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人工智能和剧本杀
繁体版

第九章:照片墙

    吴思桐刚才也数过,她是预先知道考题的,十五秒是她自己看完的时间。

    “不好意思,我只看到了29张人脸~”

    小九和姚元两个考生都很肯定自己的答案,但是做为考官的吴思桐却说的最没底气。

    “十三,答案是多少?”

    姚元只能求助于小宇宙之神。

    十三意外的在犹豫,似乎剧本里写的答案和她想的也不一样。

    “正确答案是33张,但是我也认为是34张……”

    两个人工智能给出了同样的数字,但做为人类,姚元和吴思桐差距却是四张。

    “我们再数一次吧!”

    吴思桐给出办法,大家都表示默许。

    照片墙重新展开。

    吴思桐负责数,十三负责标记。吴大小姐点到哪里,那一张照片会亮起来,并且在左上角标记数字。

    “一,二,三……”

    中间出现过一次猪八戒,没人反对那是人类,吴思桐笑了笑,继续数数。

    “二十一,二十二……”

    “等等!”

    小九叫了暂停,正是星球大战里的机器人c3,黄铜皮的身体,走路屁颠屁颠,没完没了的说话,人称话痨机器人。六十多年前,老外凭借他们贫瘠的想象力拍出来的科幻电影获得过空前的成功,但到了现在再看机器人的设计,只能呵呵。

    姚元心里咯噔了一下,如果小九是把机器人当成人类来数,好像也不是说不过去。毕竟,他们是同类。

    但问题是前面有过r2——药丸身材,只会发出叽里呱啦噪音的萌动机器人,小九却没有丝毫反应。

    “它是人类!”

    小九很肯定c3应该属于人类。

    “是啊,这一张应该也算进去!”

    十三也有同样的想法。

    姚元觉得有意思,笑问道:“那这一张呢?”

    他指了一下圆咕隆咚,长得像铁皮雪人的bb8。

    小九摇头反对:“它不是,这家伙连胳膊腿都没有!”

    姚元好奇,又问道:“你判断是否是人类的标准是什么?”

    小九想都没想,理所当然的回答:“有胳膊有腿,两条腿走路,有自己的想法,会说人话……”

    姚元自己都没想到“人类”会有如此简单的定义。他哭笑不得,再指了指r2。

    “那它呢?为什么不是人类?有胳膊有腿,两条腿走路,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说人话。”

    小九这一回又像个机器一样较真。

    “就是啊,r2说的话谁都听不懂,人类根本没有那个语种!”

    姚元呵呵直乐,他竟然无法反驳。

    吴思桐的注意力却在奇怪的地方。

    “老师,我以前以为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没想到小九妹妹竟然也能在十五秒内记住这么多张照片!”

    姚元当然不可能是最聪明的人类,但他的智力绝对超过平均线很多很多。

    至于,小九……有待观察。

    ——————————————

    小九的种种表现,使得姚元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疑问——小九的思维逻辑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人工智能,目前已知的研究方向有两个——大数据的暴力算法和模拟人脑的学习算法。

    大数据大多是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关键词的方式找出最有可能正确的答案。容易实现,但缺点也很明显。

    人工智能不理解问的是什么,回答的内容经常会令人哭笑不得。

    举个例子:当我们问“今天的天气”或者是“今天外面热不热”,得到的答案大概率会是天气预报。

    但是换一个方式问“现在穿裙子是不是早了点?”,语音助手会给你推送关于裙子的广告,或者来一句“今天早上八点,公司有一个视频会议,不要忘了呦,亲~”

    很显然,小九不可能是大数据装出来的智能。

    还有一个研究方向是学习算法。

    经典例子是数码相机的对焦功能——第一层算法把影像变成九宫格的马赛克,从中选择接近皮肤色的色块当成主体。第二层根据上一层的逻辑再往下细分,找到鼻子,眼睛,嘴……以此类推,直到正确的分辨人脸为止,或者否定之前的判断,然后回到第一层再做下一个尝试。

    计算机会在不停的尝试,不停的碰壁过程中慢慢收集自己的数据库,调教的越久,识别准确率会越高。

    学习算法也有弊端,数码相机的芯片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分辨人脸,但拍照并不会只拍人像,还会有猫狗,也有碧绿的草原,悠悠羊群。

    每一个物种的识别都需要经验的累积。

    小九目前的表现更接近于人类的思维模式。

    第一道题是1,3,5,7,11……

    这道题看似简单,却也是经验主义的典型。

    素数是结果反推条件的逻辑——1,3,5,7,9,11……没有直接的数学公式能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也没有任何一个公式可以算出之后的序列。

    很难在没人告诉这是素数序列的情况下猜到其规律。姚元只是曾经玩过类似的数学游戏,当时觉得有意思,所以记下了而已。

    人类的知识储备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实践,总结,更新等过程。

    如果人工智能的学习算法想要达到智慧的程度,也需要同样或者更长的时间。

    姚元突然想起小九之前说的话——她说自己是35年生,20岁。说不定不是信口开河,也许小九确实在说自己的出厂年份。

    小九和十三的出生,很有可能早于数字宇宙第一版的发布。

    ——————————————

    吴思桐最终判了姚元赢,因为剧本里的最终答案也是33张。

    现在两个灰姑娘的比分是一比一。

    看到第三道题,吴思桐也有点懵。她磨磨唧唧的在念自己都没太看懂的题目。

    “30多年之前的一次冬季奥运会,有一位选手代表主办国参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加上混血儿的特殊家庭背景和优异的颜值,成为当时最有人气的运动员……”

    姚元听到开头,心已经凉了一半,他对冬奥会的了解仅限于四年一次的举办周期,最近一次好像在去年,但想不起来是第几届。

    “请问:该位选手叫什么名字?”

    吴思桐更好玩,她甚至向姚元发出求助的眼神,估计也是满脑袋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