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我是发牌大师
繁体版

488 老顽固的波波维奇!

    场边的波波维奇看到这一幕,眉头开始紧锁了。

    合围干扰已经形成,结果薛连城好像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竟然轻松写意地助攻兰德尔得分。

    这可相当出乎他的意料。

    要知道,哪怕视野再好的球员,也是有盲区的。

    再加上实时干扰,你的传球路线会被阻断掉。

    这种情况下,你却还是像装了定位一样,把皮球传到了指定位置,这已经堪称神奇了。

    但他并没有说什么,毕竟比赛才刚开始,这又是第一场,可以说双方完全处于试探阶段。

    他不会因为一两个回合而否定了他们赛前做的布防计划。

    马刺进攻。

    米尔斯飞快地冲过来,作为托尼-帕克的替代品,米尔斯的优点十分明显,那就是速度飞快。

    薛连城防的话,确实不太好防,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了考特尼-李。

    但现实就是,考特尼-李的速度也不算特别快。

    这个回合退防,考特尼-李只能勉强跟上。

    而一个掩护以后,考特尼-李就被甩开了身位,兰德尔不得不横移过来补位。

    米尔斯毫不畏惧,就这么一个体前变向就冲过来。

    所有人都以为米尔斯要冲击禁区的时候,他却传了。

    传给了一旁的阿尔德里奇。

    考特尼-李来补,但这个身位差太多了,阿尔德里奇根本就无视考特尼-李的干扰,直接直臂投了。

    稳稳命中。

    湖人快速发球。

    同样是快速推进,薛连城没有像在勇士那轮系列赛那样遭遇疯狂夹击,所以由他来持球推进。

    又一次回到属于自己的节奏里,那种久违的感觉让他很舒服。

    但是很快,他就舒服不起来了。

    因为米尔斯来防。

    这一部署非常意外,让解说团都震惊了。

    主持人:“什么情况?把莱昂纳德和格林放一边,让米尔斯来防薛连城?波波维奇这是想要干什么?”

    解说员:“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评论员:“我也没看明白波波维奇这是什么操作。”

    换了谁,估计都很难明白。

    毕竟马刺队中有丹尼-格林这样赫赫有名的防守悍将,也有莱昂纳德这样的最佳防守球员,结果竟然让身高183,体重84公斤的米尔斯来领防钢炮身材的薛连城。

    这不是找虐是什么?

    一开始,薛连城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当他推过半场后,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米尔斯的小身板,确实没办法阻挡他推进,但米尔斯灵活啊!

    这里掏一下,那里又捅一下,哪怕他把米尔斯过掉,米尔斯也很快能够跟上来继续纠缠。

    就像一块甩不掉的牛皮膏药似的,让他在推进过程中,甩都甩不掉。

    以至于他不得不分神出来应付米尔斯,导致推进快攻的节奏有些延迟的感觉。

    等他彻底推过来,马刺基本站好位了。

    没能找到机会,自然要打阵地,打挡拆。

    最终。

    马刺还是以合围之势对他围剿。

    这个回合,他的视野虽然还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传球路线确实被阻断了。

    最终他只能甩给外线的格伦-罗宾逊。

    后者三分尝试,没有。

    最主要是马刺的补位速度真的是联盟一绝,非常积极。

    格伦-罗宾逊接球以后,确实有一定的空间,但等他调整过来,人们补防也来了,还是对格伦-罗宾逊形成了一定的干扰。

    当然。

    也有格伦-罗宾逊出手速度不够快的原故。

    回头。

    马刺还是推快攻,而这次考特尼-李有了准备,给预留了一些空间,米尔斯没能利用速度优势生吃了。

    又一次挡拆突破,然后分球。

    接着大加索尔接着分。

    然后就是马刺那种眼花缭乱的拉扯跑,像转动的齿轮一样,飞速运转起来。

    搞得湖人的无限换防,最后都给换懵逼了,把格林给漏出来了。

    最终格林冲进来,接球后,一个低手上篮也有。

    开场看起来波澜不惊,薛连城却已经隐约间感觉到了不安。

    为什么?

    因为进攻端,马刺的合围防守法,确实能有效影响到他的传球线路,让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做传切配合。

    这可谓是切中了湖人的七寸,或者更准确的说,捏住了他的脉络。

    湖人的进攻是怎么展开的呢?

    就是由他来展开的,用他的视野和传球,构建起湖人犀利的进攻体系。

    首先是快攻和防守转换,打小个子阵容的优势就在这里,能把你的大个子彻底拖垮了。

    其次就是突破分球和突击配合,是马刺现在切断了他的传球路线,意味着如果落入阵地战的话,他这个最基础的战术威力削减了大半。

    最后就是他来跑位做拉扯空间,做衔接球接应,就像上一轮系列赛打勇士那样,他持球攻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他能利用自己的三分威慑力跑位拉扯空间,同时在空切的时候也能做衔接球。

    这其实并不是湖人的常规战术,是被勇士逼的。

    而湖人之所以成为最后赢家,其实也不是因为这个战术。

    而是源自于薛连城的超神发挥。

    所以。

    现在马刺一上来就切中他的脉络,这会让湖人的进攻寸步难行。

    而这还只是其一。

    再一点就是他们的无限换防防守策略,在面对马刺无限传导球的进攻火力面前,找不到扼杀他们的方法。

    换句人话来说,就是进攻废了一半,防又防不住。

    而本场解说员很快也察觉到了这一点:“马刺这种合围围剿的方式,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初他们对付詹姆斯的时候,就用上过,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对付幼詹时期,那时候的詹姆斯外线投射能力相当有限,这让詹姆斯突分结合变得很挣扎,现在用在薛连城身上,竟然同样奏效,薛连城的传球已经不那么随心所欲了。”

    评论员搭腔:“所以说,作为波波维奇的弟子,科尔终究还是差了师傅好大一段距离,他一直没办法解决薛连城传控这个点,才导致系列赛1:3崩盘,最终被薛连城强杀了。”

    主持人:“不知道科尔看了这场比赛会不会捶胸顿足,哭出声来……”

    评论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迈克-布朗应该也算是马刺系,他在00年开始入职马刺教练组,任马刺助教三年,这轮系列赛也算是师徒对决了,现在看来,迈克-布朗同样与波波维奇有着巨大的差距。”

    主持人:“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不知道系列赛开始前,他们有没有进行过交流?”

    解说嘉宾相当专业:“应该没有,因为湖人不只是遇到这个问题,他们无限换防最后换着换着,竟然漏人了,这才是最致命的,他们没有办法遏制马刺的快速转换和传导球。如果他们有交流,湖人应该不会陷入这种困境。”

    评论员:“哈哈……确实如此,如果接下来湖人不作出调整的话,这场比赛他们将会非常困难。”

    主持人:“防守端的话要看迈克-布朗有没有备用方案,而进攻端的话,我觉得只要薛连城在,应该问题不大,我相信他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果然如预料中的那样,湖人陷入了大麻烦。

    进攻端,薛连城传球路线被阻断,本来属于最佳传球点被破坏掉,导致他不得不传到外线,或者机会没那么好的队友那里。

    而马刺的补位协防真的时刻保持激情,队友受到的干扰可想而知,他们的效率自然而然提不起来。

    但好歹他们还有薛连城这个主心眼。

    兰德尔状态也不错,能在与阿尔德里奇的对抗下,不断轰炸篮筐。

    但绕是如此,首节他们还是以26:31落后了5分。

    而这第一节,莱昂纳德4次出手,只命中1球,仅得2分。

    如果莱昂纳德发挥良好,那第一节什么情形,就很难想象了。

    中间休息间隙。

    迈克-布朗终于也发现了问题,开始启用联防防守战术。

    但人家马刺也是一个三分大队,别看马刺攻防显得很传统,其实他们的攻防节奏也是很快的,打三分的能力并不弱。

    莱昂纳德,丹尼-格林,米尔斯,吉诺比利,乔纳森-西蒙斯,甚至是阿尔德里奇,都能投三分。

    所以迈克-布朗的备用防守战术,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马刺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仿佛湖人的防守阵线改变根本没影响到他们似的。

