远、浮想联翩,君子爱财不恋财。不过,我知道,玉骨钱除了用,最大的便是献祭给龙王爷呢……”

    “龙王爷?龙王庙……”听到这里,杜雨心头不由得一动,传说柳毅传书,正是送给了洞庭龙王,难道,这里也有龙王?有机会一定要好好的见识到这个世界的货币体系,也不知自己带的黄金价值几何。

    “哈哈哈”看到王毅可爱的样子,杜雨不由得大小起来,拍了拍小人儿的肩膀,伸手一抹,便从口袋里面拿出了一颗金豆子,递给王毅说到:“那小兄弟可知,这又作价几何?”

    “啊?”王毅眼见着手中之物,有些气急,便说:“大先生忒小看人了,这是赤金,我虽未见过,但是也听同窗说过,这一粒金豆子,当可换一个初炼铁线钱!”

    “咦?”王毅的回答倒是让杜雨一愣,这一颗金豆子20克,按照自己家乡那边的算法,贵的时候,也值小万元了,购买力那可是杠杠的,没想到,在这里便只值一个铁线钱,倒是出乎意料之外。

    见杜雨疑惑,王毅定了定神,严重漏出些许羡慕,解释道:“大先生有疑惑却是正常不过,别看这铁线钱名为铁线,实则也是分等的,初炼、十炼、百炼三等,均为精铁所制作,万斤粗铁锻成百斤精铁,方为一炼,这一斤百炼钱可是要万斤粗铁方城,换成我这乞丐钱,至少值万钱,够我等小民一年吃喝不愁!”

    “大先生这铁锅,光材料怕不是可以换个二十余个百炼铁线钱,节省些,这辈子怕不是够了?”

    “哦,如此这般,那青铜钱怕不是更值钱?”杜雨玩味的笑道。

    “那就不是我等所知了,爹爹说,青铜钱是钱局专造的,一年两次,由专人押韵到外乡,送到了朝廷,小镇上的人也多不用青铜钱,至于状元巷和乌衣巷的大老爷们用不用,确非我所知了。至于价值几何,非我等小民可测度。”

    “听老辈人讲,这铁线钱尚可铸造而成,这青铜钱、精金钱和玉骨钱确另有法子,初炼之后,便需埋藏在镇子四极之中吞吐灵气,玉骨钱更是要尊放在镇头的龙王庙台上,日日祭拜方可,更多的,我便不太清楚了。”

    “乞丐钱、铁线钱……”杜雨凝望着手掌上静静躺着两枚铁钱,约有地球一元钱硬币大小,中间并无地球古钱一般四方开孔,反而圆满如臂,虽名乞丐钱,但铸造技艺确是极好的,正面以不可知之文字阳刻其上,按王毅的说法,正是“阳阿钱局”四个大字,周围一排被磨损的小字。

    “万景二百八十一年铸造!”

    背后则是一柄斜插于天的古剑,若隐若现飘忽二字:“阳阿!”

    “咦,这是,剑气……”握住铁钱的杜雨眼神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