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原
繁体版

15.虚境乱影(4)

    隔热防护服自带冷凝循环,比普通太空服更大一号。蓝天戴上第三层外手套,第三层手套格外硬,也格外厚实,他分明触碰到别在腰间的通讯器,指尖却像是没有触感。他用力抓握几下,这才勉强适应了手指关节屈曲不良的不适。

    叶见一手拎起头盔,一手捞过蓝天的肩:“跟我去二号机。”他回身替顾结扣上外侧保险卡扣,问她,“你是和我们一起,还是单飞?”

    “我飞一号机,能有个照应。”顾结的声音从耳麦里响起,或许是电流不稳,传出的语音多少有些失真。

    蓝天小声问叶见:“顾前辈好像不是飞院出来的吧,飞猎隼一号真的没问题吗?”

    叶见神色复杂地看着他,单手按过他头盔,在后面不轻不重地推了一把:“现在内接通讯,你再小声人家也能听到,你是不是傻?”

    顾结倒没计较,实话实说:“我经过特训,也只会猎隼一号。”

    蓝天张张口,却只是吞了口唾液。他反正不好意思说出自己不仅不会,甚至还没见过猎隼一号内部结构的话来。

    特备机库里并排停放着三架一号机和一架二号机,或许是外太空不存在空气阻力的原因,猎隼号机身并不趋近流线型,只在机身周遭折角处做了流线型处理,整体反而较为扁平化,底座下也是没有弧形凸起的平面,携弹舱恐怕也是平收厚度足够的底舱内。

    猎隼号机身和后掠式机翼翼展逾十米,高约五六米,黑底银灰的漆色像是它们的征途,是一片星光浩渺的苍茫。

    从外观上来看,二号机没有比一号机大多少,但叶见在一边告诉他,二号机试航最大续航能力是一号机的四十多倍,具有大当量常规弹携弹能力。与此同时,它的锋值速度能达到17马赫,机动性没比一号机差太多。

    二号机如论如何不像有大油箱的机型,蓝天下意识想到一种可能,是不是它们用的并非同一种动力源。

    他问:“是核动力吗?”

    叶见说:“一号机是。”

    蓝天似乎听出来他话里还有另一层意思:只有一号机是核动力。

    那二号机是什么——常规动力?总不能是光能驱动吧?地面服役战机只有核动力和常规动力,民航太阳能机型一年都掉下来六次了。

    后来倒是没再掉过,因为机型停飞停产了。

    “叶教,我们现在……”

    “别急,等着就行。”叶见说:“这边是地勤检查完机身外情况,我们只负责核对内部系统。”

    蓝天挠了挠头盔。他想问的其实是:我们现在怎么上去,这里没有爬梯,难道要一个跟头翻上去吗。

    他看叶见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莫名感觉自己再多问一句就会像个二傻子。

    叶见盯着智能腕表,几分钟后,他说:“行了,走吧。”

    “啊?”蓝天硬生生把后面的“去哪?”给咽了回去。什么叫没见过世面,蓝天觉得他这样就叫没见过世面。

    见蓝天发愣,叶见又说:“这就把你镇住了?跟我走。”

    “啊……是。”

    他在后面跟上叶见,这才知道猎隼二号的登机方式和一般军用机不同,反而更类似于民航班机或是宇航机,后舱与机库通过专用登机通道相连,内部也有较为宽裕的活动区域,而非座椅紧邻固定的单位或双位驾驶舱。

    同样八发900mm口径巡航导弹的携弹量,二号机内部空间几乎赶上九代机的五倍,这让蓝天对它的动力传输系统更加好奇。

    他从第二驾驶位下方拿出起飞前核查清单,一边对照着逐步检查通讯系统、对地定位系统和同步卫星自动握手,一边问:“二号机属于十代机吗?”

    “液压正常,起飞负荷正常。”叶见也在对起飞手册,想也不想就说:“算九代半。”

    蓝天随口问:“一号机不是九代半吗?”

    “都是,”叶见像也是随口一答,“苍擎也是九代半。”

    苍擎——?机库里足够震撼的大块头“传动甲”,居然也能算在九代半的范畴里。

    “都是九代半?”蓝天有些惊讶。

    七代机是跨大气层,八代机对地外目标具有攻击能力,九代机是适应多星体重力环境并具有起降及精准打击能力,照这么推下去,从九代到十代的分隔线是什么?

    是跨地球文明和地外文明吗?

    “纠结这个多没意思,有时间不如看看S市联系上了没。”叶见半开玩笑似的说:“地面到九代为止,月二要是真造出个十一代,十二代机,和直接把‘我要造反’四个字贴脑袋上有区别?”

    月二和卫星还在重复呼叫,但S市依然没有应答。蓝天继续核对起飞单,“嘁”了一声,小声反驳:“地面哪有那么落后?”

    叶见很轻地笑了一声,说:“不是落后,是人太多了,人多力量大,动力多大,阻力多大。”他向后瞥蓝天一眼:“主驾驶一切正常,可以弹射,你那边呢?”

    “系统运行正常,可以弹射。”

    在收到二号机一切正常报告的后,航管台给出弹射指令。

    舱门缓缓打开,二号机基础平台上倾二十度,弹射器开始做发射前准备。

    五秒钟后,瞬时加速度飙升,叶见顺势将节流阀推到底,二号机在不足五十米长的轨道内完成加速,跃上月球的半空。

    透过舷窗,这是蓝天第一次看到真实而宏观的月二基地。

    那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建筑群,只粗略一看,它占地已经相当于一座小型城市,外幕墙是极有科技感的冷白色,在大口径氙气灯的照射下,半边天都亮如白昼。建筑间相互连接,但高低错落有致,整体类似金字塔群形,中心最高处几可摩天。

    因为没有适宜大气气候,月球基地上所有生活活动需要在人造建筑内完成,蓝天之前看过展出的月球基地模型,却完全无法与眼前恢弘先进的月二基地同日而语。

    叶见顺着他的目光向下看,问:“怎么,和地球上看到的不一样?”

    “是不太一样。”蓝天喃喃说,“像是树叶和作训服的区别。”

    叶见乐了:“不至于,但还挺形象。”

    “也不知道模型取得哪个基地。”蓝天耸耸肩:“月球基地只听说过亚平宁基地和麦哲伦基地,我们现在气态星体起降还是学的他们的技术。”

    “鹿岛基地承担地面新式九代机的紊流改进,樱女基地负责远程量子通信,”叶见半笑不笑地补充:“负责人都是以前天河基地的幸存者。”

    蓝天一时语塞,声音卡在喉咙,最后淡淡说了句:“这样啊。”

    他隐约记得十多年前,天河基地刚开始着手搭建,地面到处大力宣扬它的前景。那时候他还小,只知道天河是个非常非常厉害的地方,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步。

    只是从某一天开始,“天河基地”这个词突然销声匿迹,再很少有人提起。

    直到九年前,因为伤亡过大,天河基地宇航员的亲属在各个平台上联合发声,他们才知道,天河基地出事了。

    叶见似乎叹了一声,自言自语般说了句:“十二万,只剩下不到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