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是你在身边
繁体版

第72章 木雅出国了

    木耳醒来时,太阳已经高高挂起了,她看了看四周,是一个特别陌生的房间,还好旁边躺着的是她特别熟悉的北月,这不禁让她安心了许多。

    “月月,醒醒。”

    “嗯……”

    “月月,醒醒。”

    “嗯。”北月睁开了眼睛,缓缓坐起身来,看向木耳。

    “怎么了?”

    “月月,我们这是在哪儿?”

    “啊?”北月看到木耳脸上惊恐的样子,她也开始慌了,她打量了下四周。

    “我也不知道,他们呢?我们昨晚不是在一起吗?”经北月一提醒,木耳才想起,昨晚她们是和顾希南他们在一起的。

    难道他们撇下她和北月遛了?

    木耳赶紧下了床,理了理衣服,北月见木耳下了床,她也赶紧起了。

    两人轻手轻脚的走到门口,准备轻轻的打开门,门后刚好有把扫把,木耳拿在手里,以备不时之需。

    门外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声音,木耳做了个手势,让北月开门。

    北月打开门,木耳拿着扫把,时刻准备着袭击。

    木耳:“………”

    北月:“……”

    还有客厅的三人也是,有点摸不着头脑。

    顾希南:“!!!”

    司锦晨:“………”

    “你们俩干什么?把我们当什么人了?”从颜夏的声音就能听出来,他有些激动了。

    “嘿嘿……我们不知道是你们嘛。”木耳觉得实在太尴尬了。

    “就是……就是。”北月也赶紧附和道。

    木耳和北月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咧嘴一笑,准备卖萌求放过。

    “那个……我们只是和你们开个玩笑……嘿嘿。”木耳继续装傻,谁让她们以为,被他们抛弃了。

    顾希南:“!!!”

    顾希南只记得木耳举着扫把的那股狠厉劲,不禁有些好笑了,要是真遇上坏人,她那扫把根本没啥用处。

    北月暼了司锦晨一眼,见他正捂着嘴笑,她一下子就脸红了,刚刚实在是太糗了。

    “叮!”手机响了。

    除了顾希南,其他四人都摸出了手机,动作出奇的一致,弄得顾希南都有些懵。

    木耳拿起手机一看,是木雅发的短信。

    “木耳,我走了,今天的飞机,不还有要来送我,我已经上飞机了。

    我就知道,你现在肯定在偷偷抹眼泪了。

    就是因为这样,我才不想你来送我,没我的日子记得还是要开心哦!”

    看了木雅的短信,木耳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心里有些难受。

    “月月,我已经上飞机了,所以你就不要想着来送我了,不想离别,不想流眼泪,我想想开开心心的出国。

    等我回来吧!”

    北月抽搐着,眼泪已经不自觉的滑落,她想过很多次木雅离开时,自己的样子,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连送机的机会,木雅都不给她。

    木耳和北月对望着,两人紧紧相握的手,安慰着彼此。

    “锦晨哥哥,我走了,不要太想我了哈,记得要好好的照顾月月,不要欺负她,不然我在大洋彼岸,也不会放过你!”

    司锦晨看完短信,会心一笑,他突然发现,一直是“小尾巴”的小妹妹长大了呢,还学会教训起他来了。

    “颜夏哥哥,小雅走了,你和锦晨哥哥都要好好的,不要再偷偷一个人去喝闷酒了。

    最后,好好照顾自己!”

    颜夏看完短信后,就把手机塞进了兜里,表情有些沉重。

    好朋友出国了,不开心是难免的,顾希南看到四人的表情都变了,更加疑惑了,关键是木耳还哭了,弄得他有些心急了。

    顾希南看向司锦晨,想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木雅出国了。”

    简单的几个字,代表着什么,顾希南是知道的,相处了这么久的人,突然就从他们的生活里离开了,确实一下子有些适应不了。

    原来木耳哭,是因为木雅出国了。

    还好,还好,不是因为其它不好的事。

    知道原因了,顾希南心里的大石头才算是落了地。

    只是现在,气氛有些不对,阴沉沉的,很压抑了。

    “那个……我们去玩吧。”顾希南提议道。

    “去哪里?”一听到要去玩,北月精神一下就来了。

    顾希南想了一下,本来就是临时决定的,太远了肯定是不行的,斤的话,倒是有个好去处,还特别适合两个女孩子。

    “磁器口。”

    一听要去磁器口,木耳心情也好起来了,磁器口实在是太好了,那里不只好玩,关键还有很多好吃的。

    见两个女孩子都开心起来了,整个团体的气氛都变好了。

    颜夏的公寓离磁器口很近,几人洗漱后,坐公交车10分钟就到了。

    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原名龙隐镇,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重庆“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

    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

    磁器口古镇蕴含丰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

    磁器口古镇开发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磁器口庙会是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

    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岩场,始于(998—1003年)宋真宗咸平年间,因为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

    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逃出皇宫后削发为僧。

    当他流落到巴渝一带时,曾在白岩山上的宝轮寺隐匿长达四五年。

    世人知情后,就以皇帝真龙天子曾经隐居在此的事实而将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白岩场也被改称为龙隐镇。

    清朝初年,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龙隐镇的主要产业。

    1918年,瓷器本地商绅集资在镇中青草坡创建了新工艺制瓷的“蜀瓷厂”,远销蜀外。

    后来随着工艺进步,瓷器品种增多,名气也扩大了起来。龙隐镇里,瓷器业最发达时有70多家。

    民国时期,重庆成为陪都,因为水运方便,龙隐镇成为嘉陵江中上游各个州、县和沿江支流的农副土特产的集散之地。

    码头河坝中搭建起临时街道,有上河街、中河街、下河街,还有专业性的木竹街、铁货街、陶瓷街和猪市、米市,各有一地,各为其市。

    这些商人渐渐为龙隐镇改口,叫成了瓷器口,缘由是这样更贴切、顺口。

    后来,因为“瓷”字与“磁”相通,又被叫成磁器口。

    解放以后,磁器口繁华依旧,码头上从早到晚,过往商旅川流不息,被誉为”小重庆“。

    当年流传一首民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

    “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来上千只船上的船公划着船向码头停靠。”

    “万盏明灯”是指形容码头上商贾云集,入夜后各自点亮油壶、电石灯、汽灯,经江水一漾,亮光炅炅,如星辰闪烁。

    木耳和北月最爱的就是这些小吃了,磁器口的小吃,实在是太全面了。

    几人决定今天一天的餐食,都在磁器口解决了。

    他们先去吃了小笼包,配上重庆有名的涪陵榨菜,一碗白粥,再来点酸萝卜条,那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几人都吃得饱饱的,就准备出发了,磁器口美食多,好玩的也多,可就是要步行,司锦晨看了看自己的双脚,在心里小声哀嚎。

    今天你们可又要受罪了!!!

    可一想到,他不能在女孩们面前输了气势,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直到晚上,司锦晨才明白,这不是硬着头皮上,就能解决的事。

    他更没想到脚底居然起泡了,还因此被颜夏给取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