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狐:短篇
繁体版

第六篇 师傅,嫁给徒儿可好?(二)

    最终,我还是成功地拜入了仙云门。而那所谓的绝世高人不是别人,正是害得我半身残疾的那个紫衣女孩。而那所谓的弟子三千,充其量,唉,不过只有两人而已。只不过师傅在门上写了一句她的奋斗目标:“师傅神通广大,弟子不下三千。”大家不明真相,竟将它误作了事实。而那两名弟子,一个是我,另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便是那只死狗。师傅的意思,我得叫它一声“大师兄”,我问为什么,师傅语重心长地说:“先来后到,咳咳,先来后到……”

    父亲说过:“时间如水牛吃草,日夜不停,如老马脱缰,转眼跑光。”此时我觉得他老人家说的太有道理了,转眼间,便已到了隆冬季节,屋外寒风凌厉,白雪飘飘,我与师傅、大师兄坐在火边取暖,师傅说:“徒儿啊,虽然祖师曾说,修炼的最高境界便是不吃不喝,无心无欲,但你看这天寒地冻的,为师已三天没吃东西了,就算修为再高,那也抵挡不住啊!倒不如你去山下找点吃的,咱们吃饱了再修炼,你看如何?”

    我也是饿得不行,摸了摸肚子道:“可是师傅,我的腿伤还没好呢!就算有这个心,也没这个力啊!”

    师傅叹了口气,道:“那就再忍忍吧!”

    如此又过了一天,我埋怨起来:“都怪大师兄吃的太多,把我们的粮食都吃完了。”

    大师兄朝我吠了几声,似是抗辩道:“二师弟,从你入门的那天起,你何时见过咱们山上有粮了?”

    我撇了撇嘴,问师傅:“师傅,上次您掉进河里是怎么上来的?”

    师傅板起脸来,道:“还说,若不死你的大师兄,为师早就去见你的祖师爷啦!”

    我吐了吐舌头说:“师傅,现在外面到处是雪,我们到哪里去找吃的?“

    师傅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师傅真是高深莫测,最终我还是冒着漫天飞雪,下山寻吃的去了。从前,这样光荣的任务多是大师兄完成,而现在,这份光荣就只有落在我的头上了。我在大雪中找了半天,没有找到任何吃的,无奈,只有回家向父亲求助。

    父亲热情招待了我,问我所学如何,我想起这半年里忍饥挨饿的日子,便答道:“不食烟火,不知五谷,腹中虽饿,吞云吸雾足矣!”母亲将父亲拉到一旁,悄声问:“什么意思?”父亲没有回她,只是含笑点头。走时邻里都来送行,母亲为我准备了大包吃的,父亲夺过丢在地上:“如今我儿已经得道,这些俗物要之作甚?”望着邻里敬仰的目光,我重重点头道:“您真是我亲爹啊!”

    唉,回到山上,少不了一顿臭揍。

    转眼春暖花开,师傅撑了撑懒腰,道:“昨日我夜观星象,见太虚现于紫薇白虎之间,乃大吉之兆,所以为师决定,闭关三月,希望这次闭关能够使为师的修为更上一层。”

    我点头道:“可是师傅,我记得昨晚下雨,没星星来着。”

    师傅道:“咳咳,是么?”

    我又点了点头。

    师傅缓缓道:“下雨就没星星了么?星星只是在乌云的背后。唉,这些道理,你又怎么会懂!“

    我又辩解了几句,师傅执意不听,傍晚,她果然走入后山的一个洞中,就再也没有出来。

    云舒云卷,花开花落,一晃眼,一个月的时间匆匆即过。这一天我与大师兄正在讨论师傅何时出关的事。不想背后脚步声响起,我回头看去,不禁吃了一惊,眼前所见,竟然就是师傅。只见她脸色憔悴削瘦,衣服上扑满灰尘,一月不见,她仿佛变了一个人。我连忙问道:“师傅,你不是要闭关三月么?怎么这么早就出关了?难道你已经修炼成功了?”

    师傅只低声说了句:“好饿。”

    我这才知道师傅不是修炼有成,而是肚子饿极,这才跑出来的。她吃饱后,又要继续闭关,我与大师兄劝了好一阵,方才劝她回心转意。这时她悠悠叹了口气,道:“唉,看来修炼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罢,徒儿们,你们赶快下山捉几只兔子,今晚为师一定要饱餐一顿。”

    我,我哑然!

    拜入仙云门以来,在师傅的精心教导下,我还是学到了不少本领,诸如劈柴,烧水,洗衣服,扫地等等。师傅说这些本领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她从不外传,只不过看我天赋聪慧,骨骼精奇,这才传授于我。这是难得的荣幸,要我好好珍惜。我觉得师傅说的很有道理,为了将这份荣幸传于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是我建议师傅大开山门,广招天下有志之士,来此修造,以便造福万民。师傅说我的提议不错,便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正式开门收徒。

    很快,就来了几个人报名。他们看起来都很实诚,问我:“在这里可以学到什么?”我说:“劈柴,烧水,洗衣服,还有扫地,主要看你有哪方面的天赋,一般人学到一样技能就算不错了。像师兄我这样,能够同时学会四五项的并不多。”他们问:“管吃饭么?”我说:“食宿自理。”他们道:“招打杂的还不管饭,你当我们脑袋进水了么?”说完“呸”了一声,就走了。

    我被他们骂的有点沮丧。这时师傅刚好走来,安慰我道:“徒儿啊,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坚持不懈,一定会成功的。”

    我感动地点了点头,于是不管风吹雨打,始终坚守在山前,只要有人路过,我便热情地向他们介绍本门,并劝说他们也来加入造福苍生的行列。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最终,唉,我还是人见人骂,没有招到一人。

    师傅拍了拍我的肩膀道:“看来这些伟大的事业,以后还是得靠你来发扬啊!”

    我只得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