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背后的谎言
繁体版

第一百六十四章 施家人的双重标准(四)

    蕾蕾根本不去看那些人会有什么反应,自顾自地包着手上的汤团。她其实并非有意想去顶撞他们,她深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她自己在家就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除了扫地、擦灰这些简单的家务,其他事她都不太做得来,更别说是进厨房了。所以,对于施家孙辈这些人从不在家宴上帮忙这件事,她从不置喙,也不苛责,因为她自己本身就做不到,又有什么立场去要求别人呢?今天若不是被施家姐妹逼急了,她也不会用这么生硬无礼的语气和长辈们说话。

    气氛正尴尬的时候,阿新开车带着戚巧儿和朵朵到来了。众人相互打过招呼后,戚巧儿立即洗净双手,将大衣的袖口挽起,捡了一处空隙坐下后,和施家众人一起包起了汤团。

    若说施家孙辈中从没有人帮着包过馄饨、汤团这话也不太准确,毕竟戚巧儿作为施家的外孙媳妇儿也算是施家的孙辈,而她偏偏就是那个唯一在家宴当日想着来帮忙的施家孙辈。不单单是包馄饨、汤团,只要是她力所能及的事她都会帮忙做。横向比较之下,蕾蕾对戚巧儿的好感是与日剧增的。

    说话间,施家的众小辈纷纷到来,施大国也着手开始煮馄饨。待第一屉下锅的馄饨出锅时,施小国用托盘端着装满馄饨的大碗来到众人面前。

    “先叫小朋友们过来吃吧!”施大妹扯着嗓子指挥道,“那个小豪、崽崽、元宝来吃馄饨了。”

    “等一会儿,我们这盘游戏还没结束呐!”崽崽的声音从隔壁屋子传来。

    “那你给他们端过去吧!”施大妹对施小国说道。

    看着施小国端着托盘朝另一间屋子走去,施大妹也起身跟了过去。

    这时,只听戚巧儿悄声说道:“这都什么规矩?长辈们忙到现在一个都还没吃,倒先给小辈端去了。”

    说完,戚巧儿自嘲地低头一笑。

    “这就是施家的规矩。”蕾蕾在一旁冷言冷语道。

    戚巧儿惊诧地抬头望向蕾蕾,蕾蕾又加了一句:“一贯如此,目无尊长。”

    家宴当晚,众人散去后,蕾蕾怏怏不乐地坐在杨慧面前。

    “我真是搞不懂,他们到底想干嘛?前两年开始就一直在我面前说这些话。这请客吃饭,请不请?由谁来请?请谁?什么时候请?难道不该是请客之人决定的吗?怎么到了他们这边就反客为主了呢?还倒逼着人请他们吃饭,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蕾蕾显然被惹恼了,说话的口气很不善。

    “他们是担心以你爸目前的身体状况,怕是说不准哪一天吃不消倒下了,到时就没人请他们吃饭了。”

    “他们若真是关心老爸的身体,就不该再想着请客吃饭这件事。他们是看人挑担不吃力吗?办一次家宴,光菜品起码二三十道,每道菜又必须备足三十余人的量,这耗费的精力要多少?难道他们心里没数吗?他们只是家宴当天来帮忙包个馄饨、汤圆,打个下手什么的,可老爸每次家宴都是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食材了,家宴开始前的两天更是从早到晚地待在厨房里,这种劳动力的付出,难道他们看不到吗?他们来帮忙,做的那些事无非也是为他们自己在忙碌而已。说到底这馄饨、汤团都是他们在吃,吃完了还要带些走。可老爸做的那些就全都是在为他们。他们要是真的懂得体恤,这一顿饭两顿饭吃不吃的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过就是个形式罢了!只要大家心是齐的,感情是和的,在哪儿吃、什么时候吃、谁请客吃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非得逼着我请他们吃?”蕾蕾胸口剧烈起伏着,心中似燃烧着一团熊熊烈火,“就因为他们担心我爸哪天烧不动了,他们吃不了了,就非得逼着我来接班吗?还说什么他们的子女会来给我帮忙,太可笑了,这么多年来除了巧儿嫂子,谁来施家打过下手?他们催我接班催得倒是紧,可也没见他们哪个催自己孩子过来给我爸帮忙的呀?”

    说到这时,蕾蕾忽然怔愣了一下,她突然意识到自己错了,姑姑们之所以不叫自己的子女来帮忙,不是她们叫不动,而是她们觉得没必要。她们是施家的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即便她们仍旧姓施,可她们的孩子已经不姓施了,她们的孩子没有义务为施家做这些事。

    顺着这一思路,顺着施家人的思维,蕾蕾又想到了自己。她也是个女孩,按照施家人的观点,她将来也是要嫁人的,嫁出去之后也就不是施家人了。可她们又凭什么要求她来承担施家人该承担的义务呢?她们怎么不去催小宝来接手施大国的任务继续办家宴呢?在她们的眼里他不是施家正儿八经的继承人吗?

    “怎么不说话了,在想什么?”看到蕾蕾话说一半突然卡壳,等了半天就见她发愣,没见她再说下去后,杨慧等不及出声询问道。

    “我在想,听他们这话的意思,我好像早就应该主动从我爸手里接过这请客吃饭的活儿了。就因为我迟迟没反应,他们这才按耐不住开口催促我了?这么说来,我反倒成了不体谅长辈的不孝子了?”蕾蕾神情凝重地说道。

    “恐怕她们心里还真是这么想的。”杨慧点头表示认同。

    “肯定是的,否则至于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来说这事吗?简直荒唐!”蕾蕾忽而变的恼羞成怒,言辞也越来越刻薄,“他们就这么想吃免费的大餐吗?就算是饿死鬼投胎,这十几二十年来,我们每年少则一顿,多则四五顿,请他们也吃了不少了吧?若说以前他们经济条件不好,每年也就靠这几顿饭来打牙祭,可现在他们的经济条件都不差了,怎么还这么没脸没皮的呢?”

    “这和吃饭本身没关系,这是面子问题。”

    “这和面子有什么关系?”

    “他们平日里不是一直标榜自己是个和睦的大家庭吗?在人前也是一副兄弟姊妹相亲相爱的做派吗?之前,因为你外公和你舅舅跟我闹翻,这事可没少让他们抓着小辫子说闲话。你爸也一直拿两家人来做比较,来说事。可事实上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你不是也体会到了吗?他们的所作所为无非就是在人前为自己挣面子,满足他们自己的虚荣心罢了。”杨慧悠悠地说着,“可能你现在年轻,还体会不到这些东西,等你在社会上再历练些时候,多了解些人情世故后,可能会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