    而在第二节,马刺加强了对兰德尔的围剿,稚嫩的兰宝,连续的失误和打铁,让他彻底迷失了方向。

    这一节,真的靠薛连城硬抗,三次百分百命中技能,用了两次,这才勉强跟上马刺的攻防节奏。

    半场结束。

    湖人已经以53:62落后马刺9分。

    看着记分牌,薛连城心里哀叹,他知道,这场比赛湖人完了。

    半场的53分,他一个人就拿了21分,差不多全队一半的得分,这种情况想要赢球,除非像与勇士系列赛抢七大战那样,他完全超神,才有那么一丝丝赢球的可能。

    但问题是,他今天的状态本来就很勉强。

    整体投篮14中7,三分8中3,罚球4中4,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但问题是他用了两次百分百命中技能啊!

    也就是说,去除了两次百分百进球,他真实命中率应该是12中5,三分6中1,可以说相当一般,根本就没有超神的征兆。

    何况……

    超神是想来就能来的吗?

    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超神之所以被称为超神,就是因为它的特殊性,难得一见的超级表现。

    如果把60+纳入超神的标准,那么他打了三个赛季,超神次数屈指可数。

    但话说回来,能在马刺的合围围剿下,打出这样的表现,也算难能可贵了。

    而除了21分,他还送出了4次助攻,拿到3个篮板。

    传球路线被切断后,队友开始变得无所适从,很多回合都茫然地跑位,有时候跑出位置了,球又不能及时到来,这让他们一度很沮丧,特别打击积极性。

    但薛连城也没办法呀!

    他都被逼的用出了百分百命中技能了,这才第二节啊!

    可想而知他有多焦急多无奈。

    主要还是他想要用三分来打击马刺,试图迫使马刺改变防守策略。

    但马刺根本不为所动,他们坚持自己的攻防策略,保持自己的攻防节奏。

    让你突进去,人也围上来,你可以利用个人冲击力和脚步杀到篮下完成终结,但你不能轻松写意地传出那种让人拍案叫绝的好球。

    而这一点上,不得不佩服波波维奇,确实有魄力。

    因为一旦策略失败,那么很多时候教练就要背上一个固执的骂名,被球迷喷死脑筋,临场反应差,不知变通的老顽固。

    而波波维奇却没有这样的担心。

    输了,马刺球迷认。

    赢了,那就被奉为神明。

    这就是功勋教头的权威,以及无上荣耀,波波维奇深得球员和球迷的尊重和信任。

    而尊重和信任是怎么来的?

    自然是用总冠军戒指堆积出来的。

    所以。

    波波维奇已经无数次证明自己,已经没有人会怀疑这个老头子了。

    这才能让马刺的战术执行到位,攻防节奏臻至化境。

    第三节。

    湖人做最后垂死挣扎,迈克-布朗让薛连城继续打无球跑位拉扯空间和做衔接球。

    但问题还是那个问题,马刺根本不为所动。

    没有因为薛连城打无球,做跑位拉扯而在防守端作出改变。

    更没有要为了遏制薛连城的衔接球,而去专门派两人盯防。

    还是那个策略,只要你冲撞合理区,那就合围围剿。

    当然。

    你要是衔接球后冲击篮筐得分,那你就得呗。

    无所谓……

    马刺就是这副要死不活的嘴脸,却让薛连城很难受。

    因为他个人的状态毕竟是有限的,体力消耗,体能消耗特别大,让他的状态进一步受到影响。

    本场比赛,已经打了三节,他又是只休息了两分钟。

    超负荷下的进攻状态,让他的效率也不能得到保证。

    冲击篮筐还好一些,他总算能利用脚步和力量去完成终结。

    三分的话,有点迷了,效率相当一般。

    从这点而言,马刺的防守无疑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