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孤儿
繁体版

第七十一章 羽翼已除

    夫人招认扎小人诅咒皇上?

    不可能!

    夫人卫君孺是卫皇后的亲姐妹,诅咒皇上?图啥?

    一定是奸人播弄是非!

    公孙贺惊惶得不行,气愤得不行,不过他毕竟是久经战阵的大将,强压着静下心来,自我安慰道:没事的,没事的,我是皇后的姐夫,我是皇后的姐夫……

    廷尉署大员更是不耐烦:公孙丞相,你是皇亲国戚不假,不过你也明白,皇上可是不论这些的,这次卫伉也扎小人诅咒皇上,还不照样下狱!他还是皇后的外甥呢。

    什么?卫伉?他可是卫青的长子,袭爵长平侯,承继无上尊荣……

    卫大将军前脚刚走……后脚卫伉就诅咒皇上?他是脑子不灵光,还是吃饱了撑的?这他奶奶的毫无道理……差官打了个哈欠:我劝丞相还是招了吧,下官等着回去交差。

    公孙贺心中冰凉,气得发抖:我要给皇上上书!差官十分无奈:我的公孙丞相,我劝你还是别折腾了,李夫人刚刚仙逝,皇上正烦着呢!

    什么?李夫人春秋正富......死了?她可是皇上最宠爱的女人......

    差官说的没错,皇上现在六神无主,一会儿昏昏欲睡,一会儿怒气满怀,猛地站起来想去做什么事,一转身又忘记了。红颜薄命,苍天无情,李夫人正当韶华,却寿命不永!一想起李夫人那羞花月貌,似水柔情,那种痛无以言表,痛煞胸怀!皇上迷迷糊糊抽出宝剑,对着苍天乱舞,他似乎想找上苍决斗,却看不到半点影子,这使得他更加愤怒。

    李夫人真倔强,也真聪明,自从重病以来,再也不肯露出真容,皇上每次来看她,她总是拿被子蒙住脸,直到宾天入殓,皇上都没能再看一眼她憔悴的容颜,于是记忆里只留下那花开正艳、国色天香的美妙,如冲天香阵恒久不散,如凌波仙子长梦幽帘……

    皇上整日里失魂落魄,喜怒无常,听长空哀哀雁鸣,肝肠寸断,恨苍天横刀夺爱,怒发冲冠……看着皇上魂不守舍,瞬间老得不成样子,连贴身太监苏文都暗暗心惊,心底又暗赞李夫人智慧超群,看透世情——女人以美色事人,色衰则爱弛,卫皇后就是鲜明的例子,李夫人留给皇上的只有昔日美好,而不是香消玉殒前的恹恹病容……皇上越老越爱动感情,李夫人的爱子昌邑王刘髆、哥哥海西侯李广利,他一定会分外照顾的!

    廷尉来问皇上:公孙贺、卫伉等人如何处置?

    皇上从懵懂中醒来,目露凶光:又何必问!统统处死!

    廷尉舔了舔嘴唇,一句话咽了下去,本来他想请皇上再确认一下,统统处死?一个丞相,一个侯爷,还都是皇亲国戚……且住,还是别触这个霉头,没人嫌自己命长!

    皇上咬牙切齿,又补了一句:公孙贺、卫伉、公孙敬声、阳石公主、卫君孺……统统处死!

    我天,这个......廷尉唯唯连声,转身就走,他浑身冷得哆嗦。卫伉,大将军卫青之子,卫君孺,皇上的“姨姐”,阳石公主,皇上的亲闺女!皇上越来越六亲不认了,我还是少说话……

    消息很快传到涿郡。

    又死了一个丞相!刘屈氂虽不意外,也觉心惊,心惊皇上的天威难测,更心惊高人的连环机谋,他心中燃起一盆火,烧得他焦渴难耐,忙灌下一壶冷茶,瞬间热汗横流,他的直觉十分强烈,宰辅之位离自己越来越近了!但是,心中的恐惧却越来越强烈,像一群苍蝇挥之不去,又仿佛阴雨连绵雾霭满天,孤零零登临华山绝顶,四顾无人,寒风刺骨,他随时会被大风卷下深渊,从此万劫不复。这,这真让人萌生退意......退缩吗?除非甘于平庸,甘做无人喝彩的藩王之子,不,连藩王之子也不是,他已被逐出家门!

    不,绝不后退!也无路可退,伴君如伴虎,富贵险中求……

    先别慌,他自嘲地一笑,诏书到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丞相之位还指不定是谁的呢。

    这时候,高人披着蓑衣进来了,手里还拎着一条刚钓的大鱼。

    刘屈氂牙关坚硬,艰难地笑笑:先生收获不错。

    高人一语双关:你的收获也不错。

    刘屈氂知道他的意思,宰相公孙贺死了,这个参杂着不祥的收获,到底会不会来?没多久,圣旨真来了:调刘屈氂即刻进京。

    封澎侯,拜丞相,攀上人生巅峰!啊不,或许只是半山……

    如愿以偿!

    熬了多少年!熬死五任丞相......

    为什么这次是我?刘屈氂且喜且忧。

    因为其他鱼皇上吃够了......高人忙着刮鱼鳞。

    不管怎样,这毕竟是让人高兴的事儿,刘屈氂兴奋难抑,在相府里行走如风,来回转圈儿。他重赏了高人无数金银。高人似乎对金银没什么感觉,看也不看就让下人代收。刘屈氂高兴归高兴,心中的惴惴不安,始终驱之不去,他准备好了蓍草,想让高人给他算一卦,未来之路是否平坦?究竟有何吉凶?

    高人面无表情:自有天机,又何必问。

    这话等于没说,又似乎深意无穷,刘屈氂更是忐忑:啊,先生,请先生千万教我,如何避免公孙贺的下场?

    高人再一次答非所问:太子的羽翼剪除了。

    刘屈氂热得发抖......

    高人从来没说错过,大将军卫青死了,丞相公孙贺死了,太子刘据在朝中再也没有强援,他身边那些门客不足为虑,鸡鸣狗盗,五花八门,多是些异端之士,哪有定国安邦的王佐大才......高人真好比妖孽再世,你不知他怀揣的是安邦计,腾龙策,还是遁甲书?

    他早就规划好了路线,不管千难万险,受尽熬煎,俺刘屈氂总算来到大道入口,这条大道通往何方?看着像康庄大道,从此一骑绝尘,贵不可言,天下尽在我掌……只是心里真不安稳!千万别是一条不归路,朝野血流成河,自己人头落地......

    先别想那么多,皇上还没死,太子仍安在。

    刘屈氂完全明白,与太子作对,就是与皇上作对!但他无路可退,往前走诱惑比天大,往后退贫寒心不甘,他咬紧牙关,下定了决心。

    公事安排得当,刘屈氂终于得闲,隆重拜访李广利。

    自从李夫人仙逝,皇上越发器重李广利,增加他的俸禄和封邑,一不留神让他成了万户侯,皇上还把卫青临终留下的《长平策》扔给了他,里面都是卫大将军行军打仗的心得,让他拿回去好好研读......这是个好兆头,军国大事可托谁,海西侯一柱擎天,当然,另一方面也说明,皇上对他打仗的本事不怎么满意,他可比卫青差远了......

    刘屈氂笑着安慰:将军何必妄自菲薄,想当年,皇上也曾让霍去病研读兵法来着,难道说皇上也认为霍去病不会打仗吗?这打仗吗,一人一个打法,将军若觉得卫青有可取之处,为我所用也无不可,若觉得不可取,扔到茅厕之中罢了。

    李广利开怀大笑,和刘屈氂推杯换斗,猛灌了一通美酒。借着酒劲儿,刘屈氂有意无意问起了昌邑王,啊,李将军,听说皇上几次都说昌邑王像他呢,“此子类我”……李广利大着舌头说:像皇上有什么用,谁让他生得晚呢……

    刘屈氂抬了抬眼皮,盯着李广利看,后发者也可先至,这就看国舅爷您的了!

    李广利白眼一翻:兄台何意?

    刘屈氂一笑:兄弟明知故问!我朝这国舅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卫青在的时候,皇上便对太子刘据百般容忍,即便三番五次说刘据性格不像他,也不曾废了他。现今兄弟是当今国舅,皇上自然会对昌邑王另眼看待……

    二人心照不宣,喝得酩酊大醉